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廷龙年谱长编(套装全二册)
- 沈津编著
- 4102字
- 2024-12-27 17:29:59
譜前
先生諱廷龍,字起潜,號匋誃,又號隸古定居主人、小晚成堂主人,筆名路康。江蘇蘇州人。
明成化間,其家一世祖諱昇(允齋),孝悌力田,始遷長洲之唯亭沙湖,“卜築數楹,且耕且讀終其身,足不履城市,布衣蔬食,如庵居焉。鄉之人相與敬而慕之,因以姓姓其地,易名顧港”。(《重修唯亭顧氏家譜》)“一時薰而善良,醇風蔚然,至今猶有能道其盛德者。”(《元和唯亭志》卷十三)配莊碩人,生子雲。
二世祖諱雲,字東山。“以貲雄於鄉,好善樂輸,孳孳不倦。值歲瘠,爲鄉黨代輸八百緡,家以中落。有以急告者,雖典質應之,終不望其償。……惜年未四十而卒。”(《元和唯亭志》卷十三)配王碩人,子二,長名俸,字小山;次名爵。
四傳至諱應麒者,徙居郡城弦歌里,始以文行顯。
先生爲顧嗣立之八世從孫。嗣立,字俠君,一字心堅,别號奇庵。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舉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會試特賜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以疾歸。性嗜書,博學工詩,享有盛名。輕財好施,家以日貧,而風流文雅,照映一時。家居蘇州城内,構有草堂,取宋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句,顔曰“秀野”,水木亭臺之勝,實甲吴下。招邀四方賓朋,觴咏其中,一時朝野名士、文彦碩儒,莫不與之交游。康熙六十一年(1722)卒,年五十七。輯有《元詩選》。著有《昌黎先生詩集注》《温飛卿詩集箋注》《閭邱辯囿》《詩林韶護》《秀野草堂詩集》等。
高祖父顧春芳,號半梅。清山西遼州直隸州知州。
高叔祖顧元愷,後更元凱,字輔虞,又字佐虞,號印婁。道光二年(1822)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工部主事。道光十五年(1835)丁内艱,主講上海敬業書院。道光二十五年(1845)選授廣西潯州知府,咸豐七年(1857)卒於官,年六十六。校刻家集多種,著有《小小秀野草堂詩集》《茶餘草》《于役草》《待雪舫草》若干卷,俱未付梓。
曾祖父顧紹丙,號吉甫。諸生。五品銜候選訓導。太平天國戰争期間,舉董事辦善後事宜,遣送流民。嘗以寶山、新興沙田産十之三,捐入女善濟堂,貧民賴之。光緒四年(1878)卒。曾祖母宋氏,貤贈一品夫人。
曾叔祖顧紹申,字尹甫。弱冠入元和縣庠,即研求經義,輯先儒語爲《易書叢説》。又以《康熙字典》乃小學淵藪,博采經史及諸子百家,附益於每字之下,曰《字典叢釋》。爲文根柢深厚,有先正典型。光緒二年(1876)舉於鄉,旋卒。
祖父顧祖慶,字繩武,號蔭孫。元和縣庠生,封中憲大夫。生而奇穎,六歲就塾,過目成誦,勤讀不輟,益劬於學,楷法率更。先後從游顧培慶、顧仞之、顧信芳、汪陶涵之門。應童試,輒列前茅。同治十三年(1874),以蘇郡第一人補縣庠博士弟子員。後兩試薦而未售,遂絶意進取,惟以養志承歡爲務。光緒四年(1878),以湖南協黔助賑,議叙中書科中書。是年,以父、叔、從叔相繼病故,由是摒棄詞章帖括,潜心經史有用之書,旁及諸子百家,兼通禪理。天懷曠淡,自奉菲薄,布衣蔬食而性好施,於地方公益及鄰里戚族有不給者,恒輔助之。有子四女六,孫男十有一。生於1859年(咸豐九年),卒於1919年,年六十。
祖母陳氏,爲海鹽陳德生(號申齋,五品銜候選州同知)女。敕封七品孺人,誥封恭人,懿德備著。生於1859年(咸豐九年),卒於1917年。
叔祖父顧烜慶,字百禄。力學早逝。
外祖王同懋,江蘇元和人。出繼江氏,改名輝。湖南候補同知,署安鄉縣事,後歸宗。精繪事。
外叔祖王同恩,字銘之,邑廪膳生。生而穎悟,讀書過目成誦,十三經背誦如流。年二十二,補博士弟子員。篤志劬學,娓娓不倦,屢試輒冠其曹。偶食餼,未逾年而右目亦病,遍歷中外名醫,卒不能了,冥坐者垂二十年。光緒二十二年(1896)卒,年五十。
外叔祖王同慰,國學生。候選鹽課大使。
外叔祖王同愈,字文若,號勝之,别署栩緣。光緒十五年(1889)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兩充順天鄉試同考官,尋派充出使日本參贊,國史館纂修、文淵閣校理。簡放湖北學政,後任湖北總辦學務處兼兩湖大學堂監督、江寧學務處參議。因妻病女亡,以哀疾辭鄂事,養病里門。創設蘇州府學會、江蘇總學會,充學務公所議長、學部諮議官,公推爲蘇路股款清算處主任。奉派憲政編查館諮議官、實録館總纂,簡授江西提學使。辛亥鼎革後,退隱滬上,摒絶人事,以書畫自怡。1941年4月7日去世,年八十七。有《王同愈集》。
伯父顧檠昌,字敬伯,號菊畦,祖慶長子。國學生,花翎五品銜候選布政司經歷。1872年10月4日(同治十一年九月初三)生,1922年6月10日卒,年五十一。娶長洲王氏候選守備達三(茂達)女,1872年9月1日(同治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生,1895年5月9日(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十五日)卒,年二十四。繼娶吴縣汪氏候選州同贈中議大夫候選道果(毅卿)孫女、光禄寺典簿附貢生清灼(鏡峰)女,1870年1月31日(同治九年正月初一)生,1902年9月18日(光緒二十八年八月十七日)卒,年三十三。續配吴縣周氏候選州同壽祺(介眉)女,1882年10月31日(光緒八年九月二十日)生。有子三,廷驥、廷翔、廷鵬,俱周氏出。女二,汪氏出,一未嫁卒,一幼殤。
叔父顧錫昌,字叔蕃,號杏林,祖慶三子。國學生,浙江候補縣丞,補用知縣,吴縣議事會議員,江蘇全省清鄉督辦公署諮議。1880年4月6日(光緒六年二月二十七日)生。娶紹興劉氏鹽提舉銜廣東補用州同國祥(秋亭)女,1880年12月12日(光緒六年十一月十一日)生。有子五,廷堅、廷象(俱幼殤)、廷牧、廷蟾、廷夔。女二,廷金、廷順(幼殤)。
叔父顧淇昌,幼殤。
父親顧元昌,原名先昌,納粟時改名元昌,字仲平,號竹庵,又號卓庵,晚號冰谷。烜慶子,本生父祖慶。生有異禀,“三歲能識之無,六歲課《詩經》即成誦。比長,學業日進,應邑中詩字課,時獲冠軍”。“讀馬、班書,過録先儒校語甚密。尤喜鈔書,積巨册,首尾端楷,未嘗或懈。應郡邑試,屢列前茅,且兩登首選,而不獲隽,遂棄舉子業,有志于經世之學。”(《全集·文集卷·先考行述》,下册第971頁)監生,通判銜充國史館漢謄録官,議叙以通判發安徽補用,歷充要差,勤慎爲臺司所知。欽加四品銜,賞給正四品,封典覃恩,誥授中憲大夫。歷充讞局委員,考察江蘇存古學堂,徵收潜太土膏牌照捐并調查實業事宜,勘丈緑營基地房屋,江皖賑捐勸捐等差。時值晚清政治窳隳,知事無可爲,遂挂冠歸去,於郡商務總會主文牘事,歷二十餘年,理紛劑平,有裨闤闠。先後充市議會董事、農會評議員、吴縣修志局采訪員、國務院諮議,隨事建白,多所匡益。髫年即致力於八法,凝斂豪氣,專一藝以自怡。篤好石墨,力事網羅,又朝朝染翰,擘窠則沈雄静穆,蠅頭則剛健婀娜。融會各家,并擅四體,寢饋其中者凡五十年,頗多心得,得者謂可接迹南雅、耕石諸宗老。晚年應江蘇省立蘇州中學、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蘇州振華女學等校之聘,任書法教師多年,鄉里後生經指授者尤衆。又喜鈔校群籍,首尾精整,充溢槴櫝。嘗訪得宋紹定井欄,後鑿“顧衙復泉”四字,即以署其齋,一時傳爲佳話。家風儒素,儉於自奉,而博於所施,數十年如一日,邑中老輩若汪鳴鑾、劉傳福、吴蔭培、張一麐皆甚推崇之。元昌生於1876年8月28日(光緒二年七月初十),以肝膽疾劇,卒於1933年10月7日,年五十八。(《重修唯亭顧氏家譜》;《全集·文集卷·先考行述》,下册第971頁;章鈺《清授中憲大夫四品銜安徽補用通判吴縣顧君墓志銘》;胡樸安《顧元昌傳略》)
先聘紹興高氏五品銜候選布政司理問榮春(邃翰)女,覃恩誥贈恭人,1877年11月4日(光緒三年九月二十九日)生,1889年10月20日(光緒十五年九月二十六日)未娶而卒,年十三。
元配王懷沅,字婉玉,江蘇蘇州人。廪膳生、贈資政大夫、江西提學使王賡伯(魯珊)之孫女,中書科中書、保升同知分發湖南候補,歷署安鄉縣知縣、晃州通判、江藍理瑶同知、澧州直隸州知州王同懋(勉之)之次女。有淑行,覃恩誥贈恭人,1924年奉大總統曹琨奬給“孝闕流芳”匾額。1879年6月4日(光緒五年四月初九)生,1923年8月16日卒,年四十五。
繼配許葆真,浙江海寧人。提舉銜兩淮候補鹽運判、附貢生許均詩(季可)女。1884年2月8日(光緒十年正月十二日)生,1928年10月7日卒,年四十五。
繼配王一冰,江蘇陳墓人。三品封典花翎、知州銜浙江試用縣丞、元和縣庠附貢生王笏(潭春)女。1900年7月22日(光緒二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生。
元昌有子四、女二,長廷瑩(幼殤),次即先生,以下廷鳳、廷鶴。先生及廷鳳爲懷沅出,廷鶴爲一冰出。長女廷慧,字智文,適川沙黄槱培,懷沅生;次女廷况,字韵湘,一冰生。孫二,誦詩、誦芬,俱爲先生子。
先生三十年代初畢業於上海持志大學,獲文學士學位。再入北平燕京大學研究院國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在燕京大學圖書館時,專司采購之職,并任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駐平采訪處主任。1939年7月至上海,參與創辦私立合衆圖書館,任總幹事、董事。1949年後,歷任上海圖書館籌備委員會委員、上海歷史文獻圖書館館長、上海圖書館館長。曾任中國圖書館學會第一、二、三届副理事長,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文化部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共上海巿委宣傳部特邀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圖書館名譽館長。先生也是上海市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協第五、六届常委。
先生的著作有《吴愙齋年譜》(1)《嚴九能年譜》《古匋文孴録》《説文廢字廢義考》《蘇東坡法書石刻目録》《章氏四當齋藏書目》《顧廷龍文集》。編有《明代版本圖録初編》(與潘景鄭合編)、《漢書選》(與王煦華合注)、《尚書文字合編》(與顧頡剛合編)及《卷盦書跋》《葉景葵雜著》《涉園序跋集録》《王同愈集》等。先後主編了《合衆圖書館叢書》《中國叢書綜録》《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明代書法》《清代書法》《清代硃卷集成》《續修四庫全書》等大型重要圖書。
先生是中國圖書館事業家、古籍版本目録學家,也是書法家。早年從胡樸安、聞宥、劉三等學者學習古文字與書法,在燕京大學時,常與容庚、商承祚同研書法,先取法吴大澂一路,後攻鐘鼎金文,所書豐茂雄渾、質樸古雅。作品多次在國内外展出,并爲多家博物館、紀念館收藏。1963年,作爲中國書法家代表團成員出訪日本;1979年5月,又作爲上海市書法友好訪問團去日本大阪交流書藝。先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部分書法作品可見《顧廷龍書法選集》。
(1) 1935年初版時名《吴愙齋先生年譜》,2016年上海辭書出版社《顧廷龍全集》收入該書,名《吴愙齋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