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视角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刘延平 张真继主编
- 1113字
- 2020-08-28 11:28:32
大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柯金川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近年来研究性教学和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经验,本文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室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实验性计划;培养模式
Abstract: It is imperative for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becaus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teaching modes can no longer keep pace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needs. Combining the research-teaching philosophy with the experience of undergraduate innovative activities in previous year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cultivating mode,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ethod, management system, lab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faculty and staff building.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ve Ability; Experimental Plan; Cultivating Mode
在新的经济和知识需求条件下,高等教育正面临深层次、全方位的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创新教育,既关系到我国高校的国内外竞争,更是我国科教战略贯彻实施的关键。在欧美的高校培养计划中,人才培养模式非常注重面向社会和面向市场,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且大多数的高校都实施了“本科生科研计划”,把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终身自学能力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位。我国在这些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重课堂而轻课外。在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据调查现代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降低,总体评价结果为创新能力较差。本人也通过对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观察和课堂教学的总结,发现学生在创新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① 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创新的兴趣。即使是参加创新性计划的学生,不少人也只是想在考研或免试推荐保研中加分;② 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缺乏深层次思考、另辟蹊径的自我总结和学习能力;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没有新意和突破,往往只会从网上抄袭、粘贴。③ 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虽然学过很多课程,但是对一些基本原理仍是一知半解;④ 缺乏创新的毅力。虽然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往往无法坚持到最后,中途退出。尽管这种现象近年来有一定的改善,特别是为学生提供了较多开展创新研究计划的条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没有在整体培养方案上实施,学生的主动性和老师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大势所趋,目前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在实施这一计划。我校也于2007年4月启动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措施,以及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通过创新计划的开展和实施,使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了科学研究的训练,改变了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本文将从教学体制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论述。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Fig.1 Innovative Ability Cultivating System
1 改革教学体制,加强研究性教学
1.1 改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启发式教学是密切相关的。教学方法不能墨守成规,不能采用守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性学习是要通过教师课堂讲解指导来实现的,但是不应当以教师为主,应该由教师的“讲”转向“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目前高校也正推行学生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它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为基本特点,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能力及创新精神与能力为目标,并运用课堂辩论、学生讲课和专题讨论等方法,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高校应借助电教、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彻底改变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考试制度;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应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地更新和补充新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本领域的前沿学术问题和最新动态,尽可能多地掌握那些具有应用价值和再生潜力的知识和信息,在问题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具体可采用以下步骤:① 学生在教学前进行自主性预习,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请老师解疑;② 教师在每堂课后布置作业。作业训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国外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之所以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和课后大量的作业训练是分不开的。
1.2 多开展研究性教学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教师的指导接受自己感兴趣的某一些研究题目,并迫使自己去思考和探索。研究性课堂教学的设计可以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其具体办法和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有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结合实际科研项目教学等。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和特定的适用条件。世界上没有一种完美的、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局限于某一固定的教学模式上。教师们一旦掌握了现代教学理念,一定能够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寻求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来组织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从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研究性教学,还应该重点突出“研究”的特点。针对具体问题,学生应明确研究目标,根据研究或实验的内容和要求查阅文献资料,自主拟定研究方案,选择研究途径和确定有效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撰写报告。在研究性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为研究或实验提示方向,严格审查并帮助完善学生自主设计的研究或实验方案,在研究过程中释疑解难,对实验结果和报告开展分析讨论,找出不足和改进意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实验能力。
1.3 优化课程结构
在课程结构的构建上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化,如增大选修课程比例,浓缩专业课程,开设综合课程,文理交叉,加强实践课程教学等。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等方面应充分体现创新性。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辅修课,但由于专业课任务繁重,大学生还是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建设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知识模块和习题。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点。
(1)拓宽课程选择面,使学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学习。
(2)实施主辅学位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喜欢的辅修课程或者申请第二学位。
(3)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互动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传统学习为创新学习,使学生的外语水平、创新能力有显著提高。
(4)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对于研究性教学课程必须保证有一定的学习周期。对于2个学分8周的课程,可以多增加一定的学时,或者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把课程时间延长。如一门32学时的课程,可以每周上3个学时或2个学时,即11周或16周结束。
(5)限制学分选修上限,保证创新计划的顺利进行。目前大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和“填鸭式”教学有关。有些高校每个学期的学分选修上限是35个学分,即十几门课,学生没有课余时间复习和做作业,更谈不上研究和创新。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同学忙着“雅思”和“托福”等出国英语考试。更为畸形的是,学生把所有学分都安排在前3年完成,第4年要忙着考研、出国或找工作。在如此紧张的条件下,要让学生花时间和精力做创新性研究,实在不太现实。因此,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学分上限,是创新性计划成功的关键。
(6)多设置一些实践活动的课程,包括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把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将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1.4 向开放性大学发展
在培养方案的调整中应更加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加强科研与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积极发展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校际关系,互派教师和留学生,互认学分,并进行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2 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2.1 加强创新性教学的师资力量
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性师资队伍。教师团队应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和副教授领衔,以优秀教师为核心,将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教学团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以实现“老、中、青”相结合。针对创新性和研究性教学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模式进行建设:首先,教师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和知识结构的前沿性,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第三,教师也必须随时进行知识更新和自我充电。同时学校也应该多鼓励和资助教师进行必要的进修。
2.2 提供一个轻松的教学和工作环境
学校应构建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尊重教师的个性风格与独创精神,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和国外的教学环境相比,目前我校主抓的学生评教系统、考卷审查和督导制度无疑给教师造成了紧张气氛和压力。虽然我校在动员学生评教时要求学生端正态度,将自己平时所观察和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实事求是地向学校反馈,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情绪来完成评教工作,存在着“你不给我打高分,我也不会给你打高分”等思想,势必对严格要求的教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不应该一刀切地把评教结果和教师的绩效挂钩,对有创新实验性贡献的教师还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
2.3 建立“导师制”
采用“导师制”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科研课题,从事研究活动。参加创新计划应遵从自愿原则,包括选择研究方向或研究课题、选择自己的指导者、何时中止参加创新实验计划都应当遵守这个原则。但一旦选定研究方向和指导者,应尽量不再变更。同时建立一定的管理模式,在导师的团队中指定相应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协助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参与科学研究活动。
3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形式和手段
3.1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要营造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独立的见解,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并且要注意鼓励并保持他们的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学会提问,鼓励学生多问、敢于怀疑,敢于对教材中或教师讲述的观点提出异议并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学生回答问题中,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想法,即使是错误的甚至荒谬的。在国外的课堂中,经常能够看到学生提问,随时和教师争辩的场景,但这些情形在国内大学的课堂上很难见到。
3.2 多设立开放型实验室,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
学校应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学校必须积极营造教学资源丰富,特别是有信息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支持的教学环境。学校必须提供多媒体教室、装备精良的实验室、电子图书馆、全球知识共享的校园网络,丰富齐全的数据库存,以及有利于推动研究性教学的组织、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等,为推动研究性教学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
3.3 多开展课外及社会活动
学校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校内外活动,以及各种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技能训练、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新模式。学校应在重视校内各种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同社会企业的联系,让大学生能够从现代企业和真实社会中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的机会,以求在社会企业专业人员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科发展规律,将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结合,邀请行业中大型企业的著名企业家参与教学内容的组织,并将最新的技术进展和需求引入教学课堂,强化学生面向社会的能力。通过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地去补充和完善,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3.4 加强知识结构,发展个性特长
一个人知识越广博,潜在的创造力就会越丰富。因此需要不断增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了解,开阔其视野,并让学生寻找不同学科、课程和知识间的联系以形成知识体系的整体观念。
发展个性特长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因此要营造一种使其个性得以发展的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在和谐的环境里发展特长。课堂的教学和所布置的作业案例,不要一味地讲求整齐划一,不应刻意地追求固定模式,要给学生一个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教师在每一节课前或课后,都应给学生留有空间。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中可以出一些不同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如在证券市场案例分析中,每人可选择一个不同的股票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够很好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且不会出现抄作业的情况。
3.5 创新性激励措施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挑选较为优秀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学校提供适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并选派教师指导,同时对学生的科研课题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
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举行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对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如把创新性活动作为颁发奖学金和免试推荐研究生的重要依据,在校内外创新实践活动成绩优秀的学生可申请免修与之相关课程的学分。由于课题研究本身需要工作的延续性,因而鼓励参加创新实验计划的学生在本科论文甚至研究生阶段继续创新实验阶段的研究,从而把研究课题做得更加深入或广泛,以求获得更高质量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 陈晓琳,向青松.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经济,2008(7):149-150.
[2] 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徐循,何增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3.
[4] 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