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说的乡野大才,就是他!!

如果说之前李明有担心的话,那么唯一的担心就是这个张老爷不合作,或者即便是合作了,也是表面合作背后使绊子

有阿雄在,李明不怕他们搞事情。

这关系,可堪比亲孙子了,难怪之前表现的那么亲密。

而且,退一万步讲,假如在酿酒上,这位张老爷想搞什么小动作,倒也无所谓!

咱手里还有不少技术的,底气足的很,不然也不会一介白丁成为应天小地主了,咱生活也不差呀~

……

了解完了红薯,朱元璋、徐达、蓝玉和朱棣四人也没有在此逗留太久。

朱元璋跟阿雄聊了会天,亲自下田看了看地里长的红薯,听阿雄说这红薯的秧子还能当菜炒着吃的时候,他甚至还动了心思想要在这留下吃顿便饭。

只是,这个想法很快就破灭了。

因为按照李明所说,这批是什么所谓的“试验田”,最终得出来的产量要进行计算的,所以不能够进行任何的破坏。

当然了,李明的规则,从来都是随时准备被金钱打破的。

朱元璋是想过掏钱尝尝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他也有点期待,想要看看这批红薯,到底能够亩产多少斤,按照李明的话来说,这种作物还没出现在大明——还没出现你怎么知道产量的!说不定有吹牛的成分。

稍微聊了聊,朱元璋随后就带着三人小天团,离开了李明的院子。

出了村,骑上马,一行四人绕了一个大圈子,换了条小路准备进城门。

此时此刻,四下无人,蓝玉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忍不住对着朱元璋的背影大声说道:

“上位!让太孙跟着这小子真的可以吗?那可是咱大明的皇太孙!不接回皇宫,就这样让太孙在外边,实在是太危险了,而且还要考虑对太孙的教育,咱几个都是大字不认识几个的丘八,总得给太孙找几个好先生带着,就这样……”

徐达看了一眼蓝玉,眼光之中很是复杂。

他也担心这些,但是他没有开口。

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上位肯定早就已经担心过了。

果不其然,听到这话,朱元璋眼神顿时阴寒下来,他调转马头看向几人,语气极为生冷:

“哼,在外面还不安全?恐怕是真要接进了皇宫,那才是不安全!你知道雄英之前是为何差点没了吗?是中毒!是咱的皇宫大内!有人下毒,要害了咱的孙子!”

“中毒!?!”

徐达、蓝玉和朱棣三人听到这话的时候,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可是大明的皇孙,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害他?

蓝玉更是气的目眦尽裂:

“谁!哪个狗日的!上位!你说!咱要宰了他!咱要亲手撕了他!!!”

朱棣也是一脸的杀意:

“谋杀皇嗣,这是赤裸裸的造反!父皇,一定得诛那厮九族!”

徐达更是眯了眯眼睛:

“上位……不会……那人的身份,有些敏感吧?上位若是担心掀起朝堂争斗,只管交给咱,咱做事干净,不会有人知道!就算起了波澜,大不了事后上位拿了咱的国公,再吓唬他们一遍!”

相比蓝玉几人的暴怒,朱元璋要淡定许多,他深吸一口气,仰望天空:

“还别急,这人是谁,咱还不知道啊,这也是为啥,咱不敢把雄英接回来……不过,你们放心,快了!”

听到这语气之中森然的杀意,徐达等人只觉得,周围的温度都降低了许多!

就连蓝玉,也咕嘟咽了口唾沫。

他这个舅姥爷都如此生气,那朱元璋这个亲爷爷,心里得气到什么程度?

他不敢想!

直到此刻,几人才终于明白。

原来如此……

就是因为凶手没找到,所以陛下才不敢轻举妄动啊!

而眼下,恐怕朱元璋身边那些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已经开始如同大网一般,在整个皇宫,整个应天府……不,整个大明,布展开了吧?

主谋,参与者,主谋的家人,参与者,执行者的家人,查清楚,然后暗中监视控制,然后....

徐达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朱元璋看着蓝玉,继续缓缓说道:

“至于教育的问题,那就更不是你这个将军该担心的了,事实上,你也不用担心!刚才那小子虽然只有十八岁,也就比雄英大几年,但他可是个大才!”

蓝玉挠了挠头。

“大才?哼,上位,你就哄咱玩儿吧!他分明就是一个贪财鬼!酿酒虽好,却也是小道尔。”

可是蓝玉心中也觉得朱雄英跟着李明确实是会更加安全点。

朱棣微微颔首:

“那人虽然年少,也虽然贪财,但是谈吐之中,却有几分才气,虽不如卧龙凤雏,但用来一时之用,也足够了。”

徐达皱眉,有些疑惑,他勒住缰绳拱手而对:

“上位,恕末将直言,他是大才?上位要说他酿酒可以,咱倒是承认,可是咱大明的太孙,不能跟着一个酿酒的师傅学技术啊?他得学典故,知历史,通晓治国之道,这治国,他一个酿酒的……”

徐达没有说完就止住了,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他信得过李明的人品,但信不过李明的才学。

朱元璋呵呵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并没有回复徐达的疑问,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最近,韩国公在干什么,你们知道吗?”

蓝玉两眼一抹黑,徐达倒是微微一愣:

“上位,听说韩国公最近卸任了太师,改任内阁大学士了,这几日还都不曾回过家呢!”

朱棣也是笑着连连点头:

“这个内阁,儿臣也听说了,虽然不曾发布明旨,但是朝堂诸多大臣都在讨论此事,说最近陛下回奏折越来越快了,往往是上午的奏折,下午就有了回复,他们干活快了许多,也累了许多呢!”

朱元璋欣慰的点了点头:

“是啊,为父这操劳一生,老了老了,人也疲惫了,那些奏折咱看着就头疼,这内阁大学士,就是带着一群太学生给咱看奏折,提建议的,这个法子,很好!”

说到这,他又转头看向几人:

“可你们知道吗?这内阁制的点子,和那个咱在上朝时候就说过的摊丁入亩,是同一个人提出来的,你们猜猜,这人是谁?”

这一下,徐达朱棣顿时恍然,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徐达更是忍不住喟叹:

“居然是他……这么年轻?!”

他还以为会是七八十岁的老头子,仙风道骨。

没想到居然是个吭哧吭哧酿烈酒的小子!!

蓝玉挠了挠头,看了一眼二人,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啊?……哦……啊?”

“对,我在朝堂说的那位乡野大才,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