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你们不懂
- 大汉:卫青叫我大姐夫
- 月麒麟
- 3162字
- 2025-04-25 16:48:30
长信殿,王太后和平阳公主趋步而入。
刚一进殿,就瞧见了窦太后身边,馆陶公主正低声说着什么。
与此同时,皇后陈阿娇在后头,给老太太不轻不重的捶着背。
“妾身太后王氏……”
“孙儿阳信……”
“见过太皇太后!”
二人躬身行礼。
然而,上首却迟迟没有声音传来,殿中的气氛莫名变得有些紧张。
见此状况,平阳长公主和自家母亲对视了一眼。
随后,她小心的抬头,轻声唤道。
“皇祖母?”
窦太后抬眼,透过模糊不清的视觉,勉强捕捉到了不远处的两个身影。
随后,她轻轻拍了拍肩膀上陈阿娇的手,拉着她在自己的另一边坐下,这才吩咐道。
“起来吧,上前来。”
于是,王太后和平阳长公主这才起身,带着忐忑的心情,在案几对面,侍者刚刚铺好的席子上坐下。
“阳信?”
窦太后伸出手,平阳长公主立刻往前凑了凑。
老太太从多年前开始,就目视不清。
所以,她见晚辈的时候,就只能靠枯瘦的双手摸索。
“这些日子不见,你瘦了。”
和方才的紧张气氛不同,窦太后一开口,语气却颇为慈祥。
平阳长公主不知情况,也只得半是应和,半是撒娇着道。
“孙儿多日未见祖母,心里想念的紧,这些天饭都只能吃半碗呢。”
“哦,是吗?”
窦太后将手放下,神色却忽然冷了下来。
“不是因为,要瞒着皇帝生病的事,日夜忧思之故?”
平阳长公主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僵,下意识的将求助的眼神投向了王太后。
后者也是心中一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
“太皇太后说什么呢,阿彻前些日子,还往宫里送回了刚打的猎物,没听说生什么病啊……”
“哦?”
窦太后微微侧头,浑浊的眼神看着王太后,莫名有一股压迫感袭来。
“这么说来,倒是我这个深宫当中的老婆子,消息比你更灵通了。”
说着话,她重重的哼了一声,突然便发了怒。
“我眼睛是瞎了,可心还没瞎!”
“阳信?”
“孙儿在。”
深秋时节,平阳长公主的额头上,却已经开始冒出了一丝微汗,语气小心翼翼。
窦太后眉头紧皱,脸上的沟壑变得越发深了。
她的身形有些佝偻,显得更加苍老了几分。
“真的是疫病吗?”
此时,这位历经数朝,从吕后时代活到现在的太皇太后,语气当中,也不免夹杂了一丝紧张和关切。
然而,平阳长公主看了一眼王太后,一时却有些不敢答话。
见状,王太后也只得小心道。
“太皇太后莫急,这病虽然像是疫病,但却只是容易传染一些,并不致命,阿彻已经找了得力的医者,过不了几日,就能康复的。”
“胡闹!”
窦太后越发生气,攥起拳头不住的敲在桌案上,发出砰砰的响声,像是砸在众人的心上一般。
“皇帝是大汉的天子,他的身体关乎大汉的江山,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们竟然隐瞒不报,可还将我这个老婆子放在眼里?”
平阳长公主脸色微白,顿时俯首叩拜,道。
“是孙儿错了,还请皇祖母息怒。”
馆陶公主也在一旁劝道:“母亲莫动怒,我看阳信也是一时失了分寸,所以才不敢禀告实情。”
“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先将陛下接回宫中,再有就是,这消息瞒是瞒不住的,若是被朝廷的公卿大臣们知道,怕是要引起恐慌,还需早做打算。”
虽然,说这番话已经尽量的隐晦了,但是,一旁的王太后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
当下,她便朝着馆陶公主,投过去了一个冷冽的目光。
这个时候,平阳长公主也大着胆子,抬头道。
“皇祖母,你相信孙儿,关乎到阿彻的身体,孙儿绝不敢轻忽,阿彻虽然染了病,但是这些日子已经开始转好了。”
“孙儿今日来前,还问过给阿彻瞧病的医者,这病最忌讳的,就是到处挪动。”
“若是此时将阿彻接回宫中,恐怕反而会让疫病传播,还请皇祖母三思。”
事已至此,就算是想瞒也瞒不住了。
所以,平阳长公主也只得将一切都和盘托出,言语之间,尽量将王阮的医道往高了说。
但不出意外的是,她的话刚刚说完,馆陶公主就在一旁冷声道。
“就凭这么一个来历不明之辈的三言两语,你就将陛下的性命托付到他的手中?”
“阳信,不是姑姑说你,未免太鲁莽了些,倘若这就是有人蓄意要谋害陛下呢?”
“如果说你府中的这个人,他就是抱着必死之心来的呢?”
“历来疾疫这种事情,若非横尸遍野,举城而绝,绝没有能够治好的先例。”
“这般荒唐之言,你竟然也能够相信?”
这一番疾言厉色的质问,顿时让平阳长公主脸色发白。
一时之间,她竟也想不到什么有力的理由反驳。
见此状况,窦太后摇了摇头,道。
“馆陶说得对,这件事是阳信你鲁莽了,阿彻年轻,容易轻信别人,你是他的长姐,理当劝阻他,怎么能帮着他一起欺瞒我这个老婆子呢?”
平阳公主有口难辩,眼眶一时都有些泛红。
幸好这个时候,王太后把话接了过去,道。
“太皇太后明鉴,妾身觉得,这件事倒没大长公主说的那么严重。”
“不管是皇帝还是阳信,虽然年轻,但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欺瞒之人。”
“这个名叫王阮的医者,不仅精通医道,而且,还对各家典籍都颇为通晓,这样的人,不论放在何处,都是该被礼重的人才。”
“用这样的人来做死士,未免奢侈了些?”
“那可说不准。”馆陶公主立刻反驳:“民间俗语说,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
“若当真有人图谋不轨,那么,区区一个所谓的人才,又何足惜之?”
这话说的十分尖锐,但是,王太后却敏锐的抓住了她话语中的漏洞,反问道。
“所以大长公主口中,图谋不轨之人,又指的是谁?”
“这天下之间,谁有这个能力招揽到这般人才,又有这般魄力,拿这种大才来当棋子?”
馆陶公主眉头一皱,没有过多思索便脱口而出,道。
“那自然是……”
“自然是谁?”
王太后紧追不放,颇有几分咄咄逼人的意味。
然而此时,窦太后却突然出言,冷声道。
“够了!”
于是,所有人尽皆嘘声。
随后,窦太后摇了摇头,道。
“方才你们过来之前,馆陶说疫病严重,让老婆子我早做打算,从宗室当中挑选一个,过继到皇帝和皇后的膝下……”
“母亲!”
馆陶公主怎么也没想到,窦太后会当着王太后和平阳公主的面,就这么直接了当的说了出来,一时有些着急。
然而,窦太后却只是用浑浊的老眼扫了她一眼,便顿时让她止住了声息。
与此同时,王太后和平阳公主听闻此事,也骤然瞪大了眼睛。
随后,便不约而同,愤怒的看向了馆陶公主。
这个时候,窦太后才继续慢悠悠的道。
“老婆子我觉得,馆陶说的不无道理。”
于是,这回换王太后和平阳公主着急了,她们不由自主的往前倾了倾身子,道。
“太后太后三思啊,陛下不过只是生了场病而已,如今已经在痊愈当中,还不至于……”
话未说完,便被窦太后抬手制止。
她转过头,在面前模糊的人影上一一扫过,声音反而变得平静起来。
“你们想的,老婆子我都清楚,但是老婆子我心里想的,你们却不明白。”
莫名的感叹了一句,窦太后紧跟着便吩咐道。
“不论如何,皇帝一直留在宫外不合适,馆陶,你一会和阳信一起去一趟,将皇帝带回宫来。”
闻言,馆陶公主一阵高兴,连忙点了点头。
“请母亲放心,女儿一定完成使命。”
与之相对的,平阳公主则是着急的开口唤道。
“皇祖母……”
然而,窦太后没有再听下去,她似乎是感到有些疲累,兴致阑珊的摆了摆手,道。
“阿娇留下陪我,其余人都退下吧。”
见状,平阳公主虽然还想再劝,却也只能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随后,她和王太后,馆陶公主一起后退两步,转身离开。
待得所有人都离开之后,长信殿重新恢复了平静。
似乎是感受到窦太后的情绪有些不佳,陈阿娇试探着靠在了这位外祖母的怀里,将光洁的下巴搁在了窦太后的膝头上。
见状,窦太后的心情似乎好了一些,她轻轻的拍着自己外孙女的背,问道。
“阿娇啊,跟外祖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陈阿娇眨了眨眼,一时有些无措。
此时馆陶公主不在,也没有人能再给她提点。
于是,陈阿娇皱了皱好看的眉毛,想了半天,却只是委委屈屈的憋出了一句话。
“外祖母,阿娇不想这么快就当寡妇……”
这话让一旁的宫人们瞬间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唾沫,连忙把头低垂下去。
然而,窦太后却并没有生气,眉眼间反而舒展出了一丝笑容,抚着陈阿娇的背,点头道。
“好孩子。”
“放心,外祖母……会护着你的。”
陈阿娇抬头,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她能感受到窦太后的情绪好了许多。
所以,哪怕这位外祖母看不清楚,她还是重重点头,甜甜的应了一声。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