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认知心理学(3)

趣评

可以想象,推销员的这种实地演练的销售方式曾经让他很受益,否则他便不会形成撒碎屑的思维惯性,然而,这一次,思维惯性却戏谑地耍了他一下。

笑话中的心理学

心理定式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人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驾轻就熟,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从而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式的存在也会束缚人们的思维,使人们只会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阿西莫夫是一名有着俄国血统的美国人,一生中撰写了400部书,称得上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科普作家。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汽车修理工,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阿西莫夫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便顺口答道 :“盲人肯定会这样——阿西莫夫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汽车修理工一听,开心地笑起来:“哈哈,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曾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但是对于修理工所提出的问题,阿西莫夫却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受限于心理定式,阿西莫夫无端被汽车修理工取笑了一番。

◎ 上帝的父亲——巴纳姆效应:为什么你会迷信星座运程

有一天,上帝闲着没事干,在天堂里走来走去,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天堂的大门口。

天堂的大门口正排着长长的队伍,天使彼得坐在一张桌子前,为那些要进天堂的人登记注册。

一看到上帝,彼得就喜出望外地大叫起来:“上帝!你来得正好,我正想去上厕所,你先接替我一下?”

说完,彼得就离开了,上帝在桌子旁边坐了下来。

这时桌子前正站着一位老人,上帝看着这个老人花白的头发和枯瘦沧桑的脸,不知为什么有了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上帝温和地询问老人说:“您生前的职业是什么?”

“木匠。”老人回答。

上帝心里很震惊,连忙问:“您是不是有一个儿子?”

老人的脸一下子变得很悲伤:“是的,可是他在很多年以前就离开了我,我再也没有见过他。我可怜的孩子。”

上帝一下子站了起来:“那么……,您的儿子,他……他的手脚上是否都被人钉了钉子?”

老人惊讶地望着上帝:“是的,可是,天哪,您是怎么知道的?”

上帝抱住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哦!爸爸,我终于找到您了!”

老人的脸上也立刻焕发出欢喜的神采:“天哪,我真不敢相信,你长得这么大了啊!真的是你吗?匹诺曹?”

趣评

老人仅进行了一番很笼统的描述后,上帝便认为老人正是自己的父亲,这与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如出一辙。

笑话中的心理学

肖曼·巴纳姆是一位很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他曾经这样诠释自己的成功:我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分钟都会有人上当受骗。“巴纳姆效应”由此而来,指的是,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关于这种自我认知的效应,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检查表后,出示了两份结果,让参与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结果,大多数参加者都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实验的结果表明:很多人都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但他们仍然会认为这种描述准确地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向大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份材料,让他们判断这种人格描述是否适合自己: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

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

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对于上述笼统的、几乎适合于任何人的话,很多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正是材料中所描述的那样,材料的描述太匹配自己的性格了。

在现实生活中,“巴纳姆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比如人们让算命先生算命后,有时会认为某个算命先生太料事如神了,所描述的状况完全契合了自己的处境。

其实,一般而言,春风得意、没有困惑疑虑的人是不会求助算命先生的,惯于算命的人常常是情绪处于低落和失意的时候,此时他们对生活失去了控制,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加之算命先生总是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他人的心意,他们应景地说一些无关痛痒的笼统话,人们便会对算命先生崇拜起来,从而中了他们的圈套。

◎ 死人不是我——苏东坡效应:你所认识的自我往往不是最真实的自我

两个砍柴人敲林中小屋的门。

“您好。”

“您好。”屋主人回答道。

“我们刚才在林中发现了一具尸体,我们担心会是您呢?”

“什么样的呢?”

“跟您的身材差不多。”

“是穿红色法兰绒衬衫吗?”

“不是,是深棕色的。”

“那么说,谢天谢地,他不是我。”

趣评

“自我”时刻与你共存,但是屋主人却无法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凭借外围的信息来认知“自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笑话中的心理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明就站在这座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知,或者仅形成一个模糊的认识。这就是“苏东坡效应”。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25个人,这些人都是相互熟识的人,比较了解彼此。实验者请他们每个人分别根据9个标准即文雅、幽默、聪明、爱交际、讲卫生、美丽、自大、势利和粗鲁,对所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排名次。比如,根据文雅标准,谁最文雅排第1,其次为第2……以粗鲁为标准,谁最粗鲁排第1,其次排第2……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其他24个人进行评价,这样,每个人的每个方面都有一个自我评价,还有24个他人做出的评价。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这25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大优点和掩饰缺点的倾向。例如,有一个人自以为自己的文雅程度应该名列前茅,可是把其他24个人在这方面给他评定的名次平均一下,他的“文雅”程度仅列第二十几名。还有一个人,对自己“爱清洁”的品质的名次比他人给他的平均名次提前了5名,对“聪明”和“美丽”的程度的评价都提前了6名,而对自己“势利”、“自大”和“粗鲁”程度的评定却比别人评得低,他定的名次比别人给他定的后退了6名。

实验表明,人们对优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常常比别人的估计高,对不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则比别人估计得低,也就是说人们更容易抬高自己,无法客观地看清真实的自己。

“苏东坡效应”有其产生的必然性。美国的一名控制论专家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它认为普通的集合是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全体,这种属性所表达的概念应该是清晰的和界限分明的,因此每个对象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也是明确的。但是人们的思维中却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比如年轻、很大、暖和和傍晚等,这些概念所描述的对象属性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而对象对集合的隶属关系也不是明确的和非此即彼的。客观世界的模糊性自然导致人的思维往往不能全面地、精确地反映客观,这就使人脑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大于客观模糊性,使人们难以真实地认知自己。

此外,人还是名目繁多角色的扮演者,比如爸爸、老师、兄弟、上级、下属、顾客和患者等,诸多角色集于一身,自然又增添了人们认识自我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