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一的新生,就写论文?

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包括英语、计算机、语文这些课,刘强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的时间还在加强阅读,延伸学习,特别是财经金融类的各种报纸消息,和传达室大爷形成默契,只要收到新的报纸,他就能第一时间看到。

为了更便捷的出行,刘强选择向辅导员同志贿赂。

搞定洪子枫,只需要一条中华烟。

洪辅导员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这条烟的一半儿,他很诧异刘强的大方,虽然推了几个回合,终于还是收下了这个贵重的礼物。

“洪老师,我这几天家里有个工地过来开工,我爸不在那边,我得过去替他顶一阵子,等我叔顺了手我就不用来回跑了。”刘强实话实说,这也没啥可隐瞒的。

原来这小子家境不错?

竟然是做工程的……洪子枫也早就观察了个大概,这个刘强的确有些不一样。就那份少年老成的劲也不是一般的同学能比的,最近又听说火遍全校的那个麻辣烫摊子也是他的,这就有些真的不一样了。

下了课,来到洪子枫的宿舍,送上了礼物,刘强也肯定的回答了洪子枫的问题。东门外的大强小吃?没错,那也是我家的。

毕竟,大强小吃的四个大字很明显。

洪子枫听到了肯定的回答,着实震惊不已。

原本只是传闻,现在当事人直接证明是真的,他感觉有些羡慕嫉妒,小小年纪才大学一年级,竟然搞起了创业?他粗略的调查过,毕竟也是学经济的出身,对于一般的市场现象本能的就会分析对比一番。不知道成本怎么样,可是仅就观察营收来看,日均一万都往少了说的。

一直他都不肯信传言,就是因为这个收入太恐怖,就算院长的工资现在也就一千多,什么人能够达到日均过万的收入?

这事儿,更不能问,那显得太没身份。

笑了一下,“我会和各任课老师打一下招呼,只要你期末考试正常参加,能够拿到学分,请假的事我来帮你完成。”洪子枫这一点儿权力还有。

“谢谢洪老师,您有什么事就吩咐。我能办到的都会尽力帮忙。”

刘强也不傻,洪子枫很给面,那他也得拿出诚意。

至于那条烟?那就是投名状、敲门砖,人家肯收才能说出后面的话,否则大概率他就得硬请假,现在好了,能够进行利益交换了。

“刘强同学,是这样的,你看你的这个麻辣烫生意,还缺不缺人手?”

洪子枫感觉说的特没面子,可他也实在想试一下,听说大强小吃的工资真的不低,他虽然能在大学当老师,可他的妹妹没能上得了大学,来省城一个多月了一直在到处打零工,没了稳定的收入,他这个当哥哥的很愁的慌。

“缺,我们一直都缺人。老师您就安排吧,这事儿交给我就行。不过,得肯吃苦,我这个小买卖,起早贪黑的挺累人。”

“那没问题,我妹妹。从阿拉善那边的老家非要到省城来,一直没个长久的事做,也当过服务员和店员,你让她试试,如果不行你就给她赶走,不用给我面子。”

“哪里哪里,你妹妹就是我妹妹,放心,我会安排好的。老师,等安顿好了,我请你吃饭。”刘强连声谢着,离开洪子枫的宿舍。

现在的财院还没有网,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国际互联网,刘强也只能忍着继续和现代格格不入。

校报室。

肖编辑打开了一封信。

里面是一篇投稿文章。看了看署名,九七级金融系,刘强?

大一的新生,就写论文?

好奇之下先没看写的什么内容,最近分析国际金融情况的文章很多,他一般是先看谁写的,没想到竟然有大一新生写这个?

那就看看——这一看,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连看了三遍,最后一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有理有据的分析,有些信息和观点他甚至都没有见过。以前的文章大多数只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国际资本的目的,而没有对深层因素更多的挖掘,更不要说应对策略有效提出。

先不管这应对策略是不是真的有用,至少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口。货币、贸易,特别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等等这些……肖编辑立即拿过去给主编审阅。

“大一新生?”

郑主编看完了也有些不敢相信,财院的教授好几个也写了这个课题的研究,没有一个分析这么全面透彻,或者说他们不愿提出?

“是啊。我也不敢相信。大一新生现在不应该是学基础知识,广泛交友的时候吗,没想到竟然有一个上来就搞学术的。而且,这篇文章真不是堆累别人的观点攥的,有内容有见地。”

“是啊,就这一条足够支撑它发表。我们校报里还没有一篇分析过这次危机形成是经济活动的必然,更没有预见性的分析四小龙的香港、台岛可能遇见的金融冲击,他说的对,这是一场战争!”

郑主编打了个圈,“一字不动,发!”

回头拉住肖编辑,“给中国财经报、经济报都准备发一下,准备带上院长的名,你提前和小刘去商量一下挂名的事。挂领导的名不是为了成果,而是为了能发表,这个我相信按他的聪明度,肯定理解。大一?厉害啊,今年这是招到了人中龙凤了这是!”

上午,刘强见着了肖编辑肖光。

他当然没意见,署名这事儿他也不在乎,更不想拿这个得奖评职称什么的,欣然同意。

“刘同学,你以后有啥新的文章,直接找我。”肖光买了个人情,高兴的走了。

研究?老子可不单纯是研究——是真金白银的大干一场,虽然在这场风暴里咱连条小虾米都不算,可咱也许能在这场大风暴里直接卷出一条真龙。

当天,校报发表了这篇文章。

院长秦时反复研读了许久。

国际资本真的会像对东南亚一样,对港市动手?

这不太可能吧,要是真动手,港城肯定顶不住。年轻人有想法可以肯定,可是这样的判断太惊人,太不可信。于是,他做出不外推的决定,留存不发。

财经时报那边只是看了一眼就扔进了垃圾堆。国际资本怎么敢对香港下手,他们几斤几两不知道吗,这种文章就是为一搏眼球而已。

对刘强来说没消息反馈,实属正常。只要校报上有痕迹,这就足够了。

等半年后,老子摇身一变成亿万级富豪的时候,你们再惊讶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