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吃晚饭时,张爷爷和张奶奶过来了。
张爷爷张岂参(shen)是一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身材瘦削的老头子,一脸严肃,叶既望很怵他,不敢和他直视。不过,后来发现老人是个外冷内热的老头,他是一位老中医。
张奶奶叶芝棠头发花白,带一副金丝眼镜,总是满脸笑容,进门见到叶既望就嘘寒问暖,等叶既望反应过来时就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把自己祖宗十八代都交代清楚了。
“我俩都姓叶,指不定百年前还是亲戚呢!”
“明天让阿御带你去看绍戏,奶奶在那边排练,进园不要门票。”
正堂里,叶芝棠拉着叶既望的手跟她聊天,临出门她站起身和叶既望说到。
“奶奶,我们明天一定去。”张御风取来围巾和手套帮叶芝棠戴上。
晚上关智慧做了当地有名的绍三鲜,看张御风落筷频繁,饭后叶既望陪关智慧散步时特地向她请教做法,关智慧讲再做的时候喊她一起做。
昨晚下雨,两人便没有出门,只在书房里看书。原本张御风提议看电影,叶既望讲电影哪里都能看,张御风小时候呆的书房不常有。
正月里,院里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小孩多,玩耍嬉戏,放鞭炮,热闹却也不吵人,还挺懂事,并无谁来打扰二人世界。
“今天人多,改天人少专门陪你放烟花。”
张御风看国家地理《消失的古国》。
叶既望想到次日要去鲁迅故里,遂打算临时抱佛脚,准备找本鲁迅文集。说到鲁迅文集,这书房里有几种全集,还有线装本繁体字的。
“阿御,我想看鲁迅文集,你有没有推荐的?”
张御风放下手里的书,走过来从后将叶既望拥在怀里,手指从几种文集中划过,“你如果不排斥繁体字,可以看这种线装版,当然,这本也可以。”
说着,张御风从众多文集中抽出一本其貌不扬的,看边角是翻过很多次,书都读厚边缘也变了颜色。
叶既望翻看一看,惊喜道:“我就看这本吧,这本看起来就很好!”不为其他,主要是这上面有批注,各种字体的批注、圈点勾画,有的地方还有小人画,有的字迹笔走龙蛇,有的还含着拼音。
这要不是张御风把它抽出来,叶既望大概摸都不会摸它们一下。“这上面的字迹……”
“我爷爷、爸爸,还有我的。”张御风似乎想反悔,他把柜子上剩下同类型的文集都拿出来,想往高处放。
“阿御,你放那么高我拿不到啦……”叶既望故意拖着嗓子说。
她扯扯张御风腰间的衣服,又说:“阿御最好了,帮我放桌上好不好嘛?”
张御风迟疑了一下,想到这本来就是自己打头提起,便遂了叶既望的意。
他一本正经把书放好,又一本正经牵着叶既望坐到榻上。
两人依偎坐着,张御风一手拿书,一手轻捏着叶既望的耳垂。
叶既望原本就喜欢鲁迅的小说,这会儿看着旁边的批注,那是更加来神儿。只时不时的要打断张御风一下,问些问题。
诸如:
“阿御,你这上面用拼音标注的是几年级的呀?”
“二年级。”张御风简答,这会儿后知后觉感到一丝不自在。
“阿御,这是你画的闰土吗?”
“不是”也不说是不是自己画的,还是不是闰土。
叶既望看张御风耳朵都红了,终于不再逗他,只在心里暗暗嘀咕,“啊,阿御好可爱啊!画的也好可爱呀!捡到宝啦!”
等关智慧过来提醒二人睡觉,才发现不觉已在书房呆到将近十二点。
外面鞭炮声正响亮,四周都不绝于耳。
两人整理好书房,和关智慧一起在中庭看了会儿烟花,各自回房休息。
天气预报显示接下来几天可能都要下雨,叶既望睡前联系过何秀莲,看着天气预报还觉得天公不作美,没成想第二天早上居然出了太阳。
不等叶既望收拾完,听到敲门声。
开门将张御风迎进门,叶既望边和张御风聊天,边开衣橱拿衣服,转身瞅一眼他的穿着,取了一套相配的衣物。
“我换衣服去,阿御你坐,桌上有泡好的热茶。”
等两人出门去正房吃早饭时,遇到叶芝棠正出门。
“侬拉两个葛套衣裳交关登样!”叶芝棠夸道,大概见叶既望听不懂,又讲,“你们俩这一身衣服很相配!”
叶既望害羞笑着抿唇不语,她拉拉张御风的袖子。
“谢谢奶奶,您今天这一身和您的发型也很搭。”张御风走到奶奶身边,扶她过门槛。
叶既望跟过去和叶芝棠打招呼,“奶奶您现在就要去园里了吗?”
“嘴上功夫,每天一早就要练起来。”
“寒冬腊月有点辛苦吧?”
叶芝棠笑起来,“等你以后有了自己真正喜爱的事业,侬就晓得个。你们快去吃早饭吧,不用送了。”转而对张御风说:“小娘句有点怕丑,侬要多带牢伊东跑西跑白相相。”
张御风笑起来答:“我晓得哉,侬脚下心焦眼,慢慢叫走。”
见叶奶奶走远,两人才往中堂去。
“早餐有面饽饽和葱油拌面,既望,你要吃什么?”
张御风走在竹林边,冬日早晨的阳光从竹叶缝隙里穿射而下,洒满他的眉眼发梢,给他镀上一层微光。
不记得是谁说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会儿看见走在竹林石子路上的张御风,叶既望打心底认可这句话。人如荣茂修竹,竹似清雅高士。
叶既望牵着张御风的手,看着他冷白骨感的手指,她抬到嘴边吻了一下,“你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呀!你冷不冷,手好冰!”
张御风反手拉住叶既望的手,放进羽绒服口袋里,握住,“葱油拌面吧,面饽饽可能有辣椒,你可以一样吃一点。”
“今天就吃葱油拌面吧,面饽饽可以下次吃,反正要呆一段时间。或者……你吃面饽饽,我吃葱油拌面,你可以分一点给我尝尝。”
“嗯。”
三位大人已经在吃,叶既望突然意识到,可能是自己起晚了,她心里有点不好意思。
“叔叔、阿姨、老师,早!”
张景明笑道:“既望,这里没有老师,不用这么客气。”
叶既望回道:“好!”
关智慧招呼道:“既望,不知道你爱吃什么,阿姨没给你盛早饭,你看看你要吃什么,让阿御带你去厨房添吧。”
叶既望微红着耳朵道:“好,谢谢阿姨,不好意思,我起晚了……”
关智慧笑道:“没有的事,是我们起早了……阿御,你带既望去吧!”
张御风拉着叶既望去厨房。
两人按路上说的,张御风吃的面饽饽,叶既望吃葱油拌面,原本张御风要用一个托盘自己端到正堂。
“阿御,我自己的让我端吧,我不想事情都让你一个人做。”
落筷之前,张御风用小碟子给叶既望分了小半面饽饽。见状,叶既望也分了一碟子馄饨和面给他。
对面三人心照不宣看了看彼此,但笑不语。
等二人吃完,张御风向三人告辞,关智慧问过二人今日安排后,建议两人出门带伞。
“下午可能下雨,阿御,照顾好既望哦!”
和三人告别后,两人取了伞去故居。
“我们从哪里开始呢?”两人穿行在石板路上,叶既望挽着张御风的胳膊问。
“你喜欢鲁迅吗?”张御风从背包侧边掏出一颗糖递给叶既望。
“阿御,你帮我剥开好吗?”叶既望虽这么说着,却不放开荷包里张御风的手,“以前很喜欢鲁迅的。”
张御风用嘴咬开糖纸,衔住糖,转头单手固定住叶既望的脑袋,低头将糖喂过去。
好险,叶既望差点就直接将糖吞下去。
“你怎么……”不打声招呼啊……!
“以前喜欢,现在呢?”张御风抬手摸了下叶既望泛红的耳垂,带着她继续往前走。
“后来我看了一点野史,是说鲁迅对自己的原配不好,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了。嗯……我觉得原配挺可怜的,但我也不讨厌鲁迅就是了,毕竟,在文学上,在对国人的影响上来看,他真的也是一位伟人了。”
“嗯,婚姻这件事,不是当事人,外人可能没有办法去评判,你说的这个我也听说过,希望今天参观完你能有不同想法,我们先去鲁迅祖宅吧。”
“好的呀,说起来,你是在这边长大的吗?”
大概是今天天气好,也可能是正月里这边本来就人多,两人穿行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不时被冲散开。
再次握住叶既望的手时,张御风箍住叶既望的腰,牢牢牵住她的手,“跟紧我,人太多了。”
街道两边都是摆摊的,吃的、喝的、玩的,应有尽有。叶既望感觉自己眼睛都不够用了。
尽管有些吆喝词语听不懂,叶既望还是觉得很亲切,这一切都显得这么有人情味。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是张御风的故乡。
“我小学是和爷爷奶奶在这边生活的,现在都已经大变样了,以前没有这么多商贩,不过过年期间也很热闹。”
路过一家老式饮品店面,张御风牵着叶既望走进去,“带你尝尝我们这儿的黄酒奶茶,这家店在我小时候就在了,他们家的用料都是天然的。”
捧着热乎乎的黄酒奶茶,叶既望啜了一口,递给张御风,“你也尝尝看吧,看看今年的和去年的有什么不同。”
张御风低头就着叶既望的手喝了一口,笑着说“更甜。”
“是吗?”叶既望喝了一口,“感觉味道挺淡的呀!”
张御风笑着凝视叶既望,问她:“你喜欢吗?”
“喜欢呀!”叶既望又递到张御风嘴边。
张御风浅浅喝了一口,“喜欢就多喝点,驱寒。”说着,他牵起叶既望继续往前走。
到达景区,大概是叶芝棠提前交代过,或是熟人,工作人员直接放两人进门。
张御风先带着叶既望到周家老台门,即鲁迅祖居。“这里是鲁迅童年和少年时生活过的地方,前后四进,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和座楼,大堂前主要用于社交和祭祀,生活起居是在座楼,东西厢房和我家一样,主要是住人。”
“你是不是经常来这里玩啊,懂的真多!”叶既望边看着这些清代建筑构件,边赞叹道。
“是常来,我爷爷很喜欢鲁迅,奶奶有空常和朋友到这里来排练,我就自己在这里玩,也算是占据大半童年。”张御风跟在叶既望身后,看她东瞅西瞧很是好奇的样子。
叶既望指着一些桌椅板凳说:“这样的,我老家也有,说起来好像鲁迅离我们其实也没有太久远。先生去世时,我奶奶14岁,算是同时代人了,不过,我奶奶没读过书,大概不知道鲁迅。”
张御风从背包里拿出相机,给叶既望拍照。
课本里的一切出现在眼前,叶既望感觉很是新奇,“这和先生描述的有些不一样。”
叶既望一路走一路摸过去,不管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能被她触手可及的都逃不过她的爪子。尤其是木雕,嫌隔着手套不够真切还光着手反复触摸。“这得被多少人摸过啊,光溜溜的,很圆润!”
她自己摸了不够,还拖着张御风一起。“沾沾大文豪的光,写作文下笔如神!”
鉴于昨天做的功课,现在走在三味书屋里,看着刻了“早”字的书桌,叶既望好像真的见证了迅哥儿旧时私塾的求学时光。
“我们小学都是在老家过的,如果在同一个地方,我们能从小玩在一起。不管是你在我老家,还是我在这边。”
“嗯。”张御风没说的是,可能也不会,因为小学时,爷爷管得挺严的,其他同龄人在玩的时候,他都已经开始背药方。
小时候的张御风,生活挺沉闷,关智慧常说“我们家阿御越来越像个小老头。”
两人没在老台门逗留过久就去了鲁迅故居,在这里参观了鲁迅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地方,相比于起居室和厨房,叶既望对先生的书房更感兴趣。
那时候能读的起书还有书房的家庭都是有钱人了,叶既望心里想着,“现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真的很好!”
“是很好,读书识字能让人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哪怕只识字,也能通过自学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可以让生活不至于只有柴米油盐。张御风停在书房门口说。
一上午拍了很多照片,胶卷都用完一卷。中饭两人随叶芝棠在文工团食堂吃的,和叶奶奶约好晚上看绍戏后,下午两人继续在附近玩。
叶既望手拂过石井栏,想象着鲁迅生活在这里的场景。
“如果你在我那儿长大,那我们大概一起爬过树、打过弹珠、钓过龙虾,晚上放学还一起玩过躲猫猫,说不定你还跳过橡皮筋,一起在河里游过泳、偷过桃子和栗子。”
“那听起来真不错!我也想和你一起长大,不过,现在这样也很好。”你遇到小时候的我不一定就喜欢跟我玩。张御风站在皂荚树前,这样想着。
“这些作物还有这里的布局,似乎和我家乡的田野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人们络绎不绝到这里来,主要是因为这里是鲁迅生活过、书写过的地方。”叶既望缓步走过泥墙根,穿行在菜畦间。
“阿御,用绍兴话讲我喜欢你怎么说?”
张御风喊:“既望!”
叶既望转身看过去,一阵风吹过,不知是将哪里的红纸屑吹来,落了一片在叶既望发间。
张御风按下快门,相机定格的一瞬间,红纸就像桃花瓣,正将落未落,恰在女孩头上漂浮。
“我欢喜侬。”张御风提着相机走到叶既望身边,轻轻拨下纸屑。
“你说什么?”
“我欢喜侬。你刚刚问的。”
叶既望止不住嘴角上扬,“哦,我会了。”
“你试试?”张御风牵着叶既望往外走。
“我会一直欢喜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