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弘历的数学考试

弘历接着,就向钮钴禄氏,说明了海棠来自己这里的缘由。

钮钴禄氏在听弘历说后,自然也高兴不已地说了一番感激嫡福晋乌喇纳喇氏的话。

但弘历这里没多久,就得知,雍正突然回府且要在晚饭后见他的消息。

弘历只好在吃完晚饭后去了雍正的书斋。

雍正的确是临时决定的回府。

他在回来后,先秘密见了邬思道。

“邬先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年氏又怀上了!”

雍正在见到邬思道后,先笑着说起一则新闻来。

邬思道听后也喜形于色地起身作揖拱手:“恭喜四爷!”

雍正则挥手让邬思道坐下:“我已写信托人把这个消息悄悄带给年羹尧知道了。”

邬思道笑道:“现在年氏刚为四爷诞下一子,如今年氏又怀上,想来,他年羹尧这个把控着西北大军粮草供应的川陕总督,当不得不心往四爷您这边多放些了。”

雍正点首,叹气说:“这个奴才滑溜的很,没有些实际点的东西捆绑着,是难以让他俯首帖耳的。”

“四爷说的是,但以晚生浅见,四爷不能只盯着他年羹尧,宫里也得做些润物细无声的准备为好。”

邬思道这时又提醒起雍正来。

雍正若有所思地站起身来,开始在房间里踱步,而在沉吟片刻后就附和说:“邬先生说的是啊,我这样深居简出,不再走动,很容易让人忘记,只怕汗阿玛也会因此忘记我老四,是得有个人能在汗阿玛身边,让汗阿玛知道我的存在。”

“今日,晚生教习诸皇孙时,倒是遇到了一件事,自当告于四爷知道。”

邬思道这时笑着开了口。

雍正回头看了他一眼:“什么事?”

邬思道则咬牙撑着桌沿站起身来:“是弘时霸凌弘历,而弘历选择隐忍的事。”

邬思道也就将他看见的这事经过告知给了雍正。

雍正听后意味深长地道:“如此说来,弘历的确适合待在汗阿玛身边,进而让汗阿玛能够时常想起我这个深居简出、一意参佛的四皇子。”

“正是呢,弘时这样跳脱,对四爷也有好处,四爷可以先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也就能让人知道,你是真的安心参佛到对家里人也无心管教了。”

邬思道说道。

雍正颔首,神情冰冷道:“姑且就再纵容这个混账一段时间!”

雍正在见了邬思道后,才在他的书斋见了弘历。

汪汪!

汪汪!

弘历在来到雍正的书斋时,就听见了此起彼伏的狗叫声。

他通过书斋一侧的栅栏看见,这栅栏后的一小花园,正养着许多狗,而且都很干净,因为他不怎么来这里的缘故,所以,这些狗都对他感到陌生,而朝他狂吠。

弘历见此干脆朝这些狗走了过来。

他知道雍正喜欢养狗,在来见雍正时,也特地让海棠带了根酱骨头,提在食盒里。

而弘历一走过来,就丢了这骨头进去。

这些狗因此疯狂争抢起来。

弘历也在这时进了雍正的书斋。

弘历一进来,就见雍正的书斋纤尘不染,处处不见灰,一切布置的井然有序。

而让他惊讶的是,雍正身旁居然还卧着一条狗,这条狗倒是比较安静,通体雪白,只有两眼珠子如点漆一般,瞅着弘历。

雍正手里拿着一串佛珠,正梳理着这条狗的毛发,同时还在执笔抄写着佛经。

不知道历史结局的,都会以为这位冷面王,真的已经灰心丧气,对凡尘一切争权夺利的事不再关心,只抄佛经与撸狗。

但其实,大清的王公大臣和士族精英都不会想到的是,这是一位为了大清的基业,早就隐忍多时,且在将来会把改革的利刃捅向自己人包括宗室兄弟的狠人!

弘历自然是不反对雍正这样做的。

何况,他现在还是乾隆,自然希望雍正改革的越狠越好,这样就能给自己攒下更多挥霍的资本。

“坐吧,桌上有一份试卷,你做了交给我看看。”

雍正在弘历来后,也没有抬头,只认真抄写着佛经,而抬起拿着佛珠的左手,指着桌案上的一份试卷,吩咐了一句。

“嗻!”

弘历应了一声后,就去了桌案边坐下。

桌案上,除了有一份试卷,还已经准备好了笔墨纸砚,以及一盏明亮的大烛灯和算盘、草稿纸。

弘历看了一眼试卷内容,居然是一张数学卷子,许多应用题的题目还挺切合实际,皆与这个时代的漕运、治河、营造、赈灾、作战运粮有关。

弘历也没想到,雍正突然叫他来,是要对他进行数学考试。

本来他前世一直是出题考别人的,现在倒好,成了别人考他。

但弘历还是认真答起题来。

对于弘历而言,这些题虽然可能是雍正精心准备的,但也还是算不上有难度。

唯独恼火的是,他需要将一些数字变成阿拉伯符号,将一些汉字表示的对数、三角函数,用罗马文等文字符号翻译一下。

毕竟他后世学的数学,已经不是纯用汉字表示。

而只有翻译一遍后,他才好进行运算与求解。

雍正虽然在抄着佛经,但也在注意着弘历答题的情形。

他注意到弘历在草稿纸上画了许多不知是什么的图,这些图有直线、有弧线,甚至还有虚线,以及他只有在老九那里看见的一些文字符号。

因为康熙第九子胤禟很精通外语。

“你这都是跟谁学的这些奇怪符号?”

雍正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弘历身后,询问了起来。

弘历起身回答说:“儿子是在外面看一些传教洋人的书学的。”

雍正没再多问。

没一会儿,弘历就把做好的卷子递到了雍正面前:“阿玛,我都做完了。”

雍正也就接过卷子,从袖中取出了写有答案的纸条,然后看着弘历的答卷一一对照起来。

“居然真的全对!”

“这可是根据《数理精蕴》编的难题,你十六叔做这些,都用了好些日子才全部作对。”

雍正不敢相信地看向了弘历。

雍正口中的十六叔乃是老十六胤禄,素来以算学精通为康熙喜爱,现在就掌着宫里的算法馆。

接着。

雍正就夺了弘历的草稿纸,仔细查看起来,随后,他就指着一些箭头问弘历:“你这是什么?”

“儿子管这叫向量!算立体之物时,可以用他建坐标。”

弘历说着就仔细对雍正说起这个概念来。

雍正一边听,一边郑重地点了点头,然后用双手把住弘历的臂膀:“弘历,阿玛没想到你在这数理上这么有天分,居然想着自造新理论!”

“但你可知道,每逢大庆之时,你汗玛法都会从年少的皇子皇孙中选出在一方面有突出专长者,而留在身边培养,你这次若能真靠这数理引起他老人家注意,说不定就能留宫伴驾,若能伴驾,对你有好处,对我们雍王府也有好处,所以,阿玛希望你能做到这一点,成功留宫伴驾。”

“儿子知道了。”

“只是,不知会不会有在数理上有比儿子还突出的皇子皇孙。”

弘历说道。

雍正道:“应该是没有了,你三叔家的偏重于儒学,你九叔家的,虽也精通这些番文符号,但并不是在数理上用,你十六叔倒是精于数理,但这些题就是他出的,你应该也知道他的水准如何。”

弘历点了点头。

他知道雍正这是希望自己在他夺嫡这事上对他有帮助,也就在这时回答说:“阿玛放心,儿子若能伴驾,会好好表现,让汗玛法知道您的辛苦的。”

雍正为此笑了笑:“歇息去吧。”

弘历便回了自己的小院,且当晚就枕着海棠睡了个香香软软的觉。

次日。

他依旧如往常一般,去学堂里读书。

因为弘时常去八贝勒府走动的缘故,弘历也就只常和弘昼一起读书作文,渐渐彼此也更加熟络起来。

转眼就到了弘历和弘昼过生的这一天。

往年,弘历和弘昼过生,送礼的人很少。

但今年不一样的是,弘历倒是收到了不少,所以,他也就需要一大早起床去各房拜谢。

而弘昼收到的礼物倒是依旧很少。

好在,弘历特地给弘昼备了一份比往年更加丰厚的礼物。

弘昼因而高兴的不行。

尤其是当弘昼知道弘时在康熙六十年正月,只给弘旺庆生,而没有给他庆生时,他就颇为感慨地对弘历说:“还是四哥对我好!”

因为旗人规矩大,谁送礼,谁没送礼,都会被看成是一件很严肃的事。

当雍正得知兄弟中,只有弘历给弘昼送了礼,弘时没有送还去给弘旺庆生后,就脸色黑的如锅底一般,且在康熙大庆御极六十年而办千叟宴这天,就下令只带弘历一个儿子进宫。

弘历也就拿着雍正让他准备那份特殊贺礼,跟着雍正一起进了宫。

“禀汗阿玛,儿子四王府所献之礼,乃是皇孙弘历准备的一份贺礼,此贺礼不宜外宣,只请汗阿玛亲自阅看。”

雍正在轮到自己雍亲王府进献贺礼时,就特地带着弘历到了康熙的驾前,说了起来,可谓是吊足了康熙的胃口。

但弘历不由得想笑的是,他也没想到,后世中学生人人皆知的“韦达定理”会成为献给康熙的一份神秘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