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土司姚家

立冬前二日,时值季秋之末,霜露渐重,恰逢孟冬十三,阳月十四,朔风初临。

是日也,民间多备冬衣,收农物于仓廪。

打谷镇连日暴雨,灰蒙蒙的天空像扣下一口巨大的黑锅,沉沉压在群山顶上。

豆大的雨点砸落下来,顺着屋檐汇成水流,到处是没过脚面的积水和泥泞,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泥土湿腐气息。

镇子里的土路早已被踏得稀烂,行人寥寥,即便有,也都是披着蓑衣戴着笠帽,脚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匆匆而行。

陈宝剑顶着大雨快步穿过巷口,一身粗布短衫早已被淋湿贴在身上。

他背上背着个简陋的包裹,腰间别着系着纽扣的豁口菜刀,脚下踩着泥水溅起水花。

冷风掠过,冻得他不由打了个哆嗦。

“他娘的鬼天气!”

原本打算回打谷镇休息几日,再带着纹银上武馆报名。

哪曾想迎接自己的却是这等烂天。

陈宝剑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前方不远处矮旧的泥墙小院是坐落在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正是罗奎家。

索性快走几步,上前敲了敲院门,高声道:“罗叔,在家吗?”

屋内很快响起脚步声,接着“吱呀”一声,木门开了。

罗奎探出半个身子,见是陈宝剑,顿时眉开眼笑:“宝剑!你可算回来了,快进来!”

陈宝剑踏进院子,只见院中摆着一个木盆,漂着几件刚洗的衣裳,屋檐下挂满了水滴。

罗奎忙把他让进屋内,又递上一块干布:“快擦擦,别冻着。”

屋里烧着一盆木炭火,驱散了一些湿寒。

陈宝剑浑身几乎湿透,便也不客气,接过破布巾一边擦脸一边笑道:“罗叔,见你气色不错,伤都好了吧?”

罗奎憨厚一笑:“托你的福,皮外伤已无大碍。这阵子多亏你送回的伤药和银子,不然我可撑不到现在。”

一旁罗婶端来两碗姜汤,热气腾腾:“宝剑快趁热喝了,驱驱寒。”

自上回听到陈宝剑在军中谋了差事,罗婶对这个孤儿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反转。

陈宝剑这等机灵怎会看不出罗婶的心思,接过姜汤却也不多喝。

“婶子快别这么说,罗叔当初也救过我性命。”

一股辛辣暖意滑入腹中,身上寒意这才消散几分。

罗奎将妻女安顿到里屋歇息,自己和陈宝剑对坐在火盆旁,压低声音问道:“宝剑,你这一走就是月余,军营那边这是放你回来了?”

陈宝剑笑了笑:“杨守备那老小子倒是舍不得我,只是我到底不想当兵。”

罗奎是老实人,见识了陈宝剑的手段后也不怀疑他是否吹牛,在一旁默默点头。

陈宝剑捧着姜汤碗,只见罗奎脸上淤青已退,精神不错,心里总算放下一块石头。

他环顾屋内,见老母和两个孩子都安稳无恙,微微点头。

“对了,”陈宝剑想起一事,低声问道,“没人来找麻烦罢?”

罗奎压低声音道:“吴四仔月余没露面,的确有些风声。不过县衙没深究,只当他醉酒不小心把自己烧了。”

陈宝剑挑眉:“这等说辞县衙也信?”

罗奎咧嘴一笑:“还不是托姚土司家的福?吴四仔平日也欺辱了不少苗人,姚家本就对他不满。据说还是姚老太太发话,让官府别多事。”

陈宝剑倒是不知姚土司,只顾着吴四仔被处理嘿嘿笑道:“那老虔婆也算识相。”

罗奎一惊,连忙朝窗外看了看,小声道:“宝剑,说话小心!姚老太太在镇上威望极高,莫要被人听了去。”

陈宝剑无所谓地撇撇嘴。

他虽嘴上无忌惮,心下还是记挂着,当即话锋一转:“对了罗叔,吴四仔这一死,听说何记粮店急着找新的掌勺?”

罗奎闻言哈哈一笑:“正要告诉你呢!何老爷让我去了。”

“托你的福,上回在你那儿,学了点手艺。前几天何家请人试菜,我就照你教的方子露了两手。何老爷平日挑剔,这回却吃得连胡子都翘起来,当场拍板用我顶替吴四仔。”

陈宝剑闻言大笑:“这感情好!罗叔升了大厨,以后可别忘了宝剑啊!”

正要再说,却听外头雨滴打瓦的声音渐渐急促。

呼啸的风裹挟寒意钻进门缝,火盆里的火苗也摇曳不定。

罗奎放下手中碗,道:“宝剑,风雨大,今儿个你就在我家歇一晚吧。明后天镇上忙着祭灶,你也正好养足了精神。”

“祭灶?”

陈宝剑挑眉。

作为穿越者,他当然晓得灶王爷是民间司命之神,每到岁末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要祭灶送神。

但此时离岁末尚早,怎的说起祭灶来了?

罗奎解释道:“你不记得了?也对,先前祭祀都是由你父亲管,那我便说与你听。苗岭这儿的规矩不同。每年立冬便要祭灶王爷,求他上天言好事、保境安民。”

陈宝剑对此传说也有所耳闻。

相传灶王爷乃天廷司命,每到此时便上天禀报人间善恶。

故而凡俗人家要祭灶送神,祈求灶君在玉帝面前多言吉语,为民间换来安宁。

只是这苗岭山中将祭灶之礼搞得如此铺张隆重,倒是他平生仅见。

陈宝剑恍然,还欲多套些情报,于是不以为然地撇嘴道:

“不就是拜个灶神么,犯得着花这么多银子?”

罗奎哈哈一笑:“唉,谁让姚土司开口了呢?不然哪家舍得捐这么多?”

“姚家,仗着是土司,横行乡里,这不明摆着敛财么?”

罗奎再也忍不住,瞪了陈宝剑一眼,低声道:“小点声!祭灶是咱们大事,可不是光为了捐钱。宝剑,你新近离家,也许不知道,姚家历来主持祭灶仪式,今年格外不同。”

“怎么不同?”

罗奎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道:“往年都是姚老太太出马,领着法师在祠堂做道场,今年却换成了她孙女——姚家大小姐亲自主持!”

“姚大小姐?”

陈宝剑微微一愣。

他对姚家的了解不多,只知此家是石寨土司,在十万大山这一带代代世袭,号称是朝廷册封的苗疆宣抚使,实际上就是土皇帝。

姚老太太更是个活神仙一般的人物,去年闹瘟疫多亏她出面做法事平息。

想不到今年居然让一名年轻女子来顶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