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小张太子

“物外光阴元自得,人间生灭有谁穷。百年大小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

镇元大仙稳坐高台教化,端的是舌灿生莲,听得众仙如痴如醉。

见台下众仙闭目沉思,镇元大仙老怀大慰。

再看着末座陆源清气上行,一派凛然,更是轻抚长须,缓缓点头。

“麟童。”

“弟子在。”

“你既过了三关,已有成仙之基,你可知接下来是何步骤?”

“过三关,五气朝元,三花聚顶。”

“然也。”镇元大仙点头道:“这五气朝元之道最是繁琐,有内外两种修法。”

陆源询问道:“不知师尊所说的内外两种都是如何修为?”

镇元大仙也不卖关子,从蒲团上站起,踱步道:“内修之法当餐服六气,六气为朝旦之气、日中之气、日没之气、夜半之气、天之气、地之气。六气补气、血、津、液、精、脉。合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成五气朝元之象。”

陆源听出其中关键,“似这般水磨功夫,年更日久,敢问师父外修之法如何?”

镇元大仙继续道:“外修之法吸收天材地宝,由外及内,不过也有弊端。”

镇元大仙停下步子,走到陆源身前,“一蹴而就有违天道,成一气便需度一难。”

陆源应声道:“弟子自当明心见性。”

“孺子可教也。”镇元大仙轻挥拂尘,“你袖里乾坤之法虽有建树,但却不得要领,如今身居要职,少不了以命相搏,还需要些保命的手段。”

陆源神色一亮,“请师父赐教。”

“也罢。”镇元大仙伸手一招,一本古籍便从点经阁飞到手中,“此为《步天歌》,我便传你一门移星换斗的法门。”

说罢,也不等陆源反应,便坐回蒲团上,开口朗诵:“南北两星正直悬,中有平道上天田...”

洋洋洒洒上千字,说的都是星宿排列运行规律,陆源听得真切,却没有听出半点神通之法。

台下众仙也是面面相觑,耐心记下,却也不得要领。

念诵过后,镇元大仙双眼微阖,“你可记下了?”

“记下了。”

“那就去吧。”

“师父...”陆源面露迟疑之色,之前所学的袖里乾坤虽然也晦涩,但是他至少也能入门,但是这门移星换斗,他没有半点头绪。

镇元大仙双目微沉,凭空消失,只留下道道清音:“幽冥教主所掌黄泉,便是癸阴之水。”

陆源为之愕然,看着空荡荡地蒲团,一时间无所适从。

主座空荡,只有天地二字供奉在香案之上。

四下众仙也一个个搔首,和陆源一样不得要领。

清风明月倒是洒脱,“想不通就慢慢想,等你取了法宝,再来问询师父。”

“也好。”

揣着疑惑,陆源对着镇元大仙房门处遥遥一拜,将所剩的两枚蟠桃中又分出一枚交予诸位师兄。

和众仙一一稽首,这才告别。

常言道,死生之外无大事,冥府的职权也最为特殊。

地府的管辖比之各大天门值守犹有过之,除了中元节鬼门大开,其余时间,都只能通过固定的关隘进入。

陆源此行向东,就是朝着东岳府君管辖的入口进发。

越过大洋,陆源早已达到了朝游北海暮苍梧的境界,只一炷香的功夫,便踏入了南赡部洲地界。

相比于西牛贺州,这里的烟火气更足,也让陆源更加放松。

当初大禹以九鼎划分九州,南赡部洲有帝气庇佑,更兼九天荡魔祖师坐镇,虽然人间纷争不断,但没有什么大妖存在。

循着从前走过的路,陆源走的越发轻快。

时过境迁,虽然不过十年光景,可南赡部洲已经大有不同。

乱世之象尽扫,赤帝子七年便一统天下,与民修养。

各地道观寺院兴盛,如同林立。

一派祥和之中,一处水面翻涌,似有妖气。

陆源定睛细看,之见一黑衣小将单手持枪站在浪上。

不多时,翻涌渐渐平静,骤然变成一声炸响,平地惊雷般掀起滔天巨浪。

浪头有七八丈高,向着黑衣少年席卷而去。

黑衣少年临危不乱,长枪倒卷,无形气浪随之掀起,水浪与气浪相击,直将交接处炸出真空,露出龟裂的河床。

河床之下,隐隐有黑色铁链盘桓,顺着铁链望到尽头,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头白首青身的巨猿。

巨猿金目雪牙,张口嘶吼,铁链猎猎作响,哀嚎声溅起无数水花,和风声搅在一起。

黑云凝聚,一道闪电俶尔滑落,直击黑衣少年背后。

黑衣少年面对滔天巨浪早已捉襟见肘,此时身后闪电袭来让他不由得暗暗叫苦。

“收!“

身后一道沉稳声音响起,随着一声收,天地霎时寂静,雷声顿止,连黑云都飘散开。感觉危机不再,黑衣少年连忙抵消巨浪。

手中赭白枪挥舞成花,枪尖连点,水浪登时定在空中。

只是点了几下,他的额头便满是汗水,显然已经用了全力。

趁着空档,他连忙深吸两口气,从怀中掏出一个宝瓶。

瓶口向下,打开塞子,霎时间一股吸力从瓶口产生,江河随之倒卷。不过片刻,翻起的水浪便被吸入宝瓶之中。

水面重归宁静,河水汇聚,将巨猿重新掩埋,透过水压,传来一道凄厉的女声:“文命小儿!你不得好死!”

黑衣少年长呼出一口气,终于转过身,看向来人。

那人身穿玄色大氅,披着暗红披风,麂皮靴踏在水面,面目清秀,双瞳狭长,最为人瞩目的便是他头顶两块硕大的枕鳞,紧贴发迹。

“多谢兄台相助,小张拜谢,不知兄台名讳。”

“原来是小张太子,在下陆源。”

小张太子躬身道:“多谢陆兄出手相助。”

“不必如此。”陆源摆了摆手,“我已受天箓,领水界正法元帅之职,有解厄天下水系之责。”

小张太子眸色一亮,陆源信手间便收去雷法,兼有元帅之职,淮河水患有他相助,想必事半功倍。

想到此处,他殷切邀请道:“家师国师王菩萨道场在此,兄长可与我到盱眙城歇歇脚。”

“也好。”

陆源身领水界纠察,面对水患不能置身事外。

刚刚打眼观瞧,便知此方水患是由昔年泗州大圣巫支祁引起。当初大禹平定水患,和巫支祁争斗许久,在应龙的帮助下才将其收押。

虽然此时浪头消解,可巫支祁显然没那么容易被降服,还需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