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修订本)
- 罗新
- 705字
- 2024-12-27 18:42:10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引言
政治仪式是政治权力的一种表达。
亚诺什·鲍克(János M. Bak)在为他自己主编的那本研究欧洲中古及近代早期加冕礼的论文集所写的导言中,强调所谓加冕礼(coronation)就是中古和古代政权的一套符号性和仪式性行动,其目的在于正当化君主的统治权,并使此统治权得以呈现。[1]任何政治体的领导权更替都会有一定的仪式性表达。在一种文化传统之内,这类仪式通常是相对稳定的,与该文化传统内各政治体的历史、信仰与权力结构密切相关。仪式的展开过程,也就是一整套富于文化内涵的多重符号的独特组合过程。对这一组合过程及其变化的观察、分析与揭示,对于理解相关政治体的政治文化至关重要。
作为标志新君主开始掌握权力的所谓“即位”仪式[2],自然也是华夏古典政治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传统上归入那复杂深奥的“礼”的范畴,向来是研究的热点。[3]
而在内亚(Inner Asia),尤其在内亚游牧帝国的政治中心地区如蒙古高原,政治领导权的确立与更替同样有自己独特的仪式性表达,这一仪式固然随时代、人群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也有清晰可见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贯穿其中,使内亚政治文化迥然有别于华夏传统而自成一系。
下面我们试从北魏皇帝即位仪式的代北因素入手,一方面观察拓跋鲜卑政治传统与华夏传统的遭遇、碰撞及变异,另一方面考察鲜卑旧俗(所谓代都旧制)与内亚政治传统间的联系。通过揭示代北因素与内亚传统间的深刻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华夏传统持续作用下的弱化与消解,我们在观察和理解中国历史连续性的同时,也应该对内亚历史的独立性和连续性有自觉和清醒的认识,对中国历史与内亚历史的复杂关系有更充分的理解,对包括十六国北朝在内的诸多具有强烈内亚因素的帝制王朝的历史,有一个足以超越现代民族国家局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