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平凡的世界》与《大淖往事》遥遥领先
- 1980:我在书店当文豪
- 鱼雨余玉
- 2022字
- 2025-01-19 19:04:13
陈清如将两个收音机带回了书店,等着过了两天,舒庆又来了书店找他。
陈清如趁着这个机会,将录音机递了他。说道:
“把东西带给你姐去吧。”
随便,陈清如在书店里面找了几个英语磁带,这个时代学习外语,没点辅助工具还是不行的,特别是英语。
新华书店里面一般是有英语磁带卖的。但是陈清如这里因为买的人实在不算多,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老几样。
他顺带的,又在书店里面把配套的资料拿出来。
舒庆说道:“姐夫,你对我姐真好。”
但是对小舅子不能这么厚此薄彼吧!
“好了,下期《人民文学》过几天就到了,我给你留几本。”
“谢谢姐夫哥。”
舒庆在外人面前喊陈清如哥,但是当着面就喊姐夫了。他又不是傻子,肯定怎么亲怎么叫着来。
“对了,你问问你姐,下月初,我喊她出去看话剧去吗?”
“保准去,她不去,我都帮着你催着去。”
陈清如点点头,拍拍舒庆的屁股就走人了。
……
日子越来越快了,也已经接近了四月份的末尾了,一转眼,《人民文学》的第四期也已经新鲜出炉了。
这一期的《人民文学》照旧在前一两天的销量稳步上升,直到第三天,整个销量的曲线几何增长。
整个北平的书店、书报摊都各大忠实读者围满了。
这一次的销量或者说引发的读者狂热的潮流,绝对是可以刻入国内的文学史的程度。而其必须归功于两个重要原因。
有一个重要原因,陈清如发表了一篇长篇小说,虽然这只是这篇小说的一个开头,一共就十五万字,张光年还特意在书名下面写了一个“一”,向读者证明了这篇小说后续还有很多……
《平凡的世界》是曾经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优秀作品,其改编电视剧凭借一句“我锤死你”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第二个重要原因,汪曾祺老先生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大淖往事》可谓是汪曾祺老先生代表作之一,在81年就获得了全国最佳小说。
汪曾祺在八十年代初期也属于高产能的作家,不过大多写的都是短篇或者散文,可能到了八零年之后,老先生似乎是突然想写点东西,所以这几年一直都笔耕不辍。
陈清如的产能也不低,在半年里面写出来两本十五万字的小说,这实力不遑多让了。
两位在八十年代初最火的作家,同时在一篇杂志上面发表在同一期上,特别是本应发表在《北平文学》第四期的《大淖往事》发表在了《人民文学》第四期。
这绝对是一个十分火爆的话题。
有时候,陈清如都挺佩服张光年的营销手段的,他如果去了二十一世纪,说不定还能做个带货博主。
……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讲的故事大概围绕孙少平和孙少安两人展开。
少平是一个贫困但有自尊的高中生,他和郝红梅因为同病相怜而走的很近,后来红梅渐渐的疏远他,靠近顾养民。自尊心和虚荣心是所有少年人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而哥哥少安作为家里唯一的苦劳力,早早辍学扶持家用,精明能干,因为家境原因舍弃了原来的相好,娶了秀莲为妻,少安成婚之后一直在努力改变家里的环境……
这仅仅是第一部就刻画出来了双水村这个小世界里面的人和事,其中少安少平两位主角的形象鲜明,但也吸引了无数读者为之沁心。
其实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少安这个哥哥反而是众多读者追捧的角色,因为他的孝顺能干……
但这个故事断在了最吸人眼球的一段。
后面的少平到底是考上大学没有,少安到底怎么为全家人致富的,都是一个谜团,也是一直纠在读者心窝窝上面的一个疙瘩。
陈清如比较有远见——
因为读者都知道他真实位置了,难免会跑到书店催更,所以他提前几天就请假离开了。
让刘一鸣又上去顶替了几天。
因为这个英明神武的决定,完美避开了读者的催更,以及成千上万的唾骂声。
难免有人骂他短章狗……
但是他绝对不是,他已经在抓紧更新第二部分了。
而《大淖往事》依旧是讲的是,以故乡高邮为背景,关于小锡匠十一子和挑夫纤女的故事,这个爱情故事有些曲折,虽然结局是美好的。
锡匠一表人才,本来两个家庭从来都是互相瞧不顺眼的,锡匠的师傅听说他喜欢巧云也是有些生气的。
可惜在两人正热情似火的时候,被保安队打搅了,这保安队平时作威作福惯了,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而巧云生的可爱,可惜的是,被保安队队长瞧上了,在晚上给人家强行办了,这是巧云的第一次。
队长就自认为巧云是他的人了,听说了十一子这一件事情之后,逞强带人给十一子打了个半死。
巧云之后悉心照顾十一子,师傅和众师兄弟为了讨公道,“顶香请愿”得到镇政府了赔偿,还把队长赶出了大淖。
有情人终成眷属。
汪曾祺老先生的故事,秉承着以往的一贯写作风格,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还算好的结局,但是看起来的时候总让人觉得心欠欠的。
好人得的不算好的报,恶人得不到足够的惩罚……
这两部作品绝对是八十年代颇具代表的短篇和中篇小说,却同时刊登在了《人民文学》上面。
当然《人民文学》是有备而来的,他们提前印刷了平常的两倍的库存,但是依旧是供不应求,开始了长达半个多月的拉锯战……
之后《人民文学》依旧是在不断的加班加点进行加印,但是全国各地的催印电话依旧不减。《人民文学》向上面征求一些出版社帮着印刷其杂志。就算如此,这一刊难求的场面依旧是完全无法得到缓解。
第一周三十万册。
第二周三十五万……
销量一直以来遥遥领先,比《北平文学》遥遥领先。
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