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巧于拙 寓清于浊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注释

①一壶:壶是指瓠,体轻能浮于水。《冠子·学问》篇中就有“中流失船,一壶千金”,此处的一壶就是指平时并不值钱的东西,到紧要关头就成为救命的法宝。②三窟:通常都说狡兔三窟,比喻安身救命之处很多,出自战国时代孟尝君的故事。《战国策·齐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释义

做人要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中,用表面的不懂掩饰内心的明白,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清廉,以屈曲求得伸张。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如同狡兔三窟,能避祸安身。

新解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是中国传统处世技法中的精髓,源于道家《老子》中的“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其特点是冷静、理智,晦暗藏拙,以退备进,以养备攻。

常言道:“大智若愚”。一个人一生要做的事很多,不可能事事劳神,平日处事,不应咄咄逼人,到紧要关头自然会发生功效。处世修身,一定要有韬光养晦的修养功夫,而且办什么事都应当留有余地才是,最关键的是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纯洁。洁身自好是韬光养晦的前提和基础。