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史学名句——通鉴兴衰

1.《国语》简介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出自《国语·鲁语上》)

译文

不使用巨大的房梁,就不能承受屋顶的分量。世上没有比国家更重要的了,而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没有比具有崇高德行更重要的了。

恶有衅,虽贵,罚也。(出自《国语·鲁语上》)

译文

只要犯了法,即使犯法之人的地位很高,也应该受到惩处。

王事惟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出自《国语·周语上》)

译文

在所有的公事当中,最重要的是专力于农业。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妨害农事的。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出自《国语·鲁语下》)

译文

百姓劳作就会因劳累而去思考如何节俭律己,如果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就会让自己的心地变得善良起来;无所事事就会性情放肆,放肆就会忘了善心,没有善心就会滋生作恶之心。

兄弟之怨不征于他。(出自《国语·鲁语下》)

译文

兄弟之间发生了矛盾,不能依靠他人来帮助解决。

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出自《国语·周语上》)

译文

犯了错误能改的人是民众里的上等人。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出自《国语·周语上》)

译文

放开人民的嘴,让他们有话可以说出来,这样,政事的善恶好坏就可以反映出来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

译文

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

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出自《国语·周语中》)

译文

轻举妄动的人做事缺乏思考,骄傲自满的人待人无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出自《国语·周语下》)

译文

学好难如登山,而学坏易似山崩。

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出自《国语·周语下》)

译文

行动时没有什么比小心谨慎、严肃行事更重要的了;居家时没有什么比勤俭更重要的了;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谦让更重要的了;做事情没有什么比咨询别人更重要的了。

夫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彰。(出自《国语·周语下》)

译文

看到混乱出现,如果不警惕,损失就会更多;如果想掩饰自己的过错,只会让过错更加明显地表露出来。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出自《国语·越语》)

译文

拥有了机遇就不要懈怠,机遇一旦错过,就不会重来。老天给予的机会,如果不能好好利用,反而会转变为灾害。

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出自《国语·越语》)

译文

(自然的法则应当是)伟大而不骄傲,勤劳而不自夸有功。

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出自《国语·齐语》)

译文

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做臣子的不像臣子,这是祸乱发生的根源啊。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屡之。(出自《国语·吴语》)

译文

凡是计划一件事,一定要预见到肯定能成功,然后才能实行。

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出自《国语·郑语》)

译文

一种声响不成音乐,没有听头;一种颜色不成文采,没有看头;一种味道不成美食,没有吃头;一种事物没有比较,无法品评。

败不可处,时不可失,忠不可弃,怀不可从。(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

政令败坏的地方不能居住;机遇不能丧失;忠诚的人不能抛弃;只顾着私欲的情绪不能依从。

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

堵塞流水不从发源的地方堵,水必定还要流出来。

时不可失,丧不可久。(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

时机不能错过,即使错过了,也不能延误太久。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

最高明的医生能医治国家的疾病,然后再给人看病。

国斯无刑,偷居幸生。(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

国家如果没有刑法,侥幸于苟且偷生之人就会存在。

君子以为易,其难也将至也。(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

往往你觉得是轻而易举的时候,困难也就跟着来了。

松柏之地,其草不肥。(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

在长满松柏的地方,草长得就不肥美。用来比喻物不两盛。

2.《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战国策》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

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众庶成强,增积成山”。(出自《战国策·东周策》)

译文

由此可见,重臣享有盛名,并非国家之福。所以常言道:“众多成强,增高成山。”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出自《战国策·楚策》)

译文

见到兔子以后再放出猎犬去追并不算晚,羊丢掉以后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迟。

祸与福相贯,生与亡为邻。(出自《战国策·楚策》)

译文

灾祸和幸福相通,生与死紧邻。

兵不如者,勿与挑战;栗不如者,勿与持久。(出自《战国策·楚策》)

译文

兵力不如对方,不要主动挑起战争;粮食不如对方充足,不要打持久战。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出自《战国策·楚策》)

译文

法令严明,士兵就不会畏惧困难、贪生怕死。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出自《战国策·楚策》)

译文

因钱财而结交的,钱财尽了交情就绝了;因美色而结合的,容颜像鲜花凋谢衰落,情感也就改变了。

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

凡是追求最高道德的人都不去附和俗人的意见,成就伟大功业的人都不会去与众人商议。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

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要为他们作长远打算。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

愚蠢的人在事情发生以后还看不明白,而聪明的人却能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有所察觉。

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

违反古代的礼仪不宜非议,遵循古代的礼仪不值得称道。

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

癫狂的人欢乐,聪明的人为他感到悲哀,愚蠢的人高兴,贤明的人为他感到难过。

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于求善也。(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

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不随便怀疑;跟自己不同的意见,不轻易反对。这才是大公无私、寻求真理的态度。

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

圣人认为,无故得到利益,必然会招来灾祸。

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而辞顺。(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

有才能、有道德的人,肩负重任而行动肃敬,谦逊有礼;聪明、有见识的人功劳大而言辞和顺。

并骥而走者,五里而罢;乘骥而御之,不倦而取道多。(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

与骏马一同奔跑,五里路就会感到疲惫;而骑着骏马跑,不但自己不累,跑的路还要多。比喻领导者如能很好地使用人才,既可以让自己轻松,又可以将事情做好。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

君主的儿子,是骨肉之亲,尚且不能倚仗没有功勋的高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长期守住金玉珍玩,更何况是做臣子的呢!

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

身上装着贵重宝贝的人不走夜路,能建大功的人不轻敌。

夫孪子之相似者,惟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惟智者知之而已。(出自《战国策·韩策》)

译文

非常相像的双胞胎,只有他们的母亲才能分辨出来;利与害相似的事情,惟有明智的人才能区别开来。

贵其所以贵者,贵。(出自《战国策·韩策》)

译文

尊重应该尊重的,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出自《战国策·韩策》)

译文

走夜路的人,可以保证自己不做坏事,但却没有办法让狗别对着自己乱叫。比喻人可以行得正、做得端,但却不能阻止别人的议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风萧萧啊易水寒,壮士一去啊不复还!

使除患无至,易于救患。(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假如祸患能在发生前就被消灭,这比祸患发生了再去补救要容易得多。

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早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贤明的君王,功业建立后就不能半途而废,因而才能名垂青史;有先见之明的人,获得名誉后就不可毁弃,因而才能被后人所称颂。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善于开创的不一定善于完成,有好的开端未必有好的结局。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古代的君子在交情断绝时也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离开本国时,也不为自己的名节辩白。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道德高尚的人不靠损害他人的手段做有利于自己的事,仁爱的人不危害别人来求取功名。

骄主必不好计,而亡国之臣贪于财。(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骄傲的君主一定不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亡国的大臣都贪图财富。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不能用厚禄来偏私自己亲近的人,应该把它授予功劳大的人;不把官位随便封赐给自己喜欢的人,要让能够胜任的人任职。

谋者皆从事于除患之道,而先使除患无至者。(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凡善于谋划的人都注重防范灾祸的方法,先把灾祸除掉,使它不发生。

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要多听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意见,不要总想听别人说自己的好话。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戚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出自《战国策·魏策》)

译文

当专诸刺杀王僚时,彗星遮盖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虹穿过了太阳;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在宫殿上扑击。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士人,满腔的怒气还没有发泄出来,预兆就从天而降,加上我就是四个人了。所以士人要发怒,两具尸首就要倒下,五步之内鲜血四溅,天下人穿白戴孝,今天就要这样了。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出自《战国策·魏策》)

译文

糊涂人的祸患是把聪明人当成糊涂人。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出自《战国策·魏策》)

译文

别人对我有恩德的时候,千万不能忘掉;自己有恩于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能老记着。说明人应知恩而知图报,应施恩而无所求。

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

在千里之内出现一个高尚的人,就像和他并肩站着那么近;在百世之间出现一个圣贤,便如一个接一个而来的那么多。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

如果没有年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

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为沮。(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

自己能够了解别人,所以即使有人非议那个人,他也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力。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斗;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

狡兔三窟,才可得以免死。如今殿下只有一处落脚点,尚未能得以高枕无忧。

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

智者不去做违背时势、有损利益的事,勇士不去做害怕死去而毁掉荣誉的事,忠臣总是处处为君王着想而后才想到自己。

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

去掉外饰,还原真实面貌,就会一生不蒙受羞辱。

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

计谋一旦泄露,就不会成功;遇事犹豫不决,就不会建立美名。

善为国者,顺民之意。(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

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顺应人民的意愿。

圣人从事,必借于权而务兴于时。(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

圣人开创事业,必然借助于权势并利用时机而兴起。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出自《战国策·中山策》)

译文

有相同欲望的人会相互嫉恨,而有同样忧虑的人则会相互亲近。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

做任何事情总有个开头,但是很少能做到善始善终。

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

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就像冬夏的循环一样;事物发展到它的极致,就会有危险,就像堆积起来的棋子一样。比喻物极必反、积高必危。

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

奖赏必须落实到有功者的身上,刑罚必须施加给有罪的人。

敌不可易。时不可失。(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

敌人不可以轻视,时机不可以错过。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

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必须先使人民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先广施仁政。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那么天下自然可以获得。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

如今齐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个城邑,宫中妃嫔、左右近臣,没有不偏私于大王的,朝中大臣没有不畏惧大王的,齐国上下没有不求于大王的,可见,大王实在被蒙蔽得厉害!

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

罢免无能的人,裁撤无用的机关,废除多余的官吏,杜绝私人的请托。

弗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

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就高谈阔论,便是不明智;如果知道了而不谈论,就是不忠诚。

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

胜利了不骄傲,所以能使人信服;约束自己不发怒,所以能使邻国顺从。

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

圣人不能制造时势,但时机一旦来临就不会失去。

计有一二者难悖也,听无失本,末者难惑。(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

有多个策略,就不容易糊涂;听取意见不忘掉根本,便不容易被人所迷惑。

3.《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译文

不能让天下的百姓受苦而一个人获利。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译文

耳力好能听得远,视力好能看到微小的东西。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

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

燕子和麻雀怎么能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

难道那些做王侯将相的,都是天生的贵种吗?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只能抵挡一个人的剑法,不值得学习,要学,就学抵抗万人的兵法。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别人是刀和砧板,自己是放在砧板上被宰割的鱼和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能怎么办呢?虞姬啊虞姬把你怎么安排?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做大事不要顾及细小的枝节,讲大礼展出不用顾及小的谦让。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先采取行动就可以控制别人,后采取行动则会被人所控制。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

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

大风刮起来啊云彩飞扬,声威遍海内啊回归故乡,怎能得到猛士啊守卫四方!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出自《史记·魏世家》)

译文

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出自《史记·魏世家》)

译文

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不烧完,火就不会灭。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灭危害,只能使危害扩大。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译文

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出自《史记·楚元王世家》)

译文

安危与否在于发布什么法令。存亡与否在于任用什么人。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其末立见。(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译文

一个有才能的人身处世间,就好像把锥子装进口袋,立刻可以看见锥尖从口袋里钻出来。

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出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译文

强弓射出的箭,到了落地的时候,力量已尽,就连薄绢也射不穿;疾风刮到最后,微弱的连大雁的羽毛也飘不起来。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

听了批评的意见,能自我反省的叫做聪明,能主动检查自己的叫做明智,能克制自己私心的叫做有力量。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

不顺耳的话像良药一样,甜言蜜语却像病菌一样。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

法令不能施行,是因为当官的人带头知法犯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史记·管宴列传》)

译文

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出自《史记·管宴列传》)

译文

处理政务的人,应善于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出自《史记·管宴列传》)

译文

相识的人很多,知心朋友却极少。

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出自《史记·陆贾列传》)

译文

骑马打下来的天下,怎么可以还在马上治理呢?比喻可以用武力得天下,但却不能再用武力来治理天下,而是应讲究治术。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

能实行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够说清楚,能说清楚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地去实行。

隐忍就功名。(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译文

暗中克制忍耐来成就一番功业。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译文

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一大堆不重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能够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诽谤,积累下来也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出自《史记·春申君列传》)

译文

到了应该作出决断的时候,而不能决断,反过来就要遭受祸害。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译文

太阳中午以后就会偏斜,月亮圆满以后就会亏缺。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译文

大丈夫甘愿为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去修饰容貌。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

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大海没有挑拣细小的溪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为国之君,不推却百姓,就能申明他的美德。

慈母多败儿而严家无格虏。(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

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

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地位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生活贫困。

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

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稳步向前。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

坐人家车子的,要与人家共患难;穿人家衣服的,要替人家的事分忧;靠人家养活的,要为人家的事拼命。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

打了败仗的将领,不能再谈论勇敢;亡了国的士大夫,不能再谋划兴存的事情。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

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难,但失败却非常容易;时机要得到很难,但失去却十分容易。说明要有所作为,一定要抓住时机。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译文

价值千金的狐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制成的;楼台亭榭的椽木,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能建成的;夏商周三代的功业,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能完成的。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译文

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

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先以国家的危急为主,个人的恩怨为次。

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两只老鼠在洞中争斗,哪一个更勇敢些,哪一个就能获胜。

兴必虑衰,安心思危。(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译文

兴盛时要考虑到衰败,平安时要想到时刻都会有危险。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出自《史记·游侠列传》)

译文

人说话必须讲信用,做事要果断,已经许下的诺言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去履行。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出自《史记·屈原列传》)

译文

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出自《史记·屈原列传》)

译文

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他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出自《史记·屈原列传》)

译文

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蜕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出自《史记·屈原列传》)

译文

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出自《史记·屈原列传》)

译文

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译文

善于经营的商人总是将自己的财富隐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修养深厚的君子总是谦虚忍让,看起来就像愚鲁的人一样。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译文

家中有千金,不坐在堂屋檐下。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译文

女子无论美丑,入宫便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与不贤,一旦走上仕途,难免会受到怀疑。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士之谔谔。(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

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领狐腋,一千个随声附和的人,抵不上一个正色直言的人。

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译文

事物发展有它必然的归宿,人情世态有它本来的面貌。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

不叫则罢了,一叫就会使人震惊。

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序》)

译文

如果商人不做买卖,粮食、物品和财富就无法流通;如果掌管山泽的人不开发利用资源,那么财富就会减少。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

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才能来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物价低廉,他们就寻求买货的门路,物价昂贵,他们就寻求销售的途径,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

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

致富没有固定的行业,财货也不会总是属于某一个人。对于有能力的人,财富就像车的辐条一样聚集在车轴的周围,对于没有能力的人,财富就像破碎的瓦片一样,很快就消失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

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

礼产生于富而废弃于贫困,所以君子富有可表现其美德;平民富有也可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鱼生在深渊里,而兽聚集在深山里。人富裕了仁义也会归附。

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

经商的人多了,就会使粮食生产不足,而货物有剩余。说明农、商之间要平衡发展。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

在没有财力的时候,应该努力创造财富,等到有了一些财富后,就要靠才智来经营;财富多了,就要努力争取赚钱的时机,这才是发财的常理。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

货品的价格上涨到极高时就会降下来,下跌到极低时就会涨上去。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

当货品的价格极高时,就要像扔掉粪土一样赶快抛售;当货品的价格极低时,就要像购买珍宝一样趁机购买。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译文

受人一顿饭的恩惠也要报答,被人瞪一眼的怨恨也要报复。反映的是古人恩怨相报的标准。现常用“睚眦必报”来形容人斤斤计较的做法,含有贬义。

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出自《史记·吴王濞传》)

译文

同是坏人就会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爱好相同就会互相挽留;志同道合就会互相成全。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出自《史记·郑世家赞》)

译文

为了追求钱财、权势而结交的朋友,一旦权势、钱财不存在,交往就疏远了。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出自《史记·魏豹列传》)

译文

人的一生,就好像骏马从一条缝隙上飞驰而过一样,瞬间即逝。

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译文

由此可见《礼》是用来节制约束人的,《乐》是用来诱发人心平和的,《书》是用来述说政事的,《诗》是用来表达情意的,《易》是用来讲变化的,《春秋》是用来论述道义的。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译文

礼是禁绝坏事于发生之前,法规施行于坏事发生之后;法施行的作用显而易见,而礼禁绝的作用却隐而难知。

飞鸟尽,良弓藏。(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译文

飞鸟被捕完了,良弓自然要收藏起来。

4.《汉书》简介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史学家章学诚曾在《文史通义》中说过:“迁史不可为定法,固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桃之宗焉。”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史风汉”、史班或班马并称,两书各有所长,同为中华史学名著,为治文史者必读之史籍。

《汉书》尤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出自《汉书·高帝纪上》)

译文

出兵征战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战事所以不会取得胜利。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出自《汉书·宣帝纪》)。

译文

有功不奖赏,有罪不惩罚,即使是尧舜这样的明君也不能教化天下。

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出自《汉书·元帝纪》)

译文

国家要兴旺,必须尊敬老师,重视教育。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出自《汉书·元帝纪》)

译文

老百姓在一个地方住得时间长了,就不愿离开故土,这是百姓的天性;亲人能够相聚在一起,这是人们的愿望。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出自《汉书·武帝本纪》)

译文

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小地方,也定有忠诚守信的人。三个人并肩走路,也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出自《汉书·楚元王传》)

译文

多疑的人,容易被谗言所左右;优柔寡断的人,容易让恶人的邪说钻空子。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

普通的玉石不经过琢磨,就显不出其文采;君子不学习就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也。(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

按照才能高低授给官职,凭借德行高低来定职位,这样就把廉和耻、贤德与不肖分开了。

不教而诛,谓之虐。(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

事先不进行教育,一旦有所触犯就处罚或者杀掉,这叫做暴虐。

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

才华不出众的人,不管任职多久,还是只能做个小官;才华卓越的人,即使任职的时间不长,一样可以作为辅佐之臣。

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出自《汉书·礼乐志》)

译文

教化是治国所依仗的,刑法在治国中只是起辅助的作用。

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出自《汉书·食货志》)

译文

在寒冷的天气,人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冬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出自《汉书·萧望之传》)

译文

朝廷里没有敢于直谏的大臣,君王便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国家没有通达事理的人,便不会听到至理名言。

君子独处,守正不挠。(出自《汉书·刘向传》)

译文

有德行的人单居独处,也坚守正道,不肯屈从。

夫妇之道,有义则和,无义则离。(出自《汉书·孔光传》)

译文

夫妇之间的相处规则是,彼此有情有义就在一起,彼此没有情义就分开。

侈而无节,则不可赡。(出自《汉书·严安传》)

译文

奢侈无度而没有节制,就不可能充裕。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译文

那时是一种情况,现在是另一种情况,情况有了变化,怎么能同日而语呢?

乐太盛则阳溢,哀太甚则隐损。(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译文

过于高兴就会散溢阳气,过于哀伤就会减损阴气。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出自《汉书·伍被传》)

译文

真正听觉灵敏的人,人家在没有说之前,便已经有所耳闻了;真正目光锐利的人,在事物还没有出现之前,便已经觉察到了。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出自《汉书·司马迁传》)

译文

总是想要在国家有危难之际,奋不顾身地去报效国家。

款言不听,奸乃不生。(《出自《汉书·司马迁传》)

译文

不听假话,就不会产生邪恶的事。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出自《汉书·枚乘传》)

译文

福祸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除去它的根源,灾祸又如何产生呢?

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出自《汉书·枚福传》)

译文

就是把伯乐的相马经反复默诵,背得滚瓜烂熟,也无法在集市上买到千里马。

百闻不如一见。(出自《汉书·赵充国传》)

译文

听别人说一百次,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次。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出自《汉书·苏武传》)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只有杀身成仁的,没有因贪生而损害仁义的”,“出使在外,不辱没君王的使命”,苏武能做到这一点。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出自《汉书·王嘉传》)

译文

群众都怨恨你,即使没有病也会死掉。

既往不咎,来事之师也。(出自《汉书·李寻传》)

译文

事情过去了就不要追究了,可以作为将来做事的借鉴。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出自《汉书·贾谊传》)

译文

安定和危乱都不是只经过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实现的,这有一个量变的过程。

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出自《汉书·贾谊传》)

译文

利益不要随便去求取,祸害也不要苟且躲避。

兵骄者灭。(出自《汉书·魏相传》)

译文

认为自己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然会打败仗。

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出自《汉书·杨王孙传》)

译文

不在无用的事情上耗费工夫,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耗费钱财。

毒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出自《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译文

好的药虽然苦口,但利于治病;忠言虽然刺耳,但有利于自己修养品行。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出自《汉书·陈胜项籍传》)

译文

先行动就能把对手制伏,后行动就会被对手制伏。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出自《汉书·岑彭传》)

译文

人总是苦于不知足,得到了陇地,还想要得到蜀地。形容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止境。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出自《汉书·陆贾传》)

译文

国家太平时,应注意发挥宰相的作用,让国家繁荣昌盛;国家危乱的时候,应注意发挥大将的作用,使国家免于危难。

5.《后汉书》简介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为“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

应该像面临着深渊一样,像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反水不收,后悔无及。(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

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说错话、做错事,后悔也来不及了。

车如流水,马似游龙。(出自《后汉书·马皇后纪》)

译文

车辆像流动的水,马匹像行走的龙。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出自《后汉书·臧宫传》)

译文

舍弃近的寻求远的,辛勤却没有成效;舍弃远的寻求近的,安逸却有结果。

传闻之事,恒多失实。(出自《后汉书·臧宫传》)

译文

传闻中的事情,大多数都是不真实的。

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出自《后汉书·申屠刚列传》)

译文

功劳大得是全天下第一的人,地位很难安稳;威名比国君还要大,生命则很难保全。

疾风知劲草。(出自《后汉书·王霸传》)

译文

只有经过猛烈大风的考验,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出自《后汉书·郦炎列传》)

译文

骑着骏马,抱着美玉,却遇不到伯乐和卞和。

败不可悔,时不可失。(出自《后汉书·冯衍列传》)

译文

既然失败了,就不必老是后悔,重要的是抓紧时机再干一番。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出自《后汉书·赵典列传》)

译文

大丈夫应该像雄鸟那样展翅高飞,怎么能像雌鸟一样伏在那里?

得拘絜而失才能,非立功之实也。(出自《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译文

为保身自洁而不去发挥才能,这样的人哪里能为国立功呢?

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出自《后汉书·耿纯列传》)

译文

芳香的鱼饵下面肯定有上钩的大鱼,丰厚的奖赏必定能找到不怕死的人。

宽小过,总大纲。(出自《后汉书·班超列传》)

译文

要宽恕小的过失,抓住大事。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出自《后汉书·班超列传》)

译文

狐狸将死的时候总是把头朝向自己生活过的山丘,代马不论走到哪里都依恋着北面吹来的风。

乘人之危;非仁也。(出自《后汉书·盖勋传》)

译文

趁着别人遇难的时候,而去要挟、侵害人家,这不是有道德的人做的事情。

冤则呼天,穷则叩心。(出自《后汉书·张奂传》)

译文

遭受冤枉时就呼天抢地,困顿失意时就顿足捶胸。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出自《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译文

应当作摧毁万物的秋霜,不要做被关在木笼里待宰的羔羊。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出自《后汉书·虞诩传》)

译文

立志不要从容易的方面着手,做事情不要回避困难,这是做人臣的本分。如果没有遇到盘根错节,怎么能够知道刀是否锋利呢?

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出自《后汉书·孔融传》)

译文

怎么可能会有鸟巢毁坏了而鸟蛋不被打破的呢?

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出自《后汉书·孔融传》)

译文

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不一定出众。

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出自《后汉书·窦武列传》)

译文

不记得以前的失误,又重犯以前的错误。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译文

大丈夫立志,穷应该更加坚强,老应该更加雄壮。

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译文

听信传闻不如亲眼所见;只看着影子不如直接观察事物的形状。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出自《后汉书·陈蕃列传》)

译文

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会只顾着自己一家呢?

浊其源而望清流,曲其形而欲景直,不可得也。(出自《后汉书·刘般传》)

译文

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出自《后汉书·杨震传》)

译文

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不知道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后汉书·广陵思王荆列传》)

译文

只要有至诚之心,就是金石也能断开。

既朽不雕,衰世难佐。(出自《后汉书·皇甫嵩列传》)

译文

木头已经烂了,就不要再雕琢了;世道已经衰败了,就难以辅佐了。

兵有奇变,不在众寡。(出自《后汉书·皇甫嵩列传》)

译文

用兵变化莫测,并不在于人多人少。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出自《后汉书·荀悦列传》)

译文

得和失是暂时的,荣和辱则是长久的。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出自《后汉书·陈忠列传》)

译文

一个小小的蚂蚁窝可以导致堤坝被水冲毁,一个小小的针眼可以使气体全部跑出。

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出自《后汉书·冯衍列传》)

译文

灾害的发生常常因为有所疏忽,祸患的发生是因为在细微之处有所失察。

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知其善。(出自《后汉书·爰廷列传》)

译文

喜欢一个人就不会觉察到对方的过失,憎恶一个人就不会感觉到对方的优点。

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出自《后汉书·卓茂列传》)

译文

性格厚道、心胸宽广的人近乎仁慈,受到了冒犯而不计较的人近乎恕道。

苍蝇之飞,不过十步;自托骐骥之尾,乃腾千里之路。(出自《后汉书·隗嚣传》)

译文

苍蝇飞起来,不过十几步之远;可是它附随在骐骥的尾巴上,便可腾飞千里。

安平则尊道术之士,有难则贵介胄之臣。(出自《后汉书·桓谭列传》)

译文

天下安定太平,就推崇有学问的文士;天下动乱危难,就重视满身甲胄的武士。

官无二业,事不并济。(出自《后汉书·张衡列传》)

译文

为官之人不能身兼其他职位,做事情不能许多事情一起做。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出自《后汉书·桓潭冯衍列传》)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是“取”,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东西也是“取”。

成功于一时,重业于万世。(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译文

成功是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取得的,但声名业绩却世代相传。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出自《后汉书·宋弘传》)

译文

在贫困卑贱中结识的朋友不要忘记;和自己共度艰难岁月的妻子不应抛弃。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出自《后汉书·爰延列传》)

译文

与好人结交能增教益,与坏人结交会熏染邪念。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译文

好男儿应当为国家而战死沙场,用战马的皮包裹着自己的尸体回来安葬啊!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译文

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喝盗泉的水,廉洁清正的人不会吃别人带有侮辱的饭食。

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译文

大树将要倒下,不是一根绳子就能拉住的。用来比喻国家衰败,大势将去,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挽救的。

6.《三国志》简介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

建大业者,不拘小节。(出自《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译文

创造宏伟事业的人不拘泥于小节。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译文

让国家安定的办法,在于让国家兵力强大,粮食充足。

兵者凶事,不可为首。(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译文

战争是凶残、危险的事情,不能首先发动战争。

蝮蛇蛰手,壮士解其腕。(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泰传》)

译文

壮士的手被毒蛇咬伤以后,就立即砍断手腕,以免毒性蔓延到全身。

一日纵敌,患在数世。(出自《三国志·魏书·张既传》)

译文

放纵敌人一天,而祸患在于几代。

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出自《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

译文

与人们一起分享自己欢乐的,人们一定会为他的忧愁而忧愁;与人们一起分享自己安逸的,当他陷于危难时,人们一定会帮助他。

不下殿堂之上,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出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译文

人在殿堂上还没有下来,就能取得千里以外战场上的胜利。

兵者不可豫言,临难而制变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译文

用兵打仗是不能预先设定的,只能是临阵随机应变。

冀以晨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岁月。(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译文

希望用微博的尘雾补益山海,用微弱的烛光为日月增辉。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译文

一本书读的次数多了,书中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动则三思,虑而后行。(出自《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译文

行动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考虑周全后才可以采取行动。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出自《三国志·魏书·杜恕传》)

译文

安定民心,在于增加国家的财富,如果想增加财富,应该主要致力于发展农业和节省开支。

当官不挠贵势,执平不阿所私。(出自《三国志·魏书·杜恕传》)

译文

当官的不向那些有权势的人屈服,主持公道不偏袒那些与自己有私交的人。

才可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出自《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译文

才干是用来做大事的,因此才干大的能做成大善事,才干小的能做成小善事。

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出自《三国志·魏书·华歆传》)

译文

掌握国家大权的帝王以百姓作为他的根基,而百姓又以衣食作为他们生活的根本。

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出自《三国志·魏书·何夔传》)

译文

上天佑助的,是顺应天时的人;人民佑助的,是守信于民的人。

龙骧虎步,高下在心。(出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译文

如龙腾虎跃般威风,因时制宜。

万目不张举其纲,众毛不整振其领。(出自《三国志·魏书·崔林传》)

译文

渔网张不开就提起网绳,裘毛不整齐就提起衣领。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出自《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

译文

挽救受寒的人没有比贵重的皮衣更好的了,阻止诽谤之言不如自我完善。

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出自《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

译文

将领要把勇敢作为根本,在行军打仗时配合智谋使用。

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也。(出自《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译文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开始的话,就不会有好的结局。

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出自《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译文

海洋由于汇合河流而辽阔,君子通过具备广博的知识而弘大。

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其非人,虽亲不授。(出自《三国志·蜀书·许靖传》)

译文

如果能得到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一定推举他;如果他不是人才,即使是亲人也不任用。

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出自《三国志·蜀书·许靖传》)

译文

爵位高的人其忧患也深,俸禄重的人其责任也重。

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出自《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译文

一般人在评价时,总是称赞成功的,诋毁失败的;抬高在上位的,贬低在下位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出自《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译文

人的想法不相同,好比各自的面孔一样。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文

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求在诸侯之中闻达显贵。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文

能够认清当时形势的人才是俊杰之士。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文

只要犯了法,即使是家人亲友,也要处罚。

集众思,广忠益。(出自《三国志·蜀书·董和传》)

译文

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地吸取有益的建议。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出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译文

立志行万里的人,不会中途止步;想统一天下的人,不会对小事耿耿于怀而贻误大事。

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出自《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译文

对于读书这件事,最怕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害处的。

一夫不耕,有受其饥,一妇不织,有受其寒。(出自《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译文

一个男人不耕地有人要因此挨饿;一个妇女不织布,有人要因此受冻。

人君不亲小事,百官有司各任其职。(出自《三国志·吴书·步骘传》)

译文

君主不亲自处理小事,百官和主管部门各自承担他们的职责。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译文

蛟龙一旦得到云雨,必定腾飞上天,终究不是池中之物。

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出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译文

良药苦口,只有生病的人才能品出甜味;忠言逆耳,只有通达的人才能接受规劝。

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乐而亡。(出自《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译文

有道的君主,是用康乐使百姓欢乐;无道的君主,是用康乐使自己快乐。使百姓欢乐的君主,他自己的欢乐更长久;使自己快乐的君主,得不到欢乐就会灭亡。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出自《三国志·吴书·孙奋传》)

译文

福事的到来是有原因的,灾祸的到来是渐渐积累的。

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出自《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

译文

成就大的事业并不难,难的是得到有才能的贤人;得到贤人并不难,难的是使用他们;使用他们并不难,难的是恰当地任用他们。

7.《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而编成。《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详细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关于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出自《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

译文

有德之人以自己的才智做好事,无德之人以自己的才能去干坏事。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出自《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

译文

礼存在的意义在于分辨贵贱、区分亲疏、裁决万物,处理日常事情。如果没有名位约定,就不能相应地显扬;不享有标志名位、爵号的器物,就不该树立相应的形象。只有用名位来分别称呼,用器物来分别标致,这样,上上下下才能井然有序,分明不乱。这就是礼的精华所在。如果名位、器物都没有了,那礼又怎么能单独存在呢!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就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出自《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

译文

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从微小之处产生而逐渐发展明显的,圣贤深思远虑,所以能够谨慎地对待微小的变故,及时予以处理;一般人见识短浅,只能等到弊端发展为大的灾害才设法挽救。矫正处于萌芽阶段的小错,用的力气小,收到的功效大;挽救已经发展为十分明显的大害,常常是竭尽全力也不能成功。

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出自《资治通鉴·周安王二十五年》)

译文

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沉溺于别人的赞扬声中,十分的糊涂;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地阿谀奉承,是无比的谄媚;君主糊涂而臣下谄媚,以这样的方式来统治百姓,百姓是不会与君臣同心同德的。长期这样发展下去,国家离灭亡的那一天就不远了。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出自《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年》)

译文

和普通百姓不能谋划事业,但是可以与他们一起分享事业的成功。讲求高尚道德的人总是与世俗格格不入,想要建立大功业的人不能和普通人谋划大事。因此,贤明的人治国只要可以使国家强大起来,不会拘泥于过去的老做法。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出自《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年》)

译文

智者创制法规,愚笨的人墨守成规;贤明的圣人变更礼法,无能的人因循守旧。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出自《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年》)

译文

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制,维护礼制最重要的是界定地位。界定地位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出自《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

译文

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来说,任命有才能的人为官,按照礼制确立法律政策,以仁爱之心安抚百姓,凭借信义结交邻邦。因此官员由有才干的人担任,政事得到礼教的节制,百姓人心归向他的德行,四邻亲附他的恪守信义。这样,国家则会安如磐石,炽如火焰,触犯它的一定会被撞得粉碎,冒犯它的一定会被烧得焦头烂额。即便是有强暴的敌国存在,又有什么值得畏惧的呢!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出自《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一年》)

译文

得人心者兴盛,失人心者灭亡。倚仗仁德者昌盛,凭借暴力者灭亡。

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出自《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

译文

治理国家的君主如果提倡礼仪,就可以称王,树立信誉就可以称霸,玩弄权术则必然灭亡。

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出自《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

译文

国家集中了天下的利益和权势,有道的人主持,可以得到大的安乐、大的荣耀,成为幸福的源泉。无道的人主持,却会招致大的危险、大的拖累,有君王的地位还不如没有;等到形势极度恶化,君主即使想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也做不到了。

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出自《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

译文

倡导礼仪的人才能称王,政治清明的人可以使国家富强,招揽民心的人可以使国家安定,而聚敛财富的人只会灭亡。

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出自《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

译文

您不担忧近在百里之内的祸患,反倒看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威胁,谋划事情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

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形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宜、进退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实也。故策同、事等而功殊者,三术不同也。(出自《资治通鉴·汉高帝三年》)

译文

确立决定胜负策略的方法,要点有三:一是形,二是势,三是情。所谓形,说的是整体来看得与失的趋向;所谓势,说的是对临时情况灵活应付和对进与退随机应变的形势;所谓情,指的是意志坚定还是懈怠的实际心理。所以采用的策略相同,所遇的事情性质也相同,而取得的功效却不一样,即是由于这三个方法运用的不同的缘故。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出自《资治通鉴·汉高帝三年》)

译文

国君把百姓当作天,而百姓则把粮食当作天。

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出自《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十年》)

译文

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的准绳,只有善于运用法律的人,不分关系亲疏,严格执法,无所回避,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不敢依仗权势而触犯法律。

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出自《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元年》)

译文

继承一个大治的朝代,就实行与原来相同的治国之道;继承一个政治昏乱的朝代,就一定要改变治国之道。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未节也。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出自《资治通鉴·汉武帝元朔元年》)

译文

“国家虽大,喜好战争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必定危险。”愤怒是悖逆之德,兵器是不祥之物,争斗是细枝末节。那些致力于战伐争胜、穷兵黩武的人,最后没有不悔恨的。

孔子曰:“智者见变思形,愚者睹怪讳名。”天道无亲,可为祗畏。(出自《资治通鉴·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

译文

孔子说:“聪明的人,见到灾变,应该考虑它形成的原因;愚蠢的人,见到怪异,却假装没有看见。”正因为天道不论亲疏,所以,才可敬可畏。

天下有道,君子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而莫敢不服。天下无道,君子襄包不言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出自《资治通鉴·汉灵帝建宁二年》)

译文

国家政治清明,君子在大庭广众之中义正词严地指责小人,而没有不服的。国家政治腐败,君子闭口不言,以此躲避奸臣的谗言之祸,但往往避免不了。

《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言天之赏罚,随民言,顺民心也。(出自《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四年》)

译文

《尚书》说:“上天聪敏明察,实际上是人民聪敏明察,上天显赫威灵,实际上是人民显赫威灵。”这是说上天的奖赏和惩罚随从民意,顺应民心。

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长久者。(出自《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译文

自古以来帝王无一贪好奢侈而能长久立国的。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出自《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

译文

大丈夫答应他人一句话,再给千金也不能有所改变。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译文

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译文

效法上等的,仅得其中,效法中等的,不免只得其下。

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

译文

周朝取得天下,更加修行仁义;秦朝得到天下,一味崇尚暴力,这就是长短得失的不同。所以说打天下可以通过战争,守成则不可以不顺应民心。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

译文

人们要想看到自己的形象,必须用明镜来自照;君王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听取忠臣的进谏。

有教无类。(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

译文

对于教育对象不应该区分亲疏贵贱。

自古上书不激切,不能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焉,惟陛下裁察!(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八年》)

译文

自古以来上书言辞不激烈,则不能打动君主的心,这就是所谓的狂夫之言,圣人从中加以择纳,希望陛下明察裁断。

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以蓄积多少,在于百姓苦乐。(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译文

自古以来,国家的兴亡,不在于积蓄的多少,而在于百姓的苦乐。

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译文

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难啊。

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六年》)

译文

因官职而去选择人才,不可仓促行事。任用一位君子,则许多君子都会来到;任用一位小人,则其他小人会竞相进身。

用兵之道,抚士贵诚,制敌贵诈。(出自《资治通鉴·唐高宗永隆元年》)

译文

用兵之道,安抚士卒贵在诚心诚意,克制敌人则重在使诈。

人之慕名,如水趋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出自《资治通鉴·唐高宗上元元年》)

译文

人们羡慕声名的本性,就像水必然向下流一样,在上位的人喜欢什么,在下位的人喜欢的程度就一定会超过他们。

官无大小,皆国家公器,岂可苟便其私。(出自《资治通鉴·唐高宗龙朔二年》)

译文

官不论大小,都是国家的官职,怎么可以用不正当的手段便利私人呢!

功成名遂,不退将危。(出自《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

译文

人在功成名就以后,如果不急流勇退,就会遭遇大的危险。

失出,人臣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出自《资治通鉴·则天后长寿二年》)

译文

重罪轻办,是作臣下的小过失;喜欢让人活着,是圣人的大德。

天下本无事,但庸人扰之耳。苟清其源,何忧不治!(出自《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九年》)

译文

天下本没有什么事情,只是平庸之人扰乱生事罢了。为政若能正本清源,何必担忧天下不治!

为政之本,必求有道贤人与之同理。(出自《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译文

国家政事有道的根本,在于陛下寻求到有道贤人,并与他们一起治理国家。

鉴不独明,不可专于吏部。(出自《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译文

由一个部门单独去审查官吏,是难以考核详明的,所以用人的权限不可专门交给吏部。

夫料敌者,料将不料兵。(出自《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

译文

一般来说,估量敌情,只须估量将领,不须估量士兵。

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出自《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

译文

主张施行一项大的策略,当然不可吝惜这么少的一点费用,办一切事情都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考虑。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出自《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

译文

知道自己的过错并不难,改正过错才是难的,说好话并不难,做好事才是难的。

臣闻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故仲尼以谓人情者圣王之田,言理道所由生也。(出自《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

译文

臣听说立国的根本在于能够得到民众,得到民众的关键在于洞察民情。所以孔子说人情是圣王之田,意思是说人情是治理之道产生的基础。

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则危。是以古先圣王之居人上也,必以其欲从天下之心,而不敢以天下之人从其欲。(出自《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

译文

船顺乎水的规律才能浮起,违背了水的规律就会沉没。君主能把握人们的意愿才能地位巩固,不能把握人们的意愿就会处境危险。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居于众人之上时,一定要让自己的欲望顺从天下之心,而不是使天下之人顺从自己的欲望。

国将兴,听于人。(出自《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四年》)

译文

国家将要兴起的时候,执政者要听取的是人民的呼声。

所费者财用,所收者人心。苟不失人,何忧乏用!(出自《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八年》)

译文

赈济灾民,消耗的是资财,得到的是人心。如果不失去百姓的拥护,还会为缺少用度而发愁吗!

天子之道,与天同方,天不以地有恶木而废发生,天子不以时有小人而废听纳。(出自《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

译文

天子的法则与上天的法则是一样的。上天不会因为地上有恶劣的树木便停止万物的生长,天子也不应该因为时常遇到小人便废弃听取采纳意见。

尔不自晦,祸将及矣!(出自《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八年》)

译文

你不能够收敛自己的锋芒,祸殃就要到来了!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君子、小人志趣同者,势必相和。君子为徒,谓之同德;小人为徒,谓之朋党;外虽相似,内实悬殊,在圣主辨其所为邪正耳。(出自《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三年》)

译文

事情的原则是以门类相同相聚合,具体的事物是以群体相区分。君子与小人志趣相同的,就势必相合。君子们成为同一类人,叫做同德;小人们成为同一类人,叫做朋党。表面上虽然相互近似,实质上实在相差甚远,就在于圣明的君主辨别他们做的事情是邪恶的,还是正直的罢了。

除天下之害者受天下之利,同天下之乐者飨天下之福。(出自《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译文

能够除去天下祸害的人,就能够享受天下的利益;能够和天下人同享欢乐的人,就能够享受天下的福分。

人主患不推诚,人臣患不竭忠。(出自《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元年》)

译文

君主最忌不能推心置腹,臣下最忌不能竭尽忠心。

夫强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矣。(出自《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

译文

凡是强迫人们去做无法做到的事情,这种事情肯定不能成功;凡是制定人们一定会触犯的法律,这种法律肯定难以贯彻执行。

君子小人之不相容,犹冰炭之不可同器而处也,故君子得位则斥小人,小人得势则排君子,此自然之理也。(出自《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

译文

君子和小人之间不能相容,就像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中一样。所以,如果君子当职,就排斥小人;小人得势,就排斥君子,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古人因事成文,今人以文害事。(出自《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元年》)

译文

古人写文章时,总是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来决定文章的体裁和用语,现在的人则只顾语言华丽,不惜妨碍对事实的表述。

人生当先晓逆顺,交知利害。(出自《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二年》)

译文

人生在世应当首先知道什么是违背时势,什么是顺应时势,其次应当知道做什么有利,做什么有害。

物不极而不返,恶不极则不亡。(出自《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

译文

事物不到极点就不会走向反面,坏人不到极点就不会灭亡。

天地无私,故能覆载;王者无私,故能容养。(出自《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

译文

天地因为不存在私心,所以能覆盖、承载万物;帝王因为没有私心,所以能够宽容养育百姓。

人不学则不知道,此悖逆祸乱所由生也。(出自《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

译文

如果人们不去学习,就不明白道理,这正是叛逆与祸乱所以产生的根由。

刑罚所以止恶,仁者不得已而用之。(出自《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元年》)

译文

刑罚是用来制止犯罪的,仁者只在迫不得已时才使用。

为贵人当举纲维,何必事事详细!(出自《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

译文

作为贵人应当举纲执要,何必事事俱到呢!

法忌烦苛,治贵清约。(出自《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六年》)

译文

法律最怕烦杂苛刻,为政贵在清平简约。

凡人所以临陈忘身,触白刃而不惮者,一求荣名,二贪重赏,三畏刑罚,四避祸难,非此数者,虽圣王不能使其臣,慈父不能厉其子矣。(出自《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

译文

人们之所以临阵而忘身,白刃触身而不害怕,一是为了求取荣华之名;二是贪得重赏;三是害怕刑罚;四是逃避祸难。不是因为这几种原因,即使是明智的君王也无法差使他的臣子,慈父也不能激励起自己的儿子。

天下大务,莫过赏罚。赏一人使天下之人喜,罚一人使天下之人惧,苟二事不失,自然尽美。(出自《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

译文

天下的大事,没有比赏罚更重要的了。赏罚一人而使天下的人都高兴,惩罚一个人而使天下的人都害怕,如果做到了这两点,自然就会尽善尽美了。

自古用文武才略者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出自《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

译文

自古以来任用有文才武略的人作为辅佐,哪里全是通过科举选拔的呢!

君无君德,臣安有臣节!(出自《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

译文

君主没有君德,臣子怎么会有臣节!

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出自《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译文

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的祸害。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出自《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译文

要打败敌人,必须暂时听从他,引导他犯错误;要夺取敌人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做诱饵。

物忌盛满,非可久安。(出自《资治通鉴·宋武帝永初元年》)

译文

天下的事最忌讳做得太满,那样就不能得到长久的安宁了。

不可留者年也,不可失者时也。(出自《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孝建元年》)

译文

人世上无法留住的是岁月,不可失去的是时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出自《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译文

才,是德的辅助资本;德,是才的中心统帅。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出自《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译文

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平时看他所接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声名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身陷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凭借这五条,就足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如何了。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出自《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封五年》)

译文

凡是非同寻常的功业,必须等待非同寻常的人才能完成。

惟才是举,则官方斯穆。(出自《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五年》)

译文

惟才是举,官吏才会清廉严正。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出自《资治通鉴·周赧王五十七年》)

译文

大将出征在外,君王的命令可以不接受。

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出自《资治通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译文

所谓仁者爱人,正因为爱人,所以才憎恶害人的人;义者遵循情理,正因为循理,所以才憎恶作乱的人啊。所以,用兵的目的在于禁暴除害,而不是为了争夺啊。

弱不攻强,走不逐飞,自然之势也。(出自《资治通鉴·汉安帝元初二年》)

译文

弱小的不去进攻强大的,跑的不去追赶飞的,这是自然之势。

夫救乱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义者无敌,骄者先灭。(出自《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

译文

用兵去救乱除暴,被称为义兵;倚仗人多势众,欺凌他人,被称为骄兵。义兵天下无敌,骄兵必先灭亡。

用兵之道,敌强则用智,敌弱则用势。是故以大吞小,犹狼之食豚也;以治易乱,犹日之消雪也。(出自《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五年》)

译文

用兵之道,当遇到强大的敌人时就用智取,遇到软弱的敌人就用势夺。所以以大吞小,就像狼吃小猪一样;以清平换取丧乱,就像太阳融化积雪一样。

8.《贞观政要》简介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

当国君的法则,必须先考虑百姓,让百姓生存下去,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来奉养自己,那就像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自己的肚子,肚子是饱了,人却死了。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

如果想要天下安定,君主必须先端正自身行为。从没有身子端正而影子弯曲,上面治理得好而下面发生动乱的现象。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

我常常想到,伤害自己的往往不是身外之物,都是自身的贪婪欲求最终导致了祸患。如果一味沉迷于口腹之欲,声色犬马,自身的欲望越多,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这样不仅妨碍了国家政事,而且搅扰百姓生活。要是再说出一些不合道理的话,那么,就会民心涣散,怨声载道,最终众叛亲离。我每想到这些,就不敢有一点的骄纵懈怠。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

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所以,人君如果广泛听取并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可以无阻碍地上达,权贵重臣也无法蒙上蔽下了。

克终者鲜,败亡相继,其故何哉?所以求之,失其道也。(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

能够做到善终的君王非常少,国家衰败倾覆相继发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寻找君王们相继亡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遵行治国之道啊。

彼炀帝岂恶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之长久,故行桀虐,以就灭亡哉?恃其富强,不虞后患。(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

隋炀帝难道就厌恶自己的天下长治久安,不想让社稷江山世代长久,故意要施行像夏桀一样的暴政,以此弄得隋朝灭亡吗?他只是因为依仗国家富强,认为就没有后患罢了。

若能鉴彼之所以亡,念我之所以得,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焚鹿台之宝衣,毁阿房之广殿,惧危亡于峻宇,思安处于卑宫,则神化潜通,无为而治,德之上也。(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

如果能够借鉴隋朝之所以亡国的教训,思考我唐朝之所以能够得天下的经验,一天比一天谨慎,虽然有功德而不自恃骄傲。焚毁殷纣王的鹿台、宝衣,拆毁秦始皇的阿房宫,居住在宏伟的宫殿之中而心有危亡之惧,居住在简陋的屋舍里却感到安全,这样就能与天地的神明在冥冥之中相通,实现无为而治,这才是德行的最高境界啊。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

我听说,想让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树根生长得坚固;想让河流流得远,一定要疏浚河的源头;思虑国家的安定,一定要积累道德仁义。源头不深而希望它流得长远,树根不稳固而希望它生长得好,品德不深厚而希望国家安定,我虽然非常愚笨,但是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样明智的人呢?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

当初帝王们创业时做得好的确实很多,现在能坚持到底的很少。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处在深重忧患中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部下和百姓;已经达到目的后,往往就变得使气任性、对人傲慢。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

选取贤能之人任用,择取好的意见遵从,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武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气力,仁义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贡献他们的忠心。君王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哪里一定要劳神苦思,亲自去代理百官的职务和差使,使自己聪明的耳目劳苦呢?

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

作为人臣,在朝堂之上应当想着如何为国尽忠,不在其位应该考虑修身补过;君王有美政应该顺势帮助,国君有过失应该匡正补救,去除其恶,这是君臣同心治理国家的办法啊。

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

综观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之时,就会任用贤能、接受劝谏。而一旦到了安乐环境之时,就必定放纵懈怠,使劝谏的人战战兢兢,心怀恐惧,如此日月交替,直至国灭身亡。圣人之所以居安思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出自《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

我用武力平定四方,用过的弓很多,而竟仍然没有完全弄通其中的道理。更何况我统治天下的日子非常短,对于治国的道理,肯定还比不上对弓箭的了解。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出自《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

人们的意见,常常会不相同,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而本意都是为了公事。但有的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不愿意听见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听见有人说起他的对错是非,就怀恨在心。有的为了避免和其他人发生私人恩怨,相互照顾面子,明明知道这样做妨碍公事,仍然施行。这种做法只是没有违背一个官员的私人感情,但是在顷刻之间造成了危害上万百姓的大弊端,这实在是亡国的弊政,你们要特别加以注意和防范啊。

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近代则惟损百姓以适其欲,所任用大臣,复非经术之士。汉家宰相,无不精通一经,朝廷若有疑事,皆引经决定,由是人识礼教,理致太平。近代重武轻儒,儒行既亏,淳风大坏。(出自《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

古代帝王治理天下,皆崇尚内心清静,以天下百姓所欲作为自己所想。近代帝王却一味地损害百姓满足自己欲望,因此任用的大臣,再也不是从前那种精通经学儒术之士。汉代宰辅大臣都精通儒家经典,如果朝廷有疑难之事,都通过参考经典书籍来决定治国之道,因此人们普遍知晓礼教,国家太平。近代帝王则崇尚武力轻视儒术,儒学已经受到严重亏损,淳朴民风必然大坏。

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每事皆自决断,虽即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出自《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

隋文帝自己内心阴暗,高尚的道理也无法打动其心,他对人性悟得太透彻,对任何事情都不能相信。每件事情他都亲自决断,虽然他为此劳神苦形,事必躬亲,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并不符合道理。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出自《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

天下这么大,国内人口这么多,每天发生的事情千头万绪,必须要不拘一法,灵活处理,凡事应交文武百官商议,宰相认真筹划,对于所要处理的事,能做到稳妥牢靠,才可以呈奏施行。

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出自《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

我的耳目手足作用,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了,既然君臣之间的道义把我们联成一个整体,就应当同心协力。君王政事处理有不妥当之处,大臣就应该毫无隐瞒地说出。如果君臣之间互相怀疑,不能做到肝胆相照,实在是治国的大祸害啊。

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理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出自《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都是因为身处安定环境而忘记危险,在盛世而忘记了乱世,所以国家不能长治久安。如今皇上您拥有天下,内外清平,能够留心治国之道,常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以这样的态度一直治理下去,国运自然会长久不衰。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出自《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

但凡大事都是起于小事。小事如果不在乎,日积月累发展成大事,就来不及补救了。国家倾覆灭亡,无不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出自《贞观政要·任贤》)

译文

杜如晦对于当时军国大事,分析判断如同流水般明快敏捷,深为当时同辈所折服。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出自《贞观政要·任贤》)

译文

用铜来做镜子,可以帮我端正衣服和帽子;用历史来做镜子,可以让我知道朝代的兴亡交替;用进谏之人来做镜子,可以让我明白政治得失。我一直保存这三面镜子,用来防止自己的过失。

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以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出自《贞观政要·任贤》)

译文

难道我只是在过去才有过错,今天做的都是正确的吗?显然是臣下对我奉迎顺从,不敢触犯皇帝权威罢了!因此我虚心地征求他人意见,用来排除假象,反省自己,即使是有的意见我并不采用,但是,我也愿意承担责任。如果我准备接纳谏言而你们臣下却不进谏,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呢?从今以后,你们要竭尽忠诚,如果有不同的意见,请你们尽管直言进谏,不要有任何隐瞒。

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故也。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复闻过能改,何虑社稷之不安乎?(出自《贞观政要·任贤》)

译文

自古以来,国君没有不想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之所以达不到这个目的,是由于国君听不到别人批评自己的过错,或者即使听到了,也不能改正。今天我有过失,你能直言指出,我也知过能改,这样哪里还要担心国家不能长治久安呢?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出自《贞观政要·任贤》)

译文

不以求全责备来选用人才,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根据他人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

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出自《贞观政要·求谏》)

译文

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哀乐,高兴的时候就滥赏没有功劳的人,发怒的时候就滥杀没有罪的人。社稷沦丧,战乱不断,无不因此而起。

朕每间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出自《贞观政要·求谏》)

译文

我每当闲居静坐,就开始内心自省。常常担心自己上不符天意,下被百姓埋怨。但求正直的人,能给我匡正规谏,使我耳聪目明,了解外界情况,使百姓的怨情一扫而空。

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岂肯更言。(出自《贞观政要·求谏》)

译文

每当有前来进谏的大臣,即使提出的意见不符合我意,我也不认为这是对我的忤逆。如果我当即对他呵责怪罪,怎么还会有人敢再谏言呢?

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出自《贞观政要·求谏》)

译文

自知之明,实在是很难做到啊。例如写文章的文士、从事技艺的工匠,都夸耀自己的本领高超,认为其他人不如自己。如果让著名的文士或工匠,议论评价他们的文章和制品,那么他们文章的冗词病句、制品的拙劣缺陷,就会被一一发现。

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

我曾经见《管子》上说:齐桓公到郭国去,问那里的百姓:“郭国为什么会灭亡啊?”那里的百姓回答说:“因为国君喜好善而讨厌恶。”桓公说:“如果照你们的说法,他应该是一位贤明的国君,为什么还会亡国呢?”百姓回答说:“不是。郭国的国君喜好善,但是不能运用善,讨厌恶,而不能去除恶。所以亡国。”

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

魏文帝打算买西域的大珍珠,苏则劝谏说:“如果陛下恩惠遍及四海,这些东西不用追求,自然会到来。能买得到的东西,就不足以珍贵了。”

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粱,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此人主之常道也。(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

陛下是天下百姓的父母,爱抚百姓,应当为百姓的担忧而担忧,为百姓的欢乐而欢乐。自古以来,有道的君主都是以百姓的心为己心。所以国君住在华丽的楼台馆阁,就要想到让百姓也有房屋可以安身;国君吃到好米鱼肉,就要想到让天下百姓也没有饥寒的忧虑;国君挑选妃嫔宫女,就要想到让老百姓也有娶妻成家的欢乐。这是国君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

天之将辅者仁,天之所助者信。(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

上天辅佐的是仁慈的人,百姓帮助的是守信义的人。

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

放干池塘的水捕鱼,并非抓不到鱼,而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焚烧整个树林来打猎,不是抓不到野兽,而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

良臣能使自身获得美名,使君王享有崇高的称号,子孙一代一代地相传,荣华富贵就无止境。忠臣使自身受诛灭,陷君王于极大的恶名,家与国都遭到损失,而他独享有忠臣之名。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岂可以水未横流,便欲自毁堤防?(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

做好防范措施,以防不测,这是治国永恒之道。怎么能够因为河水还未泛滥,就先自己毁坏了堤防呢?

昔魏文侯问李克,诸侯谁先亡?克曰:“吴先亡。”文侯曰:“何故?”克曰:“数战数胜。数胜则主骄,数战则民疲。不亡何待?”(出自《贞观政要·纳谏》)

译文

过去魏文侯问李克,诸侯中谁先灭亡?李克回答:“吴国先亡。”魏文侯说:“什么原因?”李克说:“吴国几战几胜。几次胜利之后,君主必然骄傲,几次战争之后,百姓必然疲乏困苦,不灭亡还等待什么呢?”

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荛之议,从忠谠之言。天下既安,则恣情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出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

我看自古以来的帝王,他们在拨乱创业的时候,必定很谨慎,随时警戒自己,善于采纳平民百姓的意见,听从忠诚正直的建议。到天下已经安定的时候,他们就恣意放纵欲望,喜欢听谄谗阿谀的奉承话,厌恶刚正的规谏。

君为元首,臣作股肱,齐契同心,合而成体。体或不备,未有成人。然则首虽尊极,必资手足以成体,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委弃股肱,独任胸臆,具体成理,非所闻也。(出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

国君是人的首脑,臣子便是人的四肢,首脑与四肢协调同心,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倘若有的器官不具备,就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那么,首脑虽处于至尊重要的地位,必须借助四肢才能成为整体,国君虽然明察通晓,一定要借助臣子的辅佐才能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丢弃四肢,单单使用心胸,使整个国家达到治理,我还没有听说过。

其能开至公之道,申天下之用,内尽心膂,外竭股肱,和若盐梅,固同金石者,非惟高位厚秩,在于礼之而已。(出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

那些能倡导最公正的道义,表明天下人才均可任用,内部竭尽心胸脊骨的力量,外部竭尽四肢的能力,协调得像汤里的盐与梅,团结得像金石一样坚固的朝代,不是靠赐给臣子的高官厚禄,而在于以礼相待罢了。

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何死焉?谏而见纳,终身不亡,臣何送焉?若言不见用,有难而死,是妄死也;谏不见纳,出亡而送,是诈忠也。(出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

臣子进言而被采用,终生没有灾难,臣子怎么去死呢?臣子规谏而被国君采纳,终生不会逃亡,臣子又怎么会给他送行呢?如果臣子进言不被采用,国君有难而去为他死,这是枉死;臣子规谏不被国君采纳,国君出逃又去相送,这是假忠。

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论富贵?(出自《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

译文

做人最可贵的是德行,何必要论及金钱地位?

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出自《贞观政要·俭约》)

译文

让自己的欲望服从别人的,就会昌盛;而让别人服从一己之乐的,就会灭亡。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出自《贞观政要·择官》)

译文

任用的是正直的人,良善之人就会受到鼓励;而误用了邪恶之人,坏人就会纷纷混进来。

9.《宋书》简介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很原始史料,对于后人的研究非常有参考价值。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出自《宋书·江夷传》)

译文

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而后才可修养文采。

选贤于野,则治身业弘;求士于朝,则饰智风起。(出自《宋书·傅隆传》)

译文

在民间选择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国君就能修身立业;在朝廷选择士人,巧饰才智的风气就会兴起。

器要有用,则贵贱同资;物有适宜,则家国共急。(出自《宋书·范泰传》)

译文

器皿只要有用处那么无论是贵重的还是低贱的,都会有同样的价格。任何事物只要适合,那么家和国都会把它当作急需的东西。

坚壁清野,以俟其来;整甲缮兵,以乘其敝。出自《宋书·何承天传》。

译文

坚固城池,清理四野,来等待敌人的到来;整治铠甲,修缮兵器以乘机去攻击敌人的缺陷。

函车之兽,离山必毙;绝没之鳞,宕流则枯。(出自《宋书·袁淑传》)

译文

能够容纳车辆的大兽,离开大山就会葬命,能够横渡波涛的大鳞,离开水流就会干死。

10.《晋书》简介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编者共二十一人。其中监修三人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为李淳风;拟订修史体例为敬播;其他十六人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道边树而多子,必苦李也。(出自《晋书·王戎传》)

译文

路边的树上长有许多果实,必定是苦的李子。

乱世贵而能贫,乃可以免。(出自《晋书·汜滕传》)

译文

人生于动乱世代,能抛弃富贵而甘于贫贱,才可以免去祸患。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出自《晋书·卫瓘》)

译文

别入如果不尽自己心意,可以据情宽容;如果不是有意相害,就可以用道理说服。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出自《晋书·刘毅传》)

译文

上层等级没有寒微的门第,下层等级没有有权势的大族。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出自《晋书·周顗传》)

译文

过于刚直则会折断,极其明察则没有朋友。

官得其人,则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出自《晋书·卻诜传》)

译文

官员选择适当,政事就会办得井然有序;政事有序,那么环境就会适宜;环境适宜,那么粮食就会获得丰收。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出自《晋书·陶潜传》)

译文

我不能为取得五斗米的俸禄向权贵者低三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