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管理(微课版·第3版)
- 李延喜 张悦玫 刘井建编著
- 2769字
- 2025-04-17 18:03:51
2.1 财务报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2.1.1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采用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和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进行的分析与评价,以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及未来发展前景,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最早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为银行的信用分析服务,银行需要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调查和分析,于是逐步形成了偿债能力分析等内容。资本市场出现以后,社会筹资范围扩大,非银行债权人和股权投资人增加,公众进入资本市场,财务报表分析由为贷款银行服务扩展到为各种投资人服务,形成了盈利能力、筹资结构和利润分配等新的分析内容。公众公司发展起来以后,经理人员为获得股东的好评和债权人的信任,需要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旨在明确管理行为和报表数据关系的内部分析逐步形成。内部分析不仅可以使用公开报表的数据,而且可以利用内部的数据(预算、成本数据等),致力于通过管理活动改善经营。
财务报表分析的技术日趋复杂,广义上,其逐步扩展成为包括经营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四个部分组成的完善体系。经营战略分析的目的是确定主要的利润动因和经营风险,以及定性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行业分析和公司竞争战略分析等内容;会计分析的目的是评价公司会计反映基本经济现实的程度,包括评估公司会计的灵活性和恰当性,以及会计数据的修正等内容;财务分析的目的是运用财务数据评价公司当前和过去的业绩并评估其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内容;前景分析的目标侧重于预测公司的未来,包括财务报表预测和公司估价等内容。狭义上,财务报表分析仅指财务分析。
2.1.2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
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是根据所有使用者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并不是针对特定报表使用者的特定目的设计的。报表使用者要从中选择分析需要的信息,重新组织并研究其相互关系,使之符合特定决策的要求。企业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有以下几类。
(1)投资人。为决定是否投资,需要分析企业盈利能力;为决定是否转让股份,需要分析盈利状况、股价变动和发展前景;为考察经营业绩,需要分析资产盈利水平、破产风险和竞争能力;为决定股利分配政策,需要分析盈利增长、筹资状况等。
(2)债权人。为决定是否给企业贷款,需要分析贷款报酬和风险;为了解债务人短期偿债能力,要分析其资金流动状况;为了解债务人长期偿债能力,需要分析其盈利状况和资本结构。
(3)经理人员。为改善财务决策,需要进行内容广泛的财务分析,几乎包括报表外部使用者关心的所有问题。
(4)供应商。为决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需要分析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为决定信用政策,需要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5)政府及其他机构。政府及其他机构包括财政、税务、统计、工商、社会保障等机构。政府为履行政府职能,需要了解企业纳税情况、遵守政府法规和市场秩序的情况及职工的收入和就业状况。
(6)审计师。为减少审计风险,需要评估企业的盈利性和破产风险;为确定审计的重点,需要分析财务数据的异常变动。
(7)社会公众。社会公众是企业的潜在合作者。公众通过企业提供的报表信息,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支付能力、股利分配政策等,有可能发展为企业的股权投资人、债权人、供应商等,从而夯实企业生存基础。
2.1.3 财务分析方法
1.水平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是将报表资料中不同时期的同项财务指标进行比较,揭示企业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各项指标发展变动情况的财务分析方法。水平分析法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财务分析方法。
根据财务分析的要求与目的的不同,水平分析法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1)将分析期的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对比,以确定实际与计划的差异,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2)将分析期的实际指标与前期指标(或过去某期指标,如历史最好水平)进行对比,以确定本期实际与前期(或某期)实际的差异,提示有关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3)将本企业的实际指标与同行业相应指标的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做比较,以确定本企业与行业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的差异,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比较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绝对值增减变动:变动绝对数=分析期实际数-基期实际数;
二是增减变动率:增减变动率(%)=变动绝对数/基期实际数×100%;
三是变动比率:变动比率=分析期实际数/基期实际数×100%。
2.垂直分析法
垂直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报表中各项目占总体的比重或结构,反映报表中项目与总体的关系情况及其变动情况的方法。垂直分析法的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报表中各项目占总额的比例或百分比,其计算公式是:
某项目的比重=该项目金额/各项目总金额
第二步,通过各项目比重,分析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一般项目比重越大,说明其重要程度越高,对总体影响越大。
第三步,将分析期各项目比重与计划比重或前期同项目比重对比,研究各项目比重的差异或变动情况。也可将其与同类企业的可比项目比重进行对比,研究本企业与同类企业的差距。
3.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将企业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进行比较,用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的一种方法。趋势分析法的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趋势比率或指数。通常指数有两种,一是定基指数,二是环比指数。定基指数是将各个时期的指数都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进行计算的。环比指数是将各个时期的指数以前一期为基期来计算的。趋势分析法通常采用的是定基指数。
第二步,根据指数计算结果,评价与判断企业各项指标的变动趋势及其合理性。
第三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根据企业以前各期变动情况,研究其变动趋势或规律,从而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变动情况。
下面举例说明趋势分析法的应用。某企业2019~2023年有关销售额、税后利润、每股收益及每股股息的资料如表2-1所示。
表2-1 2019~2023年销售及利润等资料

根据表2-1,运用趋势分析法可得趋势分析表,如表2-2所示(以2019年为基准期进行比较)。
表2-2 趋势分析表(单位:%)

从表2-2中可以看到,该企业几年来销售额和每股股息逐年增长,特别是2020年和2021年增长较快。税后利润和每股收益在2022年和2023年大幅下降,从各项指标的关系来看,销售额和每股股息的平均增长速度较快,高于税后利润和每股收益的平均增长速度。
4.比率分析法
在同一期财务报表上有一些项目或类别之间彼此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我们可用相对数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据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表明企业某一方面的情况。这种分析就是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法是最重要的财务分析方法。
5.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从数量上测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以帮助人们抓住主要矛盾,更有说服力地评价经营状况。因素分析法具体又分为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连环替代法、定基替代法等。在实际的分析中,各种方法通常是结合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