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为兄弟两肋插刀
- 文豪1979,从北大当校工开始
- 肥不是废
- 2118字
- 2024-12-18 08:14:56
李轻泉对年轻后辈的栽培之心绝对赤诚之极。
剖析过伤痕文学风潮的注定衰败未来,李轻泉转而又仔细聊起了《高考1977》当中的些许不足之处。
说不客气点。
这篇被刘文斌当后世爽文魔改出来的作品。
本来就是在思想性方面有所欠缺,少了一点发人深醒的教育意义。
在这一点上,没得办法。
时代的局限性如此。
当下的文学创作圈子里,但凡有点雄心壮志有追求之人,莫不是想要在自己笔下,诞生一部煌煌巨著,足以传世、醒世的级别。
甚至说搞文学创作就是为了彰显教育意义。
这才是如今文化界从业者们最普遍的认知。
“文斌你还年轻,作品思想性偏弱也很正常,不是什么大问题。你这篇作品,社里已经决定一字不改,在下一期的《燕京文艺》首篇发表。
也就是说,你们最迟下周三就能见到作品,所以在这里,我也代表社里,先行预祝你一下……”
李轻泉也知道对年轻后辈不能一味严厉要求。
适当的鼓励,那还是必须得有。
尤其是当面跟刘文斌聊过之后,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这小子别看着人年轻,写出的作品略带浮夸,只一味在作品里追求了故事的喜剧有趣和流畅感。
说白了就是故事收尾没有刀人。
反而是落笔在一群知青们带着无限憧憬,一起走入1977年冬天西北某个小县城中学考场,给读者们留下了无限期待与幻想,幻想着期待着故事里的角色们,都能在考场上大展雄风,最终成功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尤其小说当中的那一对,为了顺利参加高考,私下约定只结婚不圆房的新婚小夫妻。
更是给读者留下了对于爱情的许多美好寄许。
只能说是,这小子太猾头,掐了真正的故事结尾,给了读者们一个貌似大团圆的幻想式结局。
可现实情况又怎样呢?
高考恢复进入第三个年头了。
那些因为学业荒废,接连三年仍旧没能考上大学的知青,仍是占了这一群体的绝大多数。
甚至刘文斌自己,不也是个连考三年的落榜生么。
再便是那对只结婚不圆房的小夫妻。
刘文斌说自己作品是写的身边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由此看来,多半小夫妻中的男人,就是他自己的缩影。
而利用花言巧语手段,骗到了只结婚不圆房承诺的那个高成分女知青,依照最近几年的大形势走向,即便也同样高考落榜,女知青多半现实中已经走父辈的关系成功回城了。
这段小夫妻的婚姻故事。
作品里尽显欢乐,现实中,多半是要走向了另一极。
将自身遭遇的苦,笔触之下当乐事去描绘。
唉,这小子,内心藏着不少的苦啊!
……
“给,文斌,这是你的稿费单。
我顺道从社里帮你带过来了,一共是189块钱。
社里给了你千字7元的最高标准。
这既是对你作品的充分肯定,同样也是我们编辑组同志们,对你的更高期待和标准要求。
希望你下一篇作品,
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李轻泉话说着,从自己的黑色公文包拿出一个文件夹来。
打开文件夹之后,从里面取出来一张稿费汇款单,以及社里正式选用了其作品《高考1977》的一份确认函,上面盖着《燕京文艺》的鲜红印章。
刘文斌双手激动接过稿费单和函件。
此刻他表情终于是掩饰不住地亢奋了起来。
“谢谢,李主编,真的多谢您了!~~”
“不用谢我,要谢也是得感谢文斌你自己,是你自己有一颗不肯服输的争胜之心,即便只是个烧锅炉的临时工,也从未丧失过对美好人生未来的追求,你的创作才华真心不一般,加油努力学习吧,我等你拿着新作品来社里当面投稿……”
李轻泉说话大有深意。
他是不好直接挑明了劝慰什么。
反正以这小子的聪明劲,肯定能听出自己话语里的弦外音。
得了李轻泉的又一番鼓励肯定,还有当面约稿的承诺。
这对刘文斌而言,无疑是最期待的正向结果了。
毕竟咱就说,来到这个年代搞文学创作,他压根不发愁没合适题材故事。
愁的是,创(文)作(抄)出来的作品,要是一时半刻间无人欣赏,再还要满世界里去投稿什么的,未免太煎熬人心。
能跟《燕京文艺》的大主编直接勾搭上。
最起码稳定产出,持续收割稿费,这是没问题了。
告辞了李轻泉和严教授,和刘镇云一起出了严教授家门。
瞧着刘镇云艳羡不迭的呆头鹅模样,刘文斌于是很得意就举着稿费单一边摇晃,一边‘商量’再去什么地方搓一顿。
没错,他就是在故意刺激这位前世老友。
谁让这斯上辈子经常干这种事。
这叫一报还一报。
不曾想,两人往前走了一会儿,刘镇云‘哎呀’大叫一声,然后在身上就到处摸索,末了来一句有东西落在了严教授家中,不等刘文斌回应,便撒腿往回跑了去。
“文斌你有事先去忙,回头等有空了咱们再联络……”
刘镇云故意中途撇开好兄弟,赶回严教授家中,准备密告罗胜利想暗中使坏,以及报料好兄弟更加真实创作初衷,一切只不过是生存压力使然,才让好兄弟接连创作出一首经典好歌,以及一篇即将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事。
刘文斌不疑有他。
有了这么一笔不菲的稿费收入。
想到在大西北农村的父母与亲人们。
如今重生归来,没得机会在第一时间就跟家人团聚,又回想上辈子人生最落魄那些年,没少了被一边唠叨数落,父母亲人们还要为他婚姻大事等等操碎了心。
左右是现在手里也不缺钱花,于是乎便有了决断。
他准备将这第一笔的创作小说稿费单,和写给家里的第一封家信一块寄回去。
燕大校园内部就有邮局,寄送信件倒是非常方便。
很快,便轻车熟路来到邮局,现场笔走龙蛇写就一封家信,将自己的首笔文学作品稿费单以及证明函件,一同都夹进信封内,拿浆糊封好信封,又买了张8分钱的邮票往信封上一贴,信封上地址写好,信封再往绿色的邮筒内一丢。
嘿嘿~~!
这超级有年代感的体验,真心久违了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