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折翼的天使也飞翔
2013年10月18日,我和刘逸第一次见面,是在她江安镇的家里,小院里洒满秋日暖阳,几只母鸡在院子里刨土觅食,屋后的一排银杏树上挂满金色叶片,一只不知谁家的黑狗,卷曲着尾巴,好奇地打量着我这个陌生人的来临。这是一个温暖恬静、与世无争的普通农家,刘逸在这里出生、成长到了20岁。
我将鲜花和拥抱一起送给了轮椅上的刘逸,她有些腼腆地笑着,脸颊绯红。我拥抱她时,诧异于她胳膊的粗壮。后来才发现,每隔几分钟,她就必须利用双臂(主要是左臂)的力量,撑在轮椅的扶手上,将自己不听使唤的身子往轮椅上提一下,使自己坐得舒服一点。由于她的双腿蜷曲无力、无法并拢,必须用布条捆绑着才不至于滑下轮椅。这个细节,让我有一刻的失神和难过。
在此之前,我和刘逸只是普通网友,我们在微博上互相关注,偶尔留言。她告诉我她写了一些文章,希望我能帮她看看,提出修改意见,我一口答应。我还想亲眼见证一下:这个患先天性脑瘫、全身只有左手可以用力的女孩,她是怎样写作的?
在刘逸简陋的卧室里,我见到了真相:一个靠窗的旧木桌上,有一台老式的台式电脑,在这里,刘逸用唯一灵活的左手食指,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出自传《生命的羽翼》,当时已有六七万字。
我不知道我那么倔强地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上到底是对还是错,可我还是来了,因为地狱不收我,我只好留在了人间。
……
渐渐地,我的眼眶发热了。我除了感叹刘逸命运多舛,更敬佩她非同常人的毅力和顽强!作为一个编辑、记者和作家,我有着健全的四肢和十只灵活的手指,却没有刘逸的勤奋和毅力。我很惭愧,自叹不如!
之后,刘逸将自传发到了我的邮箱,我利用闲暇时间断断续续地阅读,一边读一边帮她做一些适当的小修改,并通过QQ与她沟通如何提炼主题,如何加强故事性,如何分段,如何制作小标题等等。
刘逸很有文学的灵气和悟性,一点就透。一年时间不到,她就将原先的六七万字,修改并扩充到了现在的十五万字左右。如果把刘逸的初稿比喻成一碗清汤寡水的手擀面,那么修改后的定稿则是一碗五味俱全的酸辣面。既有令人感动的酸、刺激冷酷的麻,也有回味无穷的鲜。
刘逸按照自她出生后的时间顺序,将她二十年来的成长点滴娓娓道来,语言质朴,描述淡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扣人心弦。她将全书分为十六个章节,每个章节里又分四至六个不等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独立小标题。她的认真和用心,可见一斑。
刘逸是在奶奶的脊背和三轮车上读完的小学和初中,奶奶是她文化课的启蒙老师,也是她坎坷的生命中一位横刀立马的保护神。在她的自传中,奶奶是当之无愧的女主角。在《知识,是我向往的另一片天空》中,她写道:
祖母给我买了第一本书——《看图学汉字》,当她把这本儿童书递给我的时候,我发现她的手在微微颤抖,声音也变得深沉了一些:“孩子,要学习啊,不学习会更加被人看不起的。”我把它当宝贝似的捧在了怀里。我懵懂地意识到:书本重于一切,知识重于一切,只有学习,才有希望。
这个细节,不禁令我对这位普通的农村奶奶充满了敬佩。每一个折翼的天使身边,一定有一位令人敬畏的保护神。
祖母呛着冷风,穿着一件黑色的旧棉袄,呼哧呼哧地踩着车,我畏缩着脑袋,警惕地盯着周围的黑暗和隐隐约约能够看得见的飘着的雪花,不时地打着寒颤。我冷!而祖母在路上总是喜欢时不时地叫唤着我,她怕我蜷在三轮车里睡着,那样会更冷。
寥寥数语,一幅生动的黑白画面跃然眼前。很难相信,这是出自只有初中毕业、首次写作的刘逸之手。如此强烈的画面感,在她的自传中比比皆是,令人印象深刻。
尤其读到第十四章《祖母的“工作包”》这一段,更令我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故事写了奶奶为了挣钱给刘逸买一台电脑学写作,每天去罐头厂打工十多个小时。有一天,刘逸发现奶奶累得脸似焦炭,眼圈浮肿,十分心疼奶奶,于是将奶奶的工作包藏了起来,不想让奶奶继续打工。奶奶的工作包里装着她的工作服和几个工作用具,没有这些奶奶将无法工作。所以当奶奶第二天早晨上班、遍寻不见工作包之后,祖孙俩开始了一场伤心的争吵……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我们真爱一个人的表现,往往会不吝牺牲自己,换来对方的幸福。这种无私的爱,美好而心酸。
刘逸的这部自传,与其说是她的成长故事,不如说是她对生活的感悟、感恩和感动。她感悟生命中的酸甜苦辣,感恩每一位帮助过她的好心人,感动生活中的美好片段——求医路上,陌生人送的一包饼干和一瓶水;上学途中路遇暴雨,八旬老奶奶助推她的三轮车过河;校园里,女学生簇拥着男生背她上厕所;考试时,老师背她上考场;医院里,无微不至护理她的白衣天使;网络上,尿毒症作家臧夕稳老师如何为她指点迷津……就连生下她之后便去遥远的广州打工、平时极少见面的父母,她也由最初的“仇视”,变成了最后的理解与感恩。她与父亲互加了QQ,父女俩经常在QQ上像朋友一样聊天。因为她懂得了:爱是互相的,唯有互爱,才能幸福。
在普通人眼里,刘逸无疑是个不幸者。可在刘逸的世界里,她又是个幸运儿。这份幸运不是来自他人对她的拯救和帮助,而是来自她对自我的认知与肯定。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四肢健全,却心理残缺,即使行走在阳光下,却背负着一个阴暗的灵魂,慢慢地走向死亡。而刘逸虽然没有一个健全的身体,却有一个蓬勃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就是她通向快乐幸福的生命密码。就像刘逸在她的后记里写着的:
别人在赶路,我在欣赏路边的风景——用我的眼睛;别人在飞翔,我在感悟飞翔——用我的智慧;别人在跳舞,我在观看舞蹈——用我的心灵;别人在享受生命,我则在阅读生命——用一种他们不懂的方式。
刘逸,我们在读你——用欣赏和敬佩的心情。我们在祝福你——用我们最真诚和感动的心。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
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
最后,我要为刘逸点播这首歌,希望她在自己的世界里,展开隐形的翅膀,尽情而快乐地翱翔!
《知音》传媒集团资深编辑、旅美作家 赵美萍
2014年12月18日写于美国休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