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体质调养宜多甘凉、少温燥

凡是判断为阴虚体质者,饮食宜清淡,宜食生津养阴,富含优质蛋白及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应忌食辛辣、高脂肪、高糖食品。日常调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饮食调养方面,除了饮食清淡之外,忌吃或少吃以下食物和药物:狗肉、羊肉、雀肉、海马、海龙、獐肉、炒花生、炒黄豆、炒葵花子、爆米花、荔枝、龙眼、佛手柑、杨梅、蒜、韭菜、芥菜、辣椒、薤白、胡椒、砂仁、荜拨、草豆蔻、花椒、肉桂、白豆蔻、大茴香、小茴香、丁香、薄荷、白酒、红参、肉苁蓉、锁阳等。

阴虚体质者根据脏腑情况又可以分成肺阴偏虚、心阴偏虚、肾阴偏虚和肝阴偏虚四种情况,可以根据自身状况有针对性地服用一些中成药,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饮用一些功能性茶饮。

由于阴虚体质者容易内火扰心、心烦气躁,因此平时必须注意加强修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尽量与人为善,凡事不要太较真,不要事事强出头,少参加争夺胜负的游戏,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以利于平躁平心。

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命之源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靠脾胃消化供给,脾胃出现问题,人的生长发育、机体正常新陈代谢也就出了问题。阴虚体质者一般身形都较瘦弱,说明脾胃功能没有得到相应的滋补,健脾健胃是阴虚体质者尤其需要注意的。一般来说,如果食欲不振,说明胃不好;如果大便稀散,说明脾不好;如果既不爱吃,消化功能也差,说明脾胃整体都相当虚弱。成年人需要吃点补气的药物;儿童可采用食补,可以吃山药粥、薏苡仁粥等。

阴虚体质者阳气亢奋,手足心热,口咽不适,喜冬春凉,厌恶夏热,因此有条件者可以在夏天去高山、江河、湖边等凉爽地区避暑。秋天时,气候干燥,燥邪伤阴,应该多食用一些补阴的食物,如燕窝、鸭肉等。阴虚体质者的住所最好选择坐北朝南的房屋,应通风阴凉。

阴虚火旺体质者多不宜灸,可选具有补阴活血作用的穴位按摩。按摩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穴和足少阴肾经上的太溪穴可补阴。平时可以用手指适度点按,以感觉酸胀为度,也可循经按摩。

阴虚火旺者应注重提高睡眠质量,避免熬夜,尤其要睡好“子午觉”。由于阴虚体质者睡眠时间相对较少,睡眠对他们来说就尤为重要,因此睡好“子午觉”是阴虚体质者的养生妙招。这里所说的“子午觉”就是要在每天的子时、午时按时入睡。当然睡“子午觉”也是有讲究的,就是要以“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为原则。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所以在这两个时间段熟睡有利于养阴及养阳,对人身体有好处。

如果你属于阴虚体质,那么一定要注意,体育锻炼是有讲究的。中医认为,汗血同源,也属阴。因此,阴虚体质者锻炼时不适合做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恰恰会耗伤阴液。一般来说,阴虚体质者适合选择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传统健身项目。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并及时补充水分。皮肤干燥者,可选择游泳,但不宜蒸桑拿。同时,阴虚体质者不适合夏练三伏,应避免在炎热的夏天或闷热的环境中做运动。

按摩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穴和足少阴肾经上的太溪穴可补阴

链接

四季调养策略——阴虚体质者应重视“秋冬养阴”

秋季气候多干燥凉爽,阴虚体质的人喜欢凉爽,但对干燥容易感到不适,因此首选秋季开始滋补。秋季滋补应注意润燥,燥邪最易伤肺,多食用酸味的果蔬,以求“酸甘化阴”,促进津液生成。

秋季适宜多做户外活动,但阴虚体质者本身津液亏少,加之气候干燥,尤其应当及时补充水分,活动时饮水应多次少饮,切莫大口畅饮。运动的场合宜选湿润开阔之处,例如湖畔、海边、公园、植被茂盛的地方等。

在穿着方面,阴虚体质者可适当“秋冻”。初秋在不会感到寒冷的前提下,缓慢增加衣被,可促使虚火收敛,以养阴气。

冬季气候寒冷,阴虚体质的人相对耐寒,但是阴虚是其基础,虚火是表象,过于忍受寒冷则会耗伤阳气。所以冬季应注意保暖,以不出汗为度。

冬季养阴,应以固藏阴精为主,多做室内运动,适当延长睡眠时间,饮食宜温热健脾,男子应节制房事,防止房劳太过耗伤真精。

冬季应控制情绪,保持心理的平和与满足,切勿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