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姜子牙面见鬼君(一)

转眼就到了进镐京的日子,姬信天没亮就起身,贡品已经备好。姬信检查完毕,便率队出发。到了晚上才抵达镐京。

此时的姬信已经是有封地的公子,当即被安排在专门用来招待诸侯的住处。姬信刚进了院子,就见园中有人。那人见到姬信进来,满脸喜色,赶紧上前行礼,“信公子,孟津一别,吾时常怀念信公子奋战之姿。”

姬信完全不记得见过此人,询问后才知道,这位乃是洛地诸侯。曾经在大河以南见过姬信与商国骑兵激战。

这位诸侯见姬信貌似挺没有架子,当即问道:“信公子,吾闻封神之事,不知到底如何。”

姬信有些迟疑,不知道该讲不该讲。王浩然也有些为难,这件事在商周时代其实应该大讲特讲,从而得到诸侯们的支持。但是现阶段周王姬发明显不想让这件事扩散出去,王浩然也不太确定此事该处理。

就在此时,门外脚步声响,从外面进来一人。姬信与洛地诸侯一看来人,连忙行礼问候,“太师。”

姜子牙直接叫上姬信跟他出去,夜色中,姬信上了姜子牙的马车。姬信很是激动,忍不住问道:“鬼君,可是大王要叫我去?”

“要是大王叫你,在门口就直接让你去觐见。”王浩然答道。只觉得姬信这家伙明显还是没能学会兵法。

姜子牙这一路上一言不发,姬信倒也终于能忍住,也是闭口不言。

到了姜子牙的宅邸,门口的仆人们进进出出,十分热闹。但是往里面走,就不见仆人靠近。等两人进了正厅,屋内屋外再无其他人,在这冬日感觉有点阴森。

姜子牙亲自关紧门,与姬信面对面的正坐,就开口说道:“信公子,吾有一请求,还请公子成全。”

“尚父请讲,吾绝不推诿。”姬信也顾不上不安,满心期待地赶紧答道。

“吾想与鬼神一见。”姜子牙正色提出了请求。

姬信一愣,他是真的没想到姜子牙居然真的完全相信了鬼神之说。正犹豫着要不要询问王浩然,就见姜子牙正色向着自己行礼,大声说道:“臣姜尚,曾有幸与另一位鬼神相谈。若姜尚有幸,愿请鬼神一晤。”

姬信本以为尚父姜子牙是向自己跪拜,却没想到竟然是向自己体内的鬼君王浩然跪拜,着实有点失望。然而下一刻,姬信就被挤到了意识角落,陷入了黑暗之中。

姜子牙听到对面姬信有点动静,抬头看去,就见姬信已经站起身来,走到桌案边,在桌案上坐下。

踞坐,也叫蹲坐,意思是坐时两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表示待人傲慢的姿态。桌案并不高,虽然此时的“姬信”谈不上是完全的踞坐,却也相差不远。

姜子牙不仅没有生气,反倒大喜。连忙上前在王浩然面前跪拜,“臣姜子牙,敢请鬼神尊号。”

“姬信叫我鬼君,姜公如此称呼我就好。”王浩然答道。他也尝试过中国式正坐,却怎么都习惯不了。既然姜子牙已经知道王浩然的存在,想来也不会介意王浩然的坐姿。

姜尚立刻恢复正坐姿势,目光灼灼地再次打量着王浩然。虽然王浩然的外貌还是姬信,但是举手投足间大不相同,而且这口音也大不相同。确定了自己暂时只能看出这点差别,姜子牙说道:“鬼君,臣40年前曾见过另一位鬼神。不知那位鬼神与鬼君可否相识?”

“姜公,若是汝说出相识之事,不知要吾如何报偿?”王浩然问。

姜子牙立刻完全确定对面的绝不是姬信,姬信虽然已经很可靠,但是绝不会有这般犀利。

“鬼君,吾想知道灭商之法。”姜子牙并没有丝毫掩饰。

王浩然也想看看这时代排名第一的武圣到底有何等能耐,就念诵道:“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姜子牙甚至没去思考,听完这段,当即答道:“请鬼君细讲。”

王浩然完全确定,这个时代的语言与几百年后的语言相差太大。便将这段详细讲给姜子牙。

孙子说:两军交战,大凡先期到达战地能占据主动、安逸从容待敌,而后到达战地就会紧张、劳顿。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能使敌人自动来到我军预设战场,是诱敌以利的结果;使敌人不能先到达其预定战场,则是相逼以害。所以,敌人若安逸闲适,我们就烦而扰之,使其疲倦;敌人若粮草充足,我们就设法使其饥困;敌人若安守自固,我们就挑衅骚扰,使其不得安宁而动。

姜子牙最初听到这些,神色中都是激动,但是思索一阵后,姜子牙叹息一声,“鬼君,吾年老,便是懂得其妙,却也不懂如何使用。只是,今夜能闻此等用兵之法,吾虽死无憾。”

果然是不得了的人物!王浩然心中大赞。若是一般人,哪怕是不懂,也会期待多听多学些。但是姜子牙做人有底线,竟然果断终止。

虽然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真的遇到后,能够做到自我节制的人却很少。

王浩然尝试了解姜子牙知识的上限,便问道:“姜公,吾以为汝已经明白了用兵之变,可是吾想错了?”

姜子牙也不隐瞒,“鬼君,吾以为,以往战车与骑兵皆是为军阵而存。见过三花的用兵,吾方知,军阵已经只为用兵而存。然吾一生所学皆是阵法,便是再学,也无寸进之力。”

王浩然心中觉得有趣。果然是人老成精,姜子牙所说的句句都是真话,而且是掏心掏肝的大实话。但是在最后却留了一个套子,如果王浩然稍有同情之心,就会安慰几句,甚至是尝试多讲点。

既然上层人物都是再明确不过的利益交换,王浩然用冰冷的语气说道:“汝是如何与鬼神相见?”

姜子牙心中有点失望,却立刻答道:“40年前,吾与三花在殷都相识。吾听闻,帝乙言说,吾一人。便以为商不可投……”

“讲如何相遇!”王浩然语气更冷。姜子牙这么卖商国的坏,在王浩然看来还是不够诚恳。

在21世纪,由周公姬旦提出的儒家的那套,已经彻底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土壤与社会制度的支撑。算是盖棺定论。

拿着棺材里的玩意来说服王浩然,王浩然完全没兴趣。

姜子牙倒也聪明,连忙低头道歉。道歉完毕后,老头回忆起过去,脸上突然有了些光彩。

有八卦啊!王浩然立刻来了兴趣。他与陈媛媛是1岁时候就碰头的青梅竹马,与正常的青梅竹马一样,陈媛媛在王浩然眼中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妹,也是个标标准准的大猪蹄子。

40年前,姜子牙应该才20岁左右,还是帅小伙。看着老头一脸怀念的样子,王浩然不得不怀疑,难道陈媛媛和姜子牙还有过什么绯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