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修订本)
- 罗新
- 916字
- 2024-12-27 18:42:10
修订本弁言
这本小册子原作为《海豚书馆》丛书的一种,2014年由海豚出版社出版,其实不是一本书,只是主题相关的三篇文章。这次修订,除了对这三篇文章略作增损外,还增加了一篇讨论北魏平城时代西郊祭天某些细节的小文,这样总算稍稍提高了字数,使得小册子看上去不至于太单薄。当然单薄不只反映在篇幅上,问题和意义的分量也不够,或者说,我对问题的发掘和讨论还过于浅近。
把这几篇文章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探讨同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那些内徙内亚人群,一方面固然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多多少少继承和坚持某些内亚的文化传统。这些内亚传统中的相当一部分在史书记录中或遗忘或变形,依稀仿佛,难以辨认,所以清理这些残存的线索就成为一个足以显示历史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工作。以内亚视角重读历史,无疑具有巨大的空间,只是以我的学力,实在捉襟见肘,没能奉献有价值的研究范例。好在后浪滚滚,我们有理由对学术的未来抱持乐观。
庚子大疫之年,整理先师田余庆先生遗墨,得读先生2003年笔记中有如下一条:
实处见虚真货色,无中生有臭文章。
小满得句,录以自励。
自忖此生做文章,近于两者都有,幸亏中年觉悟,力求实处见虚。转机出在知命之年,恰为一生乖舛之际,亦异也,亦难也。转机在曹袁之文,此后文章未必都有价值,但都不是无中生有,都力求一个真字,求言之有物,庶几免于臭文章之讥刺也。至于理想中的“真货色”,我心向往而力所不及,但对此境界略有领悟,亦知足矣。《庄子·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臭腐神奇,一也,辨识在人而已。《朱子语类辑略》:“作文字须是靠实,说得有条理乃好,不可架空细巧。大率要七分实,只二三分文。……”
同样意思的话,我多次听田先生说过,重温之下,还是既感动又愧疚。2014年夏天这个小册子刚出时,我呈给田先生一册,随即匆匆远行,来不及听到他的批评,不意竟成永诀。忽忽六年,自顾两手空空,岁月虚度,田先生若在,不知会多么失望。现在修订出版这本勉强凑成的小册子,想到田先生的话,不免逡巡徘徊。先师典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真货色非所敢望,臭文章是一定要避免的。言念及此,小册子的厚薄并不足论,因为还有更严切的标准在。
冬寒已至,谨弁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