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圣”
-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 毕尚 风华主编
- 1912字
- 2015-04-20 21:01:16
在唐代诗人中有两人的成就达到了诗歌创作的顶峰:一个是登上浪漫主义之巅的“诗仙”李白;一个是登上现实主义之巅的“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因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祖辈本是襄阳人,后来迁居到了河南巩义。他的祖父是唐初的著名诗人杜审言。杜甫从小受着严格的诗书教育,学习非常刻苦。7岁开始学习写诗,到了14岁,就已经能够写出很好的诗了。20岁以后,他曾三次出门游历,南到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北到河北、山东都有他的足迹。33岁那年,杜甫在河南洛阳遇见了当时已经是很有名的诗人李白,李白比杜甫大11岁,两人一见如故,建立了兄弟般的友谊。这次见面,给杜甫很大的影响。第二年秋天,他们在山东分手,不久,杜甫到了京城长安。
杜甫的家族世代为官,到他这一代就衰落下来了。杜甫很小就有高远的政治理想,他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期望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到长安后,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想通过科考走上仕途,从而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可怜生不逢时,当时朝廷的权相李林甫是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他向皇帝报告说参加考试的人没有一个称得上是人才的。并大拍皇帝马屁,说“野无遗贤”。不得已,杜甫只好找其他的途径。后来,杜甫又向达官显贵呈送自己的诗文,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赏识,找到仕进的阶梯,结果是“朝扣富儿们,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当时朝廷腐败,政治黑暗,统治阶级越来越奢侈腐化,杜甫虽然到处奔走,仍没有结果,生活越来越艰难。这时,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矛盾,思想上也更同情劳苦大众。
公元755年,杜甫凭着自己的才学,总算谋到了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但不幸的是安史之乱马上爆发了。在叛军攻陷长安时,杜甫一度成为了战俘,被关押在长安。不久,杜甫在别人的帮助下,历尽艰险终于逃了出来。一出来,杜甫马上打听到了皇帝的所在,于是衣衫褴褛地赶到了肃宗殿前。这次肃宗让他做了左拾遗。不久,因为营救已被皇帝罢免的宰相,杜甫惹恼了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面对如此黑暗的现实,杜甫极为失望,愤而辞掉了官职,带着家小向西流转到了成都。在浣花溪旁,杜甫盖了一座草房,领着妻儿在里面居住。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在后来的日子里,杜甫除受人举荐做过几年的参军外,一直都是颠簸流离地过着日子,相当凄惨,从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可见一斑。
半生的流离之苦使杜甫对当时的历史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统治阶级的腐朽,劳动人民的困苦,杜甫都有亲身的经历。在大量的诗作中,杜甫大胆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历代传诵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好描写。为剿灭叛军,唐王朝大肆拉夫征兵,使人民群众遭受了深重的灾难,连老人都不能幸免。杜甫在逃亡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这些,并把这些情况写成《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诗篇。这些诗篇采用了乐府体,通过对话和独自,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图画!老妇的控诉,悲惨凄凉,字字是泪,句句如血。“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的心与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杜甫的诗,在风格上沉雄浑厚,感情真挚,语言锤炼凝重,达到了诗歌艺术上的一个高峰,尤其是他的七律诗更是成为后来人们做诗的典范,影响极为深远。
杜甫一生只断断续续做过几年小官,政治生涯也颇为短促,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时时关心着政治,关心着社会,关心着人民。他最初的理想就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后来又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直到他的晚年,也还是不改初衷,“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正是这一心情的真实写照。他的政治理想虽然不能实现,但在他的诗歌中却有十分真切的反映。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才伟大,才被人们称赞为“诗史”,他也被人们称赞为“诗圣”。
杜甫虽然一生潦倒,悲惨地离开了人世,但他对中国诗歌的贡献却永远为后人所称道。
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中,杜甫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开端,中经汉乐府民歌、建安时期、初唐四杰等等,到杜甫时总结并发扬了我国现实主义这一优秀传统,并把它发展到了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直接引导了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诗歌改良运动,并一直影响到清代。这也就难怪韩愈会感叹“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