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郭敬明
- 笔尖的舞蹈:80后文学见证
- 许多余
- 14061字
- 2015-06-02 22:11:03
第一节 “新概念”前后的郭敬明
郭敬明于1983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母亲是当地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父亲在当地一家国有企业上班。
郭敬明自幼体弱多病,四岁时还患上了败血症。
但是儿时的郭敬明就十分喜欢读书,母亲邹慧兰针对儿子读书的兴趣,经常都给郭敬明购置一些益智方面的幼儿图书,有时还亲自给儿子详细指导和讲解。小时候的郭敬明就显示出过人的记忆力,有时候母亲讲过一遍的故事他便完全能够背诵。郭敬明在陌生人面前胆识也大,从不腼腆,每每有叔叔阿姨到家来玩时,只要叫他讲故事,郭敬明便会眉飞色舞地讲起来。郭敬明的聪明和好学让全家人很是欢喜,但父母从来没有刻意地要培养他,规定其将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才,而是给郭敬明一个自由的学习生活空间,让他在自由和兴趣中渐渐长大,尽情发挥自己,因为母亲邹慧兰知道:兴趣是孩子成功最好的老师。
特别是从郭敬明稍大一些后,父母更是任其选择。连买书这样的事情都是由孩子自己做主、自己挑选,想看什么就买什么,从来不会强求孩子。让孩子有一个自由宽松的自我发展空间。
郭敬明5岁的时候就已经在自贡市贡井区向阳小学上学了。作为小学生的郭敬明也总是按时到校、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课堂学习之余,郭敬明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沉沦于嬉戏和玩耍之中,而是尽可能抽出时间去读各种课外书,读完之后,通常还会写一些心得体会和读后感,尽管十分短小稚嫩,但他那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受老师和父母的赞扬。
由于大量阅读,潜移默化,郭敬明的文字功夫在暗暗地增长,到小学生写作文的年龄段时,他的优势便凸现出来,每次老师布置一篇课堂作文,别的同学总是绞尽脑汁半天都写不出来,而郭敬明总能显得才思敏捷,略作思索就能很快进入角色。文思泉涌的郭敬明写文章速度极快,而且文章写得总是比同龄人文采突出,因此经常被语文老师拿去给班上的同学作范文学习。老师的一次又一次赏识教育,也不时给儿时的郭敬明在学习上带来更大的鼓励和推动。
虽然在作文上郭敬明总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孩子,但综合成绩上,郭敬明充其量只能算是中下游。小学毕业的郭敬明以非常不理想的成绩考入自贡九中,从小学升入初中后,郭敬明的视野更开阔了,他开始广泛地阅读名家的小说和散文,包括金庸、梁羽生的武侠作品,尤其是古龙的武侠小说,他更是爱不释手,同时,他也喜欢读一些杂志和报纸。看见上初中的儿子课堂之余总是抱着武侠小说看,父母也有过忧虑,但是看着孩子那沉迷其中的劲头,并没有对其予以干预和制止,他们认为,那是孩子在学习之余的一种有益放松,既调节了自己,又增长了知识。
初中二年级时,郭敬明在全国公开刊物《人生十六七》上发表了他的处女诗作《孤独》,这首出自少年郭敬明之手的小诗忧郁、凄美。不久他便收到了杂志社寄来的10元钱稿费和样刊,当时的郭敬明欣喜万分。父母获悉此事后,也对儿子倍加赞赏和表扬,鼓励他再接再厉、继续努力。父母认为,尽管10元钱的稿费不是很多,但它给儿子郭敬明带来的价值和益处远远超出了其本身,因为,这是儿子郭敬明十余年的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
作品第一次变成铅字得到社会的认可,使郭敬明的创作激情陡增。从此,他除了自由写一些文章外,还参加一些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由于功底扎实,他写的文章一般都能予以发表,让班上同学好生羡慕。挣来的不多的稿费也全部由郭敬明自己支配,父母从不干预,郭敬明就稿费来给自己买课堂学习方面的资料和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有时也会犒劳一下自己,买些零食;当然有时他会用来捐助班上困难的同学,或者帮困难同学买些学习用品之类的。郭敬明曾坦言,作为独生子,在家没有哥哥姐姐和他一起玩,更找不到与自己交流的同龄对象,所以他特别珍惜与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
进入高中以后,学习时间更紧了,但郭敬明没有放弃自己的读书写作爱好,他保持每天写日记,合理安排时间:一是必须保证课堂学习,二是学习时决不念及写作,写作时决不念及学习,争取做到两不耽误。由于郭敬明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使写作和学习互不干扰,学习和写作都有很大的进步。郭敬明的高中班主任曾经介绍说,在中学时,郭敬明就是一个十分有灵气和自制力的学生,所以在学校期间,老师对他基本上没什么限制和管束。不仅如此,郭敬明的一项发明还在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一等奖,他的一项调查报告还获得自贡市生态环境考察报告比赛一等奖;在写作上,郭敬明饱览群书,广泛涉猎,积蓄了厚实的文学功底,因此郭敬明在高二、高三时,连续参加并获得了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新概念作文大赛”,不可不谓是郭敬明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高中时代的郭敬明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常会阅读《萌芽》杂志,郭敬明后来发现,《萌芽》杂志上所登的很多文章,自己都能写得出来,甚至还有可能写得更好。就在高二那年冬天,郭敬明看到《萌芽》杂志上登出的关于举办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通知,带着自信,郭敬明抽了半个小时便完成了题目为《剧本》的文章,然后寄往上海参加初赛。一个月后,郭敬明收到了《萌芽》杂志社邀请他去上海参加决赛的通知。这一纸通知单真是让郭敬明百般纠结,自贡距上海上千公里,坐火车至少也得花两天时间,自己的学习又非常紧,如果放弃的话,又觉得实在可惜,于是打电话回家跟父母商量。父母得知此事后,极力鼓励儿子乘飞机前去上海参加决赛,尽管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儿子的此次远行将会花掉夫妻俩多年攒下的不少积蓄,但在父母的心里,他们认为值得!因为这毕竟是给儿子展示能力的绝好机会,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机会的!更为重要的是,儿子的此次远行,他们做父母的决不陪同,他们希望让儿子在此次远行中培养一下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给儿子一个自由生活的空间,毕竟,在将来的社会里,一个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强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将来能否找到一处好的立足之地。
2001年1月,郭敬明向学校请好假后,在没有父母的陪同下,单枪匹马直飞上海。由于从来没去过大城市,到了上海后郭敬明便四处开始打听参赛地点。决赛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写作高手云集于此,但郭敬明还是毫不怯场地沉着应战,最后,他以“假如明天没有太阳”一文一举获得大赛一等奖。但这个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众所周知,当时的大奖只是一个奖牌,并没有任何奖金。尽管如此,在郭敬明的心里,仍然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在全国颇具名气,它是由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全国10所著名高校和《萌芽》杂志社联合发起共同主办的,担任评委的也是国内一流的文学家和知名学者,在中国被公认为中学生当中的“茅盾文学奖”,这次自己能在这权威的大赛上展露风头,应该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也正因如此,即使在高三学习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郭敬明又义无反顾地参加了2002年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这次大赛约有4万多人参加,而进入复赛的仅有200人,但郭敬明还是凭借自己扎实的文字功底,力克群雄获得一等奖。
郭敬明连续在第三届、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上获得一等奖,让作为评委的专家教授都感到颇为吃惊,因为这项全国顶尖级的中学生作文大赛举办多年来,能连续两次拿一等奖的实在屈指可数,彼时全国仅有两人,而郭敬明便是其中之一,从此以后,郭敬明逐渐声名鹤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此后短暂的几年内,成功转型为中国最成功的文化商人。
第二节 《幻城》
可以说,2002年之前的郭敬明,虽然连续获得第三届、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但是郭敬明其名并不广为人知。
郭敬明真正的一炮走红的还是要归功于郭敬明的长篇处女作《幻城》,《幻城》从2003年1月底上市至12月,累计销售达到84万册。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03年11月的全国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幻城》名列第三;而郭敬明本人也在新浪网与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联合举办的“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评选活动中,被提名为“年度最佳人气作家”,与文学大家王蒙、海岩排在一起,让不少文学前辈望尘莫及。
郭敬明促成了《幻城》,而《幻城》也成就了郭敬明,《幻城》给新世纪的中国文坛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使他也成为新时期少年作家的领军人物,媒体甚至一度报道他在名气和势力上已盖过了前几年的新锐韩寒。但关于他创作《幻城》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获得两届新概念一等奖的郭敬明回到学校后,就基本临近高考了。高考在即的学校里充斥着紧张的复习氛围。考试更是像郭敬明这样高三学子的家常便饭,学习上的紧张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释放自己,寻找到一分自由和轻松,学习之余,他幻想一些东西来写,通过写一些东西来解除心中的烦闷,《幻城》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据郭敬明自己所说,构思《幻城》仅仅花了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由于文思泉涌,当天晚上他吃完饭后从20:00钟开始动笔,一直写到22:00,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完成了全文,约两万字。当他写完时,心底感到从未有过那么一种轻松和兴奋,但他没有急于将文章打印出来。而是将它存放起来,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高考复习之中。
2002年8月中旬,郭敬明收到了上海大学的录取通知。他终于可以如释重负了。8月底的时候,他才想起4个月前写的那篇短篇小说《幻城》来,于是他便翻出手稿打印,然后通过E-mail传给了《萌芽》杂志社,几天后,杂志社的编辑通知郭敬明,告知该小说将在2002年第10期刊出。所有的结果都令郭敬明出乎预料。让郭敬明更为吃惊的是,他的《幻城》在第10期《萌芽》上被安排在头条;《幻城》面世没几天,《萌芽》杂志和他就接到不少读者打来的热线和信函,网站上关于他和热论《幻城》的帖子更是铺天盖地。11月上旬,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时祥选专程从沈阳赶赴上海大学,希望郭敬明与他们合作,由郭敬明将《幻城》短篇改为长篇,创作期限为1个月,对此,自信满满的郭敬明没有拒绝,他认为这其实是对他能力和实力的一种最好检验。
由于白天学习时间紧,他只好挤晚上的时间,在长篇《幻城》创作的日子里,郭敬明常常熬夜到天亮,他说他不敢马虎面对读者的眼睛,在这一个月,郭敬明瘦了近5斤。不过总算不负众望,2003年1月长篇小说《幻城》一面世,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就挤入文艺社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三名,短短几个月便发行到50万册,有的读者买不到该书,竟然借来手抄,对作品扩充后的内容反应更是好评如潮,有读者曾评价说,郭敬明的文字是绝美空灵的,有漂亮幽然的琥珀色;他的笔法是行云流水,有镜花水月的美丽画;他的文章是清丽缥缈的,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更有甚者,还有人建议将《幻城》续写、拍成电视剧、出版漫画本等。与此同时,在文学前辈和不少专家中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称:“幻城》是一种全新文字样式,值得肯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说:“幻城》用的是一种高贵、郑重的腔调,绝无半点油腔滑调。”“能写出这篇作品的作者,竟然是一个岁数不大的人儿。”“读到《幻城》,终于有了一种安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也评价说:“幻城》不失为一部天才之作。”面对众多读者和文学前辈的真情赞许和厚望,郭敬明更是感动万分和自豪。
2003年3月27日,郭敬明又迎来了在上海大学专门为他举办的“幻城》作品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著名作家葛红兵等。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作品举办如此类型的研讨会,这在中国尚属首次。与此同时,郭敬明又被春风文艺出版社买断了其在大学期间所创作品的首发权。一名尚不满20岁的学生,在文坛上如此身价百万,在彼时实属罕见。
长篇小说《幻城》是一部文笔优美、格调低沉的魔幻主义小说。《幻城》确确实实是郭敬明幻想出来的一部超时空作品。幻想的世界里,一边是火族,一边是冰族,一边是火焰之城,一边是幻雪帝国。而这种幻想又是轻灵的,浪漫的,狂放不羁的,是那种被称为“大幻想”的幻想。它的场景与故事不是发生在地上,而是在天上。作品的构思,更像是一种天马行空的遨游。天穹苍茫,思维的精灵在无极世界里游走,所到之处,风光无限。由作者率领,我们之所见,绝非人间之所见。一切物象,一切场景,都是大地以外的,是烟里的,是雾里的,是梦里的,是幻想里的。
作品的主人翁卡索和樱空释,玄幻地拥立在漫天飞舞的樱花中,被扬起的及地的白发和白袍翩翩舞动,英俊的脸庞镌刻着深深的忧伤,白色而空洞瞳仁中,只有彼此。小说围绕冰族与火族,主角卡索与其弟弟樱空释,展开了一幅属于纯粹的,虚构的,美丽神秘画卷。作品中渗进了缠绵的爱情、亲情,也植入了魔幻主义的战争元素。《幻城》里诠释的是一次次,在得到时失去,在幸福时体会痛苦,亲情,爱情,自由,权利,那是神为凡人布置的诱饵,无论前世、今生,还是转世,一切的阴错阳差,不过是神的游戏,虚假和无趣。冰冷的不带有一丝温度。郭敬明瑰丽又略带忧伤的文笔也使得这部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新、唯美之感。
《幻城》真正把郭敬明推上了新一代青春小说代言人的宝座,也让无数青少年对郭敬明的灵性和才气追崇有加。
郭敬明是继韩寒之后,又一位萌芽出品的畅销书当红作家。
第三节 抄袭事件始末
作为新一代的畅销书作家,郭敬明的迅速崛起足可谓是撑起了青春文学的半边天。在从韩寒手中分得一杯畅销书的羹之后,郭敬明以更为张扬的姿态步入了文学的殿堂。
《幻城》的巨大成功,带给郭敬明的不仅仅是名利双收,更重要的是,在畅销书青年作家阵营中,郭敬明独树一帜,以其独到的文笔和华丽的文风,掀起不小的“郭敬明热”。无数青少年对郭敬明的作品赞誉有加,当然也不乏刻意模仿者。与韩寒引发的“韩寒现象”不同,“郭敬明热”的横空出世完全凭借郭敬明瑰丽的文学作品,是纯粹对文学创作的一次顶礼膜拜。郭敬明似乎是在无意中开辟了“忧郁派”青春文学写作路线。诚如郭敬明自我标榜的:生活时而快乐时而烦恼,天生的乐天派却有悲观情绪;性格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喜欢扬45度仰望天空的悲伤不已的小孩。在读者眼中,郭敬明已经幻化成一个忧郁的小王子。其创作风格恰恰诠释了这种忧郁的格调。这种创作风格深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青春期学生心中的唯美童话。郭敬明对词语组合的操纵能力极为出众,行文中透露出的清新和字里行间散发的忧伤气息,共同构筑了郭敬明独有的作品风格。
继2002年推出个人作品集《爱与痛的边缘》和2003年初《幻城》的热销后,郭敬明在同年陆续推出了个人作品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和第二部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
郭敬明在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里,描写了年轻人成长的历程,他们的友情,他们的爱情都在时光的流逝中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经过时间河流的冲刷,经过生活浪涛的洗礼,他们的命运在彼此交叉的过程中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他们的未来都在不可预知地走向未知。郭敬明用他的生花妙笔讲述了一个以林岚、陆叙、顾小北为主角的成长故事。作品没有沿袭《幻城》的华丽格调,而是采用了十分轻松诙谐的口语化叙述风格,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形态。
尽管这部作品获得很好的口碑和销售,但是却为郭敬明带来了“花落知多少”般的官司困扰。
2003年12月,作家庄羽向北京市一中院起诉,称郭敬明所著《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剽窃了其著作《圈里圈外》。随后,北京市一中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梦里花落知多少》中剽窃了《圈里圈外》中具有独创性的人物关系的内容,造成《梦里花落知多少》一文与《圈里圈外》一文整体上构成实质性相似。郭敬明不服判决,要求上诉。
庄羽的《圈里圈外》2003年2月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小说以主人公初晓与现男朋友高源及前男朋友张小北的感情经历为主线,在描写初晓与高源之间的爱情生活及矛盾冲突的同时,描写了初晓与张小北之间的感情纠葛,同时还描写了初晓的朋友李穹与张小北的婚姻生活及张小北与情人张萌萌的婚外情,高源与张萌萌的两性关系及合作拍戏等。
而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于2003年11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以主人公林岚与现男朋友陆叙及前男朋友顾小北的感情经历为主线,在描写林岚与陆叙的爱情生活及矛盾冲突的同时,交替描写了林岚与顾小北的感情纠葛,顾小北与现女友姚姗姗的感情经历,林岚、闻婧、微微及火柴之间的友情及她们和李茉莉的冲突等。
小说是典型的叙事性文学体裁,长篇小说又是小说中叙事性最强、叙事最复杂的一种类型。同时,文学创作是一种独立的智力创造过程,更离不开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因此,即使以同一时代为背景,甚至以相同的题材、事件为创作对象,尽管两部作品中也可能出现个别情节和一些语句上的巧合,不同的作者创作的作品也不可能雷同。本案中,涉案两部作品都是以现实生活中青年人的感情纠葛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从以上本院认定的构成相似的主要情节和一般情节、语句的数量来看,已经远远超出了可以用“巧合”来解释的程度,结合郭敬明在创作《梦里花落知多少》之前已经接触过《圈里圈外》的事实,以此可以推定《梦里花落知多少》中的这些情节和语句并非郭敬明独立创作的结果,其来源于庄羽的作品《圈里圈外》。
将两本作品整体上进行对比,《梦里花落知多少》中主要人物及其情节与《圈里圈外》中的主要人物及情节存在众多雷同之处,这进一步证明了郭敬明创作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对庄羽的作品《圈里圈外》进行了抄袭。因此法院对郭敬明和春风出版社关于《梦里花落知多少》系郭敬明完全独立创作的作品的主张,不予支持。
2006年5月22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了郭敬明的上诉要求,判决郭敬明与出版方赔偿庄羽经济损失20万元,同时,春风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大厦也被判决停止出版、销售《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终审判决还要求郭敬明与出版社应在15日内在《中国青年报》上公开道歉。同时,为了对其行为有“惩戒”,判决其赔偿庄羽精神抚慰金1万元。共赔人民币21万元。
判决经媒体披露后,引发了人们对郭敬明的广泛注意,以及对“80后”作家群的反思。但郭敬明对此事不愿在媒体面前发表意见。郭敬明在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文化访谈录》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在主持人几次问及此问题而不愿回答后,暂时离开了影棚,几分钟后才回到现场。这一事件在网上引起了人们对郭敬明的讨论。
沸沸扬扬的“郭敬明抄袭事件”就此告一段落。事实上,郭敬明对此事一直保持沉默。抄袭事件的前前后后,折射出郭敬明成名后的性格扭曲。当然,不能仅仅因为一次抄袭就一票否决了郭敬明,而是说,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畅销书作家,郭敬明没有以足够的理性和胆略去承认错误,这势必在80后读者心中留下不光彩的一面。
一部《梦里花落知多少》把新锐畅销书当红作家郭敬明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郭敬明的犯错固然是一方面,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郭敬明的年轻及缺乏对现实的批判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虽然迅速成名的郭敬明在文学创作上凸现其对文字天才般的灵性和才气,但是在具体对待现实问题上,不得不说是初出茅庐、经验欠缺。在处理抄袭事件上,郭敬明表现出了令人欷歔的消极姿态,从开始理直气壮的坚持上诉到最终的拒不认错,无疑给当红的畅销书作家郭敬明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撇开抄袭事件本身,我们看不到作为80后文坛新秀的郭敬明谦逊和诚实的一面,他对待抄袭事件的态度让人无法苟同,更伤害了不少忠实读者的心。抄袭本身已经很不光彩,如果对此依然不思悔改,的确让人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所谓的80后新兴“代言人”,这在无数的80后看来,郭敬明此举无疑伤害了太多人的感情,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几近廉耻不辨的作家,根本没有任何人格魅力可言,更不用说以此为榜样。作为一个公众人物,郭敬明在80后一代范畴内也算是无可置疑的代言人之一,针对对此事的回避和模糊其词,从一定意义上扭曲了80后的形象,从其影响力上来说,是极为不负责任的一种行径。
总的来说,郭敬明对抄袭事件含糊其辞和拒不道歉的态度,必然会在读者心中留下抹不去的阴影。
第四节 郭敬明的小时代
一、80后第一杂志主编
1.《岛》
在并不光彩的抄袭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后,郭敬明没有深陷其中一蹶不振。身陷官司的郭敬明在2004年很快成立了自己的“岛”工作室,并与此同时开始出版《岛》系列图书。“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或许这个时期的郭敬明唯有以此自勉了。过错已经无法挽回,郭敬明只好重整旗鼓部署好自己的下一步棋,因为刚一出道的挫折,是不能从根本上击垮一个天才作家的。
《岛》系列作品讲述了一个男孩子从高三到工作十年间的成长历程,将之前《幻城》的华丽和《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口语化同时发挥到极致。郭敬明把这部作品定位为一种全新风格,自己也全身心投入准备竭力打好这个翻身仗。《岛》系列图书也因而获得读者一致好评。更重要的是,通过《岛》,郭敬明从低谷中走出来,试图开始学会组建自己的团队,把文学当做一项长久的事业去努力。从而让自己有一个全新的改观。
郭敬明华丽转身成为80后第一个杂志主编。
2.《最小说》
2006年郭敬明暂停了《岛》系列图书的制作,由其工作室原班人马组建了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同时开始运作新的杂志《最小说》。
《最小说》是继《岛》之后郭敬明推出的一本青春文学杂志,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郭敬明亲任主编,杂志团队是《岛》的原班人马。2006年10月份第一期《最小说》全面上市,该杂志以青春题材小说为主,资讯娱乐及年轻人心中的流行指标为辅,每月发行两期(上、下),旨在刊登最优秀最精彩的小说,力求打造成年轻读者和学生最喜欢的课外阅读杂志。无论从风格还是内容上,绝对会更成熟更专业更迎合市场。
《最小说》内容丰富多彩,有时尚的摄影绘画,同时汇集了原创短篇青春校园题材类的小说,连郭敬明本人的长篇也在《最小说》中独家连载。此外还汇集了一大批人气青春作家写专栏,如人气作者落落、七堇年,著名漫画家年年,以及时下年轻人眼里当红的文艺界名人独家撰稿、自由人撰稿等。
《最小说》的办刊宗旨是“少年新文艺,青春最小说”。杂志秉承郭敬明一贯画面制作华丽和精良的风格,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青春系列杂志的品位和风格,是一本既有高文学性的小说读物,又是轻松娱乐,富有亲和力的休闲杂志,内容和风格更贴近学生阅读群体,设计新颖定位准确。对于《最小说》,郭敬明表示很自信:我一直在从事《岛》书系的出版,虽然出版周期不固定,但也是类似杂志的操作模式。在《最小说》中,我主要负责文字和整体定位。应该说还是以我为核心的运作团队。《最小说》在郭敬明的精心经营下也同样获得了市场的巨大成功。
二、80后第一畅销书作家
1.《1995—2005夏至未至》
在忍痛割爱告别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后,郭敬明再接再厉,在2005年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三部个人长篇青春类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这部作品讲述的故事开始于一个虚构的城市浅川,一个北方长满高大香樟的城市。几个年轻的人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一切都似乎格外的平静和缓慢,带着夏日特有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叙述情绪,仿佛夏日午后浓烈如同泼墨的阳光一样。故事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展开画卷。
而接下来,最为平凡的几个高中生开始有了各自的人生路程,陆之昂的母亲因为癌症去世,深刻地改变了他的性格,而傅小司因为参加津川美术大赛一举成名,成为全中国都小有名气的插画家。之后那些曾经在一起的年轻人因为毕业而分离,立夏和傅小司去北京继续念书,陆之昂去了日本,而七七去了上海。而从小就离群索居、形单影只,也放弃了自己在浅川的一段与青田的美好感情而单枪匹马地去了北京,开始为实现自己的歌唱梦想而努力。
从此几个年轻人的命运都有了千差万别的迥异,而一开始缓慢而安静的叙述被快节奏的变故所取代,成人世界的大门开始洞开,里面的世界一点一点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在傅小司的画集发行后,他红遍了全中国。而立夏成为了傅小司的助手兼他的另一半,七七在上海因为一次陪朋友参加歌唱比赛而成为歌手,在发完第一张唱片之后飞速成为全中国的青春偶像,而反倒一直为了唱歌而努力的遇见,却在北京辛苦地为最初的梦想而潦倒生活。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些曾经拥有梦想的年轻人都在为各自不同的追求而不懈地奋斗着。然而,接踵而至的是,陆之昂的入狱、程七七的背叛、立夏的离开、傅小司的绝望。他们因沾染世俗而变得随波逐流,他们因权利、金钱、名气而遗忘当初最美好的友情或者爱情。正在每个人都被急速到来的世界冲撞得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之后的更大的逆境就要降临,也正是接着的种种事件,几乎完全逆转并摧毁了每个人的人生。
《1995-2005夏至未至》以颇具才气的诗意笔法和唯美的意象,把一代青年人的悲欢离合的起点设置到那个叫浅川的中学里,也自始至终涌动着青春期的爱情躁动。故事中的陆之昂与傅小司是两种截然不同性格的男生,他们之间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哥们,好到能为彼此打得头破血流,恨到能咒骂老天为何又生了对方一个他。立夏如同所有温柔善良的小姑娘一样,呵出体内的热气让人感觉到她的温暖和细心。甚至连短短几场出现的青田,也会用一两句话与某个角度下的特写让人揪心。问题女孩遇见的登场就让人印象深刻。程七七、李嫣然、遇见等不约而同地出现在生命里,小说着实写出了这群在青春中生长、在生长中可爱的男男女女的青春祭,香樟树飘浮的气味弥漫着的爱情、友情和亲爱的方式,让他们互相教会对方学会原谅、宽容,哪怕遇见再大的挫折,再大的失落,最后都可以在岁月的手掌里,在时光的变迁中慢慢地治愈。
郭敬明以自己一贯的华丽笔触为《1995—2005年夏至未至》铺开画卷,格调低沉而忧郁。作者讲述了一个可以让人感受到切肤温馨的故事。善于文字组合的郭敬明在这部作品里,淋漓尽致展现了他的瑰丽文笔,在郭敬明惯有的青春意象中,把青少年之间的复杂感情多角度呈现在读者面前。郭敬明时而缓慢时而迅速的叙述方式也为这部小说提供了新的亮点,是真正意义上走出《幻城》的新尝试。
2.《悲伤逆流成河》
2007年出版的《悲伤逆流成河》是继《幻城》之后郭敬明作品的又一个销售奇迹。上市三天即登上中国图书销量前三,一周后销量突破一百万册。事实上,郭敬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悲伤逆流成河》就是2006年10月郭敬明为《最小说》创刊时量身定做的,每期一万多字的连载稳坐《最小说》“读者最喜欢的文章”排行榜头把交椅,并曾推动《最小说》创造出最高60万册的销量。不仅如此,这部作品还被出版社制作成平装版和限量版,一时引起销售狂潮。
《悲伤逆流成河》全书共24万字,故事讲述了少女易遥在17岁时爱上不良少年后怀孕,和她比邻而居的齐铭则生活在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老师的宠儿,父母的掌中宝。两人在往来之间产生了某种介于爱情和友情之间的微妙情感。直到顾森湘和顾森西姐弟俩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齐铭和顾森湘自然而然的相爱,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顾森西对易遥产生了好感,当易遥与齐铭各自有了感情归属、彼此渐行渐远时,易遥却因无意中给顾森湘转发了一条短信,间接扭转个整个故事的发展。最后易遥、顾森湘、齐铭,都淹没在悲伤的河流里,还有在电视机哭红了双眼的顾森西,四个人的爱情,四个人的命运,就这样纠结着、撕裂着,伴随着悲伤逆流的河流,消失远去。
在这部作品里,郭敬明带着单纯、率真的创作心态,以其对读者心理的独有把握和对文字的娴熟驾驭,单刀直入地切入了读者的文学视角,既有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那种孤独和忧郁,又具备安徒生童话的怜悯和同情,使《悲伤逆流成河》这部小说的艺术品相和美学主题瞬间触摸到了纯粹和永恒,郭敬明创作风格的悲凉底蕴和其诡异的构思能力都促成这部作品的可读性和深刻性,这是那些已经成熟甚至圆滑的知名作家难以企及的。仅仅用青春文学已经无法涵盖《悲伤逆流成河》的创作意义,它标志着伴随着青春文学作家年龄和经历的成长,已经以全新的姿态,向平庸、低级、泛意识形态化的成人文学发起挑战。这部作品也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和《1995-2005夏至未至》,是我国本土青春原创文学的骄傲!事实上,郭敬明在经历风浪之中也在日趋成长成熟,姑且不论清新、唯美、沉郁、华丽的文风,就单凭他对小说创作整体的感悟和把握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从某个层面来讲,说郭敬明开创了青春浪漫主义的写作文风并不过分。我们也坚信,在生活阅历和文字功底日渐成熟的基础上,郭敬明在可预期的未来,必将踏入清新健康的主流文坛。
郭敬明也把《悲伤逆流成河》视为自己涉足现实主义题材的转型之作。
3.《小时代》
《小时代·折纸时代》是郭敬明创作生涯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同《悲伤逆流成河》一样,是郭敬明为《最小说》量身制作并连载,于2008年10月出版上市。《小时代·折纸时代》在连载过程中就已经引起无数读者的强烈反响,全书上市后更是引起极为火爆的抢购热潮,仅上市三天就创下2008年全国第一销量。在《小时代·折纸时代》中,郭敬明以全新的叙述风格和敏感而细微的笔触,将当代青少年、大学生,甚至是都市白领的生活和情感娓娓道来,同时也渗入了更多的对整个时代的观察和思考。
小说故事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这座风光而时尚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林萧、南湘、顾里、唐宛如四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乃至亲情的巨大转变,是一部当下时尚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一个宿舍朝夕相处的四个女生,开始了找工作实习的忙碌生活,面对巨大生存压力,在看似平静的校园生活相继发生着让她们措手不及、不知如何面对、抉择的事情。
《小时代·折纸时代》紧凑的节奏感和悬念感给读者带来的无数次全新的阅读快感。作者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采用全新的叙述笔调,加入大量时尚元素,随处可见轻松搞笑的对话与内容,时而让人捧腹大笑,时而令人扼腕叹息。
这部作品也基本奠定了郭敬明在畅销书作家中的首席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畅销书作家。
三、80后作家的多栖之路
1.入中国作协
2007年11月,郭敬明由著名作家王蒙和评论家陈晓明力荐而正式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当时中国作家协会里最年轻的成员。郭敬明入作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众所周知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事件又一次成为争议的焦点,但是郭敬明还是在质疑声中成为中国作协的一员。
2.音乐小说《迷藏》和其他作词作品
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郭敬明也会不时在新领域一展拳脚。
2005年郭敬明开始策划和筹备自己的首部音乐小说《迷藏》。《迷藏》可以说是郭敬明对音乐与文学巧妙组合的一次大胆创新,把小说和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奇妙构想,也是80后作家百无禁忌的大胆尝试。音乐小说《迷藏》叙述的就是80后的真实的生活和情感,共分为“蚀、久、疤、期、陆、舞、祀、散、二、一”十个章节,也即是十首组歌,郭敬明以他华美的文字,讲述校园里的飞扬年华,小说的全篇布局构想大致为以10首组歌推动并演绎故事的进展。《迷藏》由知名音乐人操刀作曲和主唱。歌词部分全部出自郭敬明手笔,整体格调华丽而忧伤,文笔唯美而清新。是一部可以听的小说,是一部可以唱的美文。这部音乐小说《迷藏》一发行,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可见郭敬明的首次集小说和音乐于一体的创新大作还是颇有分量的。
除此之外,2007年,郭敬明受邀为湖南卫视“快乐男声”的主题曲《我最闪亮》操刀作词。
2009年,郭敬明又受邀为李宇春新歌《蜀绣》和韩红的新歌《听我的声音》担纲词作者。有媒体称郭敬明俨然成为内地的“林夕”。不可否认的是,由郭敬明担纲作词的音乐作品词风上都凸显出浓重的“郭敬明式”的华丽和唯美。
3.电影小说《无极》
初次涉足音乐领域大获成功的郭敬明很快又和电影搭上了线。2005年底,著名导演陈凯歌授意郭敬明为其魔幻大作《无极》撰写同名小说。郭敬明没有理由拒绝如此绝佳的机会。根据陈凯歌电影《无极》改编的同名小说《无极》在2006年正式出版,郭敬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唯美华丽的文笔也备受陈凯歌的赞誉。
4.湖南卫视
如果说在完成音乐小说《迷藏》和为电影《无极》改编同名小说之后的郭敬明似乎沾染了些许娱乐化气息,那么2007年可谓是郭敬明华丽转身的娱乐元年。2007年四月底,郭敬明受湖南卫视邀请,为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主题曲《我最闪亮》填词,并在四个月后为“快乐男声”13强的音乐特辑写真作序。
更为令人惊讶的是,2008年12月,郭敬明正式签约湖南卫视旗下的天娱传媒,成为湖南卫视旗下的一员。在2009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上海赛区的比赛上,郭敬明出任评委。
5.电视剧
值得一提的是,由郭敬明备受争议的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也在2007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开播。
四、文化商人、作家富豪及其他
2008年5月,《纽约时报》以《中国流行小说家》为题报道郭敬明,称郭敬明是中国最成功的作家,文章一出,国内媒体哗然。该文章的作者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虽然郭敬明很孩子气,好像做过手术改变了自己的相貌,而且用外表和身材宣传书,但他身上的确有令人欣赏之处,他办杂志、开公司,不顾别人的‘妖魔化’,走自己的路。”
在蜕变成为一个文化商人之前,郭敬明走的是偶像派作家之路。2003年,他的《幻城》一炮打响,紧接着,他被春风文艺出版社买断了大学期间所写作品的首发权。不满20岁的郭敬明,在文坛上身价百万。短短两年时间内,郭敬明出版了《幻城》、《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梦里花落知多少》4部作品。
但很快,他已经不满足仅仅靠自己个人的写作来获得名声与财富,文学期刊是会成为比出书更赚钱的形式,他寻找到新的财富积聚路径。自2004年“岛”工作室的浅尝试水,两年后,郭敬明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与此同时他离开了春风文艺出版社,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展开紧密合作。虽然此次合作被称作是真正的“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合作”,但不容忽略的事实是,郭敬明作品所拥有的巨大的市场也是长江文艺出版社所一直看重的。郭敬明把自己开公司看做是自己“人生的一个新阶段”。
郭敬明自己的公司除了通过主打产品《最小说》连载小说以集聚人气之外,郭敬明将更大的精力放在推新人、创品牌上。郭敬明公司旗下的落落、七堇年等知名写手都已经成为时下最具人气的畅销书作家。
2009年1月,郭敬明获长江出版集团聘任,出任该集团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全面主抓青春类图书及杂志体系建设。薪资待遇与出版社社长一个级别,也是“80后”作家中担任出版社社长级别职务的第一人。
值得关注的是,被媒体称为多栖富豪的郭敬明在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我觉得他已经是一个符号。作为符号,只要亮出它,就有人买单,它一出现,就会在市场上有号召力。”制定作家富豪榜的吴怀尧说。
就像郭敬明在读者眼中虽然拥有“小四”、“四爷”、“四崽”等众多称呼,但都还是来源于其“第四维”这个网名一样,郭敬明虽然从一个作家出发,华丽转身蜕变为一个集公司董事长、杂志主编、出版集团副总编、签约艺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多栖文化明星,但还依然是那个从“新概念”走出的畅销书作家郭敬明。
至此,新概念作文大赛成就的少年作家郭敬明几经蜕变,终于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