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村里没小学了?这怎么行?
- 重生1970,医路辉煌!
- 梦落西州
- 2042字
- 2025-01-16 22:20:20
走到村子口的时候,已经黄昏了。
李宪华找了个无人的角落,把东西提取出来,背了整整的一大麻袋。
“呦,咱们的中专生回来了呀?这是给家里带了什么好东西?”
“你弟弟妹妹肯定会很开心的!”
槐树下三四个聊八卦的大婶目光投了过来。
还有几个玩耍的孩子开心的叫着华哥。
“华哥,你从公社那边回来的吗?有没有给我们带糖吃啊?”
李宪华放下麻袋,摸了摸小孩子稚嫩的脸蛋。
“有,怎么能没有糖吃呢?”
“不过想要吃糖,得告诉华哥,最近有没有好好学习呀?”
“小豆子,你的算术题学会了吗?”
“阿妞,上次那个生僻的字会写了吗?”
李宪华一边笑呵呵的询问孩子,一边从麻袋里翻翻找找。
当他拿出一小布袋水果糖的时候,孩子们围了过来。
“哇塞,水果糖诶!华哥你真给我们带糖了?太好了,太好了。”
“啊!怎么还有点心?这是五仁月饼的味道吗?华哥可以给我尝一块吗?”
孩子们目光死死的盯着糖和点心,口水忍不住直流。
学习的问题早就抛诸脑后了。
李宪华无奈笑笑,给每个孩子分发了糖和点心。
还预留了一些,给村子里的其他小朋友。
这小村子里就那么些孩子们,日子过得苦着嘞,一年难得吃上一回糖。
当然也给几个婶子分了点糖果点心,总共也没几块,就是尝尝味。
“阿华,你真是有心了呀!不愧是我们村的第一个中专生,不仅医术高明,还心地善良。”
“好孩子啊!”
“渍渍,这糖真好吃……”
就在大家吃糖果的时候,村长愁眉苦脸的走了过来。
李宪华给他递过来一颗糖果,村长摆了摆手。
“哎,我这都一把年纪了,还吃什么糖都留给孩子们吧。”
“这些娃们命苦啊!生在这穷山沟里面,生活艰难也就算了,现在连书也没得念了。”
“以后很难有个好的出路了,哎……”
村长连连叹气,眉头紧锁到一起。
“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怎么没书念了?村里不是有小学吗?”
李宪华这么一问,大家都好奇的围了过来。
“村长,啥叫没书念了?村里的小学不办了吗?”
“那我们娃怎么上学呀?”
“我们砸锅卖铁,怎么着也得把孩子供出个小学吧?不识字那可不行。”
大家都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村长更是烦的心焦。
“害!我倒是想办学啊,但没有老师教了。”
“阿霞这不是要回城去了吗?主力已经没了。”
“张毅和李梅兰他俩都是小学毕业,上面说了,教学水平不够,没人带领,不能兼任教师了。”
“之前阿霞还能勉强当个校长,带着两个代课老师给孩子们教学。”
“现在政策不允许,上面的硬性指标达不到,这不就无能为力了吗?”
阿霞是村子里的知青,仅仅是初中毕业,可这也是高学历了。
所以在这村子里兼任了教师和校长。
村里小学才能够办的起来。
可她的父母在事业单位工作,如今退休形成空缺。
如此一来,子女就可以到他们的单位去工作了。
这对阿霞而言是一个极好的机会,错过了可能就没有了。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谁愿意待在这个山沟沟里面?一辈子出不去。
有回城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了呀,何况还有了更好的工作。
二牛婶一拍大腿道:“村长,学校可不能没有啊,孩子不能变成文盲啊,总得识几个字。”
“看看阿华,就是因为他读了书,所以有了出息,成了中专生,能治病救人。”
“我儿子别说成为中专生了,哪怕读个小学也成啊!”
“什么文化都没有,一辈子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呢!村长,你倒是赶紧想个法子呀。”
其他人也是相当的愁苦了。
“就是嘛,咱们村怎么能没有小学呢?老祖宗不都说了吗?唯有读书高!”
“你说这知青走就走了,咋还把学校彻底解散了?不有两个老师吗?让他们代课呀!文化水平低不要紧,比孩子们知道的知识多就成。”
……
大家议论纷纷,心里都憋屈的不成。
村长更是连连嗟叹,这个问题他还真没办法解决。
“行了行了,大家别嚷嚷了,我明天再到公社那边反应一下,实在不行到县里走一趟。”
“看看能不能给咱们这边派个老师过来?让张毅和李梅兰继续教书,我都会尽力争取的。”
村口一晚上大家都没有安宁,在这里商讨对策。
上面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把村子里的小学解散了,因为本来也没几个学生。
让孩子们尽量到公社那边的学校去上学。
公社小学学费5块钱,食堂吃饭每顿饭只需要几分钱到一两毛钱。
家长把钱交给学校,由学校统一安排孩子的伙食。
看上去一切安排的挺好,但有个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学校不包住宿啊。
这要是让孩子们步行去上学,那还了得?腿子都得跑折。
要是一家搬到公社那边去,就为了给孩子上个学,那公分还挣不挣了,自留地里面的农活还干不干了?
一家子怎么生活呀?
可要是直接不让孩子上学了,那孩子也就彻底成了文盲了,哪还有什么出路啊?
总之这一个晚上,家家户户都不得宁静,都为孩子忧愁。
李宪华也是怀着沉重的心情回了家。
弟弟妹妹还不知道学校的情况,看到哥哥来了,激动的跑过去迎接。
争抢着打开大哥背回来的袋子,里面的东西让他们欢喜的连连尖叫。
“大哥!这么多好东西吗?有肉,有鸡蛋嘞,还有两大包水果糖。”
“天呐!还有我们最喜欢吃的点心,大哥,你太厉害了!”
看着两个孩子激动喜悦的神情,李宪华眉头皱了皱。
弟弟李宪明12岁,马上要念4年级了。
妹妹李宪玲8岁,现在念一年级。
这两个孩子正是需要接受教育的年纪,要是就这么荒废了学业,成了文盲,那以后就少了条出路啊……
得想个办法解决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