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找准话题缩短感情差距

人们都愿意和那些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交往,只要找到合适的话题让双方感觉志同道合,很快就会出现其乐融融的交往场面,甚至双方还会感觉相见恨晚。

共同话题让双方一拍即合

如果遇到一个和自己一样喜欢某项运动或者某个明星的人,你是不是会觉得很亲切并感到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对于跟我们相像的人,我们往往会很容易产生亲近感,也能很快找到共同话题,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志同道合”。

每个人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都存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心理,人人都希望得到一种认同,而不是走到哪里都听到别人反驳他。所以如果你可以找到两个人的共同点,就可以继续进行下面的话题。不要怕和一个陌生人没有共同话题,只要你认真地去询问就可以找到。并且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话题是很多的,也许你们谈着谈着就发现你们是同样的人或者有着相似的经历。你们也许对某种东西或者某种观点有着类似的看法,等等。当别人说的东西正好符合你的意见,那么你来一句“对啊,我同意”或者“太好了,你也喜欢这首歌啊?”只要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就可以拉近你们的距离,找到你们的话题了。

人为什么会喜欢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呢?

首先,人们与和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交往时,能够得到对方的肯定,彼此之间发生争辩的机会较少,比较容易有安全感。

其次,有共同话题的人容易组成一个群体。人们试图通过建立群体,以增强对外界反应的能力,保证反应的正确性。在一个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团体中活动,阻力会比较小,活动更容易进行。

其实,共同话题随时可以使用,当你想进一步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当你和你的朋友一起想来个愉快地瞎聊时,聊共同的话题就会增加你们俩对事物相同或相近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你会得到对方的认同,对方会觉得和你有可谈之处。

赵本山在1992年的CCTV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小品《我想有个家》,赵本山扮演的赵英俊去电视台征婚,因为在镜头面前紧张总是达不到导演的要求。在演播室里还有一个因为同样原因在练习的黄小娟。两人开始互相鼓励,互相给对方当导演练习录像,然后再谈到征婚的要求,自己的家庭状况,突然发现对方很合自己的心意,一下子就感到原来找寻了这么长时间,合适的人就在自己面前。

小品里人物的话题都比较朴实、简单,本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却发生了。可见,找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并非那么困难,只要你观察仔细,你就会发现你们也许喜欢相同的颜色,看过相同的电影,一样对城市的环境不满意等,这些大的话题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你都可以利用。

找到共同话题可以消除别人对你的戒心,使原本彼此陌生的人之间产生微妙的联系,会更有利于交往的进行。

道不同不相为谋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更何况是志向不同的两个人,要想让这样的两个人交往密切,真是难上加难。

管宁和华歆曾经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经常一起吃,一起住,一起读书。有一次,他们一起在地里锄草,管宁突然捡到了一块黄金,他自言自语地说:“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就没有在意,继续锄草。

华歆在不远处听说捡到金子,忙跑过来,激动地拿在手里看了又看,显出了贪婪之色。管宁见到就责备华歆说:“财富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赚来的,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该贪图不义之财。”可是华歆却不这样认为,但也没有说什么。

有一天,他们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忽然外面沸腾起来,到处是一片鼓乐之声,夹杂着人们看热闹的声音。他们走到窗前一看,原来是一位达官贵人从这里经过。他的随从穿着华丽的衣服,看上去威风凛凛。

管宁看完了,就回到原处继续读书。华歆却完全被这种贵气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扔下了书本,跑到街上去看个仔细。

管宁对华歆的行为很失望。等华歆回来后,管宁拿出刀子把他们共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痛心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人生观、宗教信仰、社会时事看法比较一致的人,更容易谈得来,感情融洽;而没有共同语言的两个人却迟早分道扬镳。共同语言包括很多方面,如态度、信念、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相同经历的人容易相处;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世态度、追求目标一致的人更容易相互扶持。而志趣不相投的人,生活中没有共同语言,说话做事总是背道而驰,自然不会好好顺利相处,即使一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彼此忍耐,但是时间一长,还是无法长久相处。

交谈的双方,如果没有发现有用的共同话题,很多时候都谈不到一块。常见这样的现象:两个人一见面,照例寒暄几句,把各自的家人都问候一遍之后,突然发现没话可说了。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仿佛一下子全都变成了哑巴。反之,如果两个人有这样一种共同话题,就会变得默契,而且话越说越多,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