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功高遭妒,暗流涌动
苏哲奇袭大都,迫使蒙古大军退兵,解了临安之围,立下了不世之功。消息传回临安,整个城市都沸腾了。百姓们自发地走上街头,夹道欢迎凯旋的将士们,欢呼声、锣鼓声震耳欲聋。皇帝亲自在皇宫门口迎接苏哲,不仅对他大加赞赏,还破格晋升他为骠骑大将军,赐良田千顷、黄金万两。
一时间,苏哲成为了南宋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苏哲的功高震主和日益膨胀的权势,引来了朝中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他们表面上对苏哲阿谀奉承,暗地里却在密谋如何扳倒他。
其中,以户部尚书周成为首的一伙保守派官员,对苏哲的怨恨最深。周成一直以来都反对苏哲的军事改革,认为他的做法破坏了祖宗的规矩,动摇了朝廷的根基。如今看到苏哲不仅没有受到弹劾,反而加官进爵,他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了。
这日,周成将几个与他志同道合的官员召集到自己的府邸,商议如何对付苏哲。众人围坐在一张圆桌旁,脸色阴沉,气氛十分压抑。
“苏哲这小子实在是太嚣张了!他不过是一介草民,凭借着一些歪门邪道取得了几场胜利,就以为自己可以一手遮天了。如今他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若不趁早除掉他,我们这些人的地位恐怕都要受到威胁。”周成咬牙切齿地说道。
“周大人所言极是。苏哲现在深受皇帝的信任,我们想要直接在朝堂上弹劾他,恐怕很难成功。”礼部侍郎赵辉皱着眉头说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他在朝中为所欲为吗?”另一位官员焦急地问道。
周成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说道:“既然明的不行,那我们就来暗的。我听说苏哲最近在筹备一场火器技术交流会,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和军事专家参加。我们可以在这个交流会上做文章,让他出丑,从而降低他在皇帝和百姓心中的威望。”
“周大人,您的意思是……”赵辉似乎明白了周成的想法。
周成点了点头,冷笑道:“没错,我们可以买通几个参加交流会的人,让他们在会上故意刁难苏哲,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让他无法回答。然后,我们再散布一些谣言,说苏哲的火器技术都是骗人的,他根本没有能力领导南宋军队。这样一来,皇帝对他的信任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就有机会扳倒他了。”
众人听了周成的计划,都觉得可行,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开始分头行动,准备实施这个阴谋。
苏哲对此却一无所知,他正忙着筹备火器技术交流会。他希望通过这次交流会,能够集思广益,进一步改进火器的性能,提高南宋军队的战斗力。在他的精心组织下,交流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和军事专家们齐聚临安,场面十分热闹。
交流会一开始,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纷纷就火器的制造、使用和改进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苏哲认真地听取着每个人的发言,不时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探讨。
然而,就在交流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苏将军,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你。你一直说火器的威力巨大,是战胜蒙古军队的关键武器。但是,据我所知,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容易走火、射程不稳定、装填速度慢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火器又如何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呢?”
苏哲抬头一看,发现说话的是一个名叫张武的工匠。他对张武的问题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些问题确实是火器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他微笑着回答道:“张师傅,你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目前,我们的火器技术确实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改进,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我们通过改进火药的配方,提高了火器的射程和威力;通过优化火器的结构,降低了走火的风险。至于装填速度慢的问题,我们也在研究新的装填方法,相信不久之后就能得到解决。”
张武听了苏哲的回答,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说道:“苏将军,你说的这些都只是理论上的改进。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些改进真的有效吗?我听说,你们的火器部队在之前的战斗中,就因为火器的问题,导致了很多士兵的伤亡。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张武的话一出口,会场内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苏哲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知道,张武是在故意刁难他。但他并没有生气,而是冷静地说道:“张师傅,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难免会有伤亡。火器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在战场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否定火器的价值。而且,我们会不断地改进火器技术,减少伤亡,提高战斗力。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张武还想继续发难,这时,又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说道:“苏将军,我也有一个问题。你说你在不断地改进火器技术,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改进所需要的资金从哪里来?现在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困苦,我们还有必要在火器上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吗?”
苏哲一看,说话的是一个名叫李平的军事专家。他耐心地解释道:“李专家,你的担忧我能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国家的长远发展。蒙古军队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我们必须加强国防力量,才能保卫国家的安全。火器是我们对抗蒙古军队的重要武器,虽然目前的投入比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它能够为我们节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减少战争的损失。而且,我们在发展火器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找其他的资金来源,不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太大的负担。”
尽管苏哲对这些问题都一一进行了回答,但张武和李平等人却依然不依不饶,不断地提出各种刁钻的问题。会场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一些原本支持苏哲的人也开始动摇了。
苏哲心中暗自纳闷,他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会突然发难。他隐隐感觉到,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指使。就在他感到有些棘手的时候,突然听到会场外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紧接着,一群百姓冲进了会场,他们手中拿着标语,上面写着“苏哲是骗子”“还我血汗钱”等字样。
原来,这是周成等人提前安排好的。他们在交流会开始前,就散布了一些谣言,说苏哲的火器技术是骗人的,他为了发展火器,浪费了大量的国家钱财,导致百姓生活困苦。这些谣言在百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被煽动起来,来到了交流会现场,要求苏哲给他们一个说法。
苏哲看到这一幕,心中十分震惊。他没想到周成等人竟然会使出如此卑鄙的手段。他试图向百姓们解释,但百姓们情绪激动,根本不听他的话。场面一度陷入了混乱。
就在这时,丞相陈宜中赶到了现场。他看到会场内的混乱局面,立刻大声喝道:“都给我住手!这里是火器技术交流会,不是你们胡闹的地方。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好好说。”
百姓们看到陈宜中来了,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陈宜中走到苏哲身边,低声问道:“苏将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哲将事情的经过简单地向陈宜中说了一遍。陈宜中听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知道,这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他走上前,对百姓们说道:“大家先冷静一下。苏将军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火器技术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是真实有效的。至于说浪费国家钱财,这完全是谣言。我们发展火器,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保护大家的生命和财产。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陈宜中的话在百姓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些百姓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误导了。他们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纷纷离开了会场。
张武和李平等人见势不妙,也不敢再继续发难,悄悄地离开了会场。苏哲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查出幕后黑手,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火器技术交流会虽然在陈宜中的帮助下得以继续进行,但这次事件给苏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知道,自己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了。为了保护自己和南宋的未来,他必须采取行动,反击那些阴谋者。
回到府邸后,苏哲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将领和谋士,商议应对之策。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十分凝重。
“将军,这次的事情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找出幕后黑手,给他们一个教训。”一名将领愤怒地说道。
苏哲点了点头,说道:“我也这么认为。这些人不择手段地想要扳倒我,肯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要从他们的利益入手,找出他们的破绽。”
谋士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一番讨论,他们终于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苏哲决定,先派人暗中调查周成等人的行踪和活动,收集他们的罪证。然后,再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在朝堂上揭露他们的阴谋,让他们自食恶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哲的手下们四处奔波,收集了大量关于周成等人的罪证。他们发现,周成不仅贪污受贿,还与一些富商勾结,垄断了朝廷的一些重要物资,从中谋取暴利。而且,他们还发现,周成曾经与蒙古的奸细有过联系,很可能是在为蒙古人提供情报。
苏哲掌握了这些证据后,心中十分激动。他知道,反击的时机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