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我这也是为你好
- 人生:农业强国从1981开始
- 长安梦入
- 2125字
- 2025-02-17 08:40:02
高加林点点头,又扒了一大口饭才道:“确实很挣钱,一般的小说、散文稿费是千字三元到十元。
假如你能写一本100万字的长篇小说,出版社给你定为千字十元,那就是一万元的稿费了。
不过我现在写的是教育和科普文章,我问了一下李校长,说是稿费比小说和散文还要高。
比如我第一次投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只要过稿了千字稿酬至少是20元;
另一家《中学生数理化》,千字稿酬至少是25元。”
余卫国惊讶得连拍肚子的动作都停下了,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起来,他小心地问道:“那高老师您投的文章过稿了吗?挣了多少稿费?”
“还没挣到钱,我十一天前才投的稿,现在还在等消息。”
高加林也不看他,继续大口吃菜大口扒饭。
余卫国都惊呆了,下意识说道:“也就是说,其实你也不知道能不能过稿?”
“算是吧,怎么了?”
高加林继续扒饭,心里已经有点烦他了,但看在巧珍的面子也不好发作。
余卫国一开始听何瑞阳讲过,高加林被清泉中学借用,李校长答应给他的补贴是四十元,这眼瞅着就要花完了。
他带着一脸惊讶和无法理解,说:“就是说,稿费还没到手,你就先把手上的钱都拿来吃了?”
“是啊,怎么了?”
高加林点点头,懒得和他多解释。
他在李国华那里看过《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这几本杂志了,里面的文章在他看来水平都很一般。
以他的水平投出去的文章肯定能过稿的,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稿费收入。
余卫国被他说的愣住了,忍不住以过来人的经验对他说道:“高老师你就没想过万一没有过稿,像你这样吃只怕很快就要没钱吧?到时怎么办?
高老师,你是不是还有其它挣钱的门路哩?”
高加林有些不高兴了,心说你啥都不了解,凭什么说我过不了稿?
再说了,你又算我什么人,凭什么对我的事指手画脚?
更何况,我在你这里吃饭都是先给五元钱定金,三天结一次帐,你还怕我赖你的账不成?
“你放心,我不会赊账的,要是真没钱了,我就回学校吃大食堂。”
余卫国一听,知道高加林是误会他的意思了,赶忙解释说:“高老师,我不是这个意思哩。
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花钱应该有个……嗯,有个规划,不能把还没到手的钱当作已经挣到的钱。
而且挣了钱也不是这样花的,要留下本钱做点生意,用它挣更多的钱哩!”
高加林简直要被他烦死了。
因为他这这些天脑子里想的都是给两个班的考生出习题的事,这其实是件非常耗费脑力的事。
这些题目不能太简单了,否则将毫无意义。
也不能照搬后世的高考模拟试题,否则将极大的打击这些考生的自信心。
也不能抄后世高一的日常练习题,因为日常练习题和高考的题目完全不一样,知识点太分散了太细致了。
只能自己去编高考题,并让题目的难度比今年高考题目稍微难上两三成,还要尽量少出和高考试题相似的题目,因为这样太明显了。
但又不能故意避开这些题目,因为这样不但不合逻辑,也是故意给考生们增加难度。
忍住发飙的冲动,高加林放下筷子说:“余老板,你今天来到底是来请我给你指点门路的?还是来教我做事的?”
余卫国被顶的说不出话来,立刻意识到自己这事确实做的有点不对,有点多管闲事。
但随即又觉得自己这么说都是为了你高加林好,觉得高加林有点不识好人心。
进而又觉得高加林太过傲气,不知天高地厚,真以为《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这么容易过稿,稿费这么好挣的么?
“我,我……”
他脸色涨得通红,明知自己做错了,却又不肯认错,好半天才尴尬说道:“我这也是为你好哩。”
“我这也是为你好哩。”
听到这句话,高加林真想给他两个大嘴巴,告诉他我这也是为你好。
但想了想,还是决定懒得理这种人。
没时间搭理你!
高加林看也不看他,继续低头夹菜扒饭。
余卫国自讨没趣,不好意思多呆,当下也不说话,迈步就往门外走去,却不想与门外一人撞了一个满怀。
“不好意思,我走路太急了。”
来人连声道歉,却也没有再看他,而是向屋里看了一眼,便兴奋地挥着手,高声叫了起来。
“加林,加林,真的是你啊!”
高加林皱了皱眉,心说今天中午没见到巧珍已经让他很不高兴了,怎么连吃顿饭都不得安宁。
但等他抬起头来,看清来人的样貌和他手上拿的东西,又忍不住高兴起来。
“建军,怎么是你?你顶替你爸当了邮递员么?”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他高中的同班同学何建军,两人都是校篮球队的主力,因此平时关系比较亲近。
只见他头戴大盖帽,一身绿色制服,肩上还斜挎着一个绿色的邮差包,上面四个黄色的大字——华国邮政。
这正是这个年代标准的邮递员装扮,不问可知何建军当上邮递员了,而且很可能是顶了他爸爸的班。
这也是这个年代,为了解决待业青年就业问题普遍采取一种措施。
即父母退休、退职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
何建军的爸爸之前就是邮递员,不过高加林记得很清楚,他爸爸今年应该连五十岁都不到,肯定没到退休年龄。
“是啊,我毕业了没事做在家待业了一年半,我爸实在看不下去,就早早办了内退,让我顶了他的班。”
何建军大步来到高加林面前,将手里两封信递给他说:“加林,我之前还不敢相信,你现在竟然在给高考生上课,而且还给《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投稿了。
这是他们给你的回信,还有汇款单。”
“这么快!”
高加林眼睛一亮,也顾不得吃饭了,伸手接过两封信,先小心地撕开封面写着“秦省师范大学杂志社”的信封。
里面没有汇款单,因为汇款单必须在邮局开,里面只有一页简单折叠起来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