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厂开工还不到半个月,制出的瓦就已多达两万多片。
这惊人的速度,连宋向阳都深感诧异。
能有如此高效的成果,得益于家里人都熟练掌握了制瓦技艺,各项流程也愈发顺畅。
在这期间,村里走动频繁的几个人也偶尔来帮上一两天忙,原本预计至少要半个月才能烧制第一窑瓦,如今竟提前迎来了开烧的时刻。
这次,母亲特意买了一只大公鸡,举行了一场庄重的祈福仪式。
母亲神情虔诚,双手合十,念念有词,祈愿这第一窑瓦烧制顺利。
待祈福完毕,众人便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挑来草木灰和沙子,均匀地铺在窑底,这些材料能起到隔热和缓冲的作用,有效防止瓦坯与窑底直接接触而受损。
随后,大家按照刘开富的安排,有条不紊地将晾干的瓦片搬运至瓦窑内。
宋向阳早就准备好了煤块,还特意在其中添加了一些干稻草,这样能让煤燃烧得更加充分。
当垒瓦垒到高处时,刘开富担心人多手杂会把瓦片踩塌,便独自架起梯子,小心翼翼地摆放瓦片。
他一边整理,一边不停地提醒递瓦的人:
“少拿点,一次别递太多,小心摔了!”
“哎呀,慢点递,等我摆好再传过来。”
宋向阳看着刘开富那全神贯注、小心翼翼的模样,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刘开富把最后一批瓦垒放整齐后,仍不放心,又认真地巡视了一圈。
他仔细检查瓦片之间是否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以避免出现局部过热或烧不透的情况。
确认无误后,他才扛起梯子,从拱形窑口走了出来。
紧接着,他用厚实的青砖和着黄泥,一点点地将窑门封住,只在旁边留下一个火堂,用于点火和旺火。
至此,封窑工作彻底完成,只要等窑门晾干半天,就可以正式开烧了。
第二天,瓦厂周围围满了前来围观的村民,大家都对这第一次烧瓦的盛况充满好奇。
刘开富神情庄重地走向火堂,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用来引燃的刨花。
刨花瞬间燃起,他又添上一些干枝,火势逐渐变大,接着挖了一些煤炭添进去,让火稳下来。
烧了几十分钟后,烟囱中浓烟滚滚,瓦窑四周也开始水雾升腾。
刘开富抬头望了望烟囱,又绕着瓦窑查看四周冒出的白色水汽,随后走到宋向阳面前,认真地说道:
“接下来几天是炕水阶段,这个阶段不能让火力太猛,得稳稳地提升温度,不然瓦坯容易开裂。”
他指着烟囱和水汽解释道:
“要时刻观察烟雾和水汽排出的情况,烟雾过浓,说明添加的柴火和煤炭过多,燃烧不充分;水汽冒出少了,就需要再添些燃料。咱们这是中等规模的窑,炕水大概需要五天左右。到最后一天,如果水汽变成烟雾了,就说明炕水基本完成了。”
宋向阳听得十分认真,接着问道:“那炕水结束后呢?”
“炕水结束后,就进入紧火阶段了。这时候要加大燃料,让窑内温度迅速升高。一般来说,这个阶段窑内温度会达到 800℃- 1000℃左右。”
刘开富望着窑火回答道。
“怎么判断窑内温度达到那么高了呢?”宋向阳好奇地追问。
“像一些大瓦厂可能有专业的耐高温温度计,咱们这儿用不着那些。”
刘开富有十足的信心,指着窑门说,
“你看,我特意在窑门留了个小孔,从那里能看到窑内的情况。要是瓦片开始变形、烧透了,温度就到了。”
“而且,这时候从外面的小缝隙都能清楚看到窑内红彤彤的。旺火 3 - 5天,烟囱的黑烟就会变成青烟,这就说明瓦坯烧得差不多成熟了。”
刘开富顿了顿,又笑着提醒,
“不过,你可得注意,别把脸贴上去,要不然眉毛被烧了是小事,脸被烫坏了可就毁容了,到时候找婆娘都难。”
宋向阳笑了笑,说道:“这我还是知道的。以前上学路过一个瓦窑,隔着十几米远,都能感觉到那扑面而来的热浪,我知道瓦窑的温度有多吓人。”
刘开富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等紧火阶段结束,就是慢火装色了。紧火的时候,大部分瓦坯被烧得通红,从三分之一处开始慢慢减少燃料,转为慢火。这时候瓦坯会产生化学反应,逐渐变成青色,瓦的颜色也会更加鲜艳、均匀。这个阶段只要 1 - 2天就行。”
他又补充道:“到时候每个阶段我操作给你看,你就明白了。咱们俩得轮流盯着,一天 24小时都不能离人。”
宋向阳连忙点头:“行,到时候你看白天,我看晚上。我精力充沛,少睡点觉没啥。”
刘开富笑着回应:“你不这么说,我也是这么打算的,晚上我可熬不住。”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由于接下来半个月都要盯着瓦厂,宋向阳连赶集的时间都没有。
他只能让母亲等人去帮忙摆套圈摊和气球摊,不过现在一次赶集只能赚四五十块钱了。
宋向阳无奈之下,又去找卖蛇的刘思林,好说歹说买了四条五步蛇,泡了四坛蛇酒,打算下次赶集时让母亲他们拿去卖掉。
水库喂鱼的事情,暂时也交给刘有财帮忙照看。
宋向阳心里清楚,靠现有的这些营生,赚钱越来越难了,必须开辟新的路子。
于是,等刘有财来瓦厂帮忙时,宋向阳特意把他拉到一旁,神秘兮兮地说:
“老庚,你们家对养鹅真是情有独钟啊。我听说你这次赶集又买了七八只鹅,怎么不养点鸭子呢?”
刘有财一脸疑惑,不明所以地回答:
“这次养鹅是准备用来下鹅蛋的,到时候我大哥结婚,用几个大鹅蛋当喜蛋,那多有面子。”
宋向阳知道,刘有财家过年时喜盆里放的都不是完整的鸡蛋,而是剖成四半的。
要是能有硕大的鹅蛋作为喜蛋,确实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宋向阳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已经有了新的想法。
他一把搂住刘有财的肩膀,说道:
“你现在每天都来我这儿帮忙,我总觉得有点大材小用了,在我这儿做小工一天也赚不了几个钱。”
“我倒是有个更好的赚钱门路,就看你愿不愿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