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拾忆录

我自幼酷爱诗词奈何在学习诗词的道路上一直没有好的老师指导,故而一直进步缓慢。如今借网络方便我想尝试发表让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此诗稿涉及我的一些人生经历、青春时光、旅行游记等。

村年

久念盼岁除,众把先人迎。

美味堂前食,围炉话家常。

困也不敢卧,长续至天明。

新蒸白月季,端盘向神明。

晨行三炷香,方才出家门。

孩童为糖果,五更扮新衣。

但问庄严事,嬉笑行立止。

日日复如此,三日不足多。

再休三五日,舞狮相争起。

鼓震惊天地,烟火一方白。

为将年更欢,社火贺新春。

他人若问我,附笑挥衣去。

无题

昨夜狂风怒卷,扰人清梦不安。今日看时,千树万树皆新装,白茫天地,雪自悠然飘仙。

再忆当年,小儿尚黄口,便引天象至。寒冬凛气,若不戴缊袍,非有冻伤。幼时甚叛逆,亦常在高枝伏鸟,乡邻皆传。

弱冠之年面轩昂,或遭坎坷也能安然。我辈青年可成气,尚在潜龙时。一朝冲渊出,惊动山河气。

过秦岭

曾闻秦岭华龙脉,骊山北顾始皇岭。

小儿妄把秦岭越,高山之上天接云。

途径好景乐无穷,山中老者长须飘。

山遮水羞又一程,山水相逢秦岭长。

癸卯年八月二十六

雪中行

谁来梦中轻唤醒,画得窗花不留名。

整束衣冠推门去,换了人间旧颜色。

应当同雪纷飞起,何故闭门当少爷。

青衣不改雪中情,哪阵狂风敢出声。

于壬寅年冬津门作

蝶恋花

寒雪冷丽,寂寞余窗暗生花。披衣相约,同雪纷纷飞。素丽世界,悦者更来少。

小酌几许,便是黄昏,微解林君情。不如携手同归去,好定三生缘。

居农舍隐山水间

晨饮朝露晚抚琴,坐落山水人无忧。

除却浮云身外事,才知陶潜方自在。

自嘲

上天自有好功德,特于凡尘降七子。

七子之中存三子,长子不语次子聪。

广龙原是庞姓氏,其家兴盛好风景。

耄耋老人勤牧羊,不惑颊上老者颜。

不语不聪嬉笑多,弱冠常扮癫狂君。

三子亥步巧灵敏,幸苦遭逢功篑多。

若是上苍有功德,谁人愿做癫狂君。

我命原是由我载,何须上苍指点人。

人生茫茫数十载,不生青云死不休。

时癸卯兔年立秋日

山中问答

问余何故栖山中,笑而不答弯身耕。

闲来小阁啜香茗,卧看人间阴晴事。

二零一八年四月

星河人间

少年时仰首徜徉,不曾问何处游来。

故乡一角静数,数落了谁的芳华。

友人道是恒星,对眼相望,星河人间。

妄语对月暂饮,邀来三人对坐。

应是天上群星,欲来人间烟火。

酣醉舞歇,星河向晚,朝阳起身,杯著凌乱。

院中梧桐

叶落知秋近,乘风舞长空。

拾遗一枝叶,犹感抱春归。

写于己亥秋月

清明忆吾兄

残盒厚尘铁锁匣,忽而翻出故人照。

十八记忆转瞬来,热泪盈眶痛人心。

恰又清明逢祭祖,十里孤坟何处寻。

起身欲去杏花村,抬头飘零似吾兄。

夜游泰山与覃少郎相约山顶

曾闻五岳尊,泰山讨说法。

红门多抚杖,自带两清风。

青梯连天宫,头上悬危石。

云海藏山巅,负手望众山。

于二零二四年清明

初春

飞燕衔泥筑新巢,两小孩童放纸鸢。

墙角几支争先后,园林一雪倍清新。

时津门三月十四

碗莲

昨日偶得莲,欣喜向房屋。

精挑白玉器,装莲入瓶中。

日思莲君子,夜盼同茗茶。

心心呵护下,碗莲尚可长。

十五、十里云山

去烦解忧何处是,十里云山无人闻。

风吹麦浪白云笑,孩童忙赶追蝴蝶。

十六、魂归马鞍山

祖籍成纪人,平生好爱游。

曾谋翰林院,醉诗似洒脱。

何故喜当涂,七下马鞍山。

暮年终到此,仙人魂当涂。

行在当涂

陇西成纪飞将后,平生洒脱耻权贵。

最喜当涂青山绿,七下马鞍意犹足。

我抚碑文轻声念,喜逢今朝盛世颜。

老丈登山息行止,两小孩童跳石梯。

我记得

我带着失忆来到这个世界

只为了和你们相遇

在我没来之前啊

就有一群兄弟姐妹

花光了所有力气

我记得

哥哥们是最爱唱歌的

而我也最喜欢听他们唱歌

可惜我连话都讲不出

于是我的哥哥啊

就给了我一副天使般的嗓音

他们自己却永远再唱不出歌了

我记得

我是没有门票的

妹妹替我买了门票

自己却没有来看

那年,一个冬天

北方的冷风格外的飒

墙外的杏树早已被雪覆盖

我不确定到底是不是这里

在我眼前有几人正擦拭着我的身子

拿着剪刀摘走我的行李

直到我听到一个声音

我才确定是你

终于带着失忆我和你相遇

我朦胧地来到这儿

彷徨的面对好奇新世界

我记得

我喜欢书包羡慕上小学的孩子

后来哥哥选择留在了家中

却从来没有踏进过学校门一刻

我记得

那是一个秋天

木架子车拉走了他

鸡叫声送走了他

这一刻,大哥失去了二弟

我也永远失去了二哥

爸妈失去了孩子这般

我记得

我从小拥有一个健硕地体格

哥哥们每天与恶魔斗争

从他离开的那一刻

我知道他肯定赢了

或许有天当我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我们还会失忆地聚在一起

到那时,你们可不要说我不争气啊

我这一生都有坚定的在走红色道路

———於癸卯年夏月津門

青瓦

檐上雪渐融,飞燕衔泥到。

若问酷暑炎,躺椅轻扇摇。

待到秋来爽,忙把喜悦收。

莫理严冬寒,只往身上招。

要论知音谁?青砖不可少。

桑葚

偶从北荒移稚苗,围栏设槛轻浇水。

从前青红转黑紫,每每孩童竞攀爬。

十年桑葚参天大,游子撑起贫瘠乡。

才叹人生无再少,却知脱变方成长。

桑梓情

改:曾于北域移新株,围栅护根勤溉濡。

昔日青葱变乌紫,岁岁孩童争攀逐。

十载葚树耸天际,游子力撑贫僻乡。

莫叹人生难再少,须知化蝶方翱翔。

秋天的怀念

我看见

一阵风袭来

吹起远处的几片金黄色的枫树叶

背后不觉地发凉

忽地打了个喷嚏

原来秋天早已到来

才刚经历了酷暑

短袖还换的不太习惯

————

都说秋天适合想念

于是我便开始想念远方的你

我看见

天上排列整齐的一行南雁

我写了一封信拜托它们寄去

我看见

一轮圆月倒映在水中

原来今夜是中秋

寻星

暮阳箭入深山处、月出不觉高照时。

星如棋盘漫天布,刹那芳华迷我眼。

既是流星光一点,亦随风飘匿他处。

束冠被蓑寻星去,宜将微光照我天。

庚子年夏月

满江红-摘花椒

始送炎夏,才迎秋。

头顶烈日,手伸五指。

听得蝉叫,数几只蚊虫眼前飞。

话说秋高气爽,岂料花椒满地,分外忙。

晒得花椒几千斤,怎想此年价不高。

风雷激荡浑不动,烈日狂晒臂上黑。

一千斤太少,一万斤太多,欲买心上悦。

莲池闻得笛声扬

途遇莲花始盛放,停足四顾润心泽。

忽听远处笛声扬,问得笛女径直去。

众见才女皆惊叹,一袭古装正起舞。

无悔相识此莲池,莲也羞涩低下头。

观梧桐有感

昨日观得梧桐落,今日非夏却迎秋。

残枝败叶尽收拾,为有来年花更肥。

二零二四年八月七日

暂居塘沽十五日

无故起风雷,水域流成灾。

佯装无恙脚,却能水中行。

今我多坎坷,明日仍可期。

山林猛虎叫,天下风雷动。

二零二四年八月二十三日

满江红-论属地一事(斩魅复东南)

此处东南我属地,岂容鬼魅强占,曾经使诡计,数十年风雨飘摇。

从前古来直须直,偏使无理变有理。而今雄鹰非雏鹰,休将诡计使。

剑斩鬼魅,直取东南收复地。

二零二四年八月三日

与XX书

既见己亥已多年,恰逢庚子又春生。

怎奈流水总无情,回首不觉乙巳近。

昨君来时袭白衣,曾以凤眸最动人。

吾知吾非梧桐枝,安得朝阳凤暂栖。

辛得苍天怜顾吾,共读三年青春书。

初遇君时同一处,饶手可见君在窗。

再逢江南已入秋,相思不见发如狂。

后知君在隔壁班,曾骗恩师晚授课。

非吾不听恩师语,陪君一刻实不易。

三年恍恍如昨日,愿交青春满意卷。

别后不知君近况,君住乔头吾津门。

此间不过百余里,隔山相望也无语。

吾至泰安约好友,前去红门踏山巅。

后知君亦泰山行,猜得必经姻缘处。

吾曾拜山碧霞祠,愿寄相思得君意。

同赴异乡修学业,圆满又将何处去。

吾将戎装为理想,君为生活四处奔。

青春一纸诉衷肠,喜欢二字藏心间。

如约白马赴黄昏,吾定三生换此生。

念念不忘怎能忘,心心念念梦中人。

肺腑之言多如是,相思一纸怎言尽。

秋意待春荣

秋风起时残叶落,莫劝此时不得气。

来年弄得春风意,一夜枯树满堂开。

雪覆芳华录

前去津门千余里,无功归来愤不成。

暂住故乡一宿夜,便有大雪封山来。

此时此地芬芳季,许是苍天为我言。

时乙巳春月

春庭偶得

早趁晴光过短墙,风拂香雪海天长。

轻叩芳枝枝愈静,拾花簪鬓韵犹香。

春日野游

登高望四野,野外开几树。

麦浪随风逐,蜂携花盈袖。

壑壑黄土坡,层层青山绿。

我意犹未尽,小径樱悄开。

湖边纪行

闲来湖边观旧色,滔滔话语谁与听。

随踢一脚下汪洋,顽石奋起千层浪。

清凉山纪行

急步穿南苑,飞奔清凉山。

途中多庙宇,巍峨耸立处。

高楼与友歇,放眼青山翠。

诗情画意谁,秦徐夫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