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丧礼,缴获

魏延、姜维、马岱指挥部众,于箕谷之中井然有序地列阵而退。

仿佛彼此约定,赤岸边,司马懿所部魏军也列阵撤退。

褒水河悠悠流淌,水波在晨光下泛着清冷的光。

......

待斥候一路疾驰,气喘吁吁地汇报,司马懿大军已经撤离赤岸,北上数十里之后。

压抑许久的山谷之中瞬间响起了欢天动地的声音。

那欢呼声、呐喊声,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从箕谷的北方传到南方,在山谷间回荡不绝。

不少士卒们甚至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有人喜极而泣,有人捶打着同伴的肩膀。

与此相对的,则是被俘虏的魏军士卒,这意味着他们彻底沦为奴役。

南谷口的吕乂和杜祺,瞧见连绵不断的人潮从箕谷之中如洪流般涌出,皆是惊讶得目瞪口呆。

人流源源不断,仿佛这狭窄的谷口并非地理意义上的隘口,而是一个神奇的魔术袋,有无尽的人从中源源不断地被倾倒出来。

众人出了箕谷的南谷口,便是褒中县地界,距离汉中郡的首府南郑县,已然近在咫尺,不过区区二十里的路程。

一路上热闹非凡,车马喧嚣,舟船穿梭,行人接踵。

士卒们归心似箭,步伐愈发轻快。

百姓们也夹道欢迎,为历经艰险归来的将士递上清水、干粮,欢声笑语洒满了大道。

当最后一支军队,魏延、姜维和马岱率众撤出南谷口后。

早已在此等待的胡济等高层迎了上去,接着留下王平把守南谷口。

其他高层则是齐聚褒中县。

如此一场大胜,战功怎么分,权力怎么分,都要计较。

计较好了,才好上奏朝廷,让大汉天子用章。

虽然在丞相的带领下,大家都很尊重刘禅。

但不可否认的是,真到了做决策的时候,大家也都是真把刘禅当成傀儡。

一时众将齐聚,为首的正是昭武中郎将胡济。

右手边第一人是征西大将军魏延。

左手边第一人是左将军吴懿。

其他座次不同,有邓芝、吕乂、魏正、杨仪、高翔、霍弋、廖化、马岱、姜维、孟琰、张翼、杨戏等人。

魏正的位置是最末席。

这场战后的军议气氛凝重又微妙。

很多人都知道,魏正才是此番精妙谋划背后真正的执棋之人。

可行事,讲究规矩章法,讲究师出有名。

胡济、魏延等人直入中军、染指丞相府权力的举动,任谁看了都不合常规。

于是,为了把这冒险又大胆的计谋圆满收尾,只能对外托辞一切皆是丞相遗命。

唯有如此,这场行动才算得上师出有名,能堵住悠悠众口。

至于丞相有没有遗命,你要证明没有的话,可以去找丞相问问。

如此一来,这场大胜的功劳簿上,首屈一指的自然还是丞相。

哪怕斯人已逝,其威望与智谋依旧庇佑着蜀军,成了这场胜利最坚实的底色。

紧随其后的,便是明面上的执行者——丞相的好友胡济。

他站在台前,承接众人或钦佩或探究的目光,也背负起这场胜利带来的声名和权势。

而魏正,说起来连参加这次军议的资格都没有。

之所以能跻身这场关键军议,缘由有二。

一则,他在关键时刻阻拦了魏延、姜维和马岱的冲动追击,成功让大军避开司马懿精心布置的伏击圈,于战局而言,功不可没。

二则,他到底是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儿子,而魏延又在此次大战中战果最丰。

资历、出身这些看似缥缈的东西,关键时刻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魏正肚子里装着不少历史典故,心里自然跟明镜儿一般。

历史长河里,从不缺惊才绝艳的天才。

他们怀揣壮志、腹有良谋,初登场时惊艳众人,光芒万丈。

可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究其根由,便是步子迈得太快,忽略了周遭环境。

这里的土壤不是只看能力的真空地带。

人情世故交织成一张无形大网,任谁都挣脱不得,行事之前,不得不先衡量一番。

所以,魏正倒是很坦然,只在心中默默告诫自己要低调。

即便胸有丘壑,也得徐徐图之。

见众人到齐,胡济清了清嗓子,神色凝重而哀伤:“丞相一生操劳,为兴复汉室沥尽心血,此番骤然离世,实乃我大汉之巨痛。

咱们能平安回到汉中,多亏了丞相生前的运筹帷幄,这恩这情,重比泰山,绝不敢忘。

既已归来,当下头等大事,自然是操办丞相的丧礼。”

众人纷纷点头,眼里都噙着泪,齐声附和着。

见众人意见一致,胡济环视一圈,目光落在汉中太守吕乂身上,朗声道:“吕太守,劳烦你主持丞相的丧礼,你向来理政有方,行事周全,这担子交给你,大家伙儿都放心。”

吕乂忙起身,拱手道:“定不辱使命,必倾尽心力,妥善操办。”

胡济微微颔首,又看向主簿杨戏:“杨主簿,你辅助吕太守,有精细之处,还得多加留意。

虽说丞相遗命不要大操大办。

但该有的礼节、规制,一毫一厘也不能少,这是某等对丞相最后的敬意。”

杨戏郑重点头:“诺!”

安排妥当此事,胡济把目光投向杨仪,神色转为严肃:“此次撤军,波折不断。

好在将士用命,尤其箕谷一役,斩获颇丰。

杨长史,你且来给大家细说。”

“胡公、魏大将军,诸位.....”

自箕谷大胜之后,胡济与魏延的威望,如日中天。

杨仪心中自然清楚局势的变化。

原本在军中,他自恃才高,又深得丞相倚重,诸事都处理得滴水不漏,此次撤退更是被委以大任。

可谁承想,胡济拿出所谓丞相遗命。

更有一场空前的大胜,彻底掌控丞相府的权柄。

好在如今是胡济主事,其比魏延要圆滑的多。

因而没少对杨仪拉拢示好,安抚俘虏和辎重缴获事宜,更是都交给了杨仪。

也就是说,这场大胜的功劳簿,总归有他杨仪的大名。

杨仪纵是心中还有几分不忿,可也不敢含糊,桩桩件件都办得认真妥帖。

此次军议,见胡济安排他来讲述此番作战的斩获,杨仪瞬间就明白了胡济的意思——告诉非荆州人的势力,我们荆州人团结着呢!

当然,也是借他之口,把这场胜利的辉煌再渲染几分,鼓舞士气。

当下杨仪整理了下衣袍,故意昂首挺胸起身,脸上满是激动之色,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此次与魏军交锋,那可真是九死一生,险象环生。

幸赖有丞相遗命,胡公运筹帷幄,魏将军冲锋陷阵,诸位将军万众一心,咱们不但安稳撤退,更是打出来一场从未有过的大胜。

此战,斩杀逆魏将领牛金、司马师、胡遵、鹿磐......俘虏逆魏使者辛毗,将领......

另外,俘虏的逆魏正卒,计有一万八千八百四十三口。

辅兵,二万四千六十七口。

斩获的甲首,足有五千三百四十二级!

玄铠二万余领,角弩一万八千一百张......”

听闻如此丰硕战果,众人都兴奋起来,交头接耳间满是自豪。

胡济面带微笑,适时地抬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开口道:“此番大捷,来之不易,每一份功劳都不会被埋没。

大家伙儿奋勇杀敌的时候,后方的百姓也在全力支持,运送粮草、修补兵器,缺一不可。

咱们得速速将捷报传至益州和汉中各地,让百姓也跟着高兴高兴,也慰藉下九泉之下的丞相。”

众人轰然应唯。

魏延一直没怎么吭声,此时闷声说道:“虽说打了胜仗,可司马懿那老狐狸溜得快,没能取他首级,总归是遗憾。

下次碰上,定要取!”

闻言,胡济赶忙劝慰:“文长莫急,经此一役,魏军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有大动作。

咱们正好趁此机会,休养生息,整顿军备,日后再寻良机,定能一举建功。”

魏延点头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不再言语。

“上奏的奏章也要上了。”

胡济再次开口。

闻言,众人再次安静下来,接下来,说的可是分派战绩的事情......这可是实打实的利益。

注意到众人虽然安静,但眼神中难以掩饰的赤红之色,魏正微微一笑。

这和他后世参与公司中高层商量年终奖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区别。

大家都想多争取点,好让自家的团队变得更加强大和有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