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商人是恶,但不是一无是处

朱雄看向朱元璋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能化妆之后,你的身形不会变你的眼神不会变即便的脸上面填充了很多东西,即便穿的是一件普普通通的衣裳,可是朱雄却总觉得曾经在哪个地方看到过,尤其是那双眼睛。

就在朱雄还要再去思索之时,就听到凌汉那边赶紧说了一句话打岔:“小先生既然说得如此,信誓旦旦,那你倒是说一说到底还有其他的什么好处在我们的眼里流民出现,那他们就是不稳定的因素。”

朱雄听完凌汉的话后,立刻就收回了目光,然后说道:“老大人所言顺势流民的确不好,不管是什么朝代出现流民总归不是什么好的征兆,可是那些人是流民吗?他们只不过是在土地上面被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而已。”

朱雄的这个说法让凌汉和詹徽都下意识的开始琢磨,朱雄再次说道,“商人的确多了不好,因为他们不事生产,因为他们容易传播流言蜚语,容易造成不稳定,可是必须得要承认的是有商人的存在,才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

“如今咱们大明王朝上至陛下下至普通百姓,对商人都是嗤之以鼻,在二十多年来的各种宣传之下,商人都是不事生产的好逸恶劳者。

“按照陛下的意思,这些商人若是跨境做买卖就可以当做流民来抓,将他们流放边疆,这样才能震慑那些想要效仿之人。可陛下应该是没有看到这些个商人真正的价值。”

詹徽听朱雄这么说皇帝开始拍起马屁来了,“当今陛下起自微末,驱逐北元,定鼎中原,古往今来,有哪位能超越我朝陛下者?怎么在你眼中,似乎陛下总是有看不到的地方?你如此僭越,难道不怕死吗?”

看到詹徽如此维护皇帝朱雄就知道,这家伙真是有路径依赖,这个人就是喜欢拍马屁,就是喜欢揣摩圣意,喜欢说一些好听的话。

即便皇帝没有在身边,他也能把好话说出话来。

朱雄说道,“我从来就未曾贬低过当今陛下,陛下的伟大不用咱们在这里明说,史书自然会有公道的评价,我只是说陛下并不是没有看到,而是陛下有所偏颇。

“商人他们虽然不事生产,可是他们就好像是给一湾死水注入的流动清泉。众所周知,如今小民百姓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除了盐无法自给自足之外,大部分都由自产。

“可我们应该明白一地之自然资源禀赋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具备,从商周开始,老祖宗们就明白商人的作用是货通天下。

“他们是将甲地的物资贩卖到乙地,因为甲地有的乙地未必有,乙地有的甲地未必有,商人从中倒腾,既方便了两地百姓获取他地物资,他自己也从中赚取差价,这是自然法则,这是不能简单的将之说成不事生产。

“我们要知道,百姓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是生产;然而商人将甲地的瓜运送到乙地,将乙地的豆运送到甲地,从中所付出的劳力那也是生产之一种。

“只不过他们看不见有形之物,却得到了两地差价,从而让人觉得他们不事生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两地运输所要承担的风险,所要付出的艰辛一样是一种生产。

“如果偏颇的说成是所谓的好逸恶劳者,似乎对商人极为的不公平。要知道他们在两地倒腾的艰辛,不比单纯种地少,甚至所付出的心力还更多。

“而由他们在两地倒腾,又或者天下倒腾,老百姓能获得多方的物资供应,甚至因为有商人从中不停的来回倒腾,使物价得以抑制,不至于被一方垄断,难道这不是一种生产?

“当然我们更要明白陛下的初衷是好的,为何要抑制商人?是因为商人一旦获利之后,他们不会将本扩大,反而会将获利用于土地买卖,兼并土地向上跨越阶层。

“他们也想自己付出了如此辛劳获利,子孙们不要再做同样的事,子孙们能用自己所获之利稳定读书,科举入世,从而跨越阶层。

“但我之前已经给出了抑制他们的办法,今后土地兼并的越多,缴纳的赋税越多,也就将他们的成本无形当中拔高许多,他们没法大量兼并土地。而想要获利,他们又只能继续投入到商业活动中去,从而将不同地区的物资进行转化,方便百姓,打压了物价。

“这是好事否?”

朱雄解释了这么一大串,之后所有人听完又无话可说了。

按照朱雄所说,这的确是一件好事,商人做的这些事,也的确是货通天下。

他们都是聪明人,非常明白没有商人从中将一些物资运送来运送去,别说两地百姓无法获取他的物资,就说当地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必然形成垄断。

垄断必然抬高物价,必然形成盘剥。

有商人从中不停地将他的物资输入,方能充实本地物产,方能打压垄断。

也正如朱雄所说,不管是皇帝还是官府,害怕的是那些商人获利之后,就开始兼并土地。

商人获利要比普通百姓获利更多,要比那些从小农向小地主过渡的百姓要快得多。

一旦某些商人掌握了一定的资源之后,他们立刻就能发家致富,然后就加入到了兼并土地的大军当中,从而加速土地兼并。

这或许也是历朝历代以来打压这些商人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商人最聪明,他们获利之后不会将商业扩大,反而是置产,一旦置产就会形成兼并。

但是朱雄在税制改革当中,就已经将商人最主要的资产这一块打压下去。而有了朱雄税制改革的前提,再看商人从中倒腾的过程,商人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看到詹徽和凌汉在听朱雄说话之时频频点头,朱元璋在后边那就相当欣慰。

看看到没有,这就是咱的嫡长孙,年纪轻轻就已经折服当朝一二品大员,一旦他当上皇太孙,以他现在所展现出来的才能,詹徽和凌汉还能够不服服帖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