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PC端的浏览器

目前,市面上的浏览器种类繁多,如果按照设备类型来划分,主要包括PC端浏览器和移动端浏览器;如果按照浏览器的内核来划分,主要包括Blink、WebKit和Trident等。

PC端的浏览器主要包括Google(谷歌)公司的Chrome浏览器、Mozilla公司的Firefox浏览器、苹果公司的Safari浏览器、微软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和Edge浏览器等。不同的浏览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开发者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进行选择。本书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所以接下来主要针对Chrome浏览器进行讲解。

Chrome浏览器的内核基于开源引擎Blink(Blink由WebKit衍生而来),其目的是提升浏览器的稳定性,并创建出简单高效的用户界面。

与其他主流浏览器相比,Chrome浏览器的主要优势如下。

(1)市场占有率高,兼容性好。

(2)界面简洁、简单易用。

(3)基于强大的JavaScript V8引擎,速度很快。

(4)可通过扩展插件增强功能,便于开发人员使用。

(5)内置防止“网络钓鱼”及恶意软件功能,更加安全。

(6)跨平台,支持PC端的Windows、Linux和Mac系统,以及移动端的Android和iOS系统。

小提示:

微软公司推出的早期版本的IE浏览器并没有完全遵循W3C规范,导致不同版本的IE浏览器往往会出现不同的Bug。IE6、IE7是IE浏览器兼容性问题的重灾区,IE 8和IE 9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对HTML5、CSS3等新技术的支持不全面。因此,推荐读者使用最新版本的Chrome浏览器进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