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弯而不折(Bent not Broke)

在1953年1月的最后一天,来自北海的强风在满月的帮助下引发了巨大的风暴潮,摧毁了英格兰和苏格兰东部低地。在北海的另一边,即荷兰的西南角,莱茵河分裂成一个由河口和低洼岛屿组成的区域,潮水涌过堤坝进入西兰省。这个省被恰当地命名为“西兰”(Sealand),在英语中意思是“泽国”。潮水淹没了房屋、学校和医院,造成1 800多人死亡。对于这个懂水且善于治水的国家来说,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灾难。

荷兰与水关系密切,从阿姆斯特丹运河到“民族团结”政治,无不体现着这个国家与水的联结。之所以有“民族团结”政治,就是因为历史上荷兰人总需要共同努力,疏通被水覆盖的大片地区。对荷兰人来说,与水的博弈几乎成了一种本能的冲动,控制水的走向是他们生存的必备技能。当得知1953年1月的这场悲剧后,荷兰政府立刻采取了紧急措施,以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虽然荷兰人已经建造了一堵可以在1 000年内抵御海水破坏的坚固墙,但他们仍然认为这远远不够,荷兰需要建造世界上最坚固、最扎实、最安稳的防潮墙。

举世闻名的“三角洲工程”历时40年,终于在1997年竣工。该项目将大坝、风暴潮屏障和防洪闸连接起来,有效地缩短了需要堤防保护的海岸线的长度。美国土木工程协会认为“三角洲工程”是“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人们一致认为,如果这个项目在1953年就存在的话,荷兰就不会受到北海洪水的侵袭了。然而,与马奇诺防线一样,对已知威胁的强力保护有时却是乏力的。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威胁可能来自许多地方。1993年和1995年,瑞士阿尔卑斯山的融雪洪水从瑞士经过德国涌入荷兰,完美地绕过了精心建造的“三角洲工程”,与半个世纪前的马奇诺防线一样,“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成了一个笑话。虽然与1953年相比,1993年和1995年的洪水相对较轻,但西兰省还是再次被洪水淹没,25万人被疏散,造成了数亿美元的损失。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试图“改善”河流的运行方式,他们把弯弯曲曲的河道理直,用堤坝把它们拦起来,以期保护附近的土地免受可预见的灾害。这些思考在简单连续的环境条件下仿佛可行,但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中往往是危险的。建造堤坝和防洪墙确实减少了小洪水造成的威胁,但增加了大洪水造成的危险。堤坝和防洪墙使得河道变得狭窄,水位越高,水流越快。与此同时,随着堤坝后面的土地沉降效应更加严重,越来越多的毫无戒备的人搬进了曾经会被洪水淹没的地区,反而引发了新的隐患。荷兰水利管理部估计,一次洪水将会置400万人于危险境地。

然而,在这次洪水之后,荷兰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打造“河流空间”项目。新的地方河流管理计划放弃用传统的指挥和管理方法控制自然。该计划包括为河流建造新的旁道并降低堤坝高度,当河水不可避免地上涨时,农场就会被淹没。但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莱茵河、默兹河和瓦尔河已经很高的水位,并提高它们在洪水面前的“韧性”。虽然有媒体曾批评这种做法:“在一个几千年来一直在修建越来越高的堤坝的国家,这个计划过于激进,甚至不正常。”但一位风暴潮防护专家解释说:“如果你反抗自然母亲,自然母亲就会反击,水需要空间。”“河流空间”接受了洪水这一不可避免的事实,其实代表着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即从让荷兰免受洪水的侵袭,转向让这个国家在面对洪水时更有“韧性”。在荷兰,人们开始认识到“早期的命令和控制方法并不奏效”。其他国家和组织现在也开始做同样的事情,从严格的防洪措施转向更强的抵御能力。

“韧性思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是应对复杂情况下新挑战的一种新方式。在一个“韧性”系统中,管理者要接受将不可避免地遇到意想不到的威胁这一事实,而不是试图建立强大的、专门的防御系统,他们需要构建“韧性”来对抗打击甚至从中获利。“韧性”不仅能帮助组织应对意料之外的威胁,而且在必要时能让其从无情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投资者兼作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提到了一个类似的概念——“反脆弱”。他认为,“脆弱的系统”在一次冲击中崩溃,“反脆弱的系统”能够经受住冲击,就像免疫系统一样,可以从冲击中受益。[1]

近年来,人们对这些概念越来越熟悉,其实,许多与“韧性”相关的技术并不新鲜。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与“韧性”相关的技术意味着寻求与自然的谨慎共存,这在人类历史上已经画上了意义深刻的一笔。韧性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我们无意中“削弱”了我们周围的许多系统。我们试图专业化,提高效率,甚至让自然中不可预测的部分变得可预测(比如莱茵河的河道),这造成了新的威胁,削弱了我们的恢复能力。

正如大卫·索尔特(David Salter)和布莱恩·沃克(Brian Walker)在他们的《韧性思维》(Resilience Thinking)一书中解释的那样:“人类是伟大的乐观主义者。我们环顾四周,无论是一头牛、一栋房子,还是一个股票投资组合,我们问自己,是否能将回报最大化。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东西分成几个部分,然后试着弄清楚每个部分是如何工作的,输入什么初始条件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但)你越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优化人与自然的复杂系统中的元素,你就越会破坏这个系统的韧性。试图在效率上获得最佳结果会使系统更容易受到冲击和干扰。”在书中,他们将韧性定义为“系统在保持基本功能和体系结构的同时抵消干扰的能力”。[2]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干扰是不可避免的,吸收冲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本能是预测并利用力量来对抗感知到的威胁。但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过分自信地认为一切都是可以优化和预测的,甚至妄自尊大地认为我们能够“知道我们不知道的”并“预测我们不能预测的”。相反,韧性建构在谦卑的意愿之上——总有一些事物是我们“无法知道和预测的”。加州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约翰·多伊尔(John Doyle)将类似“三角洲工程”的系统描述为“刚性而脆弱的”。这样精心设计的人工工程,虽然规模庞大,但对其设计初衷所要对抗的环境来说,它们过于简单、机械和固化,只能对单一的威胁做出僵硬的反应,同时很脆弱。

主张“韧性思维”的思想家和作家安德鲁·佐利(Andrew Zoli)认为,埃及金字塔是一个强大但脆弱的体系的例子。[3]到目前为止,这些金字塔能够幸存下来的事实表明,它们对于建造者所设想的威胁——风雨和时间的侵蚀——有着惊人的抵御能力。如果出现意外的打击,比如炸弹把金字塔炸得粉碎,整个结构无法靠自己重建。但是,珊瑚礁在飓风中幸存下来,不是因为它“刚强”,而是因为它有韧性。大风和海浪可能会摧毁一定比例的珊瑚,但只要珊瑚礁足够大,它就会恢复。如今珊瑚礁正在萎缩,部分原因是人类的破坏,而不是周期性的风暴。人类对珊瑚的破坏太快、太无情,以至于珊瑚无法恢复,即使它们可以大规模生长。

就像金字塔一样,通过加强系统的每个部分,可以实现一个刚强的系统,而韧性系统的优势是根据客观变化或意外冲击进行重新安排和调整,就像珊瑚礁一样。我们对许多客观情况的反应,无论是在工厂车间中,还是在战场上,都聚焦于建造和加强结构以抵御可预见的危险。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所有这些事实都受到一些不可预见性的干扰。要挺过这类危机,我们不仅需要变得强大,还需要变得更有韧性。我们谦卑地接受会有意外和无法预见的事件发生,所以建立一个系统,在面对未知的冲击时不会崩溃,甚至能从中受益,这样反而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获胜。正如佐伊(Zoe)所说:“潮汐很难驾驭,我们可以建造更好的船,而不是试图驾驭它。”

要想成就“韧性”,我们首先应该对所处的现实世界建立正确的认知。在第1章“拥抱不确定性”中,我们介绍了偶发事件的力量和预测带来的囹圄,我们无法避免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最好的方式是与之和谐共处并利用蕴藏在不确定性中的力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要克服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的恐惧,学会欣赏“随机”带来的美丽,接受并期待“意外”带来的惊喜。

在建立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知后,我们需要对人进行深入了解。在第2章“走出固化的陷阱”中,我们介绍了过去对个人和组织的禁锢力量,这让我们在无意识中,踏入了惯性思维的陷阱和路径依赖的泥潭之中,而要想摆脱它们,我们必须学会在经验之外思考,推翻那些习以为常和理所应当。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就是懒惰和认知吝啬。看清和接受自己,让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放下熟悉的工具,更有效地进行创造。

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个体认知后,我们应该重新反思自己是如何看待问题的,这些看待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是否存在问题,是否从一开始,我们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这致使我们无论使用什么工具都无法到达理想的终点。在第3章“重新确定问题”中,我们重新确立了解决问题的步骤,我们应该学会追问自己——思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提问是最有效的?如何从源头去思考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追问,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世界上永远只有一少部分人敢于追求“伟大”,视野决定高度,敢于“不同”,让我们得以成就非凡与卓越。

在追求“韧性”的路上,我们不该害怕失败,我们永远不该忘记,失败是成功的另一个名字。在第4章“试错的力量”中,我们通过喷嘴实验等一系列事实证明了实验、测试与试错的力量。允许失败、积极失败、快速失败、经常失败、拥抱失败,让我们学会失败,并为失败而欢呼,这让我们得以走向成功。

我们必须接受的一点是,资源是有限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或组织能够拥有所期望的所有资源,学会转化限制,能让我们在“有限”中起舞。在第5章“转化限制”中,我们展示了拥有与失去的悖论,以及限制中如何蕴含着那些潜藏的机会。有时候,那些看似阻止我们前进的障碍,其实是能够帮助我们前进和摆脱困境的“朋友”。另外,我们建议除了接受那些已有的限制,还应该进行自我设限。你会发现,许多时候,少即是多,那些真正有用、历久弥新、留存于人世间的,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

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我们必须学会欣赏多元化的力量,因为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在第6章“推进多样性”中,我们用一系列案例展示了一个“一切并非显而易见”的世界,学会辩证地看待“冲突”与矛盾、细节与全局,学会引入局外人和外部视角,都能让我们无限接近事实的真相。

虽然人的生命终有结束的那天,但是商业是一场无限游戏。你我都是其中的玩家,没有永远的赢家。在第7章“打开成长空间”中,我们揭示了无限思维和有限思维的逻辑,探索了创新的本质及权威与细节的局限所在。只有不断成长,不断挑战自己,我们才能成就“韧性”,才有可能一次又一次跨越极限,成长为不死鸟!

参考文献

[1] Taleb N N. Antifragile:Things that gain from disorder[M]. Random House,2012.

[2] Walker B,Salt D. Resilience thinking:sustaining ecosystems and people in a changing world[M]. Island press,2012.

[3] Andrew Zolli.Resilience:Why Things Bounce Back[M]. Simon & Schuster,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