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明:点亮中国存储之光

从2004年至今,朱一明和他的兆易创新已经走过了17年的时间。这期间,他和他的兆易创新,从打破NOR Flash领域国际巨头垄断,到结束中国DRAM的空白历史,一跃成为中国存储领域的领军者。

创业伊始,朱一明便喊出“要做中国最大的存储器设计和制造者”的口号,多年来一直在为这个梦想而奋力前行。

朱一明坦言,创业和成功之路并非坦途,在这个过程中清华和TEEC给予了他莫大的帮助,他感恩母校,更感谢这个时代。

车库创业

2004年初夏,美国硅谷,一年中最为躁动的季节悄然而至。

在一家硅谷人经常做客的咖啡馆里,刚刚辞职准备创业并寻求天使轮投资的朱一明,正等待与一位重要的投资人、清华校友李军见面。

李军是80级自动化系毕业的清华人,也是TEG(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前身)的发起人之一,当时李军与TEG会员杨忆风(1980级工物)、宫力(1980级计算机)共同创立了一个天使基金,正在寻找投资项目。

这已不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但上一次,李军对朱一明的创业想法并不“感冒”,两人的交流也没有碰撞出多大的“火花”。

这一次,朱一明显然是有备而来,不仅注册了公司GigaDevice,还提出了一款四倍速2T1C的高速静态存储器设计模型,这款芯片理论上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市场前景也不错。

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一次,李军在听完朱一明详细的介绍后,凭借多年在行业中的经验,意识到这款产品的价值。

随后,李军不仅决定投资朱一明,还向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最后还把成功投资过诸多硅谷清华校友,被称为“金手指”的传奇投资人周顺圭介绍给了朱一明。而周顺圭不仅为朱一明的公司注资10万美元,还将自家车库低价出租给他们作为创业基地。

后来,朱一明的同事兼校友舒清明(1985级电子)也辞职加入了公司。就在这间车库里,朱一明和舒清明不仅把之前的设计变成了真实的样片,而且成功申请到了专利。

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朱一明开玩笑称不知道为何李军愿意投他,但李军后来在采访中表示,朱一明有至少三方面的细节“打动”了他:

默契的搭档(左起:舒清明、朱一明)

一是朱一明对于半导体产业转移大趋势的判断,存储器产业逐步从美国转向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而中国大陆在这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机已经到来;二是这个小师弟有决心成大事,喊出“要做中国最大的存储器设计和制造者”的口号;三是周顺圭先生跟我说:“朱一明这个小伙子耳朵大有福,是个能成事的人。”李军笑言。

落户清华

2004年,朱一明遇到的另一个贵人,是TEEC的成员、清华校友,时任清华科技园技术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薛军。

当时,尽管清华科技园已有几年的光景,但是入驻的有科技含量的企业仍然不多。抱着找项目和募集基金的目的,曾在硅谷生活工作多年的薛军在那年也来到硅谷。

通过校友介绍,薛军与朱一明结识,朱一明也表达了希望能获得薛军投资的意愿。

薛军虽然了解了朱一明的创业故事,也了解到他们获得天使轮的投资,但薛军当时既没钱也不懂半导体。

尽管当时并不打算投资,但是薛军一直和朱一明保持联系。朱一明又是执着的人,他一次又一次找到薛军,请求他投资。

最终,薛军答应朱一明帮其进行A轮融资,但条件是朱一明回国创业,落户清华科技园。

薛军坦言当时作这个决定时心里也没底,是朱一明的坚持最终打动了他。

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目标并不是个小数目,在薛军的奔走联络之下,筹集到的包括:清华孵化器给予创业者的约25万美元;李军、周顺圭、陈大同等校友投资的10万美元;另外,余军(1979级电子)等校友以及创投公司盈富泰克也都各有所投资。

2005年清华校庆前夕的一天,在清华科技园创新大厦A座13层,利用校友邓锋来商讨TEEC创办事务的机会,薛军提出希望邓锋参与对朱一明创业的A轮融资,邓锋最终答应投资5万美元。这5万美元,就是后来邓锋捐给母校价值1100万美元股权的最初投资。

找钱的过程十分艰难,因为大多数投资人都不看好这个项目。薛军找遍了能投的人,最终也只募集了92万美元。当他还想再凑余下的8万美元时,朱一明找到他,说不再等了,就92万美元!

薛军认为,朱一明在关键时刻总能作出果断的决定,他宁可牺牲利益,也决不牺牲效率。于是,在众多TEEC校友的协助之下,朱一明和他的芯技佳易(GigaDevice)正式迈出回国创业的第一步。

首笔订单

尽管在创业伊始,朱一明便确定了存储器芯片的发展方向,但在具体经营的主要产品方面,还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

最初获得专利的芯片SRAM具有高性能的特点,但像华为、中兴这样的高端用户,并不会为了些许的性能提升而选择同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合作。做了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后,朱一明决定改变策略,利用SRAM低成本和低功耗的特点,开辟消费类市场。

在市场调研期间,为了生存,朱一明一直在做知识产权授权的业务。当时,一家名为Rockchip(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芯微”)的企业在设计其芯片时,对GigaDevice的SRAM IP产生了兴趣。瑞芯微的业务之一是做MP3芯片,看中了GigaDevice SRAM IP低功耗及低成本的优势。

随后,瑞芯微集成的GigaDevice SRAM IP的MP3芯片产销量飙升,极有力地证明了朱一明的公司不仅在技术和产品上过硬,而且具有能够大规模量产和应用的能力,也正是这张订单,为公司在未来迅速进驻半导体存储器市场开启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最终,芯技佳易将目光锁定在NOR Flash领域。NOR Flash是存储产品线里面市场规模小、应用零散、利润微薄的一个品类,国际巨头看不上这个利基市场。而芯技佳易选择这一小块市场,是因为其技术门槛低,不易被制裁,而且容易通过打开销路走量赚钱。

事实证明,这条路朱一明选对了,经过几年发展后,芯技佳易逐渐成为非易失性存储器NOR Flash领域的一支劲旅。

但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2007年,芯技佳易推出NOR Flash产品,本预计在2008年完成收获,但在这一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半导体产业遭到重创。资金链快断的时候,又是得益于清华校友的全力支持,朱一明和芯技佳易才走出困境。

2008年,清华校友徐航,以及清华同门师兄弟创办的风投联合注资芯技佳易。在后续的融资中,清华校友继续加注芯技佳易。

缓过一口气的芯技佳易,在2009年之后,因为当时的NOR Flash最大厂商Spansion(飞索半导体)申请破产保护,得以承接了部分国际大企业的订单,在NOR Flash领域的声望和影响力逐渐形成。

2008年至2010年,是芯技佳易厚积薄发的时期。2010年,芯技佳易改名为兆易创新,公司的闪存芯片业务也开始大见起色。后研发的两部分业务物联网芯片MCU(Microcontroller Unit,单片机)和安全芯片的业务额也在迅速增长。多元化业务的高成长、高市占率,为兆易创新上市铺好了路。

2016年8月18日,兆易创新正式上市,在上海主板IPO(首次公开募股发行)。

兆易创新2016年8月上市敲钟

征战DRAM赛道

行业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在2020年NOR Flash市场销售额排名中,兆易创新市占率位列第三。

虽然NOR Flash的成绩斐然,但在存储领域,毕竟还是一个小市场,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4123.07亿美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为1064亿美元。NOR Flash只有30亿美元市场,仅占存储市场份额的2.8%;而DRAM市场的销售额却能达到620亿美元,在存储芯片中占比58%。

从2005年开始,DRAM领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当年Top3的市场份额为61.9%,到2020年三季度,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巨头已经累计占据约95%的市场份额。

中国DRAM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2020年高达2000亿美元,但中国长期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低,存在国产替代空间。

朱一明创业时喊出的口号就是“要做中国最大的存储器设计和制造者”,在稳固住NOR Flash利基市场后,一心想做存储领域第一的他开始将目光投向国产替代空间更大的DRAM市场。

2016年,登陆上交所仅一个月,兆易创新就发布了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计划收购设计DRAM易失性存储芯片的北京矽成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矽成”)。

2016年上半年,北京矽成在SRAM市场排名全球第二,DRAM产品收入则排名全球第八。

兆易创新本希望用65亿元人民币拿下北京矽成,丰富公司产品线,成为国内首家全品类存储芯片自主研发设计、技术支持和销售平台。

但这一愿景随着后来的收购失败而受挫。不过,此时朱一明已经和另外一个大机会搭上线。早在2016年5月6日,朱一明就和合肥市经开区领导讨论起合肥存储器项目的发展战略。

北京矽成收购失败两个月后,朱一明这一线布局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兆易创新同合肥产投达成合作,签署为期5年的协定,合作目标是在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19纳米12英寸晶圆存储器的研发。至此,兆易创新正式入局千亿DRAM赛道。

2016年,国内已经形成了以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和福建晋华为首的国产存储阵营。长江存储主要研发NAND Flash,福建晋华和合肥长鑫负责DRAM。但由于随后福建晋华遭到美国方面的打压,合肥长鑫成为DRAM领域唯一的希望。

2018年,顺利挺进DRAM赛道的朱一明辞去兆易创新总经理一职,仅保留董事长职务,担任合肥长鑫和睿力集的CEO一职,从第一代半导体人王宁国手中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正式成为中国存储领域的灵魂人物。

朱一明和兆易创新的故事里,清华校友的帮助成就了朱一明。在2021年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前,朱一明同兆易创新的6名清华校友捐赠母校,设立“兆易创新基础学科建设基金”。朱一明诚挚感谢母校的培养和校友的支持,并表示自己与母校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希望今后能为学校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