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医疗事故与损害法律制度

【A1型题】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它们是根据

A.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

B.医疗事故的责任

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D.医疗事故的定性

E.患者患病的病种情况

【答案】 A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2.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几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A.3小时  B.6小时  C.9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答案】 B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3.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情况,封存和启封病历等资料时应

A  有医患双方在场

B.有第三方公证人在场

C.有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在场

D.有卫生行政部门有关人员在场

E.经请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

【答案】 A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4.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之日起几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A.5 日  B.10 日  C.15 日

D.20 日  E.25 日

【答案】 C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5.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  )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A.0.5  B.1  C.1.5

D.2  E.2.5

【答案】 B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6.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有

A.7 项  B.8 项  C.9 项

D.10 项  E.11 项

【答案】 E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包括11项,具体为: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并较为明确地规定了上述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和计算办法。

7.调整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权利和义务,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具体卫生行政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B.《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C.《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答案】 B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国务院2002年4月4日颁布的条例。制定的目的是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8.经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开始施行的日期为

A.2002年 4 月 4 日

B.2002年 9 月 1 日

C.2003年 4 月 4 日

D.2002年 2 月 20 日

E.2003年 9 月 1 日

【答案】 B

【解析】 最新的条例于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于2002年9月1日起公布施行,共计七章六十三条。

9.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之日起7日内,交由什么组织再次鉴定

A.地、市级地方医学会

B.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

C.中华医学会

D.人民法院

E.中国医师协会

【答案】 B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10.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多长时间

A.1 周  B.2 周  C.3 周

D.4 周  E.5 周

【答案】 B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九条 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11.下列选项中哪种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A.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B.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C.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D.经患者同意,对患者实行实验性诊疗发生不良后果

E.以上都不是医疗事故

【答案】 E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12.医疗纠纷需进行尸检,尸检时间应在死后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36小时内  D.48小时内

E.72小时内

【答案】 D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13.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是指下列哪种情形

A.造成患者一般功能障碍

B.造成患者轻度残疾

C.造成患者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D.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E.导致 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答案】 E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14.事故赔偿被抚养人的生活费时,正确的是

A.不满 16 周岁的,抚养到 16岁

B.不满 16 周岁的,抚养到 18岁

C.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抚养30年

D.60 周岁以上的,不超过 20年

E.70 周岁以上的,不超过 10年

【答案】 A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 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抚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抚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抚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15.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的依据是

A.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报告

B.卫生行政部门审核的、依照条例规定作出的医疗事故鉴定技术结论

C.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报告结论

D.双方当事人有争议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

E.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

【答案】 B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16.《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院对参加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交通费、误工费和住宿费的损失赔偿人数不超过

A.2 人  B.3 人  C.4 人

D.5 人  E.6 人

【答案】 A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一条 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17.医疗事故的要件之一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失

D.意外事件

E.有主观意愿

【答案】 C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18.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例如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几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6小时内  B.8小时内

C.12小时内  D.24小时内

E.48小时内

【答案】 C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9.医疗事故的责任主体是依法取得

A.大学毕业证书的医学院校毕业生

B.医学教育资格的机构

C.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

D.考试合格资格的考生

E.医学临床研究资格的机构

【答案】 C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六十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机构,是指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

20.对事故所作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当事人申请再次鉴定的时限应是

A.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后

B.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

C.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30日后

D.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0日内

E.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后

【答案】 B

【解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