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拖延”是成功的绊脚石(5)
-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 王拥军
- 4114字
- 2015-05-28 11:37:10
成功学始终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模仿某人会促使你朝着模仿的方向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要想克服“视网膜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模仿好的榜样,远离坏的榜样。如果一味地把“负面人物”作为模仿对象,那么即便我们是一个优秀富有正义感的人,也会逐渐在错误的模仿方向中丢失自我,从而陷入无底深渊。因此,选择模仿对象是模仿学习法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视网膜效应”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反复提醒自己,对待自己或他人的缺点一定要宽容,切不可耿耿于怀,揪住不放。要积极主动地挖掘自己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优点,既不要因他人与自己“臭味相投”就忽略了他的优点,也不能因为他人与自己“惺惺相惜”就纵容他的缺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限制“视网膜效应”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正面的作用,并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好人缘。
六、鸵鸟效应:逃避现实,极度焦虑者的恐惧梦境
了解“鸵鸟效应”
企业招聘面试中有这样一道经典的题目:“你最大的长处和弱点分别是什么?这些长处和弱点对你在企业的业绩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不同年轻人当然会有不同的回答。答案五花八门,也可以说是乱七八糟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比较“符合标准”的一个回答是怎样的:
“我最大的优点是我经过在大学里的科学训练,练就了一个高度理性的脑袋瓜,能够在纷繁杂乱的工作事务中保持头脑清醒和有条不紊。我最大的弱点是对没有秩序的事物缺乏耐心。我渴望一个有组织有条理的团队。我相信我的组织意识和才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各种目标。”
这个回答之所以至今仍在不断被使用,被作为应聘教科书中的经典案例,不是因为它的内容,而是它的组织逻辑。它一方面回答了求职者的最大优点,另一方面又不逃避问题,勇敢正视了自己的弱点。
对有些人来说,这样的回答也未免太厚脸皮和难为情了。但是,这实际是一种不拖延的表现和推荐自己的技巧。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
就像鸵鸟在遇到危险,认为跑不掉的时候,就会把头钻到沙子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了就是安全,就成功甩掉了追赶者,结果反而因此陷入了更大的危险中。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钻到沙子里坐以待毙的话,是能够躲避猛兽攻击的。后来,心理学家便将这种消极的心态称之为“鸵鸟效应”。
“鸵鸟效应”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即因为不敢面对问题而导致了拖延。在微博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如果你看到某作者、编辑或编剧一大早就开始在微博上乱转悠、刷屏,还逮啥转啥,哪有事儿哪儿就有他,嘴欠得要命,那就说明此人交稿子、交专栏、交本子、交版面的死限又要到了。”其实这就是“鸵鸟效应”的一种具体体现。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不想做这个工作,太难了”“这个工作的步骤好多啊,太烦了,明天再开始做吧”,这些话语间都明显地表明了对抗焦虑的心情,这时我们就会不愿意马上开始这一项工作,只要还有时间就一定不去做,等知道不能再逃避的时候,也许自己也已经放弃了。所以,为了对抗工作中的焦虑情绪,我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靠逃避、转移注意力等来对抗这种焦虑,从而使自己心里更舒服一点。
因此,遇到问题时,不要说“我办不到”,不要找借口,应该多想一想有没有解决方案。结果是拼出来的,如果自己不去拼,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没办法把问题解决。
小故事
刘洋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学习,考入了一所竞争激烈的法律学校。进入大学后,他又成了学业上的优秀分子。但他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他经常在拖延中挣扎,常常为了写案件小结或者应付考试不得不熬夜通宵。不过还好他的表现始终很好,大学毕业后,他带着无比的自豪,进入了一家颇具声望的律师事务所,希望自己最终能够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
工作后,刘洋兢兢业业,常常对自己负责的案件做很多思考。但是不久他就又开始延误起很多他该做的事情,比如,一些必要的背景调查,约见客户,撰写案件小结等。对于每一个案件,他都想让自己的法庭辩论无懈可击。但是面对那么多的线索,他又感到简直无法承受,不论早晚,他都会陷入僵局。
虽然他设法让自己每天都看上去很忙碌,但是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做成什么事情,深感自己就像一个骗子。当庭审日期临近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极为恐慌,因为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用来撰写一份适当的案件小结了。
刘洋说:“成为一名伟大的律师就是我最大的追求。但是我的时间似乎都花在了担心自己能不能成就伟大上,而没有实实在在地去做事。”如果刘洋关心的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那么他为什么要通过拖延来回避有助于他成就梦想而必须做的工作呢?
刘洋的拖延让他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自己真的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吗?他长时间拖着不去写调查,回避去探测自己的潜能。他认为工作并不能反映自己的真实能力,如果他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他总是这样说:“如果再给我一个星期,我会做得好多了。”
可以这样说,失败的判决让刘洋非常害怕,以至于他宁愿拖拖拉拉,甚至有时候不惜面对灾难性的后果,也要避免自己的表现被人评判。他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判,甚至会对自己的表现得不到充分评价而感到非常恐慌。
无论是写一个律师小结,更新自己的简历,还是为朋友和亲人选购礼物,或者给自己购买一辆新车,为了防止自己在这些事情上被人扣上“失败”的帽子,刘洋越来越爱拖着不去做,也在自我挫败的路上越走越远。他因为害怕失败而压抑自己,当他对自己在一件事情上的表现感到失望时,他不仅认为自己在那件事情上失败了,还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正确避免“鸵鸟效应”
拖延是一种坏习惯,容易引起焦虑和内疚,是一种自我心理折磨。许多拖延者都有个错误的认识,以为他们在重压下会表现得更为出色。其实这是自欺欺人。心理学指出:“在压力下,人们的表现只会更差。”
心理学认为,人们拖延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恐惧。而驱除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迎向它,行动起来,尽早完成任务,才能脱离恐惧。所以,我们要想避免“鸵鸟效应”,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撕掉“极度焦虑者的恐惧”的标签:
1.抛弃对失败的恐惧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害怕失败的人都有一套他们自己的假设。这些假设,把为成功而奋斗变成了一件令人恐惧的、冒险的事情。这些假设有:我做的事情直接反映了我的能力;我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我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我做的事情反映了我的个人价值。
很多拖延者宁愿拖延着也不愿意去努力做事,不愿意冒被人评判自己失败的风险,或者害怕自己的不足被发现,害怕付出最大的努力还是做得不够好,害怕达不到要求。他们的这些担忧反映了一种恐惧失败的心理,他们相信,拖延可以应付这种恐惧。
在这里,我们来做一个有关拖延的心理测试。你一定要如实作答。用笔记录下来,看看你是否患了拖延症,你的拖延症有多严重?
你是否患有社交恐惧拖延症?每题有五个选项:A.根本不符合;B.某方面符合;C.比较符合;D.大部分符合;E.完全符合。
(1)与异性谈话,会感到不舒适;
(2)想让自己变得更擅长与人交往;
(3)在一位吸引人的异性面前,会不知所措;
(4)与权威人士交谈,会感到很害怕;
(5)同许多人聚在一起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6)即便在非正式的社交场合,会感到不安和害怕;
(7)处于与自己不同类型的人群中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
(8)与长辈或者上级交谈时,会感到不自在;
(9)在人多的场合会感到不自在;在面试中不知所措;
(10)当与不熟悉的人聚会时,会感到不自然;
(11)给陌生人打电话时,会感到紧张;
(12)与交往不深的同性交谈,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
结果分析:
计分标准:选A计1分;选B计2分;选C计3分;选D计4分;选E计5分。
15~49分,善于交际,没有社交恐惧症。
50~60分,不善于交际,有社交恐惧症的倾向。
其实,社交恐惧症就是一种“鸵鸟效应”。想想有些可笑,对于一些事,我们自己还没有开始去做,就会先考虑到失败,而不是成功,会不断拖延那些必须通过社交才能搞定的事,只因为害怕跟别人打交道。放开所有的顾虑和恐惧吧,不要再拖延,大胆去做想做的事情,按照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来接受自己,以最有利于我们的方式来采取行动,而不是生活在拖延的无边阴影之下。
2.珍惜时间,不拖拉
犯拖延症的人会把“时间”不当回事。“反正还有时间”“还有一个月呢”“还有一个星期呢”“还有一天呢”此类的话会接二连三地从他们口中说出。因此,要珍惜时间,不拖拉。不妨试试以下做法。
(1)养成记录你每日时间开销的习惯。所谓时间开销,就是记录你每天做了哪些事。不记感想和感受,只是记录事件本身以及做这些事各花费了多少时间。
(2)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一旦你给自己制订了计划,就严格遵循它。不要为了使计划更完美,而在中途添加新的内容。
(3)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你有没有感觉到时间怎么都不够用?上午过去了,本该完成的方案还没有完成;玩玩微博想说放松一下,结果一下放松过了头,一下午又没有了。因此,时间管理对于每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
(4)找到自己注意力的规律,然后把工作安排在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时候。
(5)劳逸结合,适当休息一下,但是切勿无休止地娱乐。给自己十分钟休息时间,然后强迫自己投入工作。
(6)先痛苦再享受。每天早晨先做你最不想做的事情,完成后其余的工作就轻松多了。
3.与其逃避、恐惧而拖延,不如直面
恐惧,是指一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心理状态,它通常也是情绪的一种。事实上,很多人之所以选择拖延,正是因为恐惧。比如,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再去尝试某件工作;因为害怕某件事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而选择了把这件事的完成期往后推。
当你站在比较高的位置时,虽然这个地理位置是非常安全的,但是你还是会非常恐怖,你会想:天哪!我不会掉下去吧?我如果掉下去了,会……这样的心理一旦产生,请立刻停止思考,不要再想这个问题!这虽然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持续思考下去,会让你的内心充满不必要的恐惧。
4.将工作分出轻重缓急
重点的马上就做,小事就抓紧顺手做了,免得占用大量的时间。当一大堆工作都摊在你面前时,你就不知道从何做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