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最后的哀鸣

电光如乱蟒,揉碎阴沉云海,化大地为河泽。

黑云压城,狂雷急雨间,冰冷的雨水拍打在御林军冰冷的铁叶攒成盔甲上。

此时御林军已经将一处府院围得水泄不通,“杀!一个不留!”随着领头将领命令的下达,御林军将士鱼贯而入,铁血杀伐之气仿佛震的空气中的雨水都静止了,紧接着,院内传出了一阵阵哀嚎,此起彼伏…

再出发前,御林军统帅已经命令过,家族之首必须由带队将领亲自斩杀,以此做到赶尽杀绝,不留祸患。

随着哀嚎声逐渐地消失,带头将领随即走进院中,抽出腰间佩挂的铁刃,如镜般的刀身冷气森森映出一张惊白了的脸,刃口上高高的烧刃中间凝结着一点寒光仿佛不停的流动,更增加了锋利的凉意。

此时,一个身材臃肿的男人,跪在雨水中,身旁一位风姿绰约的妇人早已失去了之前的雍容华贵之态,瘫坐在地上,将襁褓中哭闹的孩子紧紧的抱在怀里。

“我要见圣上,我要见圣上…”男人跪在雨中,在两个御林军士卒的控制下拼命的挣扎着。

只见将领手一挥,只闻一声惨叫,怀抱婴儿的妇女和婴儿就被乱枪挑死,男人眼见此景,怒目欲裂,直接挣脱士卒的控制。

“皇帝老儿,你不得好死!我跟你拼了…”

还未等男人站起身,将领手起刀落,便将男人的头颅斩落。

像这样的场景,京城之中并不只这一处,不知一场雨后这京城当中又少了多少名门望族…

以此同时,朝堂之上,所有臣子战战巍巍的伏跪在地上,皇帝发难,不知多少臣子要人头落地,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不是在皇帝的花名册上。

“青楼一案在靖王爷一手操办下已经水落石出,诺大的京城,一个春楼的老板,行如此惨绝人寰之事,在某些靠山之下,连我亲封王爷若不是凭借我的旨意竟都拿不下来,我看在过上一阵子,连我这个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了吧!”皇上怒火中烧,眼中打量了一眼站在下面的太子,和伏跪在朝堂上的郑国丈,讽刺的说道!

皇上将当日王爷在天雀缴获的玉佩丢给太子,“这东西是你的吧!”

太子接过玉佩,一脸诧异的道,“这是儿臣的玉佩,怎么在父皇哪里,前几日儿臣外出,不小心遗失了,正想再重新做一块呢!”

皇上眯着眼看着太子,“是丢了还是送人了啊,出去游玩,堂堂太子,沾染风俗之地,伤风败俗!”皇帝拍案而起

看着皇上震怒,太子立马也伏跪在地上,“父皇息怒,父皇说的什么儿臣并不知情啊!”

皇后也立马跪在身侧,“皇上,太子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什么脾气秉性我最是了解,他肯定不会行此事的,是不是当中有什么误会,或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

“大理寺卿,你来说说此案具体的审理!”皇上道

“嗻,事情起因是一名朝臣死在了春楼的床上,靖王爷奉旨查办,途中春楼老板天雀手持玉佩意欲让王爷通融,后被王爷带回大理寺受审,据天雀交代,此楼是郑家产业,级别高档,进出者不是宫中朝臣,就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商业巨头,同时为满足一些顾客变态的需求不惜残害生命,这是天雀的签字画押和春楼的账本,请陛下过目!”

王公公将账本乘了上去,皇上简单扫了一眼,随即大怒道,“郑家!太子!你们这是要干什么,结党营私!想要篡位不成!”

郑国丈显然也是个老奸巨猾之人,产业是他郑家的产业,但他从未让太子插过手,以此拉拢朝中大臣也是经过他的受益的,那么太子的玉佩出现在天雀的手中,肯定是有人故意以此设计,来搬到郑家这棵大树!

郑国丈气定神闲的道,“皇上莫要动怒,此事不可单凭春楼老板的一面之词,郑家在京城中产业繁多,老夫疏于看管,而且太子也从未插手过家族中的产业之事,一直都是在皇上身边为皇上解忧,此时定有蹊跷,还望陛下明察!”

“还望陛下明察!”一些和郑家交好的大臣随声附和道

皇上看着一甘众臣,心中暗暗吃惊,这个老狐狸竟然已经不知不觉拉拢了一半的朝臣,这更加坚定了他的打压之心,“郑国丈言之有理,但是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轻易地过了,在这件事情查清楚之前,太子还是不要出宫了,去养心殿多读一读书,学习学习什么是为君之道!”

此话一出,皇上的意思都听得明白,这是要软禁啊,皇后刚想求情,只见郑国丈给他递了一个眼神,皇后也不甘的闭上了嘴。

“郑国丈,你年事已高,郑家产业繁多,您不可能亲力亲为,我看将一半的产业交给靖王府打理吧!”

郑国丈听后,一阵肉疼,一半的产业,每年近千万两的黄金收入,而且还有一些他用来笼络人心的产业,不过这次事件被皇上抓住了借口,他也无力反驳。

“青楼一案,残害女性,惹怒民意,在账本中,去过十次及以上者明日游街示众,玄武门前斩首示众,去过五次及以上者革职查办,出现名字者官职降一品!”

随即不少朝臣当即被御林军在朝堂上拉了下去,如此铁血杀伐手段,点名册中其中大部分都是与郑家交好之人。这一次及是郑家是个庞然大物,但也因此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但只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事此次皇上的真正含义是在敲打这些大臣,展示出了即使是国丈,皇上动怒也保护不了他们,太子被软禁了,但是没有被废就还能出来,产业没了可以再去京城之外发展,但是此次事件之后想要拉拢群臣定不会那么容易了。

“青楼一案,靖王爷功不可没,赏良田千顷,黄金万两,王公公,散朝后,你送去靖王府。”

郑国丈心中暗暗发狠,“靖王好手段啊!平白得了我半数家产,还在朝中树立了威信,成为了皇帝的心腹,你等着,我郑家的产业可不是那么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