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完美口语,成就天才宝宝第一步

宝宝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形式,虽然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递信息,但是那些只是一些固定的模式,通常还配合一定的动作语言,且不能随机变化,只有人类才能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使得人类的语言丰富多彩,通过语气、语音的变化又表达出缤纷的内心世界。

语言是人类相互交往的重要条件,也是表达个体思想的工具。语言发展在婴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婴幼儿如能快速掌握语言,就获得了一种更有效的认识工具,加快同成人的交往来增进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也可借助语言把这些知识更好地储存起来,以供应用。

婴儿语言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一般要经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0~3个月简单发音阶段;

第二阶段:4个月~8个月连续音节阶段;

第三阶段:9个月~12个月学话萌芽阶段;

第六阶段:2岁~3岁复合句子的发展,掌握最基本的语言阶段。

第五阶段:18个月~2岁简单句阶段,掌握最初步的语言阶段;

第四阶段:12个月~18个月正式开始学话、单词阶段;

语言发展的六个阶段是一个连续的、有次序、有规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而既有连续性,又有规律性,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要经历这样的语言发展阶段。很多父母可能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发展规律,如果能根据这六个阶段的不同发展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制订口语训练计划,同时注意排除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更有效地帮助宝宝学习语言将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创造最佳语言学习条件

0~3岁是宝宝语言起步和发展最快的时期,聪明的父母在实践中会发现,宝宝在这个时期的语言发展速度惊人,只要稍加引导,就能快速掌握一门语言。而宝宝学习语言不只是得到父母的引导,还需要父母为宝宝创造最佳语言学习条件,让宝宝在与他人交往和在运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因此,必须丰富宝宝的生活,开阔宝宝的视野,促进宝宝思维发展,并且抓住生活中各种能刺激宝宝语言发展的要素。

婴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实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信息,并存储在大脑中,作为发展语言资料,为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做准备。那么,婴幼儿家居和社会语言环境需要父母的高度重视。

1.营造安静的室内环境

婴儿时期,宝宝不具备自由活动的能力,只能趟在摇篮中和妈妈的怀抱里。这时应该给宝宝创设一个安静的、温馨的语言空间,安静的环境能让宝宝注意力集中,当妈妈照顾宝宝时,才能将温柔的声音清晰地传达给宝宝。反之,让婴儿处于吵杂的环境,宝宝容易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被周围过多的声音混淆视听,不利于语言发展基础阶段听觉训练和亲情培养。

2.创设能听、能看、能说的语言环境

宝宝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安静的室内环境,多与社会、大自然、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创设能听、能看、能说的语言环境,通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丰富宝宝的词汇量,获得语言练习的机会,从而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

婴幼儿时期父母要有计划地带领宝宝直接观察各种事物,给宝宝多创造条件,引起他学习的兴趣。如用轻敲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同时改变发声物体的位置和宝宝观察的视线;等孩子1、2岁的时候,将孩子带到户外,如在春天,告诉宝宝春天到了,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树上长出了绿芽,小草绿油油的,小朋友都在公园里玩闹。然后引导孩子仔细观察,鼓励孩子将看到的信息用说话的形式表达出来。下雪天里,让孩子观察雪花的形状,周围景物的变化,教宝宝观察屋顶上、树上、马路上白茫茫的一片,然后再让宝宝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是重复父母的话,也可以是自己的想法,将实际事物和抽象的感觉联系起来。通过观察外界事物,丰富了宝宝的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宝宝充分感受到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在宝宝直接感知中发展了语言。

3.趣味游戏方法刺激宝宝语言行为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宝宝许多时候有了强烈的表达愿望,但由于语言发展没能跟上思维的发展,因此,头脑中想的问题不能很好的用语言表达清楚,使宝宝有时会表现出害羞、胆怯的心理。而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宝宝在游戏活动中能放松心情,缓解紧张不安的情绪,游戏为宝宝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尝试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宝宝的语言行为,达到提高宝宝语言能力的效果。

亲子间的语言游戏对训练宝宝语言能力有更显著的效果,比如和宝宝说“悄悄话”,父母装出很惊奇的样子和宝宝说悄悄话,对着宝宝的耳朵说“洗澡了,洗澡了”,他会觉得十分新奇,并对这个活动充满了热情。对洗澡这件事情的理解也更深刻,当下次再告诉宝宝要洗澡的时候,宝宝会自己往卫生间走,就说明宝宝已经听懂了你的意思。

先弄懂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

3.个月的宝宝可以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1岁左右的宝宝能说出第一个真正的词,但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能掌握好语言。所以,在帮助宝宝学习语言之前应该弄懂,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的语言发展。

经过长期的语言发展研究,我们将影响宝宝语言发展的因素归结为两大类,一是固有的较难改变的身体硬条件,二是各种外在条件组成的软条件。

—硬条件包括宝宝先天发育情况、健康状况、遗传因素、性别等。

1.先天发育情况指宝宝的视觉器官眼睛、听觉器官耳朵以及发音器官声带、舌头、嘴唇等发育是否正常,它们都对于语言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生来就聋的孩子,从小就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是不可能学会说话的;声带、舌头出现问题的孩子,出声、说话都会发生障碍,通过纠正、治疗等方法有机会克服,任之发展也不能很好的掌握语言。

2.健康状况。体弱多病的宝宝,他的语言能力会受到健康影响而发展缓慢,如患有智能不足、先天性器官缺损、脑性麻痹等疾病的宝宝,这些疾病都直接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水平,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发育迟缓,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差,那么他的语言发展也就必定迟缓。必须以特殊的渠道,帮助他们发展语言能力。

3.遗传因素。孩子的语言类型常常和父母的语言类型很相似。可以先了解下家族语言发展情况,如自己小时候开口说话时间早晚,是不是也有过“大舌头”的经历,兄弟姐妹的孩子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情况等,这些收集到的信息也能帮助你更好地弄清影响宝宝语言发展的因素。

4.性别因素。一般来说女孩说话比男孩早。这也受多方面的影响,如男孩好动,在身体方面的要求更多,更喜欢打闹、户外活动等,不知不觉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肢体的发展,语言发展相对缓慢;而女孩更多的喜欢安静,父母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与女孩交流,她们掌握语言的速度相比男孩要快。

—软条件包括语言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差异等。

1.语言学习环境。宝宝掌握语言从模仿成人的发音开始。如果宝宝出生后就脱离了语言的环境或大人从小就很少和小孩说话,那么,孩子很可能就不会说话,或者说话晚,或者发音、组词等较同龄儿童差。另外,电视、广播、歌声等周围的语言环境等对宝宝的语言发展也都有影响,始终处于语言单一的环境中,也会造成孩子说话慢、词汇量稀少、发音混沌的现象。例如,双胞胎宝宝如只限于两个人的世界,语言发展就容易推迟,而独生子女与许多同龄人或年长者交往较多,他的语言发展速度就很快。所以,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宝宝的语言发展也有影响,包括住宅面积的大小、单亲家庭、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促成的隔代教育、父母双方或一方性格内向等。如果住宅面积较小,孩子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与人接触的机会相对增多,特别是与父母的谈话机会增加,无意中听到父母之间的谈话、电视声音等的机会也会增加,这能使宝宝处于各种语言信息的环境中,掌握语言的速度加快,反之,住宅面积过大,房间数目太多,孩子独处的时间反而较长,接触人、物的机会减少;如果父母一方性格内向,则孩子就可能缺少一半的语言刺激。

3.社会、文化和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生活较丰富的孩子语言发展快,在孤儿院度过幼儿时期的孩子,其语言的发展较迟缓,农村经济条件较差,接触的新事物较少,相应的语言刺激机会减少,所以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语言发育一般也要迟些。

完美口语从“胡言乱语”开始

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发音不准、语法错误是初学说话宝宝的普遍现象,这与宝宝的发声器官发育、调节情况和听觉分辨能力等都有关系,家长不需过于担心,更不要认为好笑模仿宝宝的错误语句。

宝宝常见的发声错误有很多,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爸爸”说成“怕怕”等等,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还不能通过模仿发出准确的音。另外,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如“狮子”的发音,尽管父母已经教了许多遍,宝宝还是会说成“希几”,因为他的听觉分辨能力还不足以区分“狮子”和“希几”,在宝宝听来这两个词没有太大的差别,或是就算听出来,但是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较弱,孩子很努力的模仿还是发不准。第三,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发“吃”“狮”的音时,舌向上卷,呈勺状,有种悬空感,以小宝宝的认知能力还不能理解抽象的意思,也不会做这种动作,只会把舌头放平了,于是就发出了错误的音。

常见的语法错误还有对代词、名词、形容词、助词的使用错误。例如,当宝宝还不会用自己的名字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经常出现“妈妈喝水”或是“妈妈渴”,而不会说“宝宝喝水”“佳佳渴”,宝宝的这种自我意识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的宝宝早在1岁多就出现,有的宝宝要等到3岁才出现。这阶段宝宝也不能掌握抽象的人称代词的运动,还没有形成对你我他的认识。如当妈妈说“你爸爸哪去了”的时候,宝宝还不能把“你”替换成“我”,宝宝会说“你爸爸上班去了”,才开始学会使用抽象的人称代词“我”和“我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些错误都是宝宝语言发展中一个自然的阶段,爸爸妈妈没有必要不断纠正宝宝,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规范自己的用词、造句,对宝宝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无需过度拘泥于宝宝的语法错误,对宝宝说的话,要采取肯定的态度,不停的纠正宝宝的语法错误,易使宝宝产生说话的抗拒心理。

★不纠正宝宝语句的错误并不是让宝宝错下去,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用正确的语句说出宝宝要表达的意思,在潜移默化中改正宝宝的语法错误。

★只要宝宝在说话,父母就要认真倾听,表现出对宝宝说话很感兴趣的样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甚至根本不理睬。

★父母最好和宝宝的视线在同一水平上,看着宝宝的眼睛,认真地听宝宝说话,不管听不听得懂,都给予积极的回应。

★“胡言乱语”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说明宝宝的内在语言开始萌芽,开始向着思维方向发展,逐渐过渡到用内在语言指导自己的行为。父母不要贸然打断宝宝的说话。

★尽量放慢和宝宝说话的语速,一字一句地表达清楚,该断句时要断句,让宝宝对你说的话有消化的时间,别不间断地一口气把话说完。

★尽量使用简洁、规范的语言和宝宝说话,对于太小的宝宝少用虚词和复合句,多用简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