- 多视角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刘延平 张真继主编
- 7字
- 2020-08-28 11:28:29
Ⅰ 专业建设研究
“国际化、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汝宜红,鞠颂东,施先亮,王耀球,李伊松
摘 要: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我国物流人才需求趋势的基础上,将我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定位于培养“国际化、研究型”的物流管理人才。本文在深入研究物流管理学科内涵的基础上,对“国际化、研究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创建了新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要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探索了师生互动、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确立了有利于“国际化、研究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构建了完整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体系。
关键词:国际化;研究型;人才培养;创新战略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analysis of China's logistics talent demand trends, the paper sets the training of“internationalization, research-orien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as our school’s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After in-depth study of the connot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disciplines, the paper positions the grow-up goa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research-orien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accurately, and creates a new knowledge system and curriculum that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need, and explores new self-learning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establishes the training program that will help the growth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research-orien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and builds a complete,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system.
Key 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Research-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Innovative Strategy
1 前言
进入21世纪,物流业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加入WTO后,我国物流业更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当前,我国的现代物流发展亟需大量物流人才,尤其是国际化、研究型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近几年,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已经有200多所高校设有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然而这些高校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在培养质量方面尚良莠不齐,整体培养质量与国家、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国家提出教育领域的“质量工程”后,如何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达到一定教育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组织过程,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等要素。经过调研发现,现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待改进;
(2)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需要创新;
(3)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
(4)物流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建设应适应人才培养模式;
(5)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薄弱,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为此,我校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依托高水平物流管理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及全国高等学校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为指导思想,在物流学系列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实施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并构建了完整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体系,使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真正成为了国际化、研究型、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军性物流管理人才的摇篮,并争取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2 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过程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于2007年被批准成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被评为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我校以“质量工程”为指导,积极探索国际化、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教学的改革、系列精品教材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突破进展。
2.1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应基于以下基本原则,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
(1)以质量工程为指引;
(2)针对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和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状况;
(3)借鉴国内外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经验;
(4)结合本校物流管理学科发展特点。
我校根据以上原则制定了国际化、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我校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原有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形成了适宜“具有理工基础和创新素质的国际化、研究型物流管理人才”成长的专业培养方案。新方案既强调了夯实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理工科知识基础,而且根据当前国外人才培养进行了相应的学习调整,重视加大实验、实习、自主教育等创新性实验训练力度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及动手能力,对国际化、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方案的具体内容为:提高数学、计算机等课程的要求,以加强学生的理工科基础;在培养方案中参考理工类专业设置数学平台课程和计算机平台课程,加强实验、实习、自主教育等创新性实验训练活动,不但在理论课程中新增实验环节,还增加实验课程——《企业物流管理综合实验》等;明确学科竞赛体系,将英语竞赛、论文竞赛、创业大赛、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写进培养计划,以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进行自主学习,开展创新活动。大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专利、公开发表论文与文章等均可获得学分。
图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
Fig.1 The innovative idea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odel
2.2 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创新
在知识体系方面,我校按照知识领域、知识模块、知识单元的层次,将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划分为物流管理原理、物流运作管理、物流系统科学、物流技术、物流经济、物流综合6个知识领域,并分解为31个知识模块和189个知识单元,为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在课程体系方面,我校以知识体系为基础来创新课程体系。每门课程可以在多个知识单元、知识模块或者不同的知识领域范围内进行设置,但最后形成的课程体系应覆盖知识体系的知识单元,尤其是核心知识单元。根据这个原则,我校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并明确了每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这样就可以避免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与重复,实现各课程的有效衔接。
2.3 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我校坚持课程教学内容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三新”(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坚持科研成果进课堂,突出教学与科研成果相结合的特点。如《供应链管理》课程在讲授相关概念时列举了《中盛集团公司的供应链》案例,该案例来源于《中盛集团公司物流咨询》科研课题;在讲授“供应链管理战略”时吸纳了《中铁现代物流科技公司物流发展战略》、《中铁一局采购与物流管理策划》等具有铁路行业特色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对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有较大帮助。
我校的教学方法正从单向知识传授为主向师生互动、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转变。从2005年起物流管理专业开展了基于研究的教学模式研究,建立了课程团队,召开了多次研讨会进行经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物流学》课程中引入了课程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性教学及训练环节,改革了课程考核体系,实现了教学方法由“知识讲解型”向“问题导向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的角色由“灌输者”向“引导者”的转变,并建立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性教学内容结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于此同时,引领国内、走向世界,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我校长期以来的努力方向。近年来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一直活跃在国际物流学术界,积极推进“全方位”的国际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多所欧美和亚洲的知名大学签订了积极务实的教学交流与合作协议,主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年互派教师和学生到对方进行专业教学、短期学习和企业参观访问,并开展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合作与交流关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全方位”地与国际知名物流学者接触,也为我校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个国际化教学交流平台。
根据“国际化、研究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实施的教学内容创新与教学方法改革目标明确、手段得当,使学生充分受益,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如《物流学》被评为了国家级精品课程,《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被评为了北京市精品课程,《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被评为了校级精品课程。
2.4 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加强对课程实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从而着重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并与国际化接轨。
在实验教学方面,我校有意识地增加实验的决策点,加强实验的互动过程,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例如,我校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管理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为培养目标,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改革了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组织形式,并跟踪学科发展,引入科研成果,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打造出了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验教学平台,还自主设计并开发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实验软件,为物流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实验教学体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构建了“纵向分层次,横向多模块”的结构体系。这些层次循序渐进,层层相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覆盖了接触-认知-应用-创新的全过程。
针对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我校采用基于团队合作的实验教学方法,突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关系;开展了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各类实验资源和工具的研究性实验教学,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物流实验室建设,通过购置、自行开发等方式,搭建了实验教学环境,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在课程实践方面,我校采取邀请企业人员进行课堂讲座,课程实践调研,到企业现场参观等方式,丰富了课程实践的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2005年以来,我校分别邀请了北京远程物流公司、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物资储运公司的高层领导和各部门的经理(包括公司的总经理,运营、营销、人力资源等各部门的经理)给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讲座。如《物流企业案例分析》课程邀请了北京远成物流公司的多名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课堂讲座,讲解了公司每个业务环节的具体运作过程;《物流学》课程要求学生制作调研提纲和调研问卷,到有关企业进行实践调研,这些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专业实习方面,我校与企业共建了校外实习基地,并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集中实习,使学生能直接接触企业的现场实践,了解物流作业和物流管理过程,掌握现场操作技能和管理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2007年和2008年,物流管理专业2004级、2005级本科生分别在北京嘉和嘉事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和北京西南物流中心各进行了1个月的集中专业实习,了解了医药物流、图书物流的管理与运作过程和发展动向,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学生到企业集中实习,不仅锻炼了学生自己,同时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如学生与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一起探讨、研究企业面临的问题,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使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很受启发,使得有些问题得以解决,有些问题也有较大进展。我校物流专业去企业集中实习还引起了媒体的兴趣和关注,他们专门制作节目予以了报道,并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2.5 系列精品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培养现代化、国际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工具,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切需要满足研究性教学、自主学习要求的教材。为此,我校组织实施了精品教材建设工程,组建了知识结构合理的写作队伍,精心组织编写、出版了10余部物流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并在教材体例、教材内容、案例与习题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这些教材内容合理、逻辑清晰、针对性强,受到国内知名物流专家的高度评价,其中8部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7部教材获得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立项。
2.6 成果
(1)自2005年以来,我校对2002~2007级物流管理本科学生进行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应用人数总计超过500人。从表1可看出,近年来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升学率与就业率均呈上升趋势,平均合计达到98%。
表1 各级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
Tab.1 the graduate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at various grades
(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建设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学校奖励,与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物流学会的优秀论文奖;《物流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5年以来,8部专业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7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物流管理专业系列教材现已辐射全国,影响巨大,多次重印。如《配送管理》教材印刷了4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教材出版当年就印刷了1.2万册。
(3)“国际化、研究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起点高,人才培养计划有利于“国际化、研究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且可使该模式成为国内同类高校教学改革的样本,学生也能受益匪浅。如我校本科生近年参加各类竞赛的成绩上佳,本科生在校期间发表研究论文已蔚然成风。
(4)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学历和学术水平较高,师德口碑普遍较好,且能够不断探索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另外,队伍中的多人被评为优秀主讲教师、校级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以来,师资队伍中的成员在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共承担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教改教研论文约10篇,获得教学成果奖4项、教学论文奖1项等奖励。在科研方面也硕果累累,我校共主持“973”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参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学术论文奖多项。此外我校还主持了多项企业咨询项目。
(5)除了国内外高校的学生自主升学、保研外,我专业连续每年推荐2~3名本科毕业生赴韩国国立釜山大学攻读研究生,日本丸和运输株式会社也准备每年资助数名本科毕业生赴日攻读研究生。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还与亚洲的中国香港大学、中国台湾成功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国立釜山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欧洲的荷兰RSM Erasmus大学、芬兰Lappeenranta理工大学和美国MIT等多所大学的物流专业教师在完成科研项目过程中,开展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合作研究。在我校专业教师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互访和交流的过程中,既增强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国际性,也提升了我校的国际学术知名度。
(6)国际化、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在全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为北京物资学院等几十所高校的同类专业培养方案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