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中考过后,开始赚稿费
- 年代:妹妹馋肉,我只好做学霸
- 狸叔狠高兴
- 2276字
- 2025-04-13 19:00:09
八点一刻,考生开始陆陆续续进考场。
顾学文随着人流缓缓步入溪县第二中学。
他虽然人进去了,关于他的议论却悄然展开。
“哎,你看,那小子就是西堡镇那个顾学文吧?!听说上次全县模拟数学考了第一?”
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家长,指着顾学文背影,对身边的另一位家长说道。
“是他没错,这孩子看着挺普通的,跟咱孩子比没啥不一样,不过听说这孩子胆子可大了,市里好几个重点高中要特招他,他都没去,县一中给特招也拒了,非要自己考!”
“真的假的?这孩子咋想的?太冒险了吧!”
“的确良”咂舌道。
“这考试里万一有个啥闪失,那不亏大了?能有特招的机会多难得啊,这孩子还是太年轻,不成熟。”
“那可不一定!”
旁边一个戴眼镜中年人反驳道,“我倒觉得这孩子有真本事,自己心里有底!不然哪敢这么干?这叫艺高人胆大!说不定人家就是奔着状元去的,根本不在乎那个特招名额!”
“对!我也觉得是这么回事!没那金刚钻不揽那瓷器活!人家孩子肯定有把握!”
两种不同的观点在家长群中碰撞,也反映了这时代人的性格,老百姓对于机遇和实力、稳妥和冒险的不同看法。
但无论家长们什么看法,顾学文这个名字,和他拒绝特招、坚持中考的事,已经让他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人物。
顾学文那里知道人都进考场了,外面还有自己的“传说”,他找到座位号,核对信息无误后,便安静地坐着等待。
很快,两个监考老师拿着密封的试卷走进考场,俩人表情十分严肃。
其中一位较大的男老师开始宣布考场纪律,考生们正襟危坐,没有人敢出声。
考场纪律宣布完,两位老师看看时间,开始拆封试卷、分发试卷,试卷刚发完,考试的铃声恰好响起。
第一门是语文。顾学文没有着急作答,先是快速浏览一遍,题目难度适中,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符合时代气息。
浏览完毕,拿起钢笔,开始沉稳答题。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考场里只剩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
两个半小时后,结束的铃声响起时,顾学文已经仔细检查了三遍,确认没有疏漏,将试卷倒扣在桌上。
收完试卷,学生们陆陆续续走出考场,外面等候的家长和老师立刻围了上来。
校长王援朝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表情淡然的顾学文,他快步挤上前,急切问道:“学文!考得咋样?感觉如何?”
顾学文迎着校长和班主任殷切的目光,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微笑,淡淡回答道:“还行。”
这句“还行”,在王援朝和李老师听来,却无异于一颗定心丸。他们太了解顾学文了,从不轻易把话满话,说“还行”那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稳。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欣慰和期许,俩人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
接下来的两天考试,顾学文依旧保持着他那种近乎“乏味”的稳定。
无论是考察逻辑思维和计算的物理、化学,还是需要大量记忆理解的政治,亦或是相对投入精力最多的英语,他都应对得从容不迫。
试卷上的题目在他眼中,都分解成熟悉的知识点和解题模型,只需要按部就班将它们组合起来,写下正确的答案就好。
当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整个考场先是寂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如释重负的喧嚣。
考生们有的兴奋地扔掉笔,有的疲惫的趴在桌上,有的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迫不及待开始对答案。
顾学文没有参与对答案热潮,他仔细地将所有文具收好,把准考证放进贴身口袋,随着人流走出了考场。
他能清晰感觉到,经过这三天的考试,自己不仅没有多少疲惫,反而因为完成了系统任务和对自身实力验证,精神异常饱满。
校门口,王援朝和李老师正在组织考生们集合,准备乘坐“交通车”返回镇里。看到顾学文出来,王援朝又关切问了几句,得到的还是“还好”、“不难”之类的回答,他捋着胡子笑了。
回到家里,三个妹妹立刻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地问顾学文考得咋样,累不累。
顾学文笑着安抚几句,告诉妹妹们考试很顺利,然后便投入到假期的新生活中。
中考结束,距离成绩公布还有一段时间,至少两周。这段时间,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彻底放松、等待宣判的日子。
但顾学文却没有闲着,他知道中考只是第一步。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才是真正的开始,不过那也意味着更多的开销。
虽然家里现在有了一笔不小数额的存款,可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他需要找到一条既能利用自身优势,又不耽误学习的赚钱途径。
单纯依靠父母留下的钱,或许能保证他和妹妹几年的温饱,但要想让她们真正过上好日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还需要更多的钱。
“靠什么赚钱呢?”
晚上,辅导完妹妹们的功课,顾学文坐在台灯下,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做生意?还太小,再说也没有本钱,没经验,更没有多时间和精力。
打零工?现在要么是国企,要么是种地,零工根本没有,就算有报酬也低可怜,而且也会占用大量学习时间。
思来想去,他把目光放在在书桌上那几本吴建国寄来的数学期刊和教材上。
“知识……我的优势在于知识,尤其是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一个念头渐渐清晰起来。
想起了前世的一些模糊记忆,也结合这个年代实际情况。
八十年代,随着高考恢复,随着国家对知识、对教育的重视,学习类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尤其是面向中小学数理化辅导类刊物,非常受欢迎。这些刊物不仅刊登教学文章、学习方法,也刊登一些难题解析、竞赛题讲解、甚至有趣的数学知识。
因此,这些报刊杂志是需要大量稿件的,它们会向社会征稿并支付稿费。
“稿费……”
顾学文心跳微微加速。
八十年代稿费标准绝对不低,对比这时候普通人的工资,那是相当可观。
这时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如果被省级、国家级报刊采用,稿费可能达到十几块甚至几十块。
要知道,现在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块,技术骨干或者老工人才就能拿到六七十。
如果他能持续写出质量不错的稿子,例如难题解析或者科普文章,一旦被那些发行量大的刊物选中,获得的稿费可是比一个老工人挣得还多!
对,投稿赚稿费,顾学文打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