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视角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刘延平 张真继主编
- 142字
- 2020-08-28 11:28:31
加强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建设的新思路
文映春,商立媛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校就业率的高低及就业状况的好坏是衡量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学校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的具体体现,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发展规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就业指导中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工作的现状及其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并提出了加强学院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就业指导;学院;大学生
Abstract: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employment situation becomes the important measurement of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running level of a college ,which is also the expression of popularity and social perception of college, that directly influence the college reputation and scalability. The employment depart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work of employment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 current situation of academy employment department and revelation to the work of employment. It also offer a solution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y employment department team.
Key words:Employment; Academy; College Student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大学生就业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就业指导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仍与实际需求有很大差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及时把握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趋势,不断创新,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为此,本文就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开展的现状及今后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探讨。
1 学院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1.1 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不乐观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大,而原来接收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难以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另一方面就我院学生就业期望而言,毕业生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及期望报酬上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这种现状也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不乐观。
1.2 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其职业要求有一定差距
目前学生对用人单位的选聘标准、岗位要求等方面的知识与企业本身的预期相比有很大差距。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而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也不能被学生深入了解,这其中缺乏的就是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有效的、长期的沟通。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而较为缺乏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与教育。因此,建立一种基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学校与用人单位及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平台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1.3 学生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职业道德意识较为淡薄
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大学生更加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对职业道德的培养与熏陶。大学生在就业时对职业道德素质的冷落彰显出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而这种多元化转变应该引起相当的关注并应做相应的引导。因为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而对社会发展来说,“德才兼备”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根本要求。
2 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现状
就业指导中心起着连接高校与社会、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应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予以重视。我院自2005年以来率先在学校设立了院级就业指导中心,由一名兼职辅导员负责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工作。2007年我院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了专职教师专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并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场所及设施。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自设立以来向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宣传并贯彻落实了学校的就业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还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召开专场招聘会,为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与中介服务。但总体上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还比较薄弱,在学院教育中所占比重偏小,尚未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到学院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
3 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当前存在的问题
3.1 就业指导师资力量薄弱,队伍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事此项工作的指导教师需要掌握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法律法规、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此外就业指导工作涉及面广,还要求指导教师掌握相应的学生专业前景与发展、劳动力市场、社会经济形势、用人单位及校友资源等各类信息,从而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职业能力测试,心理咨询,跟踪调查,就业市场与资源开拓等。而目前我院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教师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扩充师资力量,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机制。
3.2 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早已成为高等院校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然而,就业指导工作得到的更多是“口号性”而非“实质性”的重视,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足。学院虽然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这一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但人、财、物配备相对不足,在学院还未形成“全员参与就业指导”的理想氛围。
3.3 就业指导工作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随意性大,方法形式较为单一,多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和收集需求信息等方面,关于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生涯的规划等方面的内容较少,需进一步增加就业指导中心工作的深度和覆盖面,对就业指导中心工作的开展进行全局考虑和统筹安排。
4 加强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建设的几点想法
4.1 充分认识就业形势,争取各方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支持
要开展好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不仅要认识到在当前“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各种困境,还要认识到造成这些困境背后的必然性和机会点,更要看清这种背景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之所在。只有清醒认识到就业竞争的激烈性,才能及时采取措施、制定办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尽管毕业生人数逐年有所增加,但我院毕业生中“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却依然并存。要解决“有业不就”,就业指导就应该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此外,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就业指导中心一个部门所能为,在全院师生中要逐步树立起就业与招生挂钩,即“出口决定进口”的观念,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学院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只有“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争取各方的支持,才能真正做到从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就业指导工作。
4.2 实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四化”新模式
(1)全员化
建立就业指导“全员化”的服务模式,即要求学院党政领导、各系所和科室,特别是教学科、学工办,以及就业指导中心专兼职人员、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充分发挥各自在管理服务和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综合素质和职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全面参与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来。
(2)全程化
建立就业指导“全程化”的服务模式,即从学生一进校门开始就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全程指导,将这种教育和引导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特点和需求,分阶段、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通过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建立个人信息库,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对高年级学生重点进行就业心理调适、择业技巧训练、就业诚信教育、就业政策宣讲、法律知识普及等方面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3)专业化
建立就业指导“专业化”的服务模式,就是要使就业指导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将就业指导中心按照重点实验室模式加以建设,组建一支职业化、专家型的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队伍建设要打破专业、部门界限,形成专兼结合的特色,真正使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有能力面向全院学生提供优质、专业、高效的就业服务。
(4)信息化
建立就业指导“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各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传媒手段,为学生提供实时就业信息,开展网上职业教育,建立就业指导信息系统,不断加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将信息化模式作为传统的“面对面”式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延伸和补充,以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的效果和水平。
4.3 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从学生入校时起,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就要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上发挥作用。就业指导中心要将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动各方面力量,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使学生树立起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起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的观念,最终达到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社会的完美统一,这也是解决当前我院毕业生中存在的“无业可就但有业不就”现象的根本突破口。
4.4 强化就业指导的实际操作和演练环节,增强学生的就业准备能力
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不仅要向学生宣讲和传授就业理论和方法,更要强化学生对生涯规划与求职创业所需方法及技巧的实际操作和演练。学院可以通过开展诸如模拟招聘、礼仪大赛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去锻炼自己的胆识、口才及交际能力,做好就业的能力准备。此外,针对学生就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还可以组织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工作坊,让学生了解就业的途径及专业发展方向,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增强学生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尽快融入社会,顺利就业。
总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环节。作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力。这就要求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不断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导向性,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上,努力提高大学生质量和就业技能,把就业指导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最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勤.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8-42.
[2] 文丰安.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形势分析与对策[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57-58.
[3] 黄林楠.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调查与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79-81.
[4] 孔宪锋. 我的科大十年[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