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验证

“鑫子,怎么个事,今天状态这么差?”

周洋看到韩鑫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上午的生理课前了。

虽然周洋是宿舍长,但他只有午觉才在宿舍里睡,晚上周洋则是在自己的出租屋里。

现在的韩鑫双目赤红,精神萎靡,状态肉眼可见的差。

“别提了。”

韩鑫病怏怏的摆了摆手。

“昨天一晚上都没睡,光顾着查资料了。”

“哦?”

“舍长,昨天我发到宿舍群的那篇文章你看过了没?”

周洋当然看过,甚至不光光看过,他还高强度控评来保证自己那几篇推文的效果。

“看了。”

“感觉怎么说?真的还是假的?”

“应该是真吧。”

周洋说道:

“我没自己去查证,不过你们的聊天记录我都看过了,文章里的细节都能对应的上,按理说应该是真的。”

“不是,这么大的事情你就不去亲自查证一下的嘛?”

韩鑫人麻了。

说实话,他是不理解这种行为的。

明明昨天他转发了这么一篇完全能颠覆他们所学内容的雄文,结果这帮人看完就看完了?

居然连一点感想都没有!

宿舍那几个没心没肺二傻子就算了,居然连他最敬爱的舍长也这样。

鑫子痛心疾首。

“舍长,你难道不知道那篇文章说的如果是真的那会怎么样嘛?

那至少说明我们平时学到的东西很可能是错的,生物学和医学的认知都要大洗牌。”

韩鑫露出一种悲怆的表情。

“想想看,舍长,我们从初中就开始,一直学到大学的很多东西完全就不具有普适性,近十几年的知识积累毫无价值,小半辈子都白干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大半夜不睡觉拼着熬夜也要去查资料,为的就能证伪这篇文章,保证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但可悲的是,用尽了韩鑫目前能找到的所有手段,他都无法证伪这篇文章,反而让这篇文章的可信度在不断上升。

最后他也只能悲呼一声:

“生物学不存在了。”

周洋希望相信灵能一号的人越多越好,但也不差好兄弟这一个。

看着鑫子的精神状态不太好,周洋只能尽量宽慰对方。

“别想这么多,真就真了呗,咱们现在还是学生,学界的事管这么多干嘛。”

“不行,这件事我一定要搞个明白。”

韩鑫摇了摇头。

“咱们的分子生物学老师是我的亲戚,下午没课的时候你跟我一起去,一定要弄明白。”

……

科学楼A座,804。

这里是韩国江所在的办公室。

作为本专业乃至本学校最年轻的教授,韩国江的年龄只有32岁。

这个年龄能成为教授就已经相当有说服力了。

此时,这位年轻教授面前正站着两位学生。

“所以,你们就是因为这件事来找我的吗?”

韩鑫点了点头。

“叔,您看一看,下个判断。这件事情不弄清楚,我是真的睡不着。”

周洋也在一边帮腔道:

“老师,您就帮他看看吧,为了这事鑫子昨天熬了一整天。”

韩国江叹了口气。

“行吧,你把文章推过来,我帮你看看。”

《震惊!气候变暖引起冰川融化,远古物种重出江湖!》

《万年前微生物再度复活,难道毁灭人类的竟是科学家?》

《新物种再现!或许我们将见证新的生物纪元!》

看着自己的侄子给自己推来这么一篇营销号文,韩国江的嘴角忍不住扯动了几下。

这孩子都多大了,怎么连营销号都信?

然而当他去查证的时候,却同样傻眼了。

因为他惊奇的发现文章里摆出来的证据居然都他娘的是真的?

韩国江试着去搜索相关资料。

“RNA Biology,Journal of Bacteriology,也是正经期刊啊……”

无论是RNA Biology,Journal of Bacteriology都是被SCIE收录,两者都被划为中科院SCI三区期刊。

这种级别的刊物是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名声开玩笑。

可偏偏就是这两本刊物,却出了两篇完全跟闹着玩一样的论文。

杆菌长出刺突蛋白,极其形似细菌的RNA病毒……

这特么能是真的?

这要是真的,别说国际期刊了,就是Nature也上的了。

不,这甚至已经不是上不上的问题了。

这要是真的,就是挂一整年的Nature的也是毫无问题。

这几乎不亚于1982年发现朊病毒这一新型病原体的重大发现。

而发现朊病毒的普鲁西纳也因为这一成果而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奖。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诺奖级别的成果。

韩国江此时已经忘了两人,而是完全投身到对于资料的查证。

他找到那两篇论文点击,结果却出现了以下字样:

“该论文被非开放OA期刊收录,如果您想要阅读,请支付相关费用。”

无论是RNA Biology,Journal of Bacteriology都属于非开放OA期刊,里面的论文只能看到一个摘要。

想要看到里面的论文,要么订阅该期的刊物,要么去支付单篇文章的费用。

于是韩国江换上学校机构的账号,再次点击。

这一次没有显示支付费用,而是弹出了另外一行冰冷的文字:

“数据库拒绝接入,您没有相关的访问权限!”

韩国江面色古怪。

作为医大教授,有什么是他没有权限查阅的?

等等!

韩国江返回头来又一次仔细那篇文章。

“2042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物种,这是在曾经在三万年前活跃的物种……”

2042年……三年前……

韩国江想到了什么。

三年前,2042年8月23日,这应该是对所有人类都相当难忘的一天。

原本只是普通的一天,但早上之后一切都变了。

本来应当于当天05:40:38升起的太阳没有按时升起。

整个世界陷入了为期三天的日食中。

或许不能称之为日食,因为完全不像是常规的天文现象,倒更像是太阳凭空消失了。

没错,凭空消失。

无法用任何手段探测到,就像是被突然消失了一样。

当时爆发了极大的舆论风波,不少人认为地球马上就要毁灭了。

不过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三天之后,太阳又重新回来了。

一颗紫色的太阳重新爬上天空。

它的质量是1.989×10³⁰ kg,表面温度:约8000 K,逃逸速度:617.7 km/s,视星等:- 26.74,绝对星等:4.83,自转周期:25.05天,距地距离:1.496×10⁸ km。

和原本的太阳几乎没什么不同,唯一变了的只有两点。

第一,它散发的不再是温和的自然光,而是妖异的紫光。

第二,它的体积变大很多倍,以至于在有时在地球的午后能够看到一个膨大的紫色球体。

那是新的太阳。

这一事件被称为紫日事件。

关于紫日事件的后续影响,各国早就开展了对此的研究,并且列为绝密。

如果和这个有关系的话,他看不到倒是可以解释。

但……

一个新的微生物为什么会和这个紫日扯上关系?

韩国江扯动嘴角。

总特么不能是因为紫日给西伯利亚冻土晒化跑出来的东西,所以就给列入绝密了吧?

他试着去寻找其他可以佐证的资料,但很可惜,除了这几篇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线索。

查了一下午,韩国江也同样一无所获。

他瞪着同样带着血丝的眼睛,对着周洋和韩鑫磊说道:

“这篇文章的真伪我也不能确定,但我更倾向是是真的。里面引的那几篇论文都是涉密论文,我自己也看不到。”

“我怀疑这篇文章的作者很可能是哪个专业科研机构的内部人员,所以才能有这么准确的消息。”

“具体的事情你们就别管了,很可能和三年前的那个紫日事件有关,那属于涉密消息。”

韩国江一脸严肃的看着两人。

“你们该干嘛干嘛,就当是没这回事,别钻牛角尖。”

“好好学习是根本,抓紧读研读博,等到层次到了,自然而言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韩鑫一脸失望,本来他预想中能在叔叔这得到确定的答案,但结果也只是似是而非。

“行了,鑫子,这还不够吗?”

周洋劝道:

“你叔叔不是都说了吗?现在咱们最重要的是好好学习。”

韩鑫闻言也只能点了点头,终于,他对着周洋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好,我会努力的,总有一天我会弄明白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

鑫子大概率没机会弄明白了。

事情发展的远比周洋想象的更快。

由于周洋并没有设立禁止转载,这篇文章的传播度很高,甚至还被上传到短视频平台,斩获了将近三十多万的播放量。

而随着传播度的飞速提升,实体也在不断发展。

【当前知晓人数:370089人】

【传播度LV1—LV2】

【加载已完成。】

【相关事件已按照设定全部生成,资料佐证已完毕。】

【当前实体安全度:97%】

早在获得生物编辑器的时候,周洋就发现了这东西的bug。

那就是实体其传播性和神秘性的矛盾。

传播越广,越引人注目,就越容易引来专业人士,还有像是像磊子这样爱钻牛角尖的人。

一旦被这些人盯上,不断研究,那么最终的一定会破坏灵能一号的神秘性,使其变成普通生物。

所幸还有紫日事件,作为世界最大的未解之谜,周洋很巧妙的把灵能一号与紫日时间绑定,从而实现了安全性的保障。

而随着灵能一号加载完成,周洋也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