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信德和旁遮普被征服
-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 林承节
- 3893字
- 2019-02-28 15:26:11
到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人已完成了对印度河和萨特累季河以南的印度所有地区的征服。20年代中期,东印度公司发动英缅战争(1824—1826年),又得到了部分领土即阿萨姆。此时,在印度还保持独立的就只有信德和旁遮普了。
东印度公司没有跟着进攻这两个地区。这是因为:连年征服使英印领土过于膨胀,需要停下来作一番巩固工作;公司此前对萨特累季河以北的地区基本上没有插足,军事进攻缺乏基础;锡克人有较强的军队和战斗传统,且地处偏远的西北,英军进攻需要长途跋涉,人少无济于事,人多则有后方空虚之虞;此外,西北地区是穆斯林居住集中地区,和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朗、阿富汗接壤,进攻这个地区有引发与邻国冲突的可能,甚至会牵动英俄矛盾,这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政府决策人不能不有所顾忌的。英国人没有立即进攻这两个地区,而是创造条件,等待时机,直到30—40年代才发动进攻。这是公司在整个征服过程中,最后一次使用间隔进攻、逐步吞食的办法。这种办法不止一次使用使公司在每次征服后得以恢复消耗,积蓄新的力量,把被征服土地变成发动新进攻的基地,终于能以小吞大。
30—40年代发动新进攻还与英国殖民政策的新变化有关。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广泛开拓市场的需要使完成对印度的征服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进攻的对象是信德的弱小国家。19世纪30年代,这里存在着三个互不相属的伊斯兰教国家,力量都很弱。英国人在20年代曾与它们约定,不让法国人进入这个地区。30年代初又一次订约,取得使用信德境内的印度河通商的权利。1838—1842年英国与阿富汗战争时期,信德被用作英军去阿富汗的通道,英国势力已伸展至此。1838年,1839年,1841年,与三国国家分别订约,强迫它们接受英国驻军,并在外交上受英监护,实际上把它们变成了附属国。1843年又借口三国统治者对英不忠,发动战争打败并兼并了三个小国。
这以后,就把目标转向旁遮普。旁遮普19世纪初有10多个锡克教军事首领统辖地,到20年代,其中一个最强大的首领兰吉特·辛格(西旁遮普的苏卡尔恰基亚锡克教公社的首领)用武力征服了其他首领和势力,实现了萨特累季河以北至印度河的统一,还征服了克什米尔,建立了强大的旁遮普锡克教国家。兰吉特·辛格在占领拉合尔城后,1801年就自称摩诃罗(大王)。旁遮普近一个世纪来由于外族不断侵掠和封建内争不停,经济衰败,民不聊生,统一大业得到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兰吉特·辛格统治时期(1799—1839年),为巩固统一、发展经济和增强国防,采取了一系列进步的改革措施:1.实行宗教自由和各种信仰者平等相处的政策。旁遮普除锡克教徒外,还有大量印度教徒和人数更多的穆斯林,要建立巩固的政权,必须取得各种宗教的支持。锡克教国家不能是清一色的锡克教徒统治,这是他的原则。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有一些人被选拔担任高级官职。这种开明的宗教政策使他的统治为广大旁遮普人所接受并为他的政权带来勃勃生机。2.在实现旁遮普统一的过程中,把一些敌对的封建贵族的土地收归中央,国家掌握了较多的土地,这构成了他的政权的经济实力的基础。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支柱,他在原有的札吉达尔之外,又培植一批新的札吉达尔。3.建立正规军。1838年正规军有38242人,内步兵29617人,骑兵4090人,炮兵4535人。聘请了欧籍教官训练。创办国家军械厂,制造火枪、大炮。军队主要由锡克公社的农民构成,有较强的战斗力。以往札吉达尔提供的军队仍然存在但降到次要地位。4.减轻农民税收负担,税率降至产量的2/5至1/3,新垦荒地减免税收,鼓励扩大种植面积。5.减轻商业税,大力鼓励发展供出口的披肩手工业。这些措施使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保持了政治上的相对安定,增强了国家的实力,结果使旁遮普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兴盛局面。这也是萨特累季河对岸的英国人不敢贸然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之一。兰吉特·辛格作为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享有旁遮普人民的广泛爱戴,在印度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统一的旁遮普未能长久地保持下去。在征服和统一事业中发展起来的锡克教大封建主,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其挥霍享乐的贪欲也在发展。由于战争的停止,他们不能再靠占领新的土地和得到封赠赏赐扩大收入了,就强烈要求开辟新的财源。兰吉特·辛格去世后,其后裔就用越来越多的国有土地来封赠上层,这样就削弱了中央政权的基础,增强了大封建主的势力,从而增加了分裂的因素。进入40年代后,各地大封建主自行其是,中央控制力减弱;再进一步,中央政权也被掌握军权的大封建主控制,大王成了傀儡,1839—1845年换了四人。大封建主间争权夺利,结党拉派,完全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时,在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锡克军队下级军官不满大封建主的内讧,出于爱国热情,组成军人委员会,来监督政府的国防政策,1844年控制了中央权力。大王和他的朝廷依然存在,但在保卫国家的问题上得听命于军人委员会。军人参政的出现与锡克教存在的军事民主传统有关。代表了中小封建主的利益,也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军人委员会镇压勾结英人的内奸,打击蓄意不服从的封建主势力,威震全国。封建贵族和军队上层对军人委员会干政既不服气,又感到可畏,害怕这种监督会导致损害封建贵族的根本利益,因此千方百计在暗中破坏,力求摆脱这个可怕的恶魔。军人委员会虽掌握很大权力,但只是处于监督地位,各级高官和军队指挥权都原封未动。这是个尖锐的矛盾,埋伏下未来形势逆转的危险的种子,因为贵族们既握有军事指挥权和行政领导权,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打击军队,实现自己的卑劣目的。这种情况在后来发生的抗英战争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封建贵族和军队上层竟不惜采取借刀杀人之计,借助英国侵略者的力量来摧毁旁遮普人民用血肉筑起的抵御侵略者的长城。
在征服了信德后,英国人在萨特累季河与朱木拿河之间集结了4万军队,有94门大炮,70条大船,积极准备进攻。1845年底,英国人借口锡克国家军队侵入萨特累季河南岸英附属国领土,开始了对旁遮普的进攻。英国人了解旁遮普国家的政治形势,知道大封建主、军队上层与军人委员会的矛盾正好可以利用,就施展手段,收买宫廷权贵及军队上层指挥官多人,订立密约,从内部来破坏军人委员会坚定的抗英立场。与英人勾结的有首相拉尔·辛格、军队总司令特吉·辛格、宫廷大臣古拉布·辛格(他又是查谟王公)等。军人委员会对他们的活动是不了解的,军队的大权继续操在特吉·辛格手里,他指挥5万军队。当英军发动进攻后,锡克军队在菲罗兹普尔附近英勇抵抗。锡克军猛烈冲锋和准确的炮击使英军阵地动摇,但指挥战斗的拉尔·辛格在紧要关头逡巡不前,坐失良机,终至失败。英军也伤亡很大,伤657人,死215人,包括2名将军。此后在菲罗兹沙赫战役中,锡克军本处优势,指挥战争的特吉·辛格却下令退却,把该地拱手送给英人。锡克军队准备在索拉翁镇与英军决战,英人事先就得到详细情报(拉尔·辛格经常供给情报),作好了充分准备。大战方酣,特吉·辛格和拉尔·辛格又临阵脱逃,而且渡过萨特累季河后下令拆桥,不让士兵渡河。锡克官兵后退无路,仍英勇奋战,直至牺牲。大批人坠河溺毙。他们的勇敢和至死不屈精神使胜利者过后都赞叹不已。整个战争期间,古拉布·辛格按兵不动,不给抗英的锡克军以任何援助。1846年2月20日,英军未经战斗就占领了旁遮普首府拉合尔,国家主权、人民利益,千万旁遮普的优秀儿子的生命都成了一帮封建贵族可耻的阴谋的牺牲品。英国未敢立即吞并旁遮普,1846年3月9日与锡克国家签订了拉合尔条约,年底又订立了补充条约。两者内容包括:在旁遮普驻扎英军和英国驻扎官;成立摄政会议辅佐未成年的大君达利普·辛格,摄政会议的行动要听命于英国驻扎官;锡克军队大大裁减,大炮基本交出;赔款1500万卢比;萨特累季河南岸的锡克领地及比阿斯河与萨特累季河之间的地区割让给英国人;克什米尔以100万英镑的代价卖给查谟王公古拉布·辛格,作为对他的犒赏。锡克军队和人民对这种丧权辱国的协定十分气愤。1848年4月19日木尔坦锡克士兵和人民起义,波及白沙瓦等许多地区,有的封建主也参加起义,但因力量分散遭到镇压。1849年3月29日,英当局宣布兼并旁遮普。英国人对印度的征服最终完成。
东印度公司征服印度,从1757年算起,到1849年兼并旁遮普止,共用了92年时间。之所以如此旷日持久,首先是由于印度人民进行了抵抗,有些抵抗是很顽强的,可歌可泣的;其次,公司以小灭大,以弱胜强,不能一蹴而就。英国人能取胜,主要是利用了印度的封建分裂状况。他们建立了土兵队伍,用印度人打印度人,土兵人数在19世纪中期达到20多万人,实际担当了征服印度的主力军的角色。这么多军队若要公司负担军费,它一天也不能维持,它用订资助条约的办法,把军费分摊到印度人头上,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征服印度的方式上,它采用军事进攻和政治阴谋双管齐下的办法,从内部攻破堡垒,弥补其军事力量之不足;采取直接兼并和建立藩属国并举的办法,避免了军力和精力的分散,减少了达到目标的阻力。英国人在印度,从整体上说原是处于劣势,由于狡猾地使用上述办法,扬长避短,在解决一个个局部问题时,就使自己从劣势变成优势。这样逐步积累的结果,终于使整个力量对比发生了于它有利的转化。
印度如果有明确的抵御外侮的观念,如果能团结一致,就不会败给东印度公司。但这样的观念和行动在当时的印度是不可能有的。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归根结底是封建势力败于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势力,是落后的封建制度败于正在向上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
§§第五章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早期统治和榨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