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什么通告费,没听说过!

“于老师,您作品中对疼痛和死亡的描写非常犀利,这是否与您的家庭背景有关?”

于华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严宽以为终于要进入正经话题了,不由得坐直了身体。

“我小时候吃饭的时候,”余华压低声音,“我爸经常在饭桌上讲他今天做了什么手术。比如今天锯了一条腿、今天掏了一副肠子,”他做了个扒饭的动作,“我就着这些下饭。”

严宽的脸都绿了。

于华突然笑了笑:“所以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能写那些东西了吧?“

在王常田看来,顾总好不容易请来这位作家,怎么着也得多录一会儿,优中选优。

预计二十分钟的节目,最后录了一个小时出头,直到机器又过热,王常田才抱歉喊停。

“于老师,要不是知道你是作家,我都会好奇,这是顾总哪请来的相声演员呢。”

“这么说,刚才录的节目能用。”编导再次递上一杯水,于华接过喝了两口问道。

“能用,而且还超了,”顾晨十分满意道,“我估计能剪出来三期节目。”

顾晨搂过于华的肩膀:“走,于华,我请你喝酒去。今天你这表现,值得喝一杯。“

于华摇摇头:“不了,我想先回去写稿,刚来了灵感,想记下来。”

“那你直接去楼上那办公室吧,电脑跟你家里的差不多。”

“那感情好,省得赶回去又忘了。”于华的人字拖在水泥地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像是某种奇怪的节拍器。

顾晨知道他写稿的时候也有吸烟的习惯,拿了根烟递给他,又给自己点上一根:“你刚才那些话,有多少是真的?”

于华笑道:“全部都是啊。”

看着顾晨怀疑的眼神,他又道:“但我不保证下次录节目,我能说得一模一样啊。”

“我看你天生就是做节目的料,说不定以后能成为名嘴。”

“我看你也天生就是演戏的料,说不定以后能成为影帝。”

顾晨在怀柔小楼那边拍戏的时候,于华也过去看过他客串,由于顾晨在电影里不出现正脸,只是背影、后脑勺、声音出演,看正脸的时候跟演小品似的。

“什么话,我当导演更牛逼好吧?”

“那我也是当作家更牛逼。”

“行行行,我等着你得诺贝尔。”

《中国娱乐报道》分两个板块,前面是娱乐资讯汇编,后面是人物专访,加起来一期50分钟左右,刚好是一集电视剧的体量,非常适合放在电视台晚上十点播出。

虽然顾晨心里大概有点数,但毕竟王常田更专业嘛。

“老王,节目怎么样?你觉得能剪几期?”

“刚才顾总你录的关于《风声》和《石头的夏天》的节目,能剪出来两期,于华的这个,我估计三期都行。”

“行,那你先照着三期剪,不够了剪两期也行,等过两天我把张一谋、江文他们也请过来录节目。”

“啊?顾总……”

“有话就说,你知道我性子。”

“咱们这节目还没卖出去呢,是不是先把两期卖了,再考虑后面继续做的事?如果反响不好,也可以着手调整一下节目模式。”

王常田前天就琢磨过这档节目的成本,人工、场地、设备什么的,可不少花,他可是费了大心思了,不希望这节目中道崩阻。

“而且请张一谋、江文这样的大导演和大明星来,通告费也不少花吧?”

顾晨诧异地看着他:“什么通告费?”

“我给他们《有话好好说》剧组做宣传,让观众知道这个片子,上映之后票房能更好,不找他要钱就不错了,还给他通告费?”

“而且那一个是我师兄,一个是我处女作男主角,我这节目还在起步阶段,没赚钱的路子,给他们钱他们也不好意思要啊。”

“能来那是我们关系到位,一般人还来不了呢,你这思维得改改。”

王常田闻言更诧异,眼珠子都快掉到地上,还能这样搞?

但又一琢磨,为什么不能这样搞?

要是节目火了,什么人能上,什么人不能上,可不得挑选一下吗?搞不好以后还真能向咖位不够的明星收钱。

就像他们之前的新闻节目,大公司、知名品牌的广告费,反而要比小公司、初创品牌要低,问就是人家有知名度,但你得需要我们节目做背书,爱投不投。

「看来我之前对娱乐节目的制作成本和盈利模式还是有误区啊……」

“明白,顾总,那我带他们去做片子,过两天给你看。”

“嗯,电视台方面你也可以联系着,大小、时段看着挑挑。”

眨眼的功夫,便道了3月的最后一天。

有关于雪景的全部戏份已经拍完,段龙、付大龙、陈闯等特约演员的戏份也已全部结束。

觉得他们表现不错的顾晨,在杀青的时候给他们每人都发了红包。

不多,三百块,装在顾晨让公司人事特别定制的“暴富”红包里。

拿到红包的时候,几人都很高兴,陈闯尤其高兴,他跟在这个剧组里的大多数人都不同——专科生。

眼瞅着就要毕业了,但还没找到什么好的单位。

去年,国家正式明确提出取消“包分配”,推行自主择业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制度。

像摄影系这种专业性强,自己能力也强的,可以去到各省市电视台、电影制片厂,表演系、文学系这种就基本没戏,要么北漂,要么回老家找机会,比如贾科长就回了老家,并自己筹钱,在几年后捣鼓出来了《小武》。

陈闯演技虽然可以,但也只是在这个年龄段的演员比。

况且90年代末这会儿,内地年轻男演员就没几个吃香的,因为偶像剧太少,得是各种国字脸、帝王范,到三十多、四十岁,才能迎来演艺事业的巅峰期。

所以他杀青的时候,顾晨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等你毕业,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签在晨光影业。

陈闯一口答应了下来,顾晨也不说现在就签约,只是让他回去多想想,等毕业再说。

也可以询问一下家里人的意见,毕竟现在进单位吃公家饭是主流,下海创业、去私企的才是少数。

这时候京城的气温已经有所回暖,但麻烦也就随之而来:漫天都是柳絮。

尤其是怀柔和颐和园这边,由于种植大量了雌株柳树和杨树,加上空气干燥,也没有抑制剂注射、换树种等手段,柳絮比三十年后要严重得多,已经到了影响拍摄的地步。

因为沪上小楼戏拍完后,法庭戏和其它戏份背景都是在香江。

那里的3月末4月初是雨季,又以榕树、樟树、紫荆花为主,根本不会有这种漫天柳絮的情况。

遇到这种无妄之灾,顾晨也只好暂停,到处选景,找没有柳絮的地方,都快想要不带着整个剧组去承德山庄拍算了。

好在,老天爷还是给开了一扇窗。

香山公园海拔高一点,虽然也有柳树,但花期有延迟,可以拍摄。

顾晨迅速让北影厂向有关单位做了报备,在那里搭了个两百平的摄影棚之后,便火速开拍,希望能在花期到来前,把剩下的戏份给拍完。

但搭完景的第二天,顾晨看着摄影机下高媛媛的表现,不由得沉沉地吐了口气出来。

“瞎姐的名号应该给你的……”

“顾导,你刚才说啥?”摆弄摄影机参数的赵小钉问道。

“没什么,你们出去搞吧,让媛媛平静一下,我跟她好好聊聊。”

高媛媛低着头,指甲不自觉地掐进掌心,留下八枚小小的月牙,想着自己的表现好像还没冰冰好,这下导演该多失望啊?

“媛媛,你别不是想哭吧?我也没干什么呀?而且你表现其实可以的,比一般偶像剧演员强多了,是我要求有点高。”顾晨玩笑了一句,声音像砂纸擦过耳膜。

“真的吗?”

闻言,惊喜的高媛媛抬起头,却在撞进顾晨视线的瞬间愣住了。

因为他的瞳孔里映着两个小小的自己,原来在他眼里,她这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