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重归于好

天雪国的救兵这时也冲了过来,大家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救了火,只是这殿内的一切东西都被损毁的差不多了,实在没有什么线索能够让他们知道,这些贼人到底在做些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大家依着赫连的发现,终于在山洞建成的地下宫殿里,找见了一个巨大的牢房,里面关押了起码上千人,密密麻麻的人头挨着人头,汗臭味和尸体或者伤口腐烂的味道比之诱林里的血腥之气有过之而无不及。

“救命、救命啊……”

见有人闯了进来,这里关押的人先是一惊,但后来发现并无恶意以后,终于都放下心来。

估计是那伙贼人忙着撤离,没有顾得上他们,想借着大火将一众人等全部烧死,却不料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

这些失踪了好些日子的人们终于被成功解救了出来,但是询问时却发现大家对这里一无所知,一进山里就被人掳走,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已经被关押在了这里。

那些贼人每次进来都会带上百余人出去,但是具体去作甚,他们也不清楚,究竟是何人,他们更不曾看清,洞里乌泱泱黑漆漆一片,甚至五六天得不到一顿吃食,简直就是养牲畜般虐待众人。

这千余人中,大多数是天雪国的臣民,东篱和东昊国的国民也有,但是占少数,大家出了牢狱就跪地拜谢各位英雄的救命之恩,恩同再造……

“诱林”之行耗时一个月之久,总算是能够暂时告一段落,当初信誓旦旦、朝气满满的一行人大概也没有想到最后会是这样的结局。

出发的队伍浩浩荡荡几百人,可最终归来的不过寥寥几十人,几乎每个人身上都不同程度的挂了彩,伤势严重者断手断脚,但好歹也算是保了一条命回来。

夜影寒被夜一等人搀扶着,走在队伍的最前端,与之并行的还有墨云舟和上官锦宏。经过这次探索诱林之秘,大家没有最初的剑拔弩张,彼此间的感情虽然还是有些微妙,但是明显有了缓和。

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大战场面的苏瑞雪远远地看见站在城门门口迎接自己的父王,再也忍不住这一个多月的委屈和心酸,奔向了天雪国国主的怀抱。

“父王——女儿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

经历使人快速的成长,短短的一个月,苏瑞雪再也不似曾经的她,哪里都变了,却又似乎哪里都没变。

她看着被夜一搀扶的夜影寒,心中很是担忧,但是经此一事,明智墨云舟和夜影寒心中有着难以逾越的隔阂,依旧在生死面前不顾自身身死,担心对方安危,这是自己达不到的境界。

也许自己对他,仅仅是钦佩,爱慕,但算不得爱情。

天雪国依着最初的约定,将噬魂铃给了夜影寒,众人无人有异议。

男人推开夜一搀扶的手,走到天雪国国主的面前,抱拳见礼,“国主,既然是天雪国的国宝,那自然要留在天雪国,晚辈无心夺他人所爱,探险救人,也不过是见不得边界臣民再受贼匪干扰,是晚辈职责所在,只是抱歉,还是让那贼人跑了。”

“呵呵,天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傻子,到手的噬魂铃不要,倒不如送与我如何……”

癫狂的微笑,夜影寒不用回头都知道一定是墨云芊那个疯批女人,简直就是阴魂不散。

“想要噬魂铃,也得看你有没有本事取!”

噬魂铃带有灵性,非天雪国皇室血脉启用不得,天雪国主有意将这噬魂铃交给夜影寒,自然也是存了自己的私心,只要他入赘天雪国,那么便算是天雪国的人,噬魂铃认主,自然为他所用。

“靖王殿下,考虑的如何,当真不要——”

天雪国国主走近他,在他耳边说道。墨云舟死死的抓住自己的衣角,眼神更是片刻都没有离开过男人的视线。

“我要——瑞雪公主实现当初对我的承诺。”

墨云舟觉得自己瞬间如坠冰窖,浑身瓦凉,但是下一刻就瞬间被温暖过来,等着他们下一步的做派。

瑞雪站在萧天的旁边,默默地掉了眼泪,但是好像发觉墨云舟的视线,连忙转身,用袖子擦掉了眼角的泪痕。

既如此,得到了如此明朗的拒绝,就算是父王用整个天雪国相邀,他夜影寒也无动于衷,那么自己也不是个拿得起放不下的人,更不能行那背信弃义,棒打鸳鸯之事。

她全盘托出,跟夜影寒和墨云舟解释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实则都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心所致。而自己也没有跟夜影寒行苟且之事,那日云舟所见不过片面,紧要关头夜影寒转醒,甚至不惜刺了自己身上一剑来保持清醒。

他身上的毒根本就没有解——

听完苏瑞雪的话,墨云舟一时间不知道该欢喜还是该忧愁,他体内余毒未清,也就是说,仍旧随时有失去性命的危险。

“我知你担心影寒哥哥体内的毒。”苏瑞雪不知何时吩咐婢女取了一个紫檀木的盒子过来,递给了云舟。“这里是我用自身血液炼制的八十一颗血凝丸,每次毒发之时,吃上一丸,大抵可保影寒哥哥一年寿命无虞……”

夜影寒看见云舟接过匣子的手在颤抖,知她心里难受,笑了笑,将她搂进了怀里,“一年,于我而言,够用了,云舟。”

几人在天雪国地界上休息了几天,本打算修整后就回东昊国,彼时他向皇上递交辞呈,然后携带着妻儿老小,环游大好山河,不管仕途沉浮。

不过短短二十余年,全都交付了家国,剩下的时日,他想自私一回,就陪在云舟的身边,把他们错过的三年全都补偿回来,要日日腻在一处,不分你我。

只是似乎上天并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远在东昊帝都的孤独南知晓了靖王在三国交汇处立下了大功后,大加褒奖,但是同时给他递了一道圣旨,“北境战事告急,需要即刻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