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颜书瑶的闹钟准时响起。她睁开眼,窗外天色刚刚泛白,昨夜的雨已经停了,但空气中仍弥漫着湿润的气息。她躺在床上愣了几秒,才想起今天要和许沉去寻找那座红色灯塔。
“我一定是疯了。“书瑶自言自语着坐起身,揉了揉太阳穴。
洗漱时,她仔细检查了背包里的物品:相机、笔记本、充电宝、一瓶水,还有防狼喷雾——虽然和许沉相处的两次都没发现他有任何威胁,但独自和一个陌生男人去偏远海岸毕竟不是明智之举。
手机屏幕亮起,是许沉发来的信息:“早安,我已出发,会在高速服务区等你。车牌号江A·X783S,黑色吉普。“
书瑶回复了一个简短的“收到“,然后套上一件深蓝色防风外套,这是她特意为海边准备的。镜中的自己看起来有些憔悴,眼睛下方有淡淡的青色。这几天她睡得不好,那些关于灯塔的片段总是在她即将入睡时闯入脑海。
开车上路后,城市的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高速公路两旁是连绵的丘陵和零散的村庄。书瑶打开车窗,让清新的空气灌进来。收音机里正在播放一首老歌,沙哑的男声唱着关于海洋和离别的故事。
两小时后,书瑶按照约定驶入服务区。周末清晨,这里车不多,她一眼就看到了许沉的黑色吉普。他靠在车边,手里拿着两杯咖啡,看到她时立刻直起身,嘴角扬起一个微笑。
“准时。“许沉递给她一杯咖啡,“路上顺利吗?“
书瑶接过咖啡,小心地抿了一口——是焦糖玛奇朵,甜度刚好。“还行。你等很久了?“
“刚到不久。“许沉今天穿了件深灰色衬衫,袖子挽到手肘,露出手腕上的疤痕。阳光下,他的眼睛呈现出更浅的灰蓝色,像是被阳光照透的海水。
书瑶注意到他的吉普后座上放着一个专业相机包和一台笔记本电脑。“你真的带了很多装备。“
“职业习惯。“许沉笑了笑,“而且我有预感这次会拍到好照片。“
他们简单吃了点东西,然后决定由许沉带路,书瑶跟在后面。驶出服务区后,道路渐渐变得崎岖,两旁的景色也从平原变成了起伏的山丘。导航显示距离灯塔还有约一小时车程。
收音机信号开始变得不稳定,书瑶关掉它,专注于驾驶。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
“书瑶,你在哪?我打电话去你家没人接。“母亲的声音从车载蓝牙传出。
“我...出来散心了。“书瑶犹豫了一下,没有提及许沉和灯塔的事。
“一个人?“
“嗯。“书瑶感到一丝内疚,但解释真相只会引来更多问题。
“好吧,注意安全。对了,林志远说他很喜欢你,想再约你吃饭...“
书瑶差点踩下刹车:“妈,我跟你说过我们不合适。“
“至少给人家一个机会嘛,你都三十岁了...“
“妈!“书瑶打断她,“我在开车,信号不好,回头再说。“她匆忙挂断电话,长舒一口气。
后视镜里,许沉的车稳稳跟在后面,保持着安全距离。不知为何,书瑶突然想到如果母亲知道她现在正跟着一个声称在梦中认识她的陌生男人去寻找一座可能只存在于梦中的灯塔,会是什么反应。
路标显示距离望海角还有二十公里。天空渐渐阴沉下来,远处海天交界处堆积着厚重的云层。书瑶打开天气预报,显示今天有望海角地区有雷阵雨。
“真是应景。“她喃喃自语。
又行驶了约半小时,一个路牌指向“望海灯塔景区“。道路变成了单车道,两旁是茂密的松树林。穿过树林后,视野豁然开朗——
远处悬崖边缘,一座红色灯塔矗立在灰暗的天空下。
书瑶的呼吸停滞了。就是它!每一个细节都与她的梦境吻合:斑驳的红色油漆,圆形的瞭望台,甚至灯塔旁边那棵被海风吹得歪向一边的松树。她不得不把车停在路边,双手紧握方向盘,心跳如擂鼓。
许沉的车也停下了。他走过来敲了敲她的车窗,脸上是同样震惊的表情。
“你认出来了,对吗?“他问。
书瑶点点头,说不出话来。
“我也是。“许沉的声音低沉,“虽然我从未来过这里,但我能画出这里的每一块石头。“
他们重新上路,最后一段路程两人都开得很慢,仿佛在推迟某个不可避免的真相。停车场空荡荡的,只有几辆当地牌照的车。看来这个季节游客不多。
下车后,海风立刻扑面而来,带着咸腥的气息。灯塔比想象中更大,底座是粗糙的灰色石头,红色漆面的塔身高耸入云。一条石板小路通向入口,两旁是低矮的灌木,在风中摇曳。
“有人维护这里。“许沉观察着周围,“看,那些花是新种的。“
书瑶点点头,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的景象与她的梦境重叠在一起,让她分不清现实与幻觉。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右手腕上的疤痕。
“还好吗?“许沉关切地问。
“只是...有点不真实。“书瑶深吸一口气,“我们进去吧。“
灯塔入口处有个小木屋,窗户上挂着“售票处“的牌子。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坐在里面,正在看报纸。看到他们走近,老人抬起头,眯起眼睛。
“两位要参观灯塔?“他问,声音沙哑,“门票四十一位。“
许沉付了钱,老人递给他们两张泛黄的门票和一本小册子。“我是老周,灯塔看守人。参观时间一小时,不要攀爬禁区,不要乱刻乱画。“
“您在这里工作多久了?“书瑶突然问。
老周的眼神变得警惕:“二十多年了。怎么?“
“没什么,只是好奇。“书瑶勉强笑了笑。
老周盯着他们看了几秒,然后指向灯塔:“入口在那,自己去吧。天气不好,别待太久。“
走向灯塔时,许沉低声说:“他认识我们。“
“什么?“
“不是现在的我们,是...另一个我们。他看我们的眼神不对劲。“
书瑶想反驳,但她也有同样的感觉——老周的目光中有种奇怪的审视,像是在确认什么。
灯塔的门是厚重的铁制结构,推开时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内部空间比想象中宽敞,盘旋而上的铁楼梯通向顶部。墙壁上挂着一些老照片,展示灯塔的历史。
“我们先看看这些。“许沉指着照片。
大多数照片都是黑白或褪色的彩色,记录着灯塔的建造和维护过程。书瑶突然停在一张特别老旧的照片前——一群工人站在新建成的灯塔前,其中一个人的脸被水渍模糊了,但他手腕上的一个圆形印记清晰可见。
“许沉,看这个。“她指着那个印记。
许沉凑近看,脸色变了:“和我们的一样的疤痕。“
“这不可能...“书瑶的声音发抖,“这张照片看起来至少有七八十年历史了。“
他们继续查看其他照片,在另一张拍摄于五十年代的照片中,一个年轻女子站在灯塔上,她的右手腕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圆形疤痕。
书瑶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我们不是第一个。“
许沉没有回答,他的目光锁定在螺旋楼梯上:“我们需要上去。“
开始攀登时,书瑶注意到墙壁上有些刻痕——名字、日期,还有各种涂鸦。在约三层楼高的位置,她突然停下脚步,手指颤抖着指向一处几乎被锈迹覆盖的刻痕:
“颜&许 1999“
“这不可能...“书瑶后退一步,撞到许沉身上,“1999年我才五岁,而且我根本不认识你!“
许沉的表情异常严肃:“也许不是这一世的我们。“
“你是说...转世?“书瑶艰难地吐出这个词。
“或者是平行宇宙,时间循环,某种量子纠缠...我不知道。“许沉摇摇头,“但证据就在眼前。“
他们继续向上攀登,每一步都让书瑶心跳加速。当终于到达灯塔顶部的瞭望台时,海风呼啸着穿过栏杆,远处的海面已经开始泛起白浪,暴风雨正在逼近。
书瑶走到栏杆边,眼前的景象让她双腿发软——这正是她梦中的视角!下方是陡峭的悬崖和黑色的礁石,海浪拍打在上面溅起白色泡沫。她甚至知道向右看能看到一个小海湾,那里有一艘废弃的渔船...
“书瑶?“许沉的声音似乎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她转身,看到他站在灯塔中央的灯室旁,脸色苍白。“怎么了?“
“过来看这个。“
灯室的门上刻着一行小字:“当海浪吞噬灯塔时,寻找彼此手腕上的月亮。“
书瑶和许沉对视一眼,同时看向各自手腕上的疤痕——圆形的,像满月一样。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雷声。书瑶惊叫一声,本能地抓住许沉的手臂。就在这一瞬间——
_她看到自己穿着陌生的衣服,站在这个灯塔上,外面是狂暴的风雨。许沉——又不像现在的许沉,更沧桑一些——正在拼命转动某个机械装置。一个陌生男人突然冲进来,手里拿着什么东西...然后是一阵剧痛,她感到手腕被灼烧..._
“书瑶!书瑶!“
她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跪在地上,双手抱头。许沉蹲在她面前,眼中满是担忧。
“记忆闪回?“他问。
书瑶点点头,呼吸急促:“你看到了吗?那个男人...他在阻止我们做什么事...“
许沉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我也看到了。而且我认出他了。“
“是谁?“
“我不确定,但...“许沉的话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老周出现在楼梯口,脸色阴沉:“暴风雨要来了,你们必须立刻下去!“
他的目光落在两人暴露在外的手腕上,看到那些疤痕时,瞳孔猛地收缩:“果然是你们...你们回来了。“
“你认识我们?“书瑶站起来,声音颤抖。
老周的表情复杂难辨:“不是现在的你们,但...确实是你们。快下去吧,这里不安全。“
又一道闪电划过,这次更近,照亮了老周布满皱纹的脸。书瑶突然注意到他右手腕上也有一个疤痕,比她和许沉的要大得多,形状也不太规则。
“你们想知道真相?“老周的声音几乎被雷声淹没,“明天早上来找我,带上你们的手腕和记忆。但现在,必须离开!“
不容争辩,老周几乎是推着他们下了楼梯。当他们跌跌撞撞地回到灯塔底层时,大雨已经开始倾盆而下。老周锁上灯塔大门,转身面对他们:
“明天早上八点,在我家。灯塔往东五百米的小屋。“说完,他头也不回地冲进雨中,消失在灰蒙蒙的雨幕里。
书瑶和许沉站在灯塔入口的屋檐下,被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得说不出话。雨越下越大,海浪声越来越响,仿佛整个海洋都在咆哮。
“现在怎么办?“书瑶问,声音几乎被雨声淹没。
许沉看了看天色:“先回镇上找地方住下吧。明天一早再来找老周。“
他们冒雨跑向停车场,浑身湿透。上车前,书瑶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灯塔——在暴雨中,它像一个沉默的红色巨人,守护着某个她即将揭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