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一次成为母亲?:新生育政策下城市一孩家庭女性的再生育抉择研究
- 甘雪慧
- 986字
- 2024-12-19 17:29:00
(三)研究述评
国内外研究展示了大量生育意愿或生育抉择的影响因素,使我们对家庭生育子女数量的制约因素了然于胸:基于经济理性对育儿成本的考虑、女性面临工作家庭冲突、女性地位和自主权的提升以及性别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育儿的经济成本,几乎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担忧的问题。如果将女性遭受的角色冲突同样作为机会成本,那么可以说,绝大多数对生育意愿或生育抉择的研究都是在成本和收益理念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新生育政策实施后,已有研究也向我们展示了国内女性和家庭生育意愿的图景,即愿意生育一孩的很多,二孩的也不少,三孩的非常少;对子女性别没有要求和希望儿女双全的比例较大。这些为我们认识女性和家庭的生育倾向、了解影响生育的因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事实上,有许多生育意愿研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突出的是家庭的生育选择而不是女性的选择。那么女性的意愿就是家庭的意愿吗?尽管有一些并非专门针对女性的研究显示,男性和女性在生育意愿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别(风笑天,2004,2009;庄亚儿等,2014;侯佳伟等,2014)。但国外研究的内容清晰地表明了夫妻之间的生育意愿可能彼此影响,也可能随着对生活的评估适时调整。不仅如此,夫妻之间还需要经过一个互动的过程来进行生育抉择。这就引发一个思考,即女性的生育意愿是不是她未来的生育选择,是否会受到来自男性和家庭的影响,女性能否实现自己的生育意愿。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女性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家庭地位——这些都是促使其降低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就真的能够在再生育抉择中切实选择不生吗?换言之,这些因素或许只是必要条件,只能在宏观上帮我们厘清家庭生育意愿受什么条件影响,却很难在微观上使我们看清现实的再生育抉择如何作出。这些对女性和家庭所做的调查的客观结果提示我们,对女性的研究非常重要。上述影响因素基本上都围绕女性谈起,看似站在女性视角,实则只是一些静止的数字,欠缺对女性参与生育抉择过程的真正关怀。
通过梳理国内外对生育意愿和生育抉择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多采用定量研究的范式,通过较大规模社会调查的数据对育龄人口进行研究,从各方面分析影响女性和家庭生育意愿的相关因素。对女性与生育的研究则将夫妻互动与讨价还价引入生育抉择视野,并从性别不平等与父权制下的女性生育视角进行了观察。既有文献为本书对再生育抉择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