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高学历不一定有好工作,你缺的是就业能力(2)

凭着一张化学工程的学士文凭,钱小强找到了一家销售公司干了一年多,但最后因为各种原因以及对条件的不满意,钱小强辞职了。他觉得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但离开那家企业以后才发现,现实真的很残酷,最近这段时间,他在网络上发了不少简历,还和家乡的一些大企业主动联系,但是当他把简历发给对方之后,却很少得到回复。

也有些小企业对钱小强发来了邀请,但钱小强对那些小企业根本就看不上,毕竟自己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怎么能够屈膝去干那些丢面子的活呢。所以,钱小强至今还在找着他的理想工作。

在如今的职场上,像钱小强这样的人所占并不是少数。为什么他们那令人羡慕的名牌大学“就业资本”没有被好好利用,反而成为了他们职业生涯的障碍呢?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自身竞争力和含金量的错误判断,是面子思想在作祟。结果到最后,“名牌大学”反而成为了累赘,导致很多人在找工作的路途中历经“坎坷”,最后“高不成低不就”,只能待业在家。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职业发展资源运用好,那么它就能成为有助于我们发展职业生涯的最佳机会;但如果你以此为资本而一叶障目,可能真正适合你的工作就与你失之交臂了,职业生涯规划将无从建立。

我们一定要明白,好高骛远只能让你的脚步永远停留在取与舍之间难以定夺。走不出自己高傲规划的圈子,那么你就只能永远蜷缩在那个自视清高的世界中,无法瞻望到更为远大的梦想与将来。

有一位职业心理人士明确指出,“高不成低不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快乐的绊脚石。为此,尤其是大学生,是最旺盛活泼的群体和处于知识和能力的最佳接受期,一方面注意加强各种实践锻炼,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就是摆正心态,既有大目标又有小目标,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不要想一口吃个大胖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名牌大学的光环,是能够让你的选择范围和层次可以广阔些。但是,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才是就业真正的最大劣势所在。其实,决定我们未来的是我们的能力,而不“名牌大学”的光环。所以,不要再怀揣着“名牌大学”的牌子而“高不成低不就”了,放低身段,从低处爬起,把你的“名牌大学”的光环变成你最坚实的地基,这样,你才可以在上面建起更高的楼。

所以,我们一定要试着学会从企业低层开始锻炼,当你终于能够做出一番自我成就之时,那么“名牌大学”的光环才会真正的亮起来。如果你还在高不成而低不就,那么你终将无所作为。不弯下腰,你如何捡拾躺在地上的成功呢?

5.社会不看成绩单,把每个机会都当救命稻草

在求职的时候,把自己在校优秀的成绩单和获奖情况等等重要的信息写进求职简历里,相信是很多应届毕业生的做法。但这有用吗?似乎未必,因为如今工作单位正注重的是个人能力。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们需要把握住面前的每一次机会。

毕业就失业,这句话对某些大学生来形容一点儿都没错。其实他们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因为不甘于选择平凡的岗位,于是空有一番报国志,感叹无处安放自己的满腹才华。是什么让他们感到自我优越呢?其中主要一方面就是他们的“成绩”。在校园他们是天之骄子,但出了校门,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骄子了,在用人单位的眼里,你什么都不是。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一个值得炫耀的事情了,它早已经不是过去的那种所谓的高端人士了。在求职的道路上,如果你不能够脱去“长衫”换上打工者的“短打”,那么你说不定就会成为鲁迅笔下的“唯一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的人了。

也许你认为自己上大学花了很多钱,还浪费了时间,毕业以后就应该得到一份好工作,要求待遇好一点,以补偿四年来的损失,看似很公平。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果你不符合企业的要求,企业凭什么为你“买单”呢?所以说,在求职的时候,不要拿你的“成绩”、拿你的“辉煌”、拿你的“架子”来说事,无论你受教育的程度如何,你都要记住——社会不看成绩单。你所要做的是要去最大化的了解企业的需求,把每个机会都当救命稻草来抓住。

杜威是某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他在简历上都标注了自己大学期间各学科的成绩,以及所获奖励,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有一次,他看中了一个销售的岗位,是一家外资企业,待遇也比较优厚,他立即投了一份简历过去,并在简历上附了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和在国家重点刊物发表的论文。但让他意外的是,这家外资企业尽管很快就做出了回复,但回复的内容却让他哭笑不得。

这家外资企业的招聘人员回复他说:“亲爱的杜同学,非常感谢你对我们公司的信任,很荣幸能收到你的简历,但我们觉得,你的成绩更适合去社科院一类的机构,而不是我们这样的销售部门,祝你好运!”

看到这则消息,杜威当时差点儿崩溃了。曾经最让自己引以为豪的成绩单却成了别人拒绝自己的理由。

面对无数人才市场的火爆场面,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覆盖性的多投,存有侥幸的心理,依仗着自己的“成绩”,妄图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真正的情况是大多数的简历如同石沉大海,甚至连回复都收不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错了,我们现在的位置在等待着用人单位的选拔,而不是我们在选拔用人单位。

如果你想尽快找到工作,那么你应该放弃那种漫天撒网的心态,改变这种漫无目的的状态。在求职的道路上,应切记群发简历,幻想天上掉馅饼,只有认真地去面对每家企业,放下自己心里的那份骄傲感,才能真正地为自己找到机会。如果你看中了一家单位,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关注这个企业的动向上,去了解这个企业的背景、技术等相关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求职。

郑晴是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前她投简历的方式就是制作好一份简历,然后四处撒网。但这样的情况不仅没有让她得到任何的面试机会,而且还浪费了无数份简历。后来,她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去什么公司都带上一份空白的简历和笔,根据用人单位的情况针对性的去投。

一次,她和朋友在同一时段去找工作,两个人都看上了同一家单位。郑晴仔细地了解了用人单位的详情,了解到这份工作需要和美国的工程师或者工作人员有一些沟通,她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马上把简历上的“托福考到640分,英语通过6级”,换成了“可以在工作中顺畅沟通,确保工作顺利的开展”。

结果,郑晴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了。

可见,有针对性地去投简历对应聘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优势。这个故事看似简单,但是深想就会发现,一个把每一个机会都当做救命稻草紧紧抓住的人,好运就更有可能发生在他的身上。

不要再把你的“成绩”拿出来炫耀了,社会并不认这份成绩单,与其这样,不如自己去针对每一家用人单位的招聘特点而用心地去写简历,说不定惊喜马上就会到来。

6.“软能力”不足是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谈到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有些大学生那可是自信满满,津津乐道。毕竟凭着自己漂亮的成绩单,将来不管在哪里面试都将会是打开企业大门的 “敲门砖”。 也许,这块“敲门砖”的确是迈向成功的捷径,可是你又能保证自己以后的职场之路一定会像如今这样一直一帆风顺下去么?

其实,职场工作除了考证一般的实际专业能力外,更多的还是讲究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如今众多的大学生中,很多人都缺乏企业比较看重的“软能力”——创新、技能、经验、团队精神等不太容易评估但又非常重要的素质能力,要明白这些能力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有着不可估计的巨大力量的。

王雨今年22岁,是某大学大四学生。眼看着就要毕业了,在师兄师姐的告诫下,她也提前开始进入到面试大军的潮流中去。不久,凭借着自己优秀的英语口语能力,她获得了一家外企的青睐,顺利地进入到了该公司的翻译部门,成为职场道路上的一名女白领。

可是试用期还未过,王雨便频频受到上级的批评,究其原因也没什么特别大的问题,王雨的专业能力很强,所以在自己的职位上可以说做的是如鱼得水,但是唯一的一点就是缺乏团队精神。平常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很密切,而且平常有了任务,为了提高效率大家几乎都是分工合作。可是王雨却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的事情不需要这么“麻烦”,所以每次上级安排任务给大家,王雨总是一个人磨磨蹭蹭到最后,虽然最后的确是成功地完成了,可是耗费的时间却是不少。

到了试用期的第三个月,王雨自信满满的来到上级的办公室,可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上级却决定辞退王雨,上级说:“我知道你是一个good girl,但是像你这样的具备高能力的应聘者还有很多,公司里面讲究的是合作共生,你没有这个意识,而且总是喜欢单打独斗,这样只能让公司的工作效率降低,所以我们无法正式聘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