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靥本相应论:甲状腺疾病中医诊疗新思路
- 丁治国编著
- 3780字
- 2024-12-28 13:22:25
第一章 甲状腺疾病中西医诊疗与研究进展
第一节 中医诊疗与研究进展
一、历史沿革
甲状腺疾病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有其特定名称,称为“瘿病”。本节将按照时间顺序简述其中医诊疗发展史。
(一)先秦两汉时期
《山海经》是在中国先秦历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的一部古籍,其记载的内容涉及地理、神话、宗教、医术、民俗等多个方面。其中,关于医、药的内容对研究传统医学的萌芽和发展尤其重要。书中记载了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等五十余种疾病的症状。其中,按疾病特点给予固定病名的有“疠、疥、痹、风、疟、瘿”等二十余种。《山海经》也首次记载了药物的明确功效。如《山海经·西山经·第二》中记载:“天帝之山有草如葵,名曰杜衡,食之已瘿。”《山海经·中山经·第五》记载:“其上有木焉,名曰天楄,方茎而葵状,服者不瘿。”由此可见,《山海经》中即有“瘿”及其防治药物的记载,虽没有系统的瘿病理论体系,但为其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书中诸多理论对瘿病的认识和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灵枢》中“马刀侠瘿”的记载,同时指出本病与少阳经病变有关。《黄帝内经》虽然没有将瘿病作为独立疾病提出,但在病因病机、经络辨证等方面为后世诊疗瘿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神农本草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的基础。其所记载的治疗瘿瘤的药物有海藻、白头翁、连翘、夏枯草、彼子五种。特别是记录了“味苦,性寒。主治瘿瘤结气,颈核肿大,可破结散气”的含碘中药之海藻,而夏枯草更是至今仍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常用药。
《伤寒杂病论》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对后世瘿病的诊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近现代众多医家运用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治疗甲状腺疾病,疗效显著。
除以上典籍外,先秦两汉时期的《庄子》《吕氏春秋》等诸多专著中也有关于“瘿”的记载。虽然此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却已然成为瘿病中医药诊疗框架的奠基之石。
(二)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隋唐时期是我国医学迅速发展、成就斐然、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如巢元方、孙思邈等著名医学大家及《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重要的综合性医学著作。其中,瘿病的中医药诊疗框架雏形已现。
魏晋《三国志》记载:贾逵“争公事,不得理,乃发愤生瘿,自愿令医割治”“吾闻十人割瘿九人死”。说明当时已经认识到瘿病与情志有密切关系,并且是有记载的最早进行手术治疗的尝试。晋代《针灸甲乙经》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体系最为完备的针灸学专著,记载了瘿病的针刺治疗:“瘿,天窗与臑会主之,瘿瘤,气舍主之。”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以海藻为主治疗瘿病的组方,十方中有九方以海藻为君,一个以昆布为臣使。
《小品方》是我国隋唐以前医学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方剂学医籍,共十二卷,由陈延之撰。其中在卷十“治瘿病诸方”中专论瘿病的病因、病机、病症及治法。书中记载:“瘿病者,始作与瘿核相似。其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边也,乃不急膇然,则是瘿也。”另外,“北方妇人饮沙水者”此类的描述,在瘿病的病因病机方面也开辟了新的思路。
隋唐时期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它对于瘿病病因“情志内伤及环境水土因素”的认识一直沿用至今。“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诸病源候论》最早对瘿病的证候有明确的描述,并进行了初步分类。“恚气结成瘿者,但垂核捶捶,无脉也;饮沙水成瘿者,有核癗癗无根,浮动在皮中。又云有三种瘿:有血瘿,可破之;有肉瘿,可割之;有气瘿,可具针之。”自此,将手术治疗作为重要手段引入,开启了瘿病外治法的新纪元。《诸病源候论》根据瘿病成因不同,分为恚气结之瘿与饮沙水所成之瘿;根据病理证候分为血瘿、肉瘿、气瘿。后世医家对瘿病的分型、证候的认识和研究,多以此为依据。
这一时期还形成了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其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汇编了大量以前的书籍、民间验方和作者的医疗实践经验,记录了妇科、儿科、内科、外科等各种疾病的诊断、预防、食品营养、针灸治疗等,保存了大量唐代之前特别是东汉以后的医学文献。《千金要方》中首次明确提出灸治瘿病的方法,在卷二十四“瘿瘤篇”专论灸法治疗瘿病,记录了多个灸治处方,如“瘿恶气,灸天府五十壮。瘿上气短气,灸肺俞百壮。瘿劳气,灸冲阳,随年壮。瘿气面肿,灸通天五十壮”。《千金要方》将瘿分为石瘿、气瘿、劳瘿、土瘿与忧瘿五种,共载治疗瘿病的内服、外用药方十三首,常用海藻、昆布、海蛤、羊靥、鹿靥等,表明对富含碘的中药及动物脏器疗法已有相当深入的认识。
《外台秘要》的体例具有类书的特点,类目清楚,便于查阅,可称是我国第一部成熟的医学类书。书中卷二十三中记载了瘿病方十八首、气瘿方十首、五瘿方八首、灸瘿法十三首等,并将瘿病的诊疗进展做了整理和归纳。
(三)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是中医理论深化与发展的时期,中医学各科皆取得较唐代更为全面的发展,从基础到临床都涌现了一批具有专科特色的著名医家和著作。
这一时期,瘿病的中医药诊疗框架得以充实。
“北宋三大方书”,即《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特别是《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一方面在瘿病的病因病机方面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在记载瘿病治疗方剂上达到顶峰。在病因病机方面,《太平圣惠方》认为“夫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也。亦由饮沙水,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为之也”,即情志忧恚和环境因素是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瘿瘤的病机是“脾肺壅滞,胸膈痞塞,不得宣通,邪气搏于咽颈”。而《圣济总录》对导致瘿病的环境因素作出了进一步补充“又山居多瘿颈,处险而瘿也”,对妇人瘿病总结为“妇人多有之,缘忧恚有甚于男子也”。《圣济总录》还从病因的角度将“石、泥、劳、忧、气”五瘿归类,其中“石与泥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忧劳气则本于七情”。在方剂数量方面,《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分别记载五十五首和四十一首,不仅数量大,剂型也较为丰富,表明瘿病的诊疗有了进一步发展。
“金元四大家”,即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朱丹溪。刘完素阐发火热理论,李东垣提出脾胃内伤学说,张从正研究攻邪理论,朱丹溪阐释阳有余阴不足与相火论。宋金元时期疑古创新争鸣风气浓厚,瘿病的诊疗也受其影响,有了新的发展。如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记录治疗瘿病时采用了汗、吐、下三法,如“新寨妇人,年四十余,有瘿三瓣。戴人令以咸吐之,三涌三汗三下,瘿已半消,次服化瘿之药,遂大消去。”这在瘿病治疗方法中独树一帜,且疗效显著。《儒门事亲》中另有“海带、海藻、昆布三味,皆海中之物,但得二味,投之于水瓮中,常食亦可消矣”,以之作为防治瘿病的方法。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对于后世医家治疗瘿病同样颇具启发意义。
宋金以前论述病因都沿袭《诸病源候论》理论,陈无择另辟蹊径,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了“三因致病”理论,这是对中医病因学理论的系统总结。陈无择将不同的病因做了系统分类,将复杂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类,并结合病证详细论述,对于病因学理论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对后世病因学的发展影响巨大。陈无择根据瘿瘤的证候表现开创了“五瘿六瘤”分类法。“其肉色不变者,谓之肉瘿;其筋脉呈露者,谓之筋瘿;其赤脉交络者,谓之血瘿;随忧愁而消长者,谓之气瘿;坚硬而不可移者,谓之石瘿,瘿之名有五者此也”“一曰骨瘤,二曰脂瘤,三曰肉瘤,四曰脓瘤,五曰血瘤,六曰石瘤,瘤之种有六者此也。”
(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学发展总体处于一种传统延续与创新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对瘿病的中医药诊疗影响巨大的是中医外科学术思想之大成。中医外科理论逐渐完善,理法方药逐渐形成体系,继承与创新交相辉映,各种综合性著作和外科专著大量汇集了有关瘿病的理论、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药等有关内容。此期形成了著名的明清三大学术流派,即以陈实功《外科正宗》为代表的“正宗派”,以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的“心得派”,以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的“全生派”。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其提出了“靥属肺,气瘿从肺论治”的学术观点,进一步指出地理环境、饮水是导致瘿病的重要因素,并记载了预防的方药,同时对富碘药物和动物甲状腺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规范。《本草纲目》明确指出黄药子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的功效,并记载黄药子酒治疗时“常把镜自照,觉消便停饮”及“以线逐日度之,乃知其效也”的疗效观察方法。《本草纲目》全书明确记载治疗瘿病药物共计70种,涵盖了理气、化痰、活血、解毒、利水、扶正等6个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至今仍在指导着我们的临床治疗。
《外科正宗·瘿瘤论》提出瘿瘤的主要病理是气、痰、瘀壅结,采用“行散气血”“行痰顺气”“活血消坚”治法,所载海藻玉壶汤至今习用。《外科证治全生集》收录的犀黄丸、小金丹等家传方为现代中医外科所常用,对于瘿、瘤等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外科心法要诀》对瘿瘤病因病机的总结最为全面,“多外因六邪,荣卫气血凝郁;内因七情,忧恚怒气,湿痰瘀滞山岚水气而成,皆不痛痒”,这与现代中医外科学瘿瘤的病因病机最为接近。
综上,瘿瘤的中医药诊疗演变可以总结为“奠基于秦汉,成形于魏晋,充实于宋元,完善于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