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社交中的心理效应与定律(2)
-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 牧之
- 5534字
- 2014-06-25 15:35:42
管宁看完了,就回到原处继续读书。华歆却完全被这种张扬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书也不读了,跑到街上去看个仔细。
管宁看到华歆的行为很失望。等华歆回来后,管宁拿出刀子把他们共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所谓“道不同者不相为谋”,志向不同,就像两股道上跑的车,怎么也走不到一块去。所以真是没有必要在一起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生观、宗教信仰、对社会时事看法比较一致的人,更容易谈得来,感情融洽。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面,如态度、信念、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相同经历的人容易相处;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世态度、追求目标一致的人更容易相互扶持……
那么人为什么会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呢?
首先,人们与和自己持有相似观点的人交往时,能够得到对方的肯定,彼此之间发生争辩的机会较少,比较容易有安全感。
比如,有两个素不相识的酒鬼因喝醉了酒,同在一辆电车中睡着了。他们一直坐到郊外的终点站。当时又没有返程电车,于是这两个醉鬼之间同病相怜,产生了友情,一起寻找出租汽车,车费两人对半负担。他们愉快地聊着,踏上了归途。这两个酒鬼也许不被别人理解,可是他们之间却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或者说臭味相投。
其次,相似的人容易组成一个群体。人们试图通过建立相似性的群体,以增强对外界反应的能力,保证反应的正确性。人在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团体中活动,阻力会比较小,活动更容易进行。
互补定律
——我们会喜欢与自己形成互补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不仅特征相似的人会相互吸引,而且彼此之间差异较大的人,也能够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如果存在差异,而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又正好成为互补关系,就可以产生相互吸引的关系。这证明人不仅有认同的需要,也有从对方获的自己所缺乏的东西的需要。
那么互补和相似定律是否矛盾呢?它们并不矛盾,因为差异并不一定都能形成互补。互补性的前提是,交往双方都得到满足。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相反的特性就不能够产生互补,甚至还产生厌恶和排斥。比如高雅和庸俗、庄重和轻浮、真诚和虚伪等等,这些就只能造成“道不同者不相为谋”。
或者说,形成相似的那些条件,往往是大的方面,比如人生观、做人处世原则、人生追求等等。这些如果不同,就难以理解,不容易吸引。而形成互补的,往往是相对较小的方面,比较具体的特征。就像人们常说的:“该相似的地方相似,该互补的地方互补。”
互补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交往中的一方能满足另一方的某种需要,或者弥补某种短处,那么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如能力强、有某种特长、思维活跃的人,对能力差、无特长、思维迟缓的人来说,就具有吸引力;依赖性特别强的人愿意和独立的人在一起;脾气暴躁的人和脾气温和的人能够成为好朋友;支配型的人和服从型的人能够结为秦晋之好。试想,如果两个都是支配性的人结为夫妻,那家中还能有太平吗?
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因为别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你的理想,而增加了你对他的喜欢程度。比如,一个看重学历的人,自己又没有拿高学历的机会,会很看重高学历的朋友等等。
任何人都与生俱来地具有一些缺点,而且性格不是那么容易改变。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往往在寻求生活伴侣和事业伙伴时,注意寻找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比如,小张是一个好与人争辩道理且十分任性的人,他找的是一个大大咧咧的老婆。小张之所以喜欢她,是因为她能够让小张从容地依照自己的步调行事,不和他较真,让他很安心。
在事业的合作上,寻找和自己互补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比尔·盖茨原来自己经营微软公司,时间长了,逐渐发现自己在管理方面能力的某种欠缺。而且他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在软件开发上,所以逐渐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工作兴趣也下降了。他逐渐认识到管理方面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为他打理,后来就找到了大学时的同学鲍尔默。而鲍尔默恰恰是个管理方面的天才。他热情万丈,善于影响别人,善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于比尔·盖茨来说烦琐乏味的管理工作,对于他来说则乐趣无穷。这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强强联合,缔造了辉煌的成功。
相互吸引定律
——我们通常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
人大概都有一些自恋,也就是喜欢自己。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谁?恐怕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是自己。人们都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自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符合人的自我中心的本性。比如,如果别人喜欢我们,就比较容易赢得我们的喜欢,而不管他客观上是怎样的人。当然,我们说的是大多数人的情况,而不是所有人。
看看你身边的人,你想过你喜欢的人通常具有哪些特征吗?你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漂亮?还是因为他们聪明?或者是因为他们有社会地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通常喜欢的人,是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他们不一定很漂亮,很聪明,或者很有社会地位,仅仅是因为他们很喜欢我们,我们也就很喜欢他们。这个规律叫做相互吸引定律。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呢?因为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体验到了愉快的情绪,一想起他们,就会想起和他们交往时所拥有的快乐,自然就有了好心情。而且,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为他人对自己的喜欢,是对自己的肯定、赏识,表明自己对他人或者对社会是有价值的。
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好人?——对我好的就是好人。”其实这种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人们大多是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人的。
有些人很善于利用这个心理定律赢得别人的好感。那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表现出喜欢对方的样子。比如推销员,他每天要面对许多从未谋面的人,他也许并不了解那些人,但是,他必须表现出对对方的喜欢,这是为了让对方也喜欢他、接受他,他的生意才好做。
可以说,这个规律在社交场合很具有实用价值。这是赢得别人好感的捷径。你可以经常表现出对别人的兴趣,这就表明对对方有好感,就很容易赢得对方同样的情感回报。
为什么说这条定律是来源于人的自恋心理呢?因为当人们发现一个人喜欢自己,不管对方客观情况是怎样,是否具有让自己喜欢的特点,也会无条件地喜欢对方。人们大概是想象,既然对方喜欢自己,那么一定是他在某些方面和自己相似,认可自己的为人和某些特点,那么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同样喜欢对方呢?
这种心理规律,在某种程度上,也和人们的自信缺乏有关。
一个人如果自我尊重程度较强,较为自信,那么别人表示出来的对他的喜欢和赞扬,对他的影响就不是很大,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对他的作用也就不是很大。而那些具有较低自我尊重的人,往往不喜欢那些给他们否定性评价的人,因为他们极不自信,所以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特别看重别人表达的对自己的喜欢。
在实际生活中,严格地讲,没有人是完全自信的,因此大多数人都特别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就是两个人的相互喜欢是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单方面喜欢开始的。比如,一个女孩开始时对一个男孩并没有多少好感,但是这个男孩子表现出了对她特别喜欢的态度,使这个女孩久而久之,也对这个男孩动心了,最后接受了他的追求。
当然,这个规律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我们喜欢某个并不喜欢我们的人,相反,我们不喜欢的人有时却很喜欢我们。我们只能说在其他一切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人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即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与我们不同。
皮格马利翁定律
——热切期望的事总会发生
古希腊有一个有名的神话故事。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就用它雕刻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这个雕塑太美了,以至于王子爱上了这个雕塑,热切地希望“她”成为一个真正的少女。后来王子的诚心感动了天神,天神就使这个雕像真的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和王子生活在一起。
心理学上用这个故事命名了一个心理定律——皮格马利翁定律。意思是,热切的期望能使被期望的人达到期望者的要求。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开除了。老师说他太笨了,但他的母亲却坚信自己的孩子决不笨。她经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并且亲自辅导爱迪生的学习。在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下,爱迪生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的母亲就像皮格马利翁,爱迪生就像那个雕像。在母亲的热切期望下,爱迪生真的成了母亲热切期望的人才。
那么,这种神奇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呢?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是通过对对方的心理暗示实现的。在爱迪生的例子中,他的母亲对他施行了一种心理暗示,就是“你很聪明”,“你一定会通过自学成才”。这种暗示很强烈,让幼小的爱迪生深信不疑,从而在学习中发挥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对别人的心理暗示有时作用是很大的。这在教育领域里经常可以见到。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布森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里,针对一至六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发展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诉教师说,这名单上列出来的这20%的学生是班上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
八个月以后,心理学家们又来到了这所学校,对18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追踪检测。结果发现他们提供给教师的名单上的那20%的学生,学业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教师们连连点头说,两位心理学家的测验可真准。
其实,各个班级的这20%的所谓更有发展可能的学生,是心理学家们随机抽取出来的。
为什么这种期待心理可以产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因为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种对人格的积极肯定与评价。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需要,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就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人们通常这样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定律:“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当我们希望别人成为我们希望的人时,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信息,告诉他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作为老师和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变得更好,就要尽量鼓励他们,夸奖他们,告诉他们行。如果总是批评他们,暗示他们“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朽木不可雕”,那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会自暴自弃,不求进取,就真的会堕落下去了。
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这个定律。古人说“用人不疑”。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要想使你的员工发展更好,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就应该给他们传递积极的期望。当然,如果一个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下属都是饭桶,一无是处,并经常批评指责他们,那么他们也可能真的变得一无是处。
这个定律对夫妻之间的融洽相处也有影响。我们在结婚前想象自己的另一半应该是什么样什么样,但是结了婚才发现对方还是个“毛坯”,离我们理想中的还有相当的距离。那怎么办?就该由我们把对方改造成“成品”,成为适合婚姻的成熟的丈夫或妻子。为达到这个目的,最好的方法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暗示,就是用自己的期望去影响对方。你要鼓励对方做你希望他(她)做的事,当他(她)做到了,你就说他(她)做的太好了,真是个好老公(老婆)。天长日久,他(她)就被你改造过来了。总之,你不能要求对方一开始就什么都懂,毕竟大家都是在婚姻这个学校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和成熟起来的。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期望让对方知道,并让对方感到你相信他(她)可以做到。
攀比定律
——人们喜欢模仿和攀比别人
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最出色的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据说有沉鱼落雁之貌。她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她这犯病的形态,在别人眼里显得更加妩媚可爱了。
有一天,她正在村里走着,突然,胸口疼痛起来。她紧皱眉头,不知不觉地用手按住胸口。这时正巧迎面走来一位东村的丑姑娘。因为她住在东村,故称东施。东施面貌很丑,她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按着胸口,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东施姑娘就照样模仿起来。她也用手按住胸口,把眉头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便莫名其妙地多看了她两眼。她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
东施效颦,其结果不但不美,反而更丑了。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不了解对方的长处而胡乱学样、生搬硬套的行为。
东施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模仿。模仿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机制,是指有意和无意的效仿和再现与他人类似行为的活动。模仿是学习的基础。人们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离不开模仿。而我们这里说的是日常生活中作为社会行为的模仿。
当我们看到别人有比我们好的条件或东西,我们就倾向于模仿别人。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想变得更好,那么比我们强的人,就成了我们模仿的榜样。
生活中模仿很常见。比如,看见别人留长发,自己也留长发;看见别人穿牛仔裤,自己也穿牛仔裤;看见别人家里怎样装修,自己也怎样装修,等等。但是有的模仿因为差距太大,而显得可笑,比如东施对西施的模仿就是如此。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曾塑造了一个文学形象——“茹尔丹先生”。这个“茹尔丹先生”是个模仿迷。他得知别人家在举办家庭音乐欣赏会,“那么我家也应该有”,于是赶忙去请音乐教师到家里来。服饰穿戴,茹尔丹也处处向“上等人”看齐,却又模仿的很不得体。大白天,他要穿一件据说是“上等人”才有的睡衣;裁缝给他裁错了衣服,编瞎话哄他,他居然也信以为真了。结果,尽管衣服上的“花朵都是头朝下”的,但他只要听说是模仿而致,“那么行啦”,就这样干。
这个形象或许有点夸张,但他之所以成为文学上的经典形象,正是因为它来源于现实生活,非常有代表性。让我们看看周围的“茹尔丹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