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物流信息管理制度与表格(2)
- 物流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 赵涛主编
- 3568字
- 2014-11-28 17:09:25
⑷客户服务查询。
⑸出货资料分析查询。
⑹紧急出货管理。
⑺订单处理异常状况管理。
⑻出货优先顺序管理。
2.出货管理系统各项功能的界定
⑴大区域资料的维护:设定客户所属的大区域类别,可作为销售分析或路径选定的依据。
⑵小区域资料的维护:设定客户送货的小区域划分,较大区域范围更仔细。
⑶路径代号资料的维护:设定客户的配送路径代号,其方式可以有许多种,如一个客户可对应多个路径,以便派车时可弹性调派。
⑷客户形态资料的维护:设定客户不同的通路形态或销售特性,可供销售分析时,作为区分的依据。
⑸客户信用等级资料的维护:设定客户不同的信用等级、额度等资料,作为订单检核的依据。
⑹付款条件资料的维护:设定客户签约时所指定的付款条件,并可作应收账款分析的依据。
⑺卸货条件资料的维护:设定客户指定送货地点的卸货条件,如:巷道宽度、单行道、夜间收货或特定时段收货、送货楼层等。
⑻客户基本资料的维护:客户代号、简称、全名、统一编号、负责人等基本资料,均应记载于客户档案。同时客户的住址,应区分发票住址及数个送货住址,以符合送货的需求。在账款部分,应记载客户的结账日、付款日等资料.作为记账的依据。
⑼价格设定作业:此处的价格设定,是区分不同客户形态而言,因此同一产品对不同形态(或通路)的客户,会有不同的价格。
⑽报价资料的维护作业:对于各客户的报价在此维护,故需记录报价的客户。产品项目、报价有效期间、产品单价及订购基数等资讯。
⑾折扣投定作业:与产品出货时的价格有直接关系,而折扣设定的方法又与公司业务形态有直接关系的,应考虑现行规定是否太复杂,再行整体考量。
⑿出货异动单据(订单)资料的维护:订单的输入有多种方式,如EOS (电子订货系统)、删(标准电子资料交换)、线上输入(指线上作订单检核)、批次输入、掌上型终端机输入等。
⒀订单集结与检核作业:通常订单会在截单时间之后,作批次的检核与集结。本作业的功能即是订单优先顺序排定、信用查核、库存检核与预约、计算各项产品价格及总价、依配送路径交派车系统处理等。
⒁出货单据列印:通常物流中心在此才算库存货物正式离开仓库。
⒂出货签收资料的维护作业:在送交货品时,必须有1联送货明细交客户签收后由司机捎回,作为客户签收货的凭据。若是发生拒收、部分拒收或其他状况时,应注明原因后,由客户签字以明责任。
⒃退、换货作业:退、换货单据之资料,原则上与订单相似,但首先应注意退货之责任认定问题。
⒄紧急出货作业:紧急出货通常是指在截止订单后,客户要求紧急插入订单,或客户要求于特定低于原配送前置时间内送达货品。
⒅库存分配作业:在客户即将断货时,根据特定的变数来分配库存给客户的功能,以减少在某些客户对断货时的罚款。
四、物流中心电子商务化工作制度
⑴电子商务的实现可以简化销售过程的中间环节,因而可以构造一条最简短的流通渠道。
⑵流通渠道可以由专业的流通企业经营,也可由专业的制造企业经营,还可由信息网络服务商来经营。
⑶在企业网站上设置一个跟踪和查询消费者订货状况的接口,供消费者查询从发出订单到订货送到消费者手中过程的订货状况。
⑷订单管理人员负责对订单进行初步检查,首先要检查项目是否填写齐全,然后检查订单的付款方式,并按付款条件将订单分类。
⑸用户订货后,能够将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发货日期甚至运输公司的发货状况查询表格,通过互联网将查询结果及时传送给用户。
⑹当客户的订单转到生产部门时,所需的零部件清单也就自动产生,将所有的零部件备齐通过传送带传送到装配线上。
⑺组装人员将装配线上传来的零部件组装为成品,然后再对成品进行测试。
⑻对于组装好的产品,要用特制的测试软件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后将产品送到包装车间。
⑼经过测试后的产品要放入专门的包装箱中,产品打好包后要进行密封,然后装入相应的卡车运送给顾客。
⑽向顾客发货,并按订单上的日期送到指定的地点。同时提供免费的安装与测试服务。
五、物流信息管理要点
⑴适用性
指信息的处理必须适合企业管理的需要,便于利用。在收集阶段,信息必须完整;在加工阶段,必须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便于传输、利用;在传输阶段,必须适应本企业的要求和情况,寻找相适应的高效的媒介手段;在存贮方面,分类、登记、编码、归档要便于今后查询利用。
⑵经济性
信息的处理必须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经济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以最低的费用获得更多的信息;二是要求以最低的费用获得更有价值和效用的信息。要做到经济,就要建立节约而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
⑶真实性
即信息要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信息管理人员在收集过程中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加工过程中必须防止和减少各种干扰,保证信息不失真。假信息、失真的信息比没有信息危害更大。
⑷及时性
就是对信息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理。一是要求信息管理人员适时地记录、收集出现的各种信息;二是要求以最快速度加工和传递各有关部门。信息具有时效性,其价值与提供的时间成反比,时间上的延误,将会使信息的价值丧失。
六、物流信息收集制度
⑴信息源广泛
要从全面联系来认识事物,在信息收集上,就必须广辟信息来源。只有这样,信息的选择才成为可能。
⑵主动收集信息
人是信息收集的主体,信息的开发、选择、分析都受人的因素的制约。收集者的工作是否主动、自觉,将会决定着收集的好坏、成败。
⑶加强对信息流向的分析
信息流向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表面上杂乱的、偶然的,若作科学分析,仍可以从中抓其内在的必然联系。把握住信息流向,可使信息收集更及时。由于流向分析的预测性质,对重大信息变动,又可早做准备,更具主动性。
⑷准确对信息量值进行区分
不同信息的内涵量不同,量值大的信息在信息群中具主导作用,因而是收集的重点。但信息量值的大小是相对的,会因条件的变化及与其他信息关联程度的不同而增减。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况作具体分析。
七、物流信息加工管理制度
1.信息加工的原则
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信息加工是要整理大量初始性的消息、资料、数据,使其获得精确的定性和定位,对其实质内容加以鉴别,以求真实准确地反映行政管理的活动、对象及其变化。
⑵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未经加工的信息,大多是零散的,各种信息流向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不明显,甚至很曲折。因此要反复进行分析、综合,剖其表象,究其内涵,力求所有信息之间的联系在信息系统中符合逻辑的再现。
⑶物尽其用。这里的物是信息的意思。信息价值的使用具有时效性与条件性,加工时可分别其大小、轻重、缓急。价值不论大小都应认真处理,不得随意废弃。
2.信息加工的方式
⑴分类。对无序相混的信息,按一定的标准如时间、空间、问题、事件等分类,并编制索引、目录,使之达到有序和规范。
⑵比较。对同类信息或连续的信息的比较,可为管理者对行政事务的历史、现状及趋向的分析获得客观依据。
⑶综合。不同时期、不同侧面的信息,经过综合处理,其效用会得到增强,并会由此产生具有新质的概念或结论。
八、物流信息传递管理制度
1.信息传递方式
信息的传递方式很多。按传递方向可分为单向与双向。单向传递包括下行传递和上行传递,其优点是速度快、时效强。双向传递中,所及双方既是信息传输者又是接收者,其优点是反馈及时,易形成对信息的一致理解。按传递手段可分为书面传递、口语传递与电讯传递、激光传递等。这些方式传递的量、速度、范围和条件各具不同要求、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信息传递的要求及保障
信息的传递,不论其方式如何,都必须及时和准确,这是最根本和最高要求。传递迟缓或失真,都会造成决策失误、组织失控与指挥失利。为确保传递及时和准确,应注意:
⑴信道畅通。一是去除不必要的环节,层次设置应合理;二是在每一层次或环节中,接收、反馈、中转的职责要分明。
⑵传递如实。不论是接收或传递,都应实事求是,保证信息可靠,不能任意取舍或歪曲。
⑶体制健全。这包括组织系统和法制健全,统一指挥、依法行政、令行禁止。
(第三节)物流信息管理常用表格
一、物流信息自检表(物流管理职位工作手册211页)
如表6-1
二、物流信息联系处理表(物流管理职位工作手册211页)
如表6-2
三、物流服务质量调查表(物流管理职位工作手册212页)
如表6-3
四、物流服务需求评估表(物流管理职位工作手册212页)
如表6-4
五、物流服务需求确认表(物流管理职位工作手册213页)
如表6-5
六、物流服务反馈情况登记表(物流管理职位工作手册213页)
如表6-6
七、物流服务质量考核表(物流管理职位工作手册213页)
如表6-7
八、客户满意程度调查登记表(物流管理职位工作手册214页)
如表6-8
九、巡检登记表(物流管理职位工作手册214页)
如表6-9
十、物流信息系统运用效果分析表(物流管理职位工作手册215页)
如表6-10
十一、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运用效果调查表(现代物流和生产管理制度与表格精选290页)
如表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